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籍 > 周書 > 周書·本紀·卷七

      周書·本紀·卷七

      令狐德棻

      原文

      宣帝

      宣皇帝諱赟,字干伯,高祖長子也。母曰李太后。武成元年,生于同州。保定元年五月丙午,封魯國公。建德元年四月癸巳,高祖親告廟,冠于阼階,立為皇太子。詔皇太子巡撫西土。文宣皇后崩,高祖諒闇,詔太子總朝政,五旬而罷。高祖每巡幸四方,太子常留監國。五年二月,又詔皇太子巡西土,因討吐谷渾。

      宣政元年六月丁酉,高祖崩。戊戌,皇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為皇太后。癸丑,歲星、熒惑、太白合于東井。甲子,誅上柱國、齊王憲。封開府于智為齊國公。

      閏月乙亥,詔山東流民新復業者,及突厥侵掠家口破亡不能存濟者,并給復一年。立妃楊氏為皇后。辛巳,以上柱國趙王招為太師,陳王純為太傅,柱國代王達﹑滕王逌、盧國公尉遲運、薛國公長孫覽并為上柱國。進封柱國、平陽郡公王誼為揚國公。是月,幽州人盧昌期據范陽反,詔柱國、東平公宇文神舉帥眾討平之。

      秋七月辛丑,月犯心前星。乙巳,祠太廟。丙午,祠圓丘。

      戊申,祠方丘。

      庚戌,以小宗伯、岐國公斛斯征為大宗伯。丙辰,熒惑、太白合于七星。己未,太白犯軒轅大星。壬戌,以柱國、南兗州總管、隨公楊堅為上柱國、大司馬。癸亥,尊所生李氏為帝太后。八月丙寅,夕月于西郊。長安、萬年二縣民居在京城者,給復三年。壬申,行幸同州。遣大使巡察諸州。詔制九條,宣下州郡:一曰,決獄科罪,皆準律文;二曰,母族絕服外者,聽婚;三曰,以杖決罰,悉令依法;四曰,郡縣當境賊盜不擒獲者,并仰錄奏;五曰,孝子順孫義夫節婦,表其門閭,才堪任用者,即宜申薦;六曰,或昔經驅使,名位未達,或沉淪蓬蓽,文武可施,宜并采訪,具以名奏;七曰,偽齊七品以上,已敕收用,八品以下,爰及流外,若欲入仕,皆聽預選,降二等授官;八曰,州舉高才博學者為秀才,郡舉經明行修者為孝廉,上州、上郡歲一人,下州、下郡三歲一人;九曰,年七十以上,依式授官,鰥寡困乏不能自存者,并加稟恤。以大司徒、杞國公亮為安州總管,上柱國、薛國公長孫覽為大司徒,柱國、揚國公王誼為大司空。庚辰,太白入太微。丙戌,以柱國、永昌公椿為大司寇。

      九月丁酉,熒惑入太微。以柱國宇文盛、張掖公王杰、枹罕公辛威、鄖國公韋孝寬并為上柱國。庚戌,封皇弟元為荊王。詔諸應拜者,皆以三拜成禮。汾州稽胡帥劉受邏千舉兵反,詔上柱國、越王盛為行軍元帥,率眾討平之。庚申,熒惑犯左執法。

      冬十月癸酉,至自同州。以大司空、揚國公王誼為襄州總管。戊子,百濟遣使獻方物。

      十一月己亥,講武于道會苑,帝親擐甲冑。是月,突厥寇邊,圍酒泉,殺掠吏民。

      十二月甲子,以柱國、畢王賢為大司空。癸未,熒惑入氐,仍留經一月。己丑,以上柱國、河陽總管滕王逌為行軍元帥,率眾伐陳。免京師見徒,并令從軍。大象元年春正月癸巳,受朝于露門,帝服通天冠、絳紗袍,群臣皆服漢魏衣冠。大赦,改元大成。初置四輔官,以上柱國大冢宰越王盛為大前疑,相州總管蜀國公尉遲迥為大右弼,申國公李穆為大左輔,大司馬隨國公楊堅為大后丞。癸卯,封皇子衍為魯王。甲辰,東巡狩。丙午,日有背。以柱國、常山公于翼為大司徒。辛亥,以柱國、許國公宇文善為大宗伯。癸丑,日又背。戊午,行幸洛陽。立魯王衍為皇太子。

      二月癸亥,詔曰:河洛之地,世稱朝市。上則于天,陰陽所會;下紀于地,職貢路均。圣人以萬物阜安,乃建王國。時經五代,世歷千祀,規模弘遠,邑居壯麗。自魏氏失馭,城闕為墟,君子有戀舊之風,小人深懷土之思。

