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籍 > 周書 > 周書·列傳·卷四十三

      周書·列傳·卷四十三

      令狐德棻

      原文

      李延孫韋佑韓雄陳忻魏玄

      李延孫,伊川人也。祖伯扶,魏太和末,從征懸瓠有功,為汝南郡守。父長壽,性雄豪,有武藝。少與蠻酋結托,屢相招引,侵滅關南。孝昌中,朝議恐其為亂,乃以長壽為防蠻都督,給其鼓節,以慰其意。長壽冀因此遂得任用,亦盡其智力,防遏群蠻。伊川左右,寇盜為之稍息。永安之后,盜賊蜂起,長壽乃招集叛亡,徒侶日盛。魏帝藉其力用,因而撫之。乃授持節、大都督,轉鎮張白塢。后為河北郡守,轉河內郡守。所歷之處,咸以猛烈聞。討捕諸賊,頻有功。授衛大將軍、北華州刺史,賜爵清河郡公。及魏孝武西遷,長壽率勵義士拒東魏。孝武嘉之,復授潁川郡守,遷廣州刺史。東魏遣行臺侯景率兵攻之,長壽眾少,城陷,遂遇害。大統元年,追贈太尉、使持節、侍中、驃騎大將軍、冀定等十二州諸軍事、定州刺史。

      延孫亦雄武有將帥才略。少從長壽征討,以勇敢聞。初為直合將軍。賀拔勝為荊州刺史,表延孫為都督。肅清鴉路,頗有功力焉。及長壽被害,延孫乃還,收集其父之眾。

      自魏孝武西遷之后,朝士流亡。廣陵王欣、錄尚書長孫稚、潁川王斌之、安昌王子均及建寧、江夏、隴東諸王并百官等攜持妻子來投延孫者,延孫即率眾衛送,并贈以珍玩,咸達關中。齊神武深患之,遣行臺慕容紹宗等數道攻之。延孫獎勵所部出戰,遂大破之,臨陣斬其揚州刺史薛喜。于是義軍更振。乃授延孫京南行臺、節度河南諸軍事、廣州刺史。尋進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大都督,賜爵華山郡公。延孫既荷重委,每以克清伊、洛為己任。頻以少擊眾,威振敵境。

      大統四年,為其長史楊伯蘭所害。后贈司空、冀定等六州刺史。子人杰,有祖、父風。官至開府儀同三司、和州刺史,改封潁川郡公。延孫弟義孫,亦官至開府儀同三司。

      韋佑字法保,京兆山北人也。少以字行于世。世為州郡著姓。祖駢,雍州主簿。舉秀才,拜中書博士。父義,前將軍、上洛郡守。魏大統時,以法保著勛,追贈秦州刺史。

      法保少好游俠,而質直少言。所與交游,皆輕猾亡命。人有急難投之者,多保存之。雖屢被追捕,終不改其操,父沒,事母兄以孝敬聞。慕李長壽之為人,遂娶長壽女,因寓居關南。正光末,四方云擾。王公被難者或依之,多得全濟,以此為貴游所德。乃拜員外散騎侍郎,加輕車將軍。及魏孝武西遷,法保從山南赴行在所。除右將軍、太中大夫,封固安縣男,邑二百戶。及長壽被害,其子延孫收長壽余眾,守御東境。朝廷恐延孫兵少不能自固,乃除法保東洛州刺史,配兵數百人,以援延孫。法保至潼關,弘農郡守韋孝寬謂法保曰:“恐子此役,難以吉還也?!狈ūT唬骸肮湃朔Q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安危之事,未可預量??v為國殞身,亦非所恨?!彼毂兜兰嫘?。東魏陜州刺史劉貴以步騎千余邀之。法保命所部為圓陣,且戰且前。數日,得與延孫兵接,乃并勢置柵于伏流。未幾,太祖追法保與延孫率眾還朝,賞勞甚厚。乃授法保大都督。四年,除河南尹。及延孫被害,法保乃率所部,據延孫舊柵。頻與敵人交兵,每身先士卒,單馬陷陣,是以戰必被傷。嘗至關南,與東魏人戰,流矢中頸,從口中出,當時氣絕。輿至營,久之乃蘇。九年,拜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鎮九曲城。

