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人者,王道也;知事者,臣道也;無形者,物之君也;無端者,事之本也。趙蕤?
2.他們恪守儒家“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古訓,秉承“勤政愛民”、“尊主澤民”的臣道傳統。
3.規矩,方圓之至也;圣人,人倫之至也。欲為君,盡君道;欲為臣,盡臣道。二者皆法堯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堯事君,不敬其君也;不以堯之所以治民,賊其民者也。
4.《易》稱‘以蒙養正,以明夷蒞眾’,若其位居尊極,炫耀聰明,以才凌人,飾非拒諫,則上下情隔,君臣道乖。
5.何謂“國賊”?《荀子·臣道》中寫道,國賊者,“不恤君之榮辱,不恤國之臧否,偷合茍容以持祿養交而已耳”。
6.距今兩千多年的戰國著名思想家荀子在《荀子·臣道》中寫道,“不恤君之榮辱,不恤國之臧否,偷合茍容以持祿養交而已耳,謂之國賊。
7.我須設法向內大臣道明我清白內心。”他本想安排玉堂進宮,以掩人耳目,遮掩自己曖昧之情,孰料內大臣識破此計,心中甚覺惱恨。
8.是謂主道得而臣道序,官不易方,而太平用成。
9.是謂主道得而臣道序,官不易方,而太平用成。若道不平淡,與一材同用好,則一材處權,而眾材失任矣。
※ "臣道"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