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劉表也早在大廳外等候,于是父子二人,加上黃承彥,蒯越、蒯良、黃忠、魏延、王粲、紫凡及其一百護衛浩浩蕩蕩向鹿門山進發。
2.到了伏羲廟,我講了伏羲、四門洞、漢畫、漢墓和劉表、王粲家族、張儉、伊籍等漢代名人的故事。
3.當即向前與王粲見禮,坐下后相互聊一些奇門陣法,聊一些治國齊家之法。
4.王粲出身于望族,又是名揚四海的才子,劉表原打算將他招為東床快婿,無奈王粲身材短小,長相丑陋,劉表又很看重外表,所以聯姻之事終究未成。
5.王粲有“好驢鳴”這一癖好,曹丕為其“驢鳴送葬”這一荒誕無禮的行為背后,蘊含著一種超越禮教束縛的真性情。
6.自憐作賦非王粲,戛玉鳴金有少游。
7.而在座的其他文士也都被這首詩中的文采所折服,紛紛贊嘆王粲這首詩做得好,哀而不傷,令人擊節稱嘆。
8.崇德莫盛乎安身,安身莫大乎有政,有政莫重乎無私,無私莫深乎寡欲。是以君子安其身而后動,易其心而后語,定其交而后求,篤其志而后行。王粲集?
9.邊城使心悲,昔吾親更之。冰雪截肌膚,風飄無止期。百里不見人,草木誰當遲。登城望亭燧,翩翩飛戍旗行者不顧反,出門與家辭。子弟多俘虜,哭泣無已時。天下盡樂土,何為久留茲。蓼蟲不知辛,去來勿與諮。王粲?
10.其不能為賈生、王粲、屈原、謝皋羽,而徒為婦人醇酒喪氣失意之詩文者,尤卑卑不足道矣!五曰,務去爛調套語。
11.諸葛大名自不必說;龐統雖英年早逝,但鳳雛之名豈是浪得;蒯良蒯越均為名士;王粲雖力主降曹,或有虧大節,但文采不可否認。
12.王粲呢,雖然也出身名門,早年即博得大名士、左中郎將蔡邕的特別青睞,卻因“貌寢而體弱通儻”(其貌不揚、身體羸弱而又不修邊幅),不為劉表所重。
※ "王粲"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