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籍 > 針灸大成 > 針灸大成·卷六·足陽明經穴主治

      針灸大成·卷六·足陽明經穴主治

      楊繼洲

      原文

      足太陰經穴主治

      《內經》曰:“脾者,諫議之官,智周出焉。”

      脾者,倉稟之本,榮之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至陰之類,通于土氣,孤臟以灌四旁。脾主四肢,為胃行津液。

      中央黃色,入通于脾,開竅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類土,其畜牛,其谷稷,其應四時,上為鎮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宮,其數五,其臭香,其液涎。

      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肺主口。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臟為脾,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

      足太陰脾經穴歌

      二十一穴脾中州,隱白在足大趾頭,大都太白公孫盛,商丘三陰交可求,漏谷地機陰陵穴,血海箕門沖門開,府舍腹結大橫排,腹哀食竇連天溪,胸鄉周榮大包隨(左右四十二穴)。

      此一經起于隱白,終于大包,取隱白、大都、太白、商丘、陰陵泉,與井滎俞經合也。

      脈起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后,上內踝前廉,上腨內,循脛骨后,交出厥陰之前,上循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俠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別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少血多氣,巳時氣血注此。

      巳土之臟,脈在右關,實則飲食消而肌膚滑澤,虛則身體瘦而四肢不舉。臍凸肢浮生之難,口青唇黑死之易。去病安生,理宜調攝,戒滿意之食,省爽口之味,因飲食勞倦之災,修溫多辛少之劑,飲食審寒熱之傷,湯藥兼補瀉之置。氣別寒熱溫涼,用適其宜;味辨甘補苦瀉,行當熟記。如白朮健脾消食,必青皮枳實;人參緩土和氣,須半夏橘紅。柴胡除不足之熱,佐之甘草升麻;黃耆去有汗之火,輔之芍藥川芎。氣虛嘔而人參茱萸,脾寒吐而丁香半夏。泄瀉手足冷而不渴兮,附子干姜,霍亂吐瀉兼而不藥兮,胡椒綠豆。脾冷而食不磨兮,平胃宜加砂蔻;胃寒而飲不消兮,本方更入參苓。香附微寒,與縮砂消食化氣,更妙安胎;沉香少溫,共藿香助土調中,奇消水腫,破血消癥兮,三棱莪朮;去瘀除疼兮,蒲黃五靈。茴香治霍亂轉筋,共濟木瓜烏藥;辣桂主中焦氣滯,相扶枳殼生姜。心腹疼痛兮,延胡索入胡椒;胸滿咳逆兮,良姜炒同香附。肚實脹兮,大黃滑石樸牽牛,木香苓瀉;腹虛脹兮,參苓樸木橘辰砂,曲蘗附子。大抵物滯氣傷,補益兼行乎消導,橘皮枳朮丸,加減隨宜;食多胃壅,推陳并貴乎和中,巴豆備急丸,蕩滌何傷。四君子平善,與人處也,使人道德進而功名輕,忽不知其入于圣賢之域;二陳湯純和,能消痰也,致令脾胃健而中氣順,自不覺其進于仁壽之鄉。抑又聞東垣憫生民夭枉,凡治疾必先扶植脾胃,誠不刊之妙典;王安道發前賢未發,辨內傷不足中有有余,實得傳之秘旨,萬物從土而歸出,補腎又不若補脾。

      《導引本經》:“脾居五臟之中,寄旺四時之內,五味藏之而滋長,五神因之而彰著,四肢百骸,賴之而運動也。人惟飲食不節,勞倦過甚,則脾氣受傷矣。脾胃一傷,則飲食不化,口不知味,四肢困倦,心腹痞滿,為吐泄,為腸澼,此其見之《內經》諸書,蓋班班俱載,可考而知者。然不饑強食則脾勞,不渴強飲則胃脹。食若過飽,則氣脈不通,令心塞閉;食若過少,則身羸心懸,意慮不固。食穢濁之物,則心識昏迷,坐念不安;食不宜之物,則四大違反,而動宿疾,皆非衛生之道也。舉要言之,食必以時,飲必以節,不飽不饑是也。人能飲食如是,不惟脾胃清純,而五臟六腑,亦調和矣。蓋人之飲食入口,由胃脘入于胃中,其滋味滲入五臟,其質入于小腸乃化之。至小腸下口,始分清濁,濁者為渣滓,入于大腸;清者為津液,入于膀胱,乃津液之府也。至膀胱又分清濁,濁者入于溺中,清者入于膽,膽引入于脾,散于五臟,為涎,為唾,為涕,為淚,為汗,其滋味滲入五臟,乃成五汗,同歸于脾,脾和乃化血,復歸于臟腑也。經曰:「脾土旺能生萬物,衰生百病。」昔東坡調脾土,飲食不過一爵一肉,有召飲者,預以此告:一曰安分以養福,二曰寬胃以養氣,三曰省費以養財。善衛生者養內,不善衛生者養外;養內者安恬臟腑,調順血脈,養外者極滋味之美,窮飲食之樂,雖肌體充腴,而酷烈之氣,內蝕臟腑矣。”