      及侯景以豫州來附,法保率兵赴景。景欲留之,法保疑其有貳心,乃固辭還所鎮。十五年,加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尋進爵為公。會東魏遣軍送糧饋宜陽,法保潛邀之。轉戰數十里,兵少不敵,為流矢所中,卒于陣。謚曰莊。子初嗣。建德末,位至開府儀同大將軍、閻韓防主。

      韓雄字木蘭,河南東垣人也。祖景,魏孝文時為赭陽郡守。

      雄少敢勇,膂力絕人,工騎射,有將率材略。及魏孝武西遷,雄便慷慨有立功之志。大統初,遂與其屬六十余人于洛西舉兵,數日間,眾至千人。與河南行臺楊琚共為掎角。每抄掠東魏,所向克獲。徒眾日盛,州縣不能御之。東魏洛州刺史韓賢以狀聞,鄴乃遣其軍司慕容紹宗率兵與賢合勢討雄。戰數十合,雄兵略盡,兄及妻子皆為賢所獲,將以為戮。乃遣人告雄曰:“若雄至,皆免之。”雄與其所親謀曰:“奮不顧身以立功名者,本望上申忠義,下榮親戚。今若忍而不赴,人謂我何。既免之后,更思其計,未為晚也?!庇谑牵煸勝t軍,即隨賢還洛。乃潛引賢黨,謀欲襲之。事泄,遁免。

      時太祖在弘農,雄至上謁。太祖嘉之,封武陽縣侯,邑八百戶。遣雄還鄉里,更圖進取。雄乃招集義眾,進逼洛州。東魏洛州刺史元湛委州奔河陽,其長史孟彥舉城款附。俄而領軍獨孤信大軍繼至,雄遂從信入洛陽。時東魏將侯景等圍蓼塢,雄擊走之。又從太祖戰于河橋。軍還,仍鎮洛西。拜假平東將軍、東郡守,遷北中郎將。邙山之役,太祖命雄率眾邀齊神武于隘道。神武怒,命三軍并力取雄。雄突圍得免。除東徐州刺史。太祖以雄劬勞積年,乃征入朝,屢加賞勞。復遣還州。

      東魏東雍州刺史郭叔略與雄接境,頗為邊患。雄密圖之,乃輕將十騎,夜入其境,伏于道側。遣都督韓仕于略城東,服東魏人衣服,詐若自河陽叛投關西者。略出馳之,雄自后射之,再發咸中,遂斬略首。除河南尹,進爵為公,加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大都督、散騎常侍。尋進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河南邑中正。孝閔帝踐阼,進爵新義郡公,增邑通前三千八百戶,賜姓宇文氏。世宗二年,除使持節、都督、中徐虞洛四州諸軍事、中州刺史。雄久在邊,具知敵人虛實。每率眾深入,不避艱難。前后經四十五戰,雖時有勝負,而雄志氣益壯。東魏深憚之。天和三年,卒于鎮。贈大將軍、中華宜義和五州諸軍事、中州刺史。謚曰威。子禽嗣。

      陳忻字永怡,宜陽人也。少驍勇,有氣俠,姿貌魁岸,同類咸敬憚之。魏孝武西遷之后,忻乃于辟惡山招集勇敢少年數十人,寇掠東魏,仍密遣使歸附。大統元年,授持節、伏波將軍、羽林監、立義大都督,賜爵霸城縣男。三年,太祖復弘農,東魏揚州刺史段琛拔城遁走。忻率義徒于九曲道邀之,殺傷甚眾,擒其新安令張祗。太祖嘉其忠款,使行新安縣事。及獨孤信入洛,忻舉李延孫為前鋒,仍從信守金墉城。及河橋戰不利,隨軍西還,復行新安縣事。東魏遣土人牛道恒為(揚)〔陽〕州刺史,忻率兵擊破之,進爵為子。常隨崤東諸將鎮遏伊、洛間,每有功效。九年,與李遠迎高仲密,仍從戰邙山。及大軍西還,復與韓雄等依山合勢,破東魏三城,斬其金門郡守方臺洛。增邑六百戶。尋行宜陽郡事。東魏復遣劉盆生為金門郡守,忻又斬之。除鎮遠將軍、魏郡守。俄授使持節、平東將軍、顯州刺史。太祖以忻威著敵境,仍留靜邊,弗令之任。十年,侯景筑九曲城,忻率眾邀之,擒其宜陽郡守趙嵩、金門郡守樂敬賓。十三年,從李遠平九曲城,授帥都督。東魏將爾朱渾愿率精騎三千來向宜(城)〔陽〕,忻與諸將輕兵邀之,愿遂退走。十五年,除宜陽郡守,加大都督、撫軍將軍。十六年,進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與齊將東方老戰于石泉,破之,俘獲甚眾。時東魏每歲遣兵送米饋宜陽,忻輒與諸軍邀擊之,每多克獲。

