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
詞語解釋
驕傲
亦作“驕敖”。亦作“驕驁”。自負而輕視他人。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自豪。亦作:驕敖驕驁。
引證解釋
亦作“驕敖”。亦作“驕慠”。亦作“驕驁”。
自負而輕視他人。
引《管子·禁藏》:“驕傲侈泰,離度絶理,其唯無禍,福亦不至矣。”
《楚辭·離騷》:“保厥美以驕傲兮,日康娛以淫游。”
王逸 注:“倨簡曰驕,侮慢曰傲。傲,一作敖。”
《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今人主誠能去驕慠之心,懷可報之意,披心腹,見情素,墮肝膽,施厚德……則 桀 之狗可使吠 堯,而 蹠 之客可使刺 由。”
《漢書·王吉傳》:“今使俗吏得任子弟,率多驕驁,不通古今。”
顏師古 注:“驁與傲同。”
《新唐書·劉匯傳》:“又不能訓子,皆驕慠不度,素業衰矣。”
明?張居正 《女誡直解·敬慎》:“人能寬裕此心,便崇尚謙下,不肯驕傲。”
曹禺 《日出》第四幕:“你這個人太驕傲,太倔強。”自豪。
引魏巍 《誰是最可愛的人》:“我們以我們的祖國有這樣的英雄而驕傲。”
艾青 《普希金廣場》詩:“青年男女成群地走過,充滿新的一代的驕傲。”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
引吳晗 《天安門贊歌》:“天安門 是 中國 人民的驕傲,它和廣大人民同呼吸,共命運。”
袁鷹 《英雄之歌·劉文學》:“你是我們的榜樣,你是少先隊員的驕傲。”
國語辭典
驕傲
傲慢自大而輕視他人。
引《晉書·卷七六·王廙傳》:「驕傲自負,有罔上心。」
《三國演義·第二回》:「官拜河東太守,自來驕傲。當日怠慢了玄德,張飛性發,便欲殺之。」近高慢 高傲 驕橫 驕氣 自高 自豪 傲慢
反謙虛 謙遜 虛心 自卑
網絡解釋
驕傲 (漢語詞語)
驕傲(英語:Pride),又寫為憍傲,是一種內在的情緒狀態,一般而言,有兩大類常見的意涵。第一類,作為負面的意思,驕傲是指一種對于個人的地位或成就的自我膨脹與炫耀,通常與傲慢(hubris)是同義詞。第二類,作為正面的意思,驕傲是一種對于達成目標,或是對于某個選擇或行動,感到自信不悔。它也可以是一種受到贊賞之后產生的情緒,對自我獨立、堅強的形象感到滿足,成為某個社會群體一份子后產生的歸屬感與認同,并因此衍生出滿意的情緒,有時也作為自嘲鼓勵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