      我太祖受命酆鎬,胥宇崤函,蕩定四方,有懷光宅。高祖神功圣略,混一區宇,往巡東夏,省方觀俗,布政此宮,遂移氣序。朕以眇身,祗承寶祚,庶幾聿修之志,敢忘燕翼之心。一昨駐蹕金墉,備嘗游覽,百王制度,基趾尚存,今若因修,為功易立。宜命邦事,修復舊都。奢儉取文質之間,功役依子來之義。

      北瞻河內,咫尺非遙,前詔經營,今宜停罷。

      于是發山東諸州兵,增一月功為四十五日役,起洛陽宮。常役四萬人,以迄于晏駕。并移相州六府于洛陽,稱東京六府。殺柱國、徐州總管、郯國公王軌。停南討諸軍。以趙王招女為千金公主,嫁于突厥。戊辰,以上柱國、鄖國公韋孝寬為徐州總管。乙亥,行幸鄴。丙子,初令授總管刺史及行兵者,加持節,余悉罷之。

      辛巳,詔曰:

      有圣大寶,實惟重器,玄天表命,人事與能,幽顯同謀,確乎不易。域中之大,實懸定于杳冥;天下為公,蓋不避于內舉。我大周感蒼昊之精,受河洛之錫,武功文德,光格區宇,創業垂統,永光無窮。朕以寡薄,祗承鴻緒,上賴先朝得一之跡,下藉群后不貳之心。職貢與云雨俱通,憲章共光華并亙。圓首方足,咸登仁壽,思隆國本,用弘天歷。

      皇太子衍,地居上嗣,正統所歸。遠憑積德之休,允協無疆之祚。帝王之量,未肅而成;天祿之期,不謀已至。朕今傳位于衍。乃睠四海,深合謳歌之望;俾予一人,高蹈風塵之表。萬方兆庶,知朕意焉。可大赦天下,改大成元年為大象元年。帝于是自稱天元皇帝,所居稱天臺,冕有二十四旒,(室)〔車〕服旗鼓,皆以二十四為節。內史、御正皆置上大夫。皇帝衍稱正陽宮,置納言、御正、諸衛等官,皆準天臺。尊皇太后為天元皇太后。封內史上大夫鄭譯為沛國公。癸未,日初出及將入時,其中并有烏色,大如雞卵,經四日滅。戊子,以上柱國大前疑越王盛為太保,大右弼蜀公尉遲迥為大前疑,代王達為大右弼。辛卯,詔徙鄴城石經于洛陽。又詔曰:“洛陽舊都,今既修復,凡是元遷之戶,并聽還洛州。此外諸民欲往者,亦任其意。河陽、幽、相、豫、亳、青、徐七總管,受東京六府處分。”

      三月壬寅,以上柱國、薛國公長孫覽為涇州總管。庚申,至自東巡,大陳軍伍,帝親擐甲冑,入自青門。皇帝衍備法駕從入。百官迎于青門外。其時驟雨,儀衛失容。辛酉,封趙王招第二子貫為永康縣王。

      夏四月壬戌朔,有司奏言日蝕,不視事。過時不食,乃臨軒。立妃朱氏為天元帝后。癸亥,以柱國、畢王賢為上柱國。己巳,祠太廟。壬午,大醮于正武殿。戊子,太白、歲星、辰星合于東井。

      五月辛亥,以洺州襄國郡為趙國,以齊州濟南郡為陳國,以豐州武當、安富二郡為越國,以潞州上黨郡為代國,以荊州新野郡為滕國,邑各一萬戶。令趙王招、陳王純、越王盛、代王達、滕王逌并之國。癸丑,有流星大如斗,出太微,落落如遺火。是月,遣使簡視京兆及諸州士民之女,充選后宮。突厥寇并州。

      六月丁卯,有流星大如雞子,出氐,西北流,長一丈,入月中。己巳,月犯房北頭第二星。乙酉,有流星大如斗,出營室,流入東壁。是月,咸陽有池水變為血。發山東諸州民,修長城。秋七月庚寅,以大司空、畢王賢為雍州牧,大后丞、隨國公楊堅為大前疑,柱國、滎陽公司馬消難為大后丞。壬辰,熒惑掩房北頭第一星。丙申,納大后丞司馬消難女為正陽宮皇后。尊天元帝太后李氏為天皇太后。壬子,改天元帝后朱氏為天皇后。立妃元氏為天右皇后,妃陳氏為天左皇后。

      八月庚申,行幸同州。壬申,還宮。甲戌,以天左皇后父大將軍陳山提、天右皇后父開府元晟并為上柱國。山提封鄅國公,晟封翼國公。開府楊雄為邗國公,乙弗寔戴國公。初,高祖作刑書要制,用法嚴重。及帝即位,以海內初平,恐物情未附,乃除之。至是大醮于正武殿,告天而行焉。辛巳,熒惑犯南斗第五星。

