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家都知道,父親對兒子影響特別大,父親有骨氣,兒子很可能有骨氣,就像夏完淳,把大部分有氣節的文人殺了,剩下都是奴顏婢膝的,漢人怎能沒有奴性。
2.在詩風上,他崇尚唐音,承繼夏完淳。
3.中國歷史上那些“憂心如焚”者如伍子胥、岳飛、文天祥、于謙、夏完淳、譚嗣同等,或因本朝昏聵而鑄成千古奇冤,或因國破家亡而譜就烈士魂曲。
4.問題是要摸準根兒,看準夏完淳的軟肋在哪兒,切中肯綮,打動勸降。
5.侯峒曾黃淳耀軀捐故國,陳子龍夏完淳身殉芳郊。
6.翻開中國詩史,從屈原到陶洲明,從李白、杜甫到蘇軾,從陸游、辛棄疾到夏完淳、秋瑾,古代詩人飽受痛苦的心靈孕育、產生了光華璀璨的詩歌精品。
7.另一歷史名人夏完淳,天資早慧,世稱“江左圣童”,亦為明末抗清的少年英雄,其師從陳子龍,師生二人常攜手登臨辰山,抵掌而談,并留宿于道觀內。
8.誰料同心結不成,翻就相思結。夏完淳?
9.往事思量一晌空,飛絮無情,依舊煙籠。長條短葉翠濛濛,才過西風,又過東風。夏完淳?
10.當世名儒夏允彝、夏完淳父子殉國也相當悲壯。
11.比如清高宗下江南時曾經親自祭掃史可法墓,夏完淳、瞿士耜等的文集也被出版。
12.16歲已經不小了,明末少年英雄夏完淳也是這個年紀舍身成仁的。
13.黃先生批評說,夏完淳的觀點不能說全無道理,但終是書生的迂闊之見,沒有通盤考慮到南明弘光小朝廷的全局,這實在并非一兩個人所能左右的。
14.無限傷心夕照中,故國凄涼,剩粉余紅。金溝御水日西東。昨歲陳宮,今歲隋宮。往事思量一餉空,飛絮無情,依舊煙籠。長條短葉翠濛濛。才過西風,又過東風。夏完淳?
※ "夏完淳"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