      魏恭帝元年,又與開府斛斯璉等,共齊將段孝先戰于九曲,大破之。二年,進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其年,授宜陽邑大中正,賜姓尉遲氏。太祖以忻著績累載,贈其祖昆及父興孫俱為儀同三司,昆齊州刺史,興孫徐州刺史。東魏洛州刺史獨孤永業號有智謀,往來境上,倚伏難測。忻與韓雄等恒令間諜覘其動靜,齊兵每至,輒擊破之。故永業深憚忻等,不敢為寇。

      孝閔帝踐阼,征忻入朝,進爵為伯,尋又進爵許昌(郡)〔縣〕公,增邑一千戶。武成元年,除熊州刺史,增邑通前二千六百戶。又與開府敕勒慶破齊將王鸞嵩。仍從柱國陸通復石泉城。天和元年,卒于位。

      忻與韓雄里闬姻婭,少相親昵。俱總兵境上三十余載,每有御捍,二人相赴,常若影響。故得數對勍敵,而常保功名。雖并有武力,至于挽強射中,忻不如雄;散財施惠,得士眾心,則雄不如忻。身死之日,將吏荷其恩德,莫不感慟焉。子萬敵嗣。朝廷以忻雅得士心,還令萬敵領其部曲。

      魏玄字僧智,任城人也。六世祖休,仕晉為魯郡守。永嘉南遷,遂居江左。父承祖,魏景明中,自梁歸魏,家于新安。

      玄少慷慨,有膽略。普泰中,除奉朝請。頻從軍與梁人交戰。永安初,以功授征虜將軍、中散大夫。及魏孝武西遷,東魏北徙,人情騷動,各懷去就。玄遂率募鄉曲,立義于關南,即從韋法保與東魏司徒高敖曹戰于關口。及獨孤信入洛陽,隸行臺楊琚防馬渚。復與高敖曹接戰。自是每率鄉兵,抗拒東魏。前后十余戰,皆有功。

      邙山之役,大軍不利,宜陽、洛州皆為東魏守。崤東立義者,咸懷異望。而玄母及弟并在宜陽。玄以為忠孝不兩立,及率義徒還關南鎮撫。太祖手書勞之,除洛陽令,封廣宗縣子,邑四百戶。十三年,與開府李義孫攻拔伏流城,又克孔城,即與義孫鎮之。尋移鎮伏流。十四年,授帥都督、東平郡守,轉河南郡守,加大都督。十六年,洛安民雍方雋據郡外叛,率步騎一千,自號行臺,攻破郡縣,囚執守令。玄率弘農、九曲、孔城、伏流四城士馬討平之。魏恭帝二年,拜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

      孝閔帝踐阼,進爵為伯,增邑通前九百戶。保定元年,移鎮蠻谷。四年,進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徙鎮閻韓。仍從尉遲迥圍洛陽。天和元年,陜(西)〔州〕總管尉遲綱遣玄率儀同宇文能、趙干等步騎五百于鹿盧交南,邀擊東魏洛州刺史獨孤永業。永業有眾二萬余人,玄輕將五騎行前覘之,卒與之遇,便即交戰,殺傷數十人,獲馬并甲矛等,永業遂退。二年,進爵為侯。除白超防主。三年,遷熊州刺史。政存簡惠,百姓悅之。四年,轉和州刺史、伏流防主,進爵為公。五年,齊將斛律明月率眾向宜陽,兵威甚盛,玄率兵御之,每戰輒克。后以疾卒于位。

      史臣曰:二國爭強,四郊多壘,鎮守要害,義屬武臣。李延孫等以勇略之姿,受捍城之寄。灌瓜贈藥,雖有愧于昔賢;御侮折沖,足方駕于前烈。用能觀兵伊、洛,保據崤、函,齊人沮西略之謀,周朝緩東顧之慮,皆數將之力也。