      足太陰脾經考正穴法

      隱白:

      足大趾端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脾脈所出為井木。《素注》針一分,留三呼。《銅人》針三分,灸三壯。

      主腹脹,喘滿不得安臥,嘔吐食不下,胸中熱,暴泄,衄血,尸厥不識人,足寒不能溫,婦人月事過時不止,小兒客忤,慢驚風。

      大都:

      足大趾本節后,內側陷中,骨縫赤白肉際。脾脈所溜為滎火。脾虛補之。《銅人》針三分,灸三壯。

      主熱病汗不出,不得臥,身重骨疼,傷寒手足逆冷,腹滿善嘔,煩熱悶亂,吐逆目眩,腰痛不可俯仰,繞踝風,胃心痛,腹脹胸滿,心蛔痛,小兒客忤。

      太白:

      足大趾內側,內踝前核骨下陷中。脾脈所注為俞土。《銅人》針三分,灸三壯。

      主身熱煩滿,腹脹食不化,嘔吐,泄瀉膿血,腰痛大便難,氣逆,霍亂腹中切痛,腸鳴,膝股胻酸轉筋,身重骨痛,胃心痛,腹脹胸滿,心痛脈緩。

      公孫:

      足大趾本節后一寸,內踝前。足太陰絡脈,別走陽明胃經。《銅人》針四分,灸三壯。

      主寒瘧,不嗜食,癇氣,好太息,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喜嘔,嘔已乃衰。頭面腫起,煩心狂言,多飲,膽虛,厥氣上逆則霍亂,實則腸中切痛瀉之,虛則鼓脹補之。

      商丘:

      足內踝骨下微前陷中,前有中封,后有照海,其穴居中。脾脈所行為經金,脾實瀉之。《銅人》灸三壯,針三分。

      主腹脹,腸中鳴,不便,脾虛令人不樂,身寒善太息,心悲,骨痹,氣逆,痔疾,骨疽蝕,魘夢,癇瘛,寒熱好嘔,陰股內痛。氣壅,狐疝走上下,引小腹痛、不可俯仰、脾積痞氣,黃疸,舌本強痛,腹脹,寒瘧,溏瘕泄水,面黃,善思善味,食不消,體重節痛,怠惰嗜臥,婦人絕子,小兒慢風。

      三陰交:

      內踝上三寸,骨下陷中。足太陰少陰厥陰之會。《銅人》針三分,灸三壯。

      主脾胃虛弱,心腹脹滿,不思飲食,脾痛身重,四肢不舉,腹脹腸鳴,溏泄食不化,痃癖,腹寒,膝內廉痛,小便不利,陰莖痛,足痿不能行,疝氣,小便遺,膽虛,食后吐水,夢遺失精,霍亂,手足逆冷,呵欠,頰車蹉開,張口不合,男子陰莖痛,元臟發動,臍下痛不可忍,小兒客忤,婦人臨經行房,羸瘦,癥瘕,漏血不止,月水不止,妊娠胎動橫生,產后惡露不行,去血過多,血崩暈,不省人事。

      如經脈塞閉不通,瀉之立通。經脈虛耗不行者,補之,經脈益盛則通。

      按宋太子出苑,逢妊婦,診曰:“女。”徐文伯曰:“一男一女。”太子性急欲視。文伯瀉三陰交,補合谷,胎應針而下,果如文伯之診。后世遂以三陰交、合谷為妊婦禁針。然文伯瀉三陰交,補合谷而墮胎,今獨不可補三陰交,瀉合谷,而安胎乎?蓋三陰交、腎肝脾三脈之交會,主陰血,血當補不當瀉;合谷為大腸之原,大腸為肺之腑,主氣,當瀉不當補。文伯瀉三陰交,以補合谷,是血衰氣旺也。今補三陰交,瀉合谷,是血旺氣衰矣。故劉元賓亦曰:“血衰氣旺定無妊,血旺氣衰應有體。”

      漏谷(一名太陰絡):

