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籍 > 新五代史 > 新五代史·世家·南平世家第九

      新五代史·世家·南平世家第九

      歐陽修

      原文

      高季興,字貽孫,陜州硤石人也。本名季昌,避后唐獻祖廟諱,更名季興。季興少為汴州富人李讓家僮。梁太祖初鎮(zhèn)宣武,讓以入貲得幸,養(yǎng)為子,易其姓名曰硃友讓。季興以友讓故得進見,太祖奇其材,命友讓以子畜之,因冒姓硃氏,補制勝軍使,遷毅勇指揮使。

      天復二年,梁兵攻鳳翔,李茂貞堅壁不出,太祖議欲收軍還河中,季興獨進曰:“天下豪杰窺此舉者一歲矣,今岐人已憊,破在旦夕,而大王之所慮者,閉壁以老我?guī)煟丝梢哉T致之也。”太祖壯其言,命季興募勇敢士,得騎士馬景,季興授以計,引見太祖。景曰:“此行無還理,愿錄其后嗣。”太祖惻然止之,景固請,乃行。景以數(shù)騎馳叩城門告曰:“梁兵將東,前鋒去矣。”岐人以為然,開門出追梁軍,梁兵隨景后以進,殺其九千余人,景死之。茂貞后與梁和,昭宗出,贈景官,謚曰忠壯。季興由是知名。明年,拜宋州刺史。從破青州,徙潁州防御使,復姓高氏。

      當唐之末,襄州趙匡凝襲破雷彥恭于荊南,以其弟匡明為留后。梁兵攻破襄州,匡凝奔于吳,匡明奔于蜀,乃以季興為荊南節(jié)度觀察留后。開平元年,拜季興節(jié)度使。二年,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荊南節(jié)度十州,當唐之末,為諸道所侵,季興始至,江陵一城而已,兵火之后,井邑凋零。季興招緝綏撫,人士歸之,乃以倪可福、鮑唐為將帥,梁震、司空熏、王保義等為賓客。

      太祖崩,季興見梁日以衰弱,乃謀阻兵自固,治城隍,設樓櫓。以兵攻歸、峽,為蜀將王宗壽所敗。又發(fā)兵聲言助梁擊晉,以侵襄州,為孔勍所敗,乃絕貢賦累年。梁末帝優(yōu)容之,封季興渤海王,賜以袞冕劍佩。貞明三年,始復修貢。

      梁亡,唐莊宗入洛,下詔慰諭季興,司空薰等皆勸季興入朝京師,梁震以為不可,曰:“梁、唐世為仇敵,夾河血戰(zhàn)垂二十年,今主上新滅梁,而大王梁室故臣,握強兵,居重鎮(zhèn),以身入朝,行為虜爾。”季興不聽,留其二子,以騎士三百為衛(wèi),朝于洛陽。莊宗果欲留之,郭崇韜諫曰:“唐新滅梁得天下,方以大信示人,今四方諸侯相繼入貢,不過遣子弟將吏,而季興以身述職,為諸侯率,宜加恩禮,以諷動來者。而反縻之,示天下以不廣,且絕四方內向之意,不可。”莊宗乃止,厚禮而遣之。莊宗嘗問季興曰:“吾已滅梁,欲征吳、蜀,何者為先?”季興曰:“宜先蜀,臣請以本道兵先進。”莊宗大悅,以手拊其背,季興因命工繡其手跡于衣,歸以為榮耀。季興已去,莊宗心悔遣之,密詔襄州劉訓圖之。季興行至襄州,心動,夜斬關而出。已去,而詔書夜至。季興歸而謂梁震曰:“不聽子言,幾不免。”因曰:“吾行有二失;來朝一失,放還一失。且主上百戰(zhàn)以取河南,對功臣夸手抄《春秋》;又曰:‘我于手指上得天下。’其自矜伐如此。而荒于游畋,政事多廢,吾可無慮矣。”同光三年,封南平王。魏王繼岌已破蜀,得蜀金帛四十余萬,自峽而下,而莊宗之難作。季興聞京師有變,乃悉邀留蜀物,而殺其使者韓珙等十余人。

