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這場“兩淮鹽引案”除了乾隆、江春等人外,還牽連到了紀曉嵐、盧見曾、劉統勛這幾位鼎鼎有名的歷史名人,相比之下尤拔世倒只是一個小人物了。
2.西方地中海沿岸首開風氣之先,而東方兩淮鹽業則提供了康乾盛世四分之一的財政收入,并培育出燦爛的鹽業文化。
3.兩淮煤田新生界松散層底部含水層分選性差、粘拉含量高。
4.李繼業或許比不上白憲的多謀善斷,時雋的兵多將廣,甚至于是往昔坐鎮兩淮的曾布也未必能全盤勝過.
5.秋高馬肥之時,金軍在東、中、西三個戰場轉入戰略進攻,兩淮仍為主戰場。
6.在對兩淮鹽區及鹽政運行狀況有所了解的基礎上,開始進入對余鹽政策的探究。
7.主公,蘇翁義薄云天,萬不能讓忠臣義士寒心呀!懇請主公當機立斷!派人北上與蘇翁聯絡,打開兩淮商路。
8.明清時期揚州是兩淮鹽務中樞,鹽業的盛衰對城市人口的遞嬗有著相當緊密的聯系。
9.奉命籌集軍餉的兩淮鹽政尹如海離奇自殺,新任鹽院大人阿克占來勢洶洶,讓揚州四大鹽務總商及兩淮鹽運使盧德恭等人人自危,好戲拉開序幕。
10.丙申,呂文德超授太尉、京湖安撫制置屯田使、夔路策應使兼知鄂州,李庭芝右文殿修撰、樞密都承旨、兩淮安撫制置副使、知揚州。
11.兩淮鹽稅占當時稅收的四分之一,因此對鹽官的職責、選拔和任用、監督和考核、獎勵和懲處極其重要。
12.兩淮行政總署對于不進行改革的落后地主,將征收較高的農業稅,加上佃租被兩淮行政總署強制性降低了,屆時租給佃農經營,一年根本收不上多少租子。
13.其實,這是預行提引案,繼任鹽政、鹽運使勾結兩淮鹽商營私侵蝕預提綱引余息銀兩,數額有一千余萬兩。
14.朝廷江南禁軍的王??、劉鎮在秀洲(嘉興)阻住了方臘大將方七佛、石寶,隨著兩淮禁軍陸續開到,戰事已經向朝廷有利方向轉變。
15.至于那六名短打裝扮的漢子,卻是貨真價實的金國細作,均屬忠孝社兩淮分舵精銳。
16.小弟軍中也有幾員干才,周武、孫六之輩,又恰好是兩淮人,人地相宜……
17.孫天生在兩淮鹽運使司衙門宣布揚州光復。
18.德?元年(1275年),元朝兵馬大舉進攻南宋,兩淮地區情況更加緊急,李氏幕府分崩離析,幕僚紛紛辭職,唯獨陸秀夫臨難不懼,與李庭芝同舟共濟,誓死抗敵。
※ "兩淮"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