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猶君也,血猶臣也,氣猶民也。故知治身,則能治國也。葛洪?
2.據(jù)史料記載,歷史上曾有葛洪、陶弘景、張仲景、李時珍等許多名醫(yī)用香藥組方直接治病,方式涉及內服、佩戴、涂敷、熏燒、薰蒸、泡浴等多種用法。
3.葛洪和妻子鮑姑各牽一匹馬徐徐而行,旁邊有三兩童子挑擔相伴。
4.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道乖者,不以咫尺為近。葛洪?
5.志堅者,功名之柱也。登山不以艱險而止,則必臻乎峻嶺。葛洪?
6.頃刻潮至,葛洪舉杯向之,稱奇道妙,恬不為怪,真是仙家妙用,不可測度。
7.皆不合,疑葛洪之原書已亡,今本皆出于后人所掇拾。
8.王者所病,在乎驕奢。賢者不用,用者不賢。葛洪?
9.葛洪自覺整理保存漢代逸史的學術功績,應該得到客觀公允的評價。
10.連城之寶,非貧寒所能市也;高世之器,非淺俗所能識也。葛洪?
11.影無違形之狀,名無離實之文。葛洪?
12.蚊虹墮山,適足翱翔;兕虎之墜.碎而為整。此言大物不可失所也。葛洪?
13.勞謙虛己,則附之者眾;驕慢倨傲,則去之者多。葛洪?
14.人無少長,莫不有疾,但輕重言之耳。而受氣各有多少,多者其盡遲,少者其竭速。葛洪?
15.音為知者珍,書為識者傳。葛洪?
16.非分之達,猶林卉之冬華也;守道之窮,猶竹柏之履藉也。葛洪?
17.不欲極饑而食,食不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過多。葛洪?
18.這一天葛洪與明月、清風上得山來,站在天門峰上舉目四望,只見奇峰羅列,古松參天,云生幽谷,霧鎖瑤臺,情不自禁地贊嘆道:“好一派仙境風光也!”。
19.欲求長生者,必欲積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蟲,樂人之吉,愍人之苦,賑人之急,救人之窮,手不傷生,口不勸禍,見人之得如己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葛洪?
20.勞謙虛己,則附者眾;驕倨傲慢,則去者疾。葛洪?
21.羅浮山景區(qū)內的洗藥池是當年葛洪和妻子鮑姑洗制中草藥的地方。
22.沖擊匪穴的任務完成地很順利,當秦時竹、葛洪義和幾個年輕后生還押著土匪慢慢行路的時候,陸尚榮、周羽、夏海強、郭寶等組成的先遣組已將寨子打了下來。
23.學之廣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葛洪?
24.葛洪強調養(yǎng)生應以預防為主,“以不傷為本”。
25.而戊巳黃婆,則日引著明眸皓齒的三九郎君,與綠鬢朱顏的二八姹女,時時調笑于葛洪鼎爐之前。
26.張道陵、許遜(字敬之,號許旌陽)、邱弘濟、葛洪。
27.嶺南神醫(yī),對葛洪所創(chuàng)養(yǎng)身健體之法推崇備至,曾救下身負重傷的桓離一命,與桓溫乃是布衣之交。
28.葛洪的思想在后世產(chǎn)生了非常大的影響,特別是在以道家先祖李耳后代自居的唐代帝王那里,道教的地位達到了頂峰,服食黃金的作用就更加為世人所知了。
29.小疵不足以損大器.短疚不足以累長才。日月挾蟲鳥之瑕,不妨麗天之景;黃河合泥滓之濁,不宮凌山之流。葛洪?
30.論珍則不可以細疵棄巨美。葛洪?
31.執(zhí)志不絕群,則不能臻成功銘弘勛。葛洪?
32.量才而授者,不求功于器外;揆能而受者,不負責于力盡。葛洪?
33.常制不可以待變化,一涂不可以應萬方。葛洪?
34.關于寒食散中的“五石”,葛洪所述為“丹砂、雄黃、白礬、曾青、慈石也”,隋代名醫(yī)巢元方則認為是“鐘乳、硫黃、白石英、紫石英、赤石”。
35.東晉著名醫(yī)藥學家葛洪,夏天喝醉了就去潛水,用仙家伏氣之法呼吸,在水底一呆就是八天。
36.公元前340年,東晉煉丹家和醫(yī)藥學家葛洪首次介紹了青蒿的抗瘧特性。
37.三清山自古享有江南第一仙峰之盛譽,據(jù)傳是東晉葛洪煉丹的洞天福地。
38.貴遠而賤近者,常人之用情也;信耳而疑目者,古今之所患也。葛洪?
39.16歲時,葛洪開始讀儒家經(jīng)典及諸子百家之書,兼具文才武略。
40.病困乃重良醫(yī),世亂而貴忠貞。葛洪?
※ "葛洪"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