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共找到1個 "引用" 的近義詞,分別如下:
詞語解釋
引用
說話或寫文章時用別人作品中的詞句。
例從那首詩里引用一個警句。
英quote; cite;
引薦任用。
例引用天下名士。
英recommend;
翻譯
- 英語 to quote, to cite, to recommend, to appoint, (computing)? reference
- 德語 zitieren (V)?
- 法語 citer, faire une citation
引證解釋
引薦任用。
引《后漢書·李膺傳》:“故引用天下名士。”
唐?杜甫 《贈秘書監江夏李公邕》詩:“往者 武后 朝,引用多寵嬖。”
清?昭槤 《嘯亭雜錄·不喜朋黨》:“故所引用者,急功近名之士,其迂緩愚誕,皆置諸閒曹冷局。”用他人的事例或言詞作為根據。
引唐?柳宗元 《辯<鹖冠子>》:“唯 誼 所引用為美,餘無可者。”
宋?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始二》:“偶讀 竇 所引用,于是始知不用正、五、九上官之理。”
艾青 《詩選自序》四:“我在文章中引用…… 李白 的兩句話。”
國語辭典
引用
任用。
引《后漢書·卷六七·黨錮傳·李膺傳》:「故引用天下名士,乃以膺為長樂少府。」
《大宋宣和遺事·元集》:「話說宋朝失政,國喪家亡,禍根起于王安石引用婿蔡卞及姻黨蔡京在朝,陷害忠良。」言論及文章中援用古書典故、名人格言以及俗語等等,稱為「引用」。是一種訴之于權威或訴之于大眾的修辭法。
網絡解釋
引用
引用是指在說話或寫作中引用現成的話,如詩句、格言、成語等,以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辭方法。引用可分為明引和暗引兩種。明引指直接引用原文,并加上引號,或者是只引用原文大意,不加引號,但是都注明原文的出處。暗引指不說明引文出處,而將其編織在自已的話語中,或是引用原句,或是只引大意。運用引用辭格,既可使文章言簡意賅,有助于說理抒情;又可增加文采,增強表現力。
最近近義詞查詢:引用的近義詞(yǐn yòng)重義輕財的近義詞(zhòng yì qīng cái)座談的近義詞(zuò tán)耳濡目染的近義詞(ěr rú mù r?n)白云的近義詞(bái yún)勞苦功高的近義詞(láo kǔ gōng gāo)推卻的近義詞(tuī què)一連的近義詞(yī lián)優良的近義詞(yōu liáng)披發的近義詞(pī fà)參預的近義詞(cān yù)置身的近義詞(zhì shēn)繁瑣的近義詞(fán suǒ)編纂的近義詞(biān zuǎn)白茫茫的近義詞(bái máng máng)行程的近義詞(xíng chéng)隨時的近義詞(suí shí)移居的近義詞(yí jū)深摯的近義詞(shēn zhì)醒悟的近義詞(xǐng wù)迫不及待的近義詞(pò bù jí dài)北方的近義詞(běi fāng)驚天動地的近義詞(jīng tān dòng dì)納貢的近義詞(nà gòng)諱莫如深的近義詞(huì mò rú shēn)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