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譬之富家居積,看書則在外貿易,獲利三倍者也,讀書則在家慎守,不輕花費者也;譬之兵家戰爭,看書則攻城略地,開拓土宇者也,讀書則深溝堅壘,得地能守者也。
2.教之而不受,雖強告之無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納也,今夫石田雖水潤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納故也。張載?
3.金輿乃貴人所乘之車,譬之君子居官得祿,非常利于職場運和事業的發展,積極努力進取應該有所進步。
4.偶聽柯亭之竹篴,留滯人間;久虛石屋之煙霞,應超塵外。譬之孤天之鶴,尚眷舊枝;想彼彌空之云,亦歸故岫。張岱?
5.譬之如醫,消散其氣滯,搖動其血郁,皆無傷乎正氣也。
6.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譬之行道者,將之南山,須問道路之出。自若安坐,則何嘗有疑?
7.人之于就兼相愛、交相利也,譬之猶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
8.人之于就兼相愛、交相利也,譬之猶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墨子?
9.茍有上說之者,勸之以賞譽,威之以刑罰,我以為人之于就兼相愛交相利也,譬之猶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
10.夫民之所利,譬之如冬日之陽,夏日之陰。冬日之從陽,夏日之從陰,不召自來。故生民之道,先定其所利,而民自至。
11.竊譬之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乃可鼓也;為政而不行,甚者必變而更化之,乃可理也。
12.竊譬之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乃可鼓也。
13.世易時移,變法宜矣,譬之若良藥,病萬變,藥亦萬變;病變而藥不變,向之壽民,今為殤子獎。
14.譬之治家之道,必使仆執耕,婢典爨,私業無曠,所求皆足,其家主從容自在,高枕飲食而已。
15.夫為治有體,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其家主從容自在,高枕飲食而已。若皆身親其事,將形疲神困,終無一成。
16.學,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無焉,為眾人。學,行之乃見,至其疑處,始是實疑,于是有學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譬之行道者,將之南山,須問道路之自出,若安坐則何嘗有疑。
※ "譬之"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