      初,唐兵伐蜀,季興請以本道兵自取夔、忠、萬、歸、峽等州,乃以季興為峽路東南面招討使,而季興未嘗出兵。魏王已破蜀,而明宗入立,季興因請夔、忠等州為屬郡,唐大臣以為季興請自取之,而兵出無功,不與。季興屢請,雖不得已而與之,而唐猶自除刺史,季興拒而不納。明宗乃以襄州劉訓為招討使,攻之,不克,而唐別將西方鄴克其夔、忠、萬三州,季興遂以荊、歸、峽三州臣于吳,吳冊季興秦王。天成三年冬卒,年七十一,謚曰武信。季興子九人,長子從誨立。

      從誨字遵圣。季興時,入梁為供奉官,累遷鞍轡庫使,賜告歸寧,季興遂留為馬步軍都指揮使、行軍司馬。季興卒,吳以從誨為荊南節(jié)度使。從誨以父自絕于唐,懼復見討,乃遣使者聘于楚,楚王馬殷為之請命于唐,而從誨亦遣押衙劉知謙奉表自歸,進贖罪銀三千兩,明宗納之。長興元年正月,拜從誨節(jié)度使,追封季興楚王,謚曰武信。三年,封從誨渤海王。應順元年,封南平王。

      從誨為人明敏,多權詐。晉高祖遣翰林學士陶穀為從誨生辰國信使,從誨宴穀望沙樓,大陳戰(zhàn)艦于樓下,謂穀曰:“吳、蜀不賓久矣,愿修武備,習水戰(zhàn),以待師期。”穀還,具道其語,晉高祖大喜,復遣使賜以甲馬百匹。襄州安從進反,結從誨為援,從誨外為拒絕,陰與之通。晉師致討,從誨遣將李端以舟師為應,從進誅,從誨求郢州為屬郡,高祖不許。

      契丹滅晉,漢高祖起太原,從誨遣人間道奉表勸進,且言漢得天下,愿乞郢州為屬,漢高祖陽諾之。高祖入汴,從誨遣使朝貢,因求郢州,高祖不與。從誨怒,發(fā)兵攻郢州,為刺史尹實所敗。漢遣國子祭酒田敏使于楚,假道荊南,從誨問敏中國虛實,以為契丹之后,兵食皆殫,意欲以誚敏,敏為言:“杜重威悉以晉戈甲降虜,虜置之鎮(zhèn)州,未嘗以北,而晉兵皆漢有也。”從誨不悅。敏以印本《五經》遺從誨,從誨謝曰:“予之所識,不過《孝經》十八章爾。”敏曰:“至德要道,于此足矣。”敏因誦《諸侯章》曰:“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jié)謹度,滿而不溢。”從誨以為譏己,即以大卮罰敏。

      荊南地狹兵弱,介于吳、楚,為小國。自吳稱帝,而南漢、閩、楚皆奉梁正朔,歲時貢奉,皆假道荊南。季興、從誨常邀留其使者,掠取其物,而諸道以書責誚,或發(fā)兵加討,即復還之而無愧。其后南漢與閩、蜀皆稱帝,從誨所向稱臣,蓋利其賜予。俚俗語謂奪攘茍得無愧恥者為賴子,猶言無賴也,故諸國皆目為“高賴子”。

      從誨自求郢州不得,遂自絕于漢。逾年,復通朝貢。乾祐元年十月卒,年五十八,贈尚書令,謚曰文獻。子保融立。從誨十五子,長曰保勛,次保正,保融第三子也,不知其得立之因。

      保融字德長。從誨時,為節(jié)度副使,兼峽州刺史。從誨卒,拜節(jié)度使。廣順元年,封渤海郡王。顯德元年,進封南平王。世宗征淮,保融遣指揮使魏璘率兵三千,出夏口以為應。又遣客將劉扶奉箋南唐,勸其內附。李景稱臣,世宗得保融所與箋,大喜,賜以絹百匹。荊南自后唐以來,常數(shù)歲一貢京師,而中間兩絕。及世宗時,無歲不貢矣。保融以謂器械金帛,皆土地常產,不足以效誠節(jié),乃遣其弟保紳來朝,世宗益嘉之。