      譯文

      李延孫是伊川人。

      祖父李伯扶,在魏太和末年參與征討懸瓠有功,被任命為汝南郡守。

      父親李長壽,性格雄奇豪邁,會武藝。

      少年時與蠻人酋長結交,互相勾結,侵吞函谷關以南地區。

      孝昌年間,朝廷擔心他發動叛亂,就任命李長壽為防蠻都督,給他鼓、節等樂器,以表示安撫。

      李長壽希望從此得到重用,也竭盡智慧精力去防守壓制蠻人。

      在伊川附近,盜賊因此而稍有收斂。

      永安年間以后,盜賊蜂起,李長壽招集叛變流亡之人,勢力越來越大。

      魏帝想借用他的力量,趁機安撫他。

      授他為持節、大都督,轉而鎮守張白塢。

      后任河北郡守,轉任河內郡守。

      他在所經歷過的地方,都留下了威猛暴烈的名聲。

      征討捉拿盜賊,接連建功。

      被任命為衛大將軍、北華州刺史,賜爵清河郡公。

      魏孝武帝西遷時,李長壽率領并激勵義士,抵抗東魏。

      魏孝武帝嘉獎他,又任命他為潁川郡守,升廣州刺史。

      東魏派行臺侯景率兵進攻,李長壽兵少,城池失陷被殺。

      大統元年(535),追贈太尉、使持節、侍中、驃騎大將軍以及冀、定等十二州諸軍事和定州刺史。

      李延孫也雄壯威武,并有將帥的才智謀略。

      從少年時就跟著李長壽征討,以勇敢出名。

      最初任直閣將軍。

      賀拔勝任荊州刺史時,推薦李延孫擔任都督。

      在肅清亞鳥路之戰中頗有功勞。

      李長壽被害后李延孫回來,收集父親部屬。

      自從魏孝武帝西遷以后,朝廷官吏流離逃散。

      廣陵王元欣、錄尚書長孫稚、潁川王元斌之、安昌王元子均以及建寧、江夏、隴東諸王和百官攜帶妻子兒女來投奔的,李延孫都率兵護送,并贈送他們珍貴的玩賞之物,使他們全部抵達關中。

      齊神武很憂慮這件事,派行臺慕容紹宗等人分兵數路來攻。

      李延孫獎勵部下迎戰,大敗敵軍,在陣上斬殺揚州刺史薛喜。

      于是義軍士氣更盛。

      任命李延孫為京南行臺、節度河南諸軍事、廣州刺史。

      隨即又升任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大都督,賜爵華山郡公。

      李延孫既蒙重任,常常以平定伊水、洛水地區為自己應盡的責任。

      接連以少擊眾,聲威震動敵國。

      大統四年(538),被其長史楊伯蘭殺害。

      后追贈司空及冀、定等六州刺史。

      兒子李人杰,有祖父、父親的遺風。

      官至開府儀同三司、和州刺史,改封潁川郡公。

      李延孫之弟李義孫,也做到開府儀同三司。

      韋佑字法保,京兆山北人。

      少年時以字行。

      世代都是州郡大姓。

      祖父韋駢,曾任雍州主簿。

      被推舉為秀才,任中書博士。

      父親韋義,曾任前將軍、上洛郡守。

      魏大統年間,由于法保大功,被追贈秦州刺史。

      法保從少年時就敢于救人急難,而性格樸直少言。

      同他交游的,都是輕薄狡猾不要命的人。

      別人有危難之事來投奔的,他大多收留。

      雖然多次被追捕,但他始終不改變自己的行為。

      父親死后,侍奉母親、兄長,以孝順恭敬聞名。

      仰慕李長壽的為人,于是娶李長壽的女兒為妻,因此寓居函谷關以南。

      正光末年,四方動亂。

      凡有遭難的王公到他那里躲避,大都得到周全接濟,因此被那些無官職的王公貴族所感激。

      被任命為員外散騎侍郎,加輕車將軍銜。

      魏孝武帝西遷時,法保從太行山以南趕赴皇帝所在處。

      被任命為右將軍、太中大夫,封爵固安縣男,食邑二百戶。

      李長壽被害后,他的兒子李延孫收集余部,防守東部邊境。

      朝廷擔心李延孫兵少,難以自保,就任命法保為東洛州刺史,配備兵員數百人,以援助李延孫。

      法保到潼關時,弘農郡守韋孝寬對他說:“我擔心您這次出征,難以活著回來?!狈ūUf:“古人說,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安危之事,不可預測。

