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餅”這個名詞首見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不過當時月餅是菱形的,后來才演變為圓形。
2.展出的80余件展品都是濼源同仁及作家自牧、王展的收藏。
3.夫佛以謙卑自牧,忠虔為道,寧有屈膝四輩而簡禮二親,稽顙耆臘而直體萬乘者哉!臣等參議,以為沙門接見,比當盡虔;禮敬之容,依其本俗。
4.而說道西湖蟹的味道之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載有北宋詩人劉貢父詩:“稻熟水波老,霜螯已上罾。
5.禹王鑿川,祭天地告神祖于蒙蔡之地,于是和夷厎績,黔首自牧,百民安息;理真植茶,燦五峰爛煙霞于蓮座之心,乃使嘉木廣布,漫種于山,遍培于野。
6.宋吳自牧《夢梁錄》中有記臨安(杭州)重九之俗:“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插小彩旗,名‘重陽糕’。
7.一味沖謙自牧,容易變成晦黯枯涸。終身狂放不羈,又往往流于輕薄可笑。沖謙而狂放的人不多。謙狂交作地過一生是夠堂皇的。不謙而狂的人,狂不到那里去,不狂而謙的人,真不知其在謙什么。木心?
8.先生腹笥廣深,襟懷灑落,為學為藝,足范后學,猶且謙卑自牧。
9.到了宋代,在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正式出現“中秋節”的提法,“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
10.可不要小瞧這小物件,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曾經記載當時南宋富貴人家,嫁娶時所備聘禮,必有金釧、金鋜、金帔墜,俗稱“三金”。
11.南宋文人吳自牧《夢梁錄》(卷19)記載,“紹興間,楊沂中因駐軍多西北人,是以于城內外,創立瓦舍,招集妓樂,以為軍卒暇日娛戲之地。
12.南宋的燈節,從正月十四日開始,至十六夜收燈,當時的盛況正如吳自牧在《夢梁錄》里所說的:深坊小巷,繡額珠簾,巧制新巧,競夸華麗。
13.既容人之長,又容人之短,別人就愿意接近和擁護你;為人低調,“謙謙君子,卑以自牧”,更容易得到別人尊重。
14.奔車朽索,其可忽呼?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
15.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盈,則思江海下百川。魏征?
16.中國古代航海中諺語有云“上怕七洲、下怕昆侖”(宋·吳自牧《夢梁錄》卷十二),內中的“七洲”即指西沙一帶海域。
17.郭沫若認為魯迅的韌,聞一多的剛,郁達夫的卑以自牧是文壇三絕。
※ "自牧"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