      初,季興之鎮(zhèn),梁以兵五千為牙兵,衣食皆給于梁。至明宗時,歲給以鹽萬三千石,后不復給。及世宗平淮,故命泰州給之。

      保融性迂緩,無材能,而事無大小,皆委其弟保勖。其從叔從義謀為亂,為其徒高知訓所告,徙之松滋而殺之。宋興,保融懼,一歲之間三入貢。建隆元年,以疾卒,年四十一,贈太尉,謚曰貞懿。弟保勖立。

      保勖字省躬,從誨第十子也。保融卒,拜節(jié)度使。三年,保勖疾,謂其將梁延嗣曰:“我疾遂不起,兄弟孰可付之后事者?”延嗣曰:“公不念貞懿王乎?先王寢疾,以軍府付公,今先王子繼沖長矣。”保勖曰:“子言是也。”即以繼沖判內外兵馬。十一月,保勖卒,年三十九,贈侍中。保融之子繼沖立。

      繼沖字成和。保勖卒,拜節(jié)度使。湖南周行逢卒,子保權立,其將張文表作亂,建隆四年,太祖命慕容延釗等討之。延釗假道荊南,約以兵過城外。繼沖大將李景威曰:“兵尚權譎,城外之約,不可信也。宜嚴兵以待之。”判官孫光憲叱之曰:“汝峽江一民爾,安識成敗!且中國自周世宗時,已有混一天下之志,況圣宋受命,真主出邪!王師豈易當也!”因勸繼沖去斥候,封府庫以待,繼沖以為然。景威出而嘆曰:“吾言不用,大事去矣,何用生為!”因扼吭而死。延釗軍至,繼沖出逆于郊,而前鋒遽入其城。繼沖亟歸,見旌旗甲馬,布列衢巷,大懼,即詣延釗納牌印,太祖優(yōu)詔復命繼沖為節(jié)度使。

      乾德元年,有事于南郊,繼沖上書愿陪祠。九月,具文告三廟,率其將吏宗族五百余人朝于京師,拜武寧軍節(jié)度使以卒。光憲拜黃州刺史,其后事具國史。

      季興興滅年世甚明,諸書皆同,蓋自梁開平元年鎮(zhèn)荊南,至皇朝乾德元年國除,凡五十七年。


      譯文

      高季興字貽孫,是陜州殃石人。

      原名高季昌,避后唐獻祖的廟諱,改名高季興。

      高季興小時候做汴州富人李讓的家僮。

      梁太祖最初為宣武節(jié)鎮(zhèn)時,李讓靠進獻資財?shù)玫綄櫺遥禾媸震B(yǎng)他作兒子,更改他的姓名為朱友嘻。

      高季興因為朱友讓的緣故得以進見梁太祖,梁太祖對他的才能感到驚奇,命朱友讓把他當作兒子收養(yǎng),于是冒姓朱,補為制勝軍使,升任毅勇指揮使。

      天復二年,梁兵攻打鳳翔,李茂貞堅守營壘不出來迎戰(zhàn),梁太祖商議想收兵回到河中,惟獨高季興上前說:“天下豪杰注視此舉一年了,如今岐州人已經疲憊,攻破他們是早晚之間的事,而大王你所憂慮的,是他們躲在營壘中拖疲了我們的軍隊,這可以引誘使他們出來。”梁太祖覺得他的話很豪壯,命令高季興招募勇士,得到騎士置量,高季興向他交代計策,帶著他拜見梁太祖。

      馬景說:“這次行動沒有回來的道理,希望錄用我們的后代。”梁太祖凄惻地勸阻他,馬景堅持請求,纔出發(fā)。

      馬景率領幾個騎兵馳馬敲擊城門報告說:“梁軍準備東去,前鋒已經離開了。”岐州人信以為真,打開城門出來追擊梁軍,梁兵跟在馬景后面前進,殺敵九千多人,馬景戰(zhàn)死。

