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
詞語解釋
妻子
男子的正式配偶。
英wife;
妻子和兒女。
例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卻看妻子愁何在。——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
英wife and childer;
翻譯
- 英語 wife and children, wife, CL:個|個[ge4]
- 德語 Ehefrau, Frau (S)?
- 法語 femme et enfants, femme (partenaire)?, épouse
引證解釋
妻。
引《詩·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唐?杜甫 《新婚別》詩:“結髮為妻子,席不煖君牀。”
《三國志平話》卷上:“學究妻子又來送飯,不見學究回來,告與公公得知。”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老夫當日認假為真,雖妻子跟前不敢説破,其實所稱八拜為交,皆虛言耳。”
楊朔 《潼關之夜》:“‘我一定打游擊去,決不后退!’丈夫堅決地說。‘我一定追隨著你。’妻子也不曾動搖。”妻和子。
引《孟子·梁惠王上》:“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后漢書·吳祐傳》:“祐 問 長 有妻子乎?對曰:‘有妻未有子也。’”《百喻經·水火喻》:“入佛法中出家求道,既得出家,還復念其妻子眷屬。”
唐?柳宗元 《愬螭文》:“父母孔愛,妻子嬉兮。”
清?嚴有禧 《漱華隨筆·吳門貧婦》:“吳門 一人家,有妻子而極貧。”
國語辭典
妻子
通稱妻。
引唐·杜甫〈新婚別〉詩:「結發為妻子,席不暖君床。」
《三國演義·第五二回》:「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譽不立,何患無妻子乎?」
妻子
妻子與兒女。
引《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后漢書·卷六四·吳祐傳》:「祐問長有妻子乎?對曰:『有妻未有子也。』」
網絡解釋
妻子 (漢語詞語)
妻子,古漢語一字一義,指妻和子。
妻子,現代是指男女結婚后,對女方的稱謂,與丈夫相對應。中國古時對他人稱自己的妻子多以拙荊或內人來稱呼,那時的妻子是現在妻子兒女的意思。進入現代后,則出現了書面與口語兩種說法。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叫法。口語最常見的有老婆,因人而異,有多種變化,可隨場合與心情隨意使用。書面用語則仍然保留“內子”、“內人”“愛人”等對他人稱自己妻子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