      即使為國捐軀,也沒有遺憾。”于是加倍趕路。

      東魏陜州刺史劉貴以步兵、騎兵千余人截擊。

      法保令部下列成圓陣,邊戰邊進。

      幾天后,與李延孫部隊會合,就在伏流合力設置柵欄。

      不久,太祖追令法保與李延孫率軍還朝,厚加賞賜慰勞。

      仍任大都督。

      大統四年(538),任河南尹。

      李延孫被害后,法保率領部屬,占據李延孫原來的柵營。

      接連同敵人交戰,每次都是沖鋒在前,單槍匹馬沖入敵陣,所以每戰都必定受傷。

      曾到函谷關南,與東魏人作戰,飛箭射中脖子,從口中穿出,當時斷氣。

      抬回營地后,很久才蘇醒過來。

      九年,被任命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鎮守九曲城。

      侯景以豫州前來歸附,法保率軍赴侯景處。

      侯景想留下他,法保懷疑侯景有二心,就堅決推辭,回到原鎮守之城。

      十五年,加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銜,隨即晉封公爵。

      恰逢東魏派軍隊送糧食到宜陽,法保悄悄率兵截擊。

      轉戰數十里,因兵力單薄,支持不住,被亂箭射中,死于陣上。

      謚號為“莊”。

      兒子韋初承襲封爵。

      建德末年,官至開府儀同大將軍、閻韓防主。

      韓雄字木蘭,河南東垣人。

      祖父韓景,魏孝文帝時曾任赭陽郡守。

      韓雄從少年時就果決勇敢,體力過人,善于騎馬射箭,有將帥的謀略才智。

      魏孝武帝西遷時,韓雄就慷慨激昂,有立功的志向。

      大統初年,韓雄與其下屬六十余人在洛西起兵,數日之內,聚眾達一千人。

      與河南行臺楊琚形成犄角之勢。

      每次襲掠東魏,兵到之處皆有所獲。

      部眾勢力越來越大,州縣無法抵擋。

      東魏洛州刺史韓賢把這種情況上報,鄴城派軍司慕容紹宗率兵會同韓賢討伐韓雄。

      交戰數十次,韓雄兵馬幾乎全部喪失,兄長和妻子、孩兒都被韓賢俘虜,準備殺掉。

      韓賢派人告訴韓雄說:“如果韓雄到來,都可以赦免?!表n雄與親信商議道:“我奮不顧身而博取功名,本想是對上表明忠義,對下光耀親戚。

      倘若忍心而不去,人們會說我是什么呢?親人被赦免之后,再思謀計策,還不算晚?!庇谑堑巾n賢軍中,當即隨韓賢回到洛陽。

      暗中招引韓賢黨羽,打算偷襲韓賢。

      事情敗露,只得逃跑。

      當時太祖住在弘農,韓雄前去拜謁。

      太祖對他表示嘉許,封他為武陽縣侯,食邑八百戶。

      派遣韓雄返回故鄉,圖謀更大舉動。

      韓雄于是招集義軍進逼洛州。

      東魏洛州刺史元湛丟下州城逃向河陽,長史孟彥舉城歸降。

      不久,領軍獨孤信率領大軍開到,韓雄隨獨孤信入據洛陽。

      當時東魏將領侯景等人包圍蓼塢,韓雄將其擊退。

      又隨從太祖戰于河橋。

      大軍撤回后,仍然鎮守洛水以西。

      被任命為代理平東將軍、東郡守,升任北中郎將。

      邙山之戰時,太祖命令韓雄率軍在隘道截擊齊神武。

      齊神武大怒,下令三軍全力圍攻韓雄。

      韓雄突圍得以保全性命。

      被授為東徐州刺史。

      太祖由于韓雄多年勞碌,就征調他入朝,多次予以賞賜慰問。

      又派他回到州中。

      東魏東雍州刺史郭叔略與韓雄邊境相接,是個很大的禍患。

      韓雄暗中算計,輕裝率領十名騎兵,乘夜潛入郭叔略的境地,埋伏在路邊。

      派都督韓仕在郭叔略所據之城以東,穿上東魏人的服裝,假稱從河陽叛變,投奔關西。

      郭叔略騎馬出城,韓雄從后面連射兩箭皆中,于是砍下了郭叔略的腦袋。

      被授為河南尹,晉封公爵,加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大都督、散騎常侍銜。

      隨即又升任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河南邑中正。

      孝閔帝登基,晉封新義郡公,食邑增至三千八百戶,賜姓宇文氏。

      世宗二年(560),授為使持節、都督以及中、徐、虞、洛四州諸軍事、中州刺史。

      韓雄久在邊境,全面了解敵人虛實。

      每次率軍深入,不懼艱難險阻。

      前后經歷四十五次戰斗,雖然有勝有負,而韓雄志氣愈加豪壯。