      李茂貞后來和梁言和,唐昭宗出城,贈馬景官位,賜謐號叫忠壯。

      高季興因此出名。

      第二年,任命為宋州刺史。

      跟隨攻破青州,改任穎州防御使,恢復原姓高氏。

      在唐代末年,襄州趟匡凝在劑南襲擊攻破雷彥恭,任命他的弟弟趟匡明為留后。

      梁兵攻破襄州,趙匡凝逃奔到昊,趙匡明逃奔到蜀,于是任命高季興為劑南節(jié)度觀察留后。

      開平元年,封高季興為節(jié)度使。

      二年,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劑南管轄十個州,在唐代末年,被各道侵占,高季興初到時,只有江陵一個城罷了,經歷戰(zhàn)火之后,城邑凋零。

      高季興招徠安撫,人們都回來了,于是任命倪可福、鮑唐為將帥,梁震、司空熏、王保義等人為賓客。

      梁太祖駕崩,高季興見梁日益衰弱,于是計劃依靠軍隊鞏固自己,修治城壕,設置望樓。

      率兵攻打歸、峽二州,被蜀將王宗壽打敗。

      又出兵聲稱協(xié)助梁攻晉,以侵占襄州,被孔勃打敗,于是斷絕進貢多年。

      梁末帝寬容他,封高季興為渤海王,賜給龍袍王冠和佩劍。

      貞明三年,纔恢復進貢。

      梁滅亡,唐莊宗進入洛陽,下詔安慰開導高季興,司空熏等人都勸高季興到京師朝拜,梁震認為不行,說:“梁、唐是世代仇敵,在黃河兩岸血戰(zhàn)近二十年,如今皇上剛消滅粱,而大王你是梁朝舊臣,手握強兵,身居重鎮(zhèn),親自入朝,就將要作俘虜了。”高季興不采納,留下他的兩個兒子,率騎士三百人作護衛(wèi),到洛陽朝見。

      唐莊宗果然想扣留他,郭崇韜諫阻說:“唐剛消滅梁得到天下,正以大的信義昭示于人,如今四方諸侯相繼進貢,不過派遣子弟將吏前來,而高季興親自前來述職,做諸侯的表率,應當給予恩禮優(yōu)待,以鼓勵后來的人。

      如果反而拘囚他,就會讓天下人覺得我們心胸狹窄,而且會斷絕四面八方歸附我們的意愿,不行。”唐莊宗纔作罷,用重禮送他回去。

      唐莊宗曾問高季興說:“我已消滅梁,想征伐昊、蜀,應首先征伐哪個?”高季興說:“應當先征伐蜀,我請求率本道軍隊焉先鋒。”唐莊宗很高興,用手拍著他的背,高季興于是命令繡工把唐莊宗的手跡繡在他的衣服上,回去后當成榮耀。