      內踝上六寸,胻骨下陷中。《銅人》針三分,禁灸。

      主腸鳴,強欠,心悲逆氣,腹脹滿急,痃癖冷氣,食飲不為肌膚,膝痹足不能行。

      地機(一名脾舍):

      膝下五寸,膝內側輔骨下陷中,伸足取之。足太陰郄,別走上一寸有空。《銅人》灸三壯,針三分。

      主腰痛不可俯仰,溏泄,腹脅脹,水腫腹堅,不嗜食,小便不利,精不足,女子癥瘕,按之如湯沃股內至膝。

      陰陵泉:

      膝下內側輔骨下陷中,伸足取之;或屈膝取之。在膝橫紋頭下,與陽陵泉穴相對,稍高一寸。足太陰脾脈所入為合水。《銅人》針五分。

      主腹中寒不嗜食,脅下滿,水脹腹堅,喘逆不得臥,腰痛不可俯仰,霍亂,疝瘕,遺精,尿失禁不自知,小便不利,氣淋,寒熱不節,陰痛,胸中熱,暴泄飧泄。

      血海:

      膝臏上內廉,白肉際二寸半。《銅人》針五分,灸三壯。

      主氣逆腹脹,女子漏下惡血,月事不調。

      東垣曰:“女子漏下惡血,月事不調,暴崩不止,多下水漿之物,皆由飲食不節,或勞傷形體,或素有氣不足,灸太陰脾經七壯。”

      箕門:

      魚腹上越筋間,陰股內動脈應手。一云股上起筋間。《銅人》灸三壯。

      主淋小便不通,遺溺,鼠鼷腫痛。

      沖門(一名上慈宮):

      府舍下一寸,橫骨兩端約中動脈,去腹中行各四寸半。《銅人》針七分,灸五壯。

      主腹寒氣滿,腹中積聚疼,癃,淫濼,陰疝,婦人難乳,妊娠子沖心,不得息。

      府舍:

      腹結下三寸,去腹中行各四寸半。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三脈上下一一入腹,絡脾肝,結心肺,從脅上至肩,此太陰郄,三陰陽明之別。《銅人》灸五壯,針七分。

      主疝瘕,痹中急疼,循脅上下搶心,腹滿積聚,厥氣霍亂。

      腹結(一名腸窟):

      大橫下一寸三分,去腹中行各四寸半。《銅人》針七分,灸五壯。

      主咳逆,繞臍痛,腹寒瀉利,上搶心,咳逆。

      大橫:

      腹哀下三寸五分,去腹中行各四寸半。足太陰、陰維之會。《銅人》針七分,灸五壯。

      主大風逆氣,多寒善悲,四肢不可舉動,多汗洞痢。

      腹哀:

      日月下一寸五分,去腹中行各四寸半。足太陰、陰維之會。《銅人》針三分。

      主寒中食不化,大便膿血,腹中痛。

      食竇:

      天溪下一寸六分,去胸中行各六寸,舉臂取之。《銅人》針四分,灸五壯。

      主胸脅支滿,膈間雷鳴,常有水聲,膈痛。

      天溪:

      胸鄉下一寸六分陷中,去胸中行各六寸,仰而取之。《銅人》針四分,灸五壯。

      主胸中滿痛,賁膺,咳逆上氣,喉中作聲,婦人乳腫(疒貴)癰。

      胸鄉:

      周榮下一寸六分,去胸中行各六寸,仰而取之。《銅人》針四分,灸五壯。

      主胸脅支滿,引胸背痛不得臥,轉側難。

      周榮:

      中府下一寸六分,去胸中行各六寸,仰而取之。《銅人》針四分。

      主胸脅滿不得俯仰,食不下,喜飲。咳唾穢膿,咳逆,多淫。

      大包:

      淵液下三寸,布胸脅中出九肋間。脾之大絡,總統陰陽諸絡,由脾灌溉五臟。《銅人》灸三壯,針三分。

      主胸脅中痛,喘氣,實則身盡痛,瀉之;虛則百節盡皆縱,補之。


      譯文

      暫無譯文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 欧洲亚洲国产清在高| 亚洲人精品午夜射精日韩|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亚洲熟妇无码八AV在线播放|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三区| 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中文|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亚| 亚洲韩国在线一卡二卡| 亚洲成a人片毛片在线|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动漫 |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久久 | 久久精品亚洲乱码伦伦中文|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麻豆| 亚洲黄黄黄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888www|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 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 亚洲av高清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另类少妇17p|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亚洲午夜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无在线观看红杏|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影院| 亚洲中文无码a∨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 亚洲第一网站男人都懂|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亚洲日韩看片无码电影| 亚洲成A人片77777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