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
詞語解釋
兵法
用兵作戰(zhàn)的方法、策略。
例某自幼熟讀兵書,頗知兵法。——《三國演義》
英military tactics; art of war;
指《孫子兵法》故兵法忌之。(兵法,指《孫子兵法》。)——《資治通鑒》
翻譯
- 英語 art of war, military strategy and tactics
- 德語 Kriegskunst (S)?, Milit?rstrategie
- 法語 l'Art de la guerre
引證解釋
用兵作戰(zhàn)的策略和方法。
引《戰(zhàn)國策·秦策一》:“以大王之賢,士民之眾,車騎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諸侯,吞天下,稱帝而治。”
《孫子·形》:“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shù),四曰稱,五曰勝。”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七章一:“這是我們的傳統(tǒng)兵法--‘水淹六軍’。”兵書。 建 以數(shù)千當單于數(shù)萬,力戰(zhàn)百餘,士盡死,無二心。自歸而斬之,是示后人無返意也。’”
引《漢書·藝文志》:“漢?興, 張良、韓信 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刪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
明?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一·山農刺時》:“﹝ 王冕 ﹞少明經不偶,即焚書讀古兵法。”
特指《孫子》。 漢?荀悅 《漢紀·武帝紀三》:“軍正 閎 、長史 安 曰:‘不然。 《兵法》:“小敵之堅,大敵擒也。”
國語辭典
兵法
練兵和作戰(zhàn)的方法、策略,如同今日的軍事學。
引《史記·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
《三國演義·第四九回》:「豈不聞兵法虛虛實實之論?操雖能用兵,只此可以瞞過他也。」近兵書 戰(zhàn)術
網絡解釋
兵法 (漢語詞匯)
兵法,用兵作戰(zhàn)的方法、策略施詐于漫漫千軍。相關的著作有《孫子兵法》。《孫子兵法》是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是中國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