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
詞語解釋
正是
就是。
恰是。
確實是。對客觀存在的真實性表示肯定。
確實是。用于表示同意別人意見時加重語氣。
應諾之詞。猶言好的。
舊小說、戲曲里的套語。目的在于引出詩詞、熟語。
翻譯
- 英語 (emphasizes that sth is precisely or exactly as stated)?, precisely, exactly, even, if, just like, in the same way as
- 德語 eben (Adj)?, genau (Adj)?, nichts anders als
- 法語 précisément, exactement, même, tout comme, de la même manière que
引證解釋
就是。
引南朝?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桓 曰:‘第一流復是誰?’ 劉 曰:‘正是我輩耳!’”《二刻拍案驚奇》卷九:“前日分散之后,我問鄰人,説是外婆家接去,想正是 馮 家了。”
茅盾 《子夜》十四:“倉皇中他看清了一個,正是 張阿新。”恰是。
引唐?溫庭筠 《楊柳枝》詞之一:“正是玉人腸絶處,一渠春水赤欄橋。”
金?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今朝正是箇成婚日。”
巴金 《滅亡》第十八章:“正是黃昏時候,天色漸漸陰沉起來。”確實是。對客觀存在的真實性表示肯定。
引元?關漢卿 《單刀會》第四折:“又不比九重龍鳳闕,可正是千丈虎狼穴。”
洪深 《趙閻王》第一幕:“這城內便有萬千居民,正是人煙稠密,市場熱鬧。”確實是。用于表示同意別人意見時加重語氣。
引《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衛先生 道:‘近來的選事益發壞了!’ 隨先生 道:‘正是。前科我兩人該選一部,振作一番。’”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正是,我們怎么都發昏了!還不快些攙扶 雙喜 到里面去。”
應諾之詞。猶言好的。
引《二刻拍案驚奇》卷九:“龍香 對媒婆道:‘老娘你先進去,我在門外張一張罷。’媒婆道:‘正是。’”
舊小說、戲曲里的套語。目的在于引出詩詞、熟語。
引《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正是:麥穗兩歧,農人難辨。”
元?鄭廷玉 《看錢奴》第一折:“正是:虧心折盡平生福,行短天教一世貧。”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一:“正是:福無雙至猶難信,禍不單行果是真。”
國語辭典
正是
恰是。
引唐·杜甫〈江南逢李龜年〉詩:「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紅樓夢·第六七回》:「那時正是夏末秋初,池中蓮藕新殘相間,紅綠離披。」近恰是
小說雜劇,在一回或一出結束詩詞前所用的套語。
引元·白樸《梧桐雨·楔子》:「正是:畫虎不成君莫笑,安排牙爪好驚人。」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一》:「正是:福無雙至猶難信,禍不單行果是真。」
網絡解釋
正是
正是,漢語詞匯。
注音:zhèng shì
釋義:1.就是。 2.恰是。 3.確實是。對客觀存在的真實性表示肯定。 4.確實是。用于表示同意別人意見時加重語氣。 5.應諾之詞。猶言好的。 6.舊小說﹑戲曲里的套語。目的在于引出詩詞﹑熟語。
相關成語
- shuō shì說是
- zhèng qì正氣
- jiù shì就是
- zhèng zhèng正正
- méi zhèng tiáo沒正條
- zhí yán zhèng lùn直言正論
- fāng zhèng方正
- yī běn zhèng jīng一本正經
- bù zhèng zhī fēng不正之風
- yìng shì應是
- pī zhèng fǔ劈正斧
- tiān zhèng jié天正節
- lì zhèng力正
- dà zhèng大正
- zhèng diān正攧
- zhèng di?n正點
- zhí yán zhèng jiàn直言正諫
- fán shì凡是
- zhèng shuō正說
- shì fǒu是否
- zhǔn zhèng準正
- lì zhèng立正
- zhōu zhēng周正
- guāng míng zhèng dà光明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