      高季興離去后,唐莊宗心中后悔讓他回去了,下密詔要襄州劉訓算計他。

      高季興到達襄州,心跳,晚上奪關而出。

      已經離去,而密詔晚上纔送到。

      高季興回去后對梁震說:“不聽你的話,幾乎不能幸免。”于是說:“我這次去有兩個過失:前去朝拜是一失,放回我們是一失。

      而且皇上歷經百戰(zhàn)攻取河南,對功臣夸耀親手抄錄《春秋》;又說:‘我在手指上得到天下。

      ’他就是如此自我夸耀。

      而又迷戀于游樂打獵,常常廢棄政事,我可以不必擔憂了。”同光三年,封為南平王。

      魏王李繼岌攻破蜀后,得到蜀地金銀綢緞四十多萬,從峽州而下,而唐莊宗遭受了禍難。

      高季興聽說京師變亂,于是全部攔截蜀中財物,殺掉使臣韓珙等十多人。

      當初,唐軍討伐蜀,高季興請求率本道軍隊自行攻取夔、忠、萬、歸、峽等州,于是以高季興為峽路東南面招討使,而高季興不曾出兵。

      魏王攻破蜀后,唐明宗登位,高季興于是請求把夔、忠等州當作屬郡,唐大臣認為高季興自己請求攻取,而兵出又無功勞,不給他。

      高季興多次請求,唐雖然迫不得已給了他,但仍自行任命刺史,高季興拒不接受。

      唐明宗于是以襄州劉訓為韶討使,進攻他,沒有攻克,而唐的另一個將領西方鄴攻克夔、忠、萬三州,高季興于是率領劑、歸、峽三州向昊稱臣,昊冊封高季興為秦壬。

      天成三年冬逝世,享年七十一歲,賜謐號為武信。

      高季興兒子九人,長子高從誨繼位。

      高從誨字遵圣。

      高季興時,入梁朝任供奉官,屢經升遷馬鞍轡庫使,賜假回去探親,高季興于是留下他任馬步軍都指揮使、行軍司馬。

      高季興死后,昊以高從誨為荊南節(jié)度使。

      高從誨因為父親自行和唐絕交,怕又受到討伐,于是派使臣出使楚,楚王馬殷為他向唐請命,而高從誨也派押衙劉知謙奉表白行歸附,進獻贖罪銀三千雨,唐明宗收下了。

      長興元年正月,封高從誨焉節(jié)度使,追封高季興為楚王,賜謐號武信。

      三年,封高從誨為渤海王。

      應順元年,封為南平壬。

      高從誨為人聰明機敏,善于權術欺詐。

      晉高祖派翰林學士陶谷為高從誨生辰國信使,高從誨在望沙樓宴請?zhí)展龋跇窍玛惲泻芏鄳?zhàn)船,對陶谷說:“昊、蜀不歸順很久了,希望整修武備,練習水戰(zhàn),等待出兵的時候。”陶谷返回,詳細報告了他的話,晉高祖十分高興,又派使臣賜給他一百匹帶甲戰(zhàn)馬。

      襄州安從進反叛,交結高從誨求為援助,高從誨表面拒絕,暗中和他勾通。

      晉軍討伐,高從誨派將領李端率水軍接應,安從進被殺,高從誨請求把郢州作為屬郡,晉高祖不答應。

      契丹滅晉,漠高祖在太原起兵,高從誨派人從小路奉表勸他稱帝,而且說漠得到天下后,希望求得郢州作屬郡,漠高祖假意答應他。

      漠高祖進入汴州,高從誨派使臣進貢,趁機請求把郢州給他,漢高祖不給。

      高從誨發(fā)怒,出兵攻打郢州,被刺史尹實打敗。

      漠派遣園子祭酒田敏出使楚,向荊南借道,高從誨向田敏打聽中原的虛實,認為經過契丹侵擾之后,軍器糧草都耗盡了,想以此譏誚田敏,田敏對他說:“杜重威將晉的武器全部獻上向契丹人投降,契丹人把它們置放在鎮(zhèn)州,不曾帶到北方,而晉的武器都為漠所有。”高徒誨不高興。

      田敏把印本《五經》送給高從誨,高從誨推辭說:“我懂得的不過是《孝經》十八章罷了。”田敏說:“至德要道,有這本書就夠了。”田敏于是讀《諸侯章》說:“在百姓之上而不驕縱,位置高卻不傾危,費用節(jié)儉,謹行禮法,財貨充滿而不盈溢。”高從誨認為他譏諷自己,就用大杯罰田敏喝酒。