      東魏十分害怕他。

      天和三年(568),在任上去世。

      追贈大將軍及中、華、宜、義、和五州諸軍事、中州刺史。

      謚號為“威”。

      兒子韓禽承襲其封爵。

      陳忻字永怡,宜陽人。

      自小勇猛,好解人危難,相貌魁梧,同輩人都對他又敬又怕。

      魏孝武帝西遷后,陳忻在辟惡山招集勇敢少年數十人,劫掠東魏,又悄悄派使者表示歸附。

      大統元年(535),授持節、伏波將軍、羽林監、立義大都督,賜爵霸城縣男。

      三年,太祖收復弘農,東魏揚州刺史段琛棄城逃跑,陳忻率領部眾在九曲道截擊,殺傷很多,活捉新安縣令張祗。

      太祖嘉許他的忠誠,讓他代理新安縣令。

      獨孤信入據洛陽時,陳忻推薦李延孫擔任前鋒,又跟隨獨孤信防守金墉城。

      河橋之戰失利后,隨軍西還,重新代理新安縣令。

      東魏派當地人牛道恒為陽州刺史,陳忻率兵將其擊敗,晉封子爵。

      經常跟隨崤關以東各將在伊水、洛水之間鎮守,立下功勞。

      九年,與李遠迎接高仲密,又參與邙山之戰。

      大軍西還時,又與韓雄等依據山勢合軍,攻克東魏三座城池,斬其金門郡守方臺洛,食邑增加六百戶。

      隨即代理宜陽郡守。

      東魏再派劉盆生擔任金門郡守,又被陳忻殺死。

      授鎮遠將軍、魏郡守。

      不久,授使持節、平東將軍、顯州刺史。

      太祖由于陳忻威震敵境,就留下他鎮守邊境,不讓他到顯州上任。

      十年,侯景修建九曲城,陳忻率軍截擊,活捉其宜陽郡守趙嵩、金門郡守樂敬賓。

      十三年,跟隨李遠平定九曲城,授帥都督。

      東魏將領爾朱渾愿率領三千名精銳騎兵向宜陽推進,陳忻與眾將率領輕裝士兵截擊,爾朱渾愿退走。

      十五年,授宜陽郡守,加大都督、撫軍將軍銜。

      十六年,升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

      在石泉擊敗齊國將領東方老,俘獲很多。

      當時東魏每年派兵送米給宜陽,陳忻常與各軍截擊,每次都有不少繳獲。

      魏恭帝元年(554),又與開府斛斯璉等人,在九曲大敗齊國將領段孝先。

      二年,升任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銜。

      當年,授宜陽邑大中正,賜尉遲氏。

      太祖由于陳忻連年立下大功,追贈其祖父陳昆、父親陳興孫均為儀同三司,陳昆為齊州刺史,陳興孫為徐州刺史。

      東魏洛州刺史獨孤永業號稱足智多謀,出入邊界,難以揣測。

      陳忻與韓雄等人常常命令間諜偵察他的動靜,齊兵每次到來往往被擊敗。

      所以獨孤永業十分害怕陳忻等人,不敢再來侵犯。

      孝閔帝登基,調陳忻入朝,晉封伯爵,隨即又晉封許昌縣公,食邑增加一千戶。

      武成元年(559),授熊州刺史,食邑增至二千六百戶。

      又與開府敕勒慶擊敗齊國將領王鸞嵩。

      又跟隨柱國陸通收復石泉城。

      天和元年(566),在任上去世。

      陳忻與韓雄是同一鄉里有婚姻關系的親戚,從小就互相親愛。

      他們都在邊境上領兵三十余年,每次邊境守衛戰,他們都共同參加,如同影之隨形,響之應聲。

      所以多次與強敵交戰,而功名始終不墜。

      他們雖然都武勇有力,但在箭法上,陳忻不如韓雄;在分散財物,實施恩惠,得士卒之心方面,韓雄不如陳忻。

      陳忻去世那天,將士官吏承蒙他的恩德,沒有人不悲痛哀傷的。

      兒子陳萬敵承襲爵位。

      朝廷由于陳忻很得軍心,就命令陳萬敵率領他的部眾。

      魏玄字僧智,任城人。

      六世祖魏休,在晉朝擔任魯郡守。

      永嘉年間南遷,定居江東。

      父親魏承祖,在魏景明年間,從梁國回到魏國,定居新安。

      魏玄從小意氣風發,有膽氣謀略。

      普泰年間,授奉朝請。

      多次隨軍與梁人作戰。

      永安初年,以戰功授征虜將軍、中散大夫。

      魏孝武帝西遷后,東魏向北遷移,人心動亂,各有打算。

      魏玄率領招募的部屬,在函谷關以南舉起義旗,隨即跟從韋法保在關口與東魏司徒高敖曹作戰。

      獨孤信入據洛陽后,魏玄隸屬行臺楊琚,防守馬渚。

      又與高敖曹交戰。

      從此多次率領鄉兵,抵抗東魏。

      前后十余戰,都立下功勞。

      在邙山之戰中,大軍失利,宜陽、洛州都歸屬東魏。

