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有王振劉瑾,后有魏忠賢,都是皇帝寵信的時候權勢滔天,天下畏服。
2.他阿諛順旨,獲得煬帝寵信,背地里陰結豪強。
3.在第三領地,迎接他的是兒童簇擁的手捧十字架的神甫,他承蒙伯爵寵信,教兒童識字、信奉宗教。
4.寵信愛妃妲己以及飛廉、惡來等一幫佞臣,妄殺王族重臣比干,囚禁箕子,造成諸侯臣屬紛紛離叛。
5.也因為這樣,自抗戰以來,能得以在富庶繁華的洞庭湖區分上一杯羹的,不是深得最高當局寵信的‘天子門生’,就是湘省某位軍界巨頭的至親骨肉。
6.裴寂和劉文靜都是太原起兵時的佐命元從,裴寂深得唐高祖的寵信;劉文靜為秦王世民的心腹,自以才略功勛居裴寂之右而位居其下,意甚不平。
7.此人雖然刻薄寡恩、茍且偷安,還寵信奸佞、殘害忠良,但到底還是靠他方才建立起了南宋王朝的根基,讓華夏衣冠不至于徹底泯滅在金人狼牙棒之下。
8.在客氏不斷唆弄下,熹宗漸漸從任用東林黨人變為寵信宦官近侍。
9.自桓靈二帝以來,寵信宦官,朝廷之上賣官鬻爵,有功難賞,有罪不罰,政令不行,一至于斯。
10.天狗守護你;春風洋溢你;家人關心你;愛情滋潤你;財神寵信你;朋友忠于你;我會祝福你;幸運之星永遠照著你!
11.晉獻公同時也是一個好內多寵的君主,晚年寵信妃子驪姬,欲廢嫡立庶,逼死太子申生,又逼走了重耳和夷吾。
12.國祚傳承數代之后,大周王朝出現了一位昏庸的天子,這位天子終日沉溺于女色,不理朝政,寵信奸佞,弄得天怒人怨,大周王朝江河日下。
13.在位末年,好方術,終日沉溺于后宮與比他大17歲的宮女萬貴妃享樂,并寵信宦官汪直、梁芳等人,以至奸佞當權,西廠橫恣,朝綱敗壞。
14.在位末年,好方術,終日沉溺于后宮與比他大19歲的萬貴妃享樂,并寵信宦官汪直、梁芳等人,以至奸佞當權,西廠橫恣,朝綱敗壞。
15.在劉瑾謀逆事露被誅以后,武宗又寵信任用佞臣錢寧、江彬等人,并收養無賴地痞100余人為義子,賜以朱姓,引為爪牙。
16.靈帝昏庸,深居內宮,驕奢淫逸,年僅12歲便登基為帝,寵信宦官,并設十二中常侍,讓其干政,久而久之便導致朝政荒廢,宦官專權。
17.董事長非常寵信張秘書,幾乎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
18.董事長非常寵信張祕書,幾乎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
19.魏忠賢,那還了得,明朝熹宗皇帝寵信的太監,執掌生殺之權,要是平常有人撞他馬,問都不問,殺,先斬后奏,有生殺之權。
20.俠本以武犯禁卻甘心錮入公門,江湖中人人側目,笑他貪圖功名甘為鷹犬,朝中諸官見了他笑容冷淡皮里陽秋,一介莽夫罷了,全憑圣上寵信包黑子才封了官職。
21.愧對司馬氏一族,愧對褚太后與謝安太傅的輔助之恩,寵信奸佞小人,以至太阿倒持,害已誤國,必引得蒼生大劫。
22.谷雨播種好時節,愿天狗守護你;春風洋溢你,家人關心你;愛情滋潤你,財神寵信你,朋友忠于你;我會祝福你:幸運之星永遠照著你!
23.他費盡心機,用投其所好的辦法取得了長官的寵信,于是青云直上。
24.他費盡心機,用投其所好的辦法取訪了長官的寵信,于是青云直上。
25.那時景公正自命為有為之君,想恢復先世桓公的霸業,很寵信晏子,幾次想獎賜晏子,擴建相國府,都被晏子婉辭了。
26.可是,“東方教主接任之后,寵信奸佞”,黃鐘公這里說到的“奸佞”,并不是楊蓮亭那時黑木崖上還沒有他呢。
27.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的屈原。這種說法流傳的最廣。楚王在寵信奸臣,排斥忠良,屈原屢勸不改,反被流放。在放逐途中,屈原聽到秦國連敗楚國,國家命運危在旦夕,于是在五月五日投河,就有了現在的端午節。
28.周幽王本來就是一位昏庸之王,他寵信了一位貪財圖利而又善于逢迎、能說會道的大臣主持朝政,導致民怨鼎沸一。
※ "寵信"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