      壬午,以上柱國、雍州牧、畢王賢為太師,上柱國、郇國公韓建業為大左輔。是月,所在有蟻群斗,各方四五尺,死者什八九。

      九月己酉,太白入南斗。乙卯,以酆王貞為大冢宰。上柱國、鄖國公韋孝寬為行軍元帥,率行軍總管杞國公亮、郕國公梁士彥以伐陳。遣御正杜杲、禮部薛舒使于陳。

      冬十月壬戌,歲星犯軒轅大星。是日,帝幸道會苑大醮,以高祖武皇帝配。醮訖,論議于行殿。是歲,初復佛像及天尊像。至是,帝與二像俱南面而坐,大陳雜戲,令京城士民縱觀。乙酉,熒惑、鎮星合于虛。是月,相州人段德舉謀反,伏誅。十一月乙未,幸溫湯。戊戌,行幸同州。壬寅,還宮。己酉,有星大如斗,出張,東南流,光明燭地。丁巳,初鑄永通萬國錢,以一當十,與五行大布并行。是月,韋孝寬拔壽陽,杞國公亮拔黃城,梁士彥拔廣陵。陳人退走。于是江北盡平。十二月戊午,以災異屢見,帝御路寢,見百官。詔曰:

      穹昊在上,聰明自下,吉兇由人,妖不自作。朕以寡德,君臨區宇,大道未行,小信非福。始于秋季,及此玄冬,幽顯殷勤,屢貽深戒。至有金入南斗,木犯軒轅,熒惑干房,又與土合,流星照夜,東南而下。然則南斗主于爵祿,軒轅為于后宮,房曰明堂,布政所也,火土則憂孽之兆,流星乃兵兇之驗。豈其官人失序,女謁尚行,政事乘方,憂患將至?何其昭著,若斯之甚。上瞻俯察,朕實懼焉。將避正寢,齋居克念,惡衣減膳,去飾撤懸,披不諱之誠,開直言之路。

      欲使刑不濫及,賞弗踰等,選舉以才,宮闈修德。宜宣諸內外,庶盡弼諧,允協民心,用消天譴。

      于是舍仗衛,往天興宮。百官上表勸復寢膳,許之。甲子,還宮。御正武殿,集百官及宮人內外命婦,大列妓樂,又縱胡人乞寒,用水澆沃為戲樂。乙丑,行幸洛陽。帝親御驛馬,日行三百里。四皇后及文武侍衛數百人,并乘驛以從。仍令四后方駕齊驅,或有先后,便加譴責,人馬頓仆相屬。己卯,還宮。二年春正月丁亥,帝受朝于道會苑。癸巳,祀太廟,乙巳,造二扆,畫日月之象,以置左右。戊申,雨雪。雪止,又雨細黃土,移時乃息。乙卯,詔江左諸州新附民,給復二十年,初稅入市者,人一錢。

      二月丁巳,帝幸露門學,行釋奠之禮。戊午,突厥遣使獻方物,且逆千金公主。乙丑,改制詔為天制詔,敕為天敕。壬午,尊天元皇太后為天元上皇太后,天皇太后李氏曰天元圣皇太后。癸未,立天元皇后楊氏為天元大皇后,天皇后朱氏為天大皇后,天右皇后元氏為天右大皇后,天左皇后陳氏為天左大皇后。正陽宮皇后直稱皇后。是日,洛陽有禿鹙鳥集于新營太極殿前。滎州有黑龍見,與赤龍斗于汴水之側,黑龍死。

      三月丁亥,賜百官及民大酺。詔曰:“盛德之后,是稱不絕,功施于民,義昭祀典。孔子德惟藏往,道實生知,以大圣之才,屬千古之運,載弘儒業,式敘彝倫。至如幽贊天人之理,裁成禮樂之務,故以作范百王,垂風萬葉。朕欽承寶歷,服膺教義,眷言洙、泗,懷道滋深。且褒成啟號,雖彰故實,旌崇圣績,猶有闕如。可追封為鄒國公,邑數準舊。并立后承襲。別于京師置廟,以時祭享。”

      戊子,行軍總管、杞國公亮舉兵反,襲行軍元帥、鄖國公韋孝寬于豫州。亮不勝,孝寬獲而殺之。辛卯,以永昌公椿為杞國公,紹簡公連后。行幸同州。增候正,前驅戒道,為三百六十重,自應門至于赤岸澤,數十里間,幡旗相蔽,鼓樂俱作。又令武賁持钑馬上,稱警蹕,以至于同州。乙未,改同州宮為天成宮。庚子,至自同州。詔天臺侍衛之官,皆著五色及紅紫綠衣,以雜色為緣,名曰品色衣。有大事,與公服間服之。壬寅,詔內外命婦皆執笏,其拜宗廟及天臺,皆俛伏。甲辰,初置天中大皇后。立天左大皇后陳氏為天中大皇后,立妃尉遲氏為天左大皇后。

