1.山河大地已屬微塵,而況塵中之塵,血肉之軀且歸泡影,而況影外之影。非上上智,無了了心。洪應明?
2.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雖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為非也,而況其出于孔子者乎?
3.匹夫懷璧,猶曰有罪,而況斯物哉!”TOP。
4.鐘鼓成肆,干戚成舞,雖禹不能禁民之觀,且夫飾民之欲,而嚴其聽,禁其心,圣人所難也,而況奪其財而饑之,勞其力而疲之,常致其苦而嚴聽其獄,痛誅其罪,非嬰所知也。
5.可是你知道,我已經結婚了,不可能娶她做小,更不可能先休了我的妻子,再來娶她;而況她家族中的長輩見我出身并不高貴,根本不允許她和我交往。
6.而況教育能不能名副其實,還是個不能便下斷語的問題。
7.這個天經地義,誰都曉得,而況詩禮傳家的貴族的五孫舍!
8.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于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9.斷鶴續鳧,矯作者妄;移花接木,創始者奇;而況加鑿削于肝腸,施刀錐于頸項者哉!陸公者,可謂皮裹妍骨矣.
10.蕭鸞悖虐,幽明同棄,陛下俯應人神,按劍江涘,然敵不可小,蜂蠆有毒,而況國乎?深愿圣明保萬全之策。
11.今日發此信息與汝,醒汝今日之白露節氣。秋繽紛而至,候鳥亦思歸矣,而況于人乎?好運接踵而至,短信亦思回矣,而況于汝乎?
12.夫學貴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為是也,而況其未及孔于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雖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為非也,而況其出于孔子者乎?
13.夫學貴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為是也,而況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雖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為非也,而況其出于孔子者乎?
14.夫學貴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為是也,而況其未及。
15.琴書佳趣?山河大地已屬微塵,而況塵中之塵!血肉身驅且歸泡影,而況影外之影!非上上智,無。
16.以跡用不以神用,何以得琴書佳趣?山河大地已屬微塵,而況塵中之塵!血肉身驅且歸泡影,而況影外之影!非上上智,無了了心。
17.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昔者越王句踐困於會稽之上,乃用范蠡、計然。
18.今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一兔足為百人分也,由未定。由未定,堯且屈力焉,而況眾人乎?積兔滿市,行者不取,非不欲兔也,分已定,分已定,人雖鄙不爭。故治天下及國,在乎定分而已矣。
19.廢話不多說,進入正題,至于典韋,可謂三國之真悍將,出場時既逐虎過澗,80斤雙戟不比青龍刀輕幾斤,而況雙手各持40斤所耗之力比雙手共持82斤大的多了。
20.身不修則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蓋寡矣,而況于天下乎。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21.身不修則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蓋寡矣,而況于天下乎。武則天?
22.像王有齡這樣,年紀還輕,應該刻苦用功,從正途上去巴結,不此之圖,而況又窮得衣食不周,卻癡心妄想去捐班,豈不是沒出息?1。
23.夫醉者之墜于車也,雖疾不死。骨節與人同,而犯害與人異,其神全也。乘亦弗知也,墜亦弗知也,死生驚懼不入乎其胸,是故遌物而不慴。彼得全于酒而猶若是,而況得全子天乎?圣人藏于天,故物莫之能傷也。列子?
24.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于人乎?況于鬼神乎?
※ "而況"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