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貞元朝士曾陪坐,一夢華胥四十秋”等句。
2.謝安高臥東山二十余年,才赴征西將軍桓溫幕府作官,朝士們在新亭送別,中丞高菘趁著幾分醉意,挖苦他說:卿(你)屢違朝命,高臥東山。
3.王嘆息天下無人才,便按照殘片上的內(nèi)容研制出了洗髓丹,此物讓當朝士兵力大無窮,英勇善戰(zhàn),人們對此贊不絕口。
4.愛惜官爵,未嘗以階級私人,凡朝士有才用者,皆引入己府,無施及忤旨,即度為臺官。
5.初,德宗多猜忌,朝士有相過從者,金吾皆伺察以聞,宰相不敢私第見客,度奏:“今寇盜未平,宰相宜招延四方賢才與參謀議”。
6.《封氏聞見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
7.事已難為陵化谷,棋猶不定鸛為鵝;書生慷慨空揮涕,朝士從容尚議和。
8.一處峽谷之外的空地上,無數(shù)皮膚泛藍的野蠻人手持狼牙棒將皇朝士兵打的人仰馬翻。
9.明朝士人黨同伐異,互相斗爭,無心國計民生,(造 句 網(wǎng))終于導致國家走上衰亡之途。
10.顏之推鄙視和諷刺南朝士族的腐化無能,認為那些貴游子弟大多沒有學術(shù),只會講求衣履服飾,一旦遭了亂離,除轉(zhuǎn)死溝壑,別無他路可走。
11.這副將所說之話周清羽怎能不懂,可北門告破,寧王朝士氣大減,若自己不一馬當先,身先士卒的話,寧王朝此役必敗無疑。
12.免役之愈于差役也,當溫公之時,朝士已群爭之,不但安石之黨也。
13.其次,請看《儒林外史》第二回,王孝廉村學識同科;周蒙師暮年登上第:原來明朝士大夫,稱儒學生員叫做“老友”。
14.方今朝士山積,髦俊成群,猶鱗介之潛乎巨海,毛羽之集乎鄧林,游禽逝不為之鮮,浮魴臻不為之殷。
15.明朝士人黨同伐異,互相斗爭,無心國計民生,終于導致國家走上衰亡之途。
16.唐朝士兵將扎滿箭的稻草人提上來,因此解決了箭的供給問題。
※ "朝士"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