      夏四月乙丑,有星大如斗,出天廚,流入紫宮,抵鉤陳乃滅。己巳,祀太廟。

      己卯,詔曰:“朕以寡薄,昧于治方,不能使天地休和,陰陽調序。自春涉夏,甘澤未豐,既軫西郊之嘆,將虧南畝之業。興言夕惕,無忘鑒昧。良由德化未敷,政刑多舛,萬方有罪,責在朕躬。思覃寬惠,被之率土。見囚死罪并降從流,流罪從徒,五歲刑已下悉皆原宥。其反叛惡逆不道,及常赦所不免者,不在降例。”

      壬午,幸(中)〔仲〕山祈雨。至咸陽宮,雨降。甲申,還宮。令京城士女于衢巷作音樂以迎候。

      五月己丑,以上柱國、大前疑、隨國公楊堅為揚州總管。甲午夜,帝備法駕幸天興宮。乙未,帝不豫,還宮。詔隨國公堅入侍疾。甲辰,有星大如三斗,出太微端門,流入翼,聲若風鼓幡旗。丁未,追趙、陳、越、代、滕五王入朝。己酉,大漸。御正下大夫劉昉,與內史上大夫鄭譯矯制,以隨國公堅受遺輔政。是日,帝崩于天德殿。時年二十二,謚曰宣皇帝。

      七月丙申,葬定陵。

      帝之在東宮也,高祖慮其不堪承嗣,遇之甚嚴。朝見進止,與諸臣無異,雖隆寒盛暑,亦不得休息。性既嗜酒,高祖遂禁醪醴不許至東宮。帝每有過,輒加捶撲。嘗謂之曰:“古來太子被廢者幾人,余兒豈不堪立耶。”于是遣東宮官屬錄帝言語動作,每月奏聞。帝憚高祖威嚴,矯情修飾,以是過惡遂不外聞。

      嗣位之初,方逞其欲。大行在殯,曾無戚容,即閱視先帝宮人,逼為淫亂。

      纔及踰年,便恣聲樂,采擇天下子女,以充后宮。好自矜夸,飾非拒諫。禪位之后,彌復驕奢,耽酗于后宮,或旬日不出。公卿近臣請事者,皆附奄官奏之。所居宮殿,帷帳皆飾以金玉珠寶,光華炫耀,極麗窮奢。及營洛陽宮,雖未成畢,其規模壯麗,踰于漢魏遠矣。

      唯自尊崇,無所顧憚。國典朝儀,率情變改。后宮位號,莫能詳錄。每對臣下,自稱為天。以五色土涂所御天德殿,各隨方色。又于后宮與皇后等列坐,用宗廟禮器樽彝珪瓚之屬以飲食焉。又令群臣朝天臺者,皆致齋三日,清身一日。

      車旗章服,倍于前王之數。既自比上帝,不欲令人同己。嘗自帶綬及冠通天冠,加金附蟬,顧見侍臣武弁上有金蟬,及王公有綬者,并令去之。又不聽人有高大之稱,諸姓高者改為姜,九族稱高祖者為長祖,曾祖為次長祖,官名凡稱上及大者改為長,有天者亦改之。又令天下車皆以渾成木為輪,禁天下婦人皆不得施粉黛之飾,唯宮人得乘有輻車,加粉黛焉。西陽公溫,杞國公亮之子,即帝之從祖兄子也。其妻尉遲氏有容色,因入朝,帝遂飲之以酒,逼而淫之。亮聞之,懼誅,乃反。纔誅溫,即追尉遲氏入宮,初為妃,尋立為皇后。每召侍臣論議,唯欲興造變革,未嘗言及治政。其后游戲無恒,出入不(飾)〔節〕,羽儀仗衛,晨出夜還。或幸天興宮,或游道會苑,陪侍之官,皆不堪命。散樂雜戲魚龍爛漫之伎,常在目前。好令京城少年為婦人服飾,入殿歌舞,與后宮觀之,以為喜樂。擯斥近臣,多所猜忌。又吝于財,略無賜與。恐群臣規諫,不得行己之志,常遣左右密伺察之,動止所為,莫不鈔錄,小有乘違,輒加其罪。自公卿已下,皆被楚撻,其間誅戮黜免者,不可勝言。每笞捶人,皆以百二十為度,名曰天杖。宮人內職亦如之。后妃嬪御,雖被寵嬖,亦多被杖背。于是內外恐懼,人不自安,皆求茍免,莫有固志,重足累息,以逮于終。

      史臣曰:高祖識嗣子之非才,顧宗祏之至重,滯愛同于晉武,則哲異于宋宣。但欲威之以槚楚,期之于懲肅,義方之教,豈若是乎。卒使昏虐君臨,奸回肆毒,善無小而必棄,惡無大而弗為。窮南山之簡,未足書其過;盡東觀之筆,不能記其罪。然猶獲全首領,及子而亡,幸哉。


