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據了解,此次拓印的碑是“蕭山縣學重建大成殿記碑”,有著“江南第一碑”的美譽,是蕭山儒學承上啟下的一塊里程碑,也是中國書法藝術的瑰寶。
2.南宋慶元初,曾從龍任晉江縣學教諭,慶元五年殿試時,他旁征博引,對答如流,宋寧宗贊不絕口,點其為狀元。
3.胡瓚宗的父親胡士濟長期在四川雙流(今四川省雙流縣)任縣學教諭,在學識淵博的父親熏陶下,胡瓚宗自幼就對讀書產生濃厚的興趣。
4.而年少他的亦認同縣學里老夫子們的觀點,即所謂美人香草,都是古代士人托物而言志的。
5.為了發展廉州府的文化事業,王鑒捐俸銀修復府縣學宮和被毀的書院,并從江浙地區選聘兩位資深望重學術超群的舉人,來廉州府任山長和教授。
6.崇禎八年(1635)宋應星任本省袁州府分宜縣學教諭。
7.16歲的時候,何海瑩離開遂溪,來到鄰近的廉江縣學習擊打樂器。
8.桐城文廟既是元、明、清時期祭孔的禮制性建筑群,又是一座學宮,是桐城縣學和儒學教官的衙署所在,屬“廟學合一”的文教活動場所。
9.歐陽厚基為湖南安仁人,字青田,號樹堂,貢生,權沅州府學教諭,終桂東縣學教諭,畢生“傳道授業解惑”,不以功名或詩名鳴世。
10.這是南靖縣學習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努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積極創建“省級優秀旅游縣”的一個縮影。
11.后來父母不知從哪里東挪西借了筆錢,自己帶著無邊的興奮來到縣學,一頭扎到書庫里。
12.即準其入府學、州學或縣學讀書,這些士子稱為生員,又稱癢生,俗稱秀才。
13.貢生明、清時府、州、縣學的生員,凡已考選升入國子監肆業的稱為貢生。
14.嘉靖年間,學宮南北西三側均保存尚好,東側本是縣學生員的齋舍,此時與芳草街的市井民居混在一起。
15.縣學院前面,全部是身穿兵號服,手拿長槍,跨腰刀,分兩排筆溜兒直的士兵,個個威武雄壯,莊嚴肅穆,給人一種大氣都不敢出的味道。
16.誰知內中有一胡作賓,乃是縣學生員,與小兒同窗契友,平日最喜嬉戲,當時見兒媳有幾分姿色,生了妒忌之心,評腳論頭,鬧個不了。
17.結論梅縣學校食堂廚工存在諾瓦克病毒健康攜帶者,學校有爆發諾瓦克病毒胃腸炎的潛在危險。
18.目的了解梅縣學校食堂廚工諾瓦克病毒感染情況,為諾瓦克病毒胃腸炎預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19.從不名一文的鄉下小子,到縣學中的仕科讀書子弟,他整整耗費了三年,當然,這三年也是他打下堅實的商路、仕途道路基礎的三年。
20.況且遼東淪陷,國家對于南歸遼人頗為優待,因原有檔冊多已不存,秀才功名只要受所在縣學教諭簡單考核,往府學學正報備一下即可。
21.自明景泰元年始,富家子弟捐納財貨于官府,以入國子監肆業,稱為監生,可不經府州縣學考試,直接參加省城或京城的考試。
※ "縣學"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