      荊南地小兵弱,是夾在昊、楚之間的小國。

      自從昊稱帝以來,而南漢、閩、楚都遵奉梁的紀年,每逢年節(jié)時進貢,都借路于劑南。

      高季興、高從誨常常攔截他們的使臣,搶奪財物,而各道致信斥責,或出兵討伐,就歸還財物而面無愧色。

      后來南漠和閩、蜀都稱帝了,高從誨都對他們稱臣,大概是為了貪圖他們的賜予。

      俗話稱偷搶財物卻不感到羞恥的人是賴子,就好像說是無賴,因此各國都把他看成“高賴子”。

      高從誨自己索求郢州沒有得到,于是和漠斷絕關系。

      遇了一年,又闊始進貢。

      干佑元年十月死去,終年五十八歲,贈尚書令,賜謐號文獻。

      兒子高保融繼位。

      高從誨有十五個兒子,長子叫高保勛,次子叫高保正,高保融是第三個兒子,不知他得以嗣位的原因。

      高保融字德長。

      高從誨時,任節(jié)度副使,兼峽州刺史。

      高從誨死后,封為節(jié)度使。

      廣順元年,封為渤海郡王。

      顯德元年,晉封為南平王。

      周世宗征伐淮,高保融派指揮使魏璘率兵三千人,出夏口作接應。

      又派客將劉扶致書信于南唐,勸他們歸附中原。

      李景稱臣,周世宗見到高保融給李景的信,非常高興,賜給他一百匹絹。

      荊南自從后唐以來,常常幾年纔向京師進貢一次,而中間兩次斷絕。

      到周世宗時,沒有哪一年不進貢。

      高保融認為器物金銀綢緞,都是當?shù)氐某.a,不足以表達他的誠意,于是派他的弟弟高保紳前來朝見,周世宗更加贊賞他。

      當初,高季興到鎮(zhèn)時,梁用五千人做牙兵,衣物糧食都由梁供給。

      到唐明宗時,每年供給鹽一萬三千石,后來就不再供給。

      到周世宗平定淮南后,命令泰州供給。

      高保融性格迂腐遲緩,沒有才能,而事情無論大小,都交給他的弟弟高保勖。

      他的堂叔高從義謀劃作亂,被他的同黨高知訓告發(fā),把他遷徙到松滋殺掉。

      宋朝興起,高保融害怕,一年中三次進貢。

      建陛元年,因病去世,時年四十一歲,贈為太尉,賜謐號貞懿。

      弟弟高保勖繼位。

      高保勖字省躬,是高從誨的第十個兒子。

      高保融死后,授高保勖為節(jié)度使。

      三年,高保勖患病,對他的將領梁延嗣說:“我患病臥床不起,兄弟中可把后事交給誰?”梁延嗣說:“你沒想到貞懿王嗎?先王病危時,把軍府事務交給你,如今先王的兒子高繼沖長大了。”高保勖說:“你說得對。”就任命高繼沖判內外兵馬。

      十一月,高保勖死,時年三十九歲,贈侍中。

      高保融的兒子高繼沖繼位。

      高繼沖字成和。

      高保勖死后,授高繼沖焉節(jié)度使。

      湖南周行逢死后,兒子周保權繼位,他的將領張文表作亂,建隆四年,宋太祖命令慕容延釗等人討伐他。

      慕容延釗借路于劑南,約定率兵通過城外。

      高繼沖的大將李景威說:“用兵崇尚權詐,經過城外的約定,不可相信。

      應當嚴整軍備來防備他們!”判官孫光憲呵叱他說:“你不過是峽江的一個百姓罷了,哪里懂得成敗的道理!而且中原自從周世宗時超,已有統(tǒng)一天下的志向,何況圣宋接受天命,真主出現(xiàn)了呢!王者之師難道容易對付嗎!”于是勸高繼沖撤掉偵察敵情的士兵,封閉府庫等待,高繼沖認為對。

      李景威退出后嘆息說:“不采納我的話,大事完了,活著有什么用?”于是卡住喉嚨自殺而死。

      慕容延釗軍隊到達,高繼沖到郊外迎接,而前鋒軍迅速進入城中。

      高繼沖急忙趕回,看見旌旗甲馬,布滿大街小巷,十分恐懼,就到慕容延釗那里交納牌印,宋太祖降詔寬慰,又任命高繼沖焉節(jié)度使。

      干德元年,宋在南郊祭天,高繼沖上害希望陪祭。

      九月,撰