      譯文

      宣帝名諱赟,字干伯,是高祖的長子。

      母親是李太后。

      武成元年(559),生于同州。

      保定元年(561)五月一日,封魯國公。

      建德元年(572)四月二十一日,高祖親自在太廟祭告祖先,在東邊臺階為他戴冠,立為皇太子。

      詔命皇太子視察西部地區。

      文宣皇后駕崩,高祖居喪,詔命皇太子總理朝政,干了五十天。

      高祖每次外出視察,常常留下太子監理朝政。

      五年二月,又詔命皇太子視察西部地區,趁機討伐吐谷渾。

      宣政元年(578)六月一日,高祖駕崩。

      二日,皇太子即帝位,尊皇后為皇太后。

      二十八日,處死上柱國、齊王宇文憲。

      封開府于智為齊國公。

      閏六月十日,詔命太行山以東流亡百姓新近恢復常業的,以及因突厥侵掠而家破人亡不能存活的,都免除賦稅勞役一年。

      立妃楊氏為皇后。

      十六日,任命上柱國、趙王宇文招為太師,陳王宇文純為太傅,柱國代王宇文達、滕王宇文荄、盧國公尉遲運、薛國公長孫覽均為上柱國。

      晉封柱國、平陽郡公王誼為揚國公。

      當月,幽州人盧昌期占據范陽反叛,詔命柱國、東平公宇文神舉率軍將其討平。

      秋七月十日,在太廟祭祀祖先。

      十一日,在圓丘祭天。

      十三日,在方丘祭地。

      十五日,任命小宗伯、岐國公斛斯征為大宗伯。

      二十七日,任命柱國、南兗州總管、隨國公楊堅為上柱國、大司馬。

      二十八日,尊生母李氏為皇太后。

      八月二日,在西郊祭月。

      長安、萬年二縣百姓居住在京城的,免除賦稅勞役三年。

      八日,駕幸同州。

      派大使巡視各州。

      詔命九條,宣示州郡:一、判決罪犯,都必須依據法律條文;二、母族服喪期滿者,聽任再婚;三、以杖責處罰時,都必須依照法令;四、郡縣境內出現盜賊而未能擒獲的,應上報;五、孝子孝孫義夫節婦,應在家鄉表彰,其才能可當任用者,應立即舉薦;六、凡從前曾經效力,而名望地位不高,或沉淪民間,有文武之才者,應當訪求,將其姓名上報;七、偽齊七品以上官員,已下令錄用,八品以下官員以及品外之人,如想入仕,都聽任參加預選,降兩級授給官職;八、州舉薦高才博學者為秀才,郡舉薦通經高行者為孝廉,上等州、上等郡每年舉薦一人,下等州、下等郡每三年舉薦一人;九、年齡在七十以上者,依照規則授給官職,凡鰥寡窮困難以自理者,應一律予以賑濟。

