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寧愿放下軍人的武器從容就義,他和玉墨一樣是我們看到的戰(zhàn)場上的別一種英雄,他們的血早已在戰(zhàn)爭的遺址下冷寞,今天我們真應(yīng)該給他們一份溫暖的關(guān)注。
2.太子神明端凝,于景黨未嘗屈意,臨難不懼,從容就義。
3.受俘后,元世祖以高官厚祿勸降,但他寧死不屈,從容就義。
4.飲彈灑血,從容就義,年僅三十六歲。
5.在這樣的思想影響下,就發(fā)生了許多毀家抒難者,從容就義者,婦女多守節(jié)不辱者。
6.慷慨赴死,從容就義,他們當(dāng)之無愧.
7.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黃宗羲?
8.在我從容就義之后,我的眼睛將永遠閉上。
9.面對敵人的屠刀,劉胡蘭泰然自若,從容就義。
10.江姐換了身衣服,理了理頭發(fā),然后走向刑場,從容就義。
11.劉胡蘭的從容就義,是戰(zhàn)士們學(xué)習(xí)的榜樣。
12.為了國家的利益,他從容就義了。
13.那些為神木獻身的閃電猿,居然個個神情激昂,一副從容就義的模樣。
14.‘從容就義易,慷慨赴難難’今天我總算明白了這么兩句話的涵義了。
15.那曾鳳柔見了這刑具,臉色驟變,顯然也是十分畏懼,她臉上裝得強硬,到底也只是個十八歲的女子,到也做不到大義凜然,從容就義。
16.被關(guān)押了幾天之后,林覺民滴水米粒不進,泰然自若地邁進廣州天字碼頭刑場,從容就義,殉國時年僅24歲。
※ "從容就義"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