      在崤關以東反抗東魏的人,都產生了不同想法。

      魏玄的母親、弟弟都在宜陽。

      魏玄認為忠孝無法兩全,就率領部屬回到函谷關以南鎮守。

      太祖親自寫信慰問他,授洛陽令,封廣宗縣子,食邑四百戶。

      大統十三年(547),與開府李義孫攻克伏流城,又攻克孔城,隨即與李義孫共同鎮守。

      不久又鎮守伏流。

      十四年,授帥都督、東平郡守,轉任河南郡守,加大都督銜。

      十六年,洛安百姓雍方雋占據郡城叛亂,率領步兵、騎兵一千人,自稱行臺,攻陷郡縣,囚禁郡守縣令。

      魏玄率領弘農、九曲、孔城、伏流四城兵馬將其討平。

      魏恭帝二年(555),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

      孝閔帝登基,晉封伯爵,食邑增至九百戶。

      保定元年(561),鎮守蠻谷。

      四年,升任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鎮守閻韓。

      又跟隨尉遲迥圍攻洛陽。

      天和元年(566),陜州總管尉遲綱派魏玄率領儀同宇文能、趙乾等步兵、騎兵五百人,在鹿盧交以南,截擊東魏洛州刺史獨孤永業。

      獨孤永業擁有二萬余人,魏玄輕裝,率領五名騎兵前去偵察,突然與敵人遭遇,立即交戰,殺傷數十人,繳獲馬匹、甲胄、長矛等,獨孤永業退去。

      二年,晉封侯爵。

      授白超防主。

      三年,升任熊州刺史。

      施政簡切仁惠,受到百姓愛戴。

      四年,轉任和州刺史、伏流防主,晉封公爵。

      五年,齊國將領斛律明月率軍進攻宜陽,兵勢很盛,魏玄率軍抵抗,每戰必勝。

      后來因病在任上去世。

      史臣曰:二國爭強,四處都是堡壘,鎮守要地,靠的就是武臣。李延孫等人以其勇略,受捍城之重托。灌瓜贈藥,雖有愧于先賢;抗擊敵寇,足媲美于前烈。能在伊、洛一帶陳兵,以保崤、函,齊人絕了往西的謀略,周朝緩解丁東顧之慮,都是這數位將領的功勞。


      亚洲美女在线国产| 国产亚洲漂亮白嫩美女在线|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清高动态图| 亚洲成a人在线看天堂无码| 精品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AV成人潮喷综合网| 亚洲M码 欧洲S码SSS222| 亚洲成A∨人片天堂网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狠狠爱综合影院婷婷|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野外| 亚洲午夜爱爱香蕉片|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a|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 亚洲高清国产AV拍精品青青草原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情XO亚洲色XO无码|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 亚洲欧洲久久精品|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 亚洲爆乳成av人在线视菜奈实|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 无码专区—VA亚洲V天堂| 亚洲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亚洲av永久无码|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 区久久AAA片69亚洲|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人成77777在线观看网|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影视|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网站| 日本亚洲欧洲免费天堂午夜看片女人员 | 亚洲男人第一av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