      任命大司徒、杞國公宇文亮為安州總管,上柱國、薛國公長孫覽為大司徒,柱國、楊國公王誼為大司空。

      二十二日,任命柱國、永昌公宇文椿為大司寇。

      九月三日,火星進入太微星座。

      任命柱國宇文盛、張掖公王杰、木包罕公辛威、鄖國公韋孝寬均為上柱國。

      十六日,封皇弟宇文元為荊王。

      詔命在應當行拜見禮時,均以三拜為禮。

      汾州稽胡帥劉受邏千舉兵反叛,詔命上柱國、越王宇文盛為行軍元帥,率軍將其討平。

      冬十月九日,從同州返回。

      任命大司空、揚國公王誼為襄州總管。

      二十四日,百濟派使者貢獻土產。

      十一月六日,在道會苑講習武學,皇帝親自穿戴甲胄。

      當月,突厥侵犯邊境,包圍酒泉,搶劫殺害官民。

      十二月一日,任命柱國、畢王宇文賢為大司空。

      二十六日,任命上柱國、河陽總管滕王宇文荄為行軍元帥,率軍討伐陳國。

      赦免京師服勞役的罪犯,令他們全部參軍。

      大象元年(579)春正月一日,在露門接受百官朝賀,皇帝戴通天冠,穿絳紗袍,群臣都穿戴漢魏衣冠。

      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大成。

      開始設置四輔官,任命上柱國、大冢宰、越王宇文盛為大前疑,相州總管、蜀國公尉遲迥為大右弼,申國公李穆為大左輔,大司馬、隨國公楊堅為大后丞。

      十一日,封皇子宇文衍為魯王。

      十二日,赴東部視察。

      十四日,任命柱國、常山公于翼為大司徒。

      十九日,任命柱國、許國公宇文善為大宗伯。

      二十一日,駕幸洛陽。

      立魯王宇文衍為皇太子。

      二月一日,詔命修復洛陽舊都。

      于是征調太行山以東各州軍隊,把百姓的一個月勞役增加為四十五日勞役,修建洛陽宮。

      經常服役的有四萬人,以趕在皇帝駕崩之前竣工。

      又把相州六府移到洛陽,稱為東京六府。

      處死柱國、徐州總管、郯國公王軌。

      停止南討各軍,以趙王宇文招之女為千金公主,嫁給突厥。

      六日,任命上柱國、鄖國公韋孝寬為徐州總管。

      十三日,駕幸鄴城。

      十四日,命令總管、刺史及帶兵者可加授持節銜,其余一律取消。

      十九日,詔命大赦天下,改大成元年為大象元年。

      皇帝自稱天元皇帝,所住之處稱為天臺,冕冠前后懸垂二十四條玉串,車服旗鼓,都以二十四為標準。

      內史、御正都設置上大夫。

      皇太子宇文衍所居稱正陽宮,設置納言、御正、諸衛等官,都依照天臺的標準。

      尊皇太后為天元皇太后。

      封內史上大夫鄭譯為沛國公。

      二十六日,任命上柱國、大前疑、越王宇文盛為太保,大右弼、蜀國公尉遲迥為大前疑,代王宇文達為大右弼。

      二十九日,詔命將鄴城石經遷到洛陽。

      又下詔說:“洛陽舊都,今已修復,凡是原來遷走之戶,聽任其返回洛州。

      此外其他百姓如有愿意前來者,亦可隨意。

      河陽、幽、相、豫、亳、青、徐七地總管,均受東京六府管轄。”三月十一日,任命上柱國、薛國公長孫覽為涇州總管。

      二十九日,東巡歸來,大規模布列軍隊,皇帝親自穿戴甲胄,從青門而入。

      皇太子宇文衍備儀仗衛隊,隨從而入。

      百官在青門外迎接。

      驟雨忽至,儀仗衛隊混亂。

      三十日,封趙王宇文招次子宇文貫為永康縣王。

      夏四月一日,有司上奏出現日蝕,皇帝不治政事。

      日蝕消失后,皇帝還在殿前。

      立妃朱氏為天元皇后。

      二日,任命柱國、畢王宇文賢為上柱國。

      八日,在太廟祭祀祖先。

      二十七日,在正武殿舉行祭祀。

      五月二十一日,在氵名州襄國郡設置趙國,在齊州濟南郡設置陳國,在豐州武當、安富二郡設置越國,在潞州上黨郡設置代國,在荊州新野郡設置滕國,食邑各一萬戶。

      令趙王宇文招、陳王宇文純、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達、滕王宇文荄各赴其國。

      當月,派使者挑選京兆及各州百姓之女,充實后宮。

      突厥侵犯并州。

      六月,征調太行山以東各州百姓修筑長城。

      秋七月一日,任命大司空、畢王宇文賢為雍州牧,大后丞、隨國公楊堅為大前疑,柱國、滎陽公司馬消難為大后丞。

      七日,納大后丞司馬消難之女為正陽宮皇后。

      尊天元帝太后李氏為天皇太后。

      二十三日,改天元帝后朱氏為天皇后。

      立妃元氏為天右皇后,妃陳氏為天左皇后。

      八月一日,駕臨同州。

      十三日,返宮。

      十五日,任命天左皇后之父、大將軍陳山提和天右皇后之父、開府元晟為上柱國。

      封陳山提為禹阝國公,封元晟為翼國公。

      封開府楊雄為邗國公,乙弗萛為戴國公。

      當初,高祖作《刑書要制》,用法嚴峻。

      皇帝繼位后,認為海內剛剛平定,擔心人心不服,就廢除了前法。

      二十三日,任命上柱國、雍州牧、畢王宇文賢為太師,上柱國、郇國公韓建業為大左輔。

      當月,皇帝住處有蟻群相斗,每方有四五尺方圓,死者十之八九。

      九月二十七日,任命酆王宇文貞為大冢宰。

      以上柱國、鄖國公韋孝寬為行軍元帥,率領行軍總管杞國公宇文亮、成阝國公梁士彥討伐陳國。

      派御正杜杲、禮部薛舒出使陳國。

      冬十月四日,皇帝在道會苑祭祀,以高祖武皇帝配享。

      祭祀完畢,在皇帝行幸時所居宮殿商議政事。

      當年,恢復佛像及天尊像。

      當時,皇帝與佛像、天尊像都面南而坐,大演雜技,令京城百姓隨意觀看。

      同月,相州人段德舉圖謀反叛,被處死。

      十一月八日,駕臨溫湯。

      十一日,駕臨同州。

      十五日,回宮。

      二十一日,開始鑄造永通萬國錢,以一當十,與五行大布共同流通。

      當月,韋孝寬攻克壽陽,杞國公宇文亮攻克黃城,梁士彥占領廣陵,陳人退兵。

      于是長江以北全部平定。

      十二月一日,由于屢次出現災害和反常現象,皇帝在路寢接見百官,下詔自責。

      于是撤消儀仗衛隊,前往天興宮。

      百官上表請皇帝恢復正常食宿,皇帝答應。

      七日,返回皇宮。

      駕臨正武殿,召集百官、宮人及內外受有封號的婦人,盛列舞女樂隊,又讓胡人表演乞寒雜戲,用水澆之取樂。

      八日,駕幸洛陽。

      皇帝親自駕馭驛馬,一天奔馳三百里。

      四位皇后及文武侍衛數百人,都乘驛馬隨從。

      又命令四位皇后駕車并行,若分出先后,便加以譴責,人馬跌仆不斷。

      二十二日,回宮。

      大象二年(580)春正月一日,皇帝在道會苑接受朝賀。

      七日,在太廟祭祀祖先。

      十九日,造兩扇屏風,畫有日月之像,放在左右。

      二十二日,下雪。

      雪止后,又飄下細黃土,很久才停止。

      二十九日,詔命凡長江以東各州新近歸附的百姓,均免除二十年賦稅。

      對進入市場的商賈開始征稅,每人一錢。

      二月一日,皇帝駕臨露門學,行祭神之禮。

      二日,突厥派使者貢獻土產,并迎接千金公主。

      九日,改制詔為天制詔,敕為天敕。

      二十六日,尊天元皇太后為天元上皇太后,天皇太后李氏為天元圣皇太后。

      二十七日,立天元皇后楊氏為天元大皇后,天皇后朱氏為天大皇后,天右皇后元氏為天右大皇后,天左皇后陳氏為天左大皇后。

      正陽宮皇后直稱皇后。

      當天,有禿秋鳥聚集在新建的洛陽太極殿前。

      滎州出現黑龍,在汴水一側與赤龍相斗,黑龍敗死。

      三月一日,準許百官及民間舉行大會飲。

      詔命追封孔子為鄒國公,后人承襲,在京師建廟祭祀。

      二日,行軍總管、杞國公宇文亮舉兵反叛,在豫州襲擊行軍元帥、鄖國公韋孝寬,宇文亮戰敗,韋孝寬將其捉住殺掉。

      五日,封永昌公宇文椿為杞國公,承續簡公宇文連之后。

      駕幸同州。

      增設候正,作為前導籌備,共三百六十處,從應門到赤岸澤,數十里之間,旌旗相遮,鼓樂大作。

      又命令武士騎馬持鐵把短矛,稱為警蹕,一直排列到同州。

      九日,改同州宮為天成宮。

      十四日,從同州返回。

      十六日,詔命內外受有封號的婦人都手持手板,伏身叩拜宗廟及天臺。

      十八日,設置天中大皇后。

      立天左大皇后陳氏為天中大皇后,立妃子尉遲氏為天左大皇后。

      夏四月十四日,祭祀太廟。

      二十四日,下詔道:“凡在押死刑犯人一律減為流放,流放罪犯減為徒刑,五年以下徒刑者皆釋放。”二十七日,到仲山求雨。

      到咸陽宮時,下雨。

      二十九日,回宮。

      命令京城少年男女在街上演奏音樂迎候。

      五月四日,任命上柱國、大前疑、隨國公楊堅為揚州總管。

      九日夜,皇帝備下儀仗衛隊駕幸天興宮。

      十日,皇帝有病,回宮。

      詔命隨國公楊堅入內侍奉。

      十九日,有星大如三倍之斗,從太微星座的端門星出來,流入翼宿,聲音好像風吹旗幟。

      二十二日,急令趙、陳、越、代、滕五王入朝。

      二十四日,病危。

      御正下大夫劉日方、內史上大夫鄭譯偽造詔書,讓隨國公楊堅接受遺命,輔佐朝政。

      當天,皇帝在天德殿駕崩。

      當時二十二歲,謚為宣皇帝。

      七月十二日,在定陵安葬。

      皇帝在東宮當太子的時候,高祖擔心他不能承擔繼位重任,待他十分嚴厲。

      朝見進退的各種禮節,與諸臣沒有區別,即使是嚴冬酷暑,也不準休息。

      性好飲酒,高祖就下令禁止把酒類送到東宮。

      皇帝每有過失,就用棍棒、鞭子痛打。

      高祖曾對他說:“古來太子被廢去的有多少,其余的兒子難道不能立為太子嗎?”于是派遣東宮官員記錄皇帝的言行,每月上報。

      皇帝害怕高祖的威嚴,矯情偽飾,因此過失惡行不為外人所知。

      皇帝剛剛繼位,就想滿足欲望。

      高祖駕崩,尚未安葬,皇帝毫無悲傷的神色,就算計察看先帝的宮女,逼她們與自己淫亂。

      先帝去世才一年,便放縱聲色妓樂,采選天下美女,充實后宮。

      喜歡自夸,掩飾過錯,拒絕勸諫。

      傳位給太子后,更加驕橫奢侈,在后宮耽溺酗酒,有時十來天不出來。

      公卿大臣請示政事者,都靠太監轉奏。

      所住的宮殿,帳子上都裝飾著金玉珠寶,光采眩目,極盡富麗奢侈。

      后來營建洛陽宮,雖然未能竣工,但那壯麗規模,已遠遠超過漢、魏。

      皇帝自高自大,無所顧忌。

      國家大典,任意變動。

      后宮所封位號,多得無法一一記錄。

      每次面對臣子,都自稱為天。

      用五色土涂飾所居天德殿,各隨其方向之顏色。

      又在后宮與皇后等人列坐,用太廟禮器進食。

      又令群臣凡朝拜天臺者,都須吃素三日,潔身一日。

      所用車旗禮服,比先王多上一倍。

      既然自比為上帝,就不想讓別人與自己相同。

      曾經自佩綬帶,戴通天冠,加金蟬冠飾,看見近臣武士冠上有金蟬者,以及王公佩綬帶者,都命令他們去掉。

      又不喜歡聽人說高大,凡姓高者改為姓姜,九族中稱高祖者改為長祖,曾祖改為次長祖,官員中凡稱上或大者改為長,有天字的也要改換。

      又命令天下車輛都用完整的木料做成輪子,禁止天下婦女施以粉黛,只有宮女可乘有輻條的車子,可施粉黛。

      西陽公宇文溫,是杞國公宇文亮的兒子,也就是皇帝同曾祖而不同祖父的兄長的兒子。

      其妻尉遲氏容貌美麗,趁她入朝之機,皇帝讓她飲酒,威逼著將她奸淫。

      宇文亮聽說這件事,害怕被殺,于是舉兵反叛。

      皇帝剛剛殺了宇文溫,就逼尉遲氏入宮,開始是妃子,隨即立為皇后。

      宣宗每次召集近臣討論政事,只想著大興土木,變革典章,不曾說到治理之事。

      后來游戲無常,出入沒有節制,儀仗衛隊,晨出夜回。

      或駕幸天興宮,或游覽道會苑,陪伴侍衛的官員,都無法忍受。

      樂舞、雜戲、幻術、角抵之類,不離眼前。

      喜歡讓京城少年穿上女人服裝,入殿表演歌舞,與后宮觀賞取樂。

      宣宗排斥近臣,多有猜忌。

      又十分吝嗇,幾乎沒有賞賜。

      擔心群臣規勸,無法按自己意志行事,就常常派隨從之人悄悄偵察他們,一言一行,全部記下,稍有過失,就把罪名加在他們頭上。

      自公卿以下的官員,都曾被拷打,其中被殺被罷官者,不可勝數。

      每次拷打人,都以一百二十下為標準,名曰“天杖”。

      對宮女和女官也是這樣。

      皇后、妃子等人,雖受寵愛,也大多曾被杖擊背部。

      于是內外恐懼,人人不安,都希望暫且免禍,沒有堅定的志向,疊足而立,屏息而望,直到皇帝駕崩。

      史臣曰:直擔知道自己的長子沒有什么才德,但考慮到宗室的大法,對宣童的溺愛就像置 !造對待他的兒子一樣,但他又沒有宋宣公那樣明哲。高祖想通過鞭撻的手段來震懾宣帝,希望對他有所懲戒,但是教他做人的正確方法,難道會足像這樣的嗎。最后終于使得昏庸殘暴的君主統治天下,使奸佞邪惡的人恣行毒禍,好的東西不論多小都一定要拋棄,壞的事情不管多大沒有不去做的。那怕就是窮盡了南山的竹簡,也不足以寫完他的過錯;即使是用盡丁東觀的筆墨,也不能記錄完他的罪行。然而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直到他的兒子在位時國家才滅亡,真是幸運啊。


      亚洲ts人妖网站|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表情包| 亚洲人成国产精品无码| 日韩亚洲人成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5卡6卡| 亚洲av日韩av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2020| 456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 在线亚洲午夜片AV大片| 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亚洲 欧洲 自拍 另类 校园| 亚洲已满18点击进入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亚洲成A人片|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喷|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 亚洲欧美熟妇综合久久久久 |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福利| 亚洲五月午夜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一区区二区在线| 亚洲女初尝黑人巨高清| 久久国产亚洲电影天堂|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自在线播放页码 |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网站| 亚洲宅男永久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手机在线电影bd| 国产精品亚洲四区在线观看 | 亚洲av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激情六月婷婷在线观看| 亚洲白色白色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另类春色校园网站|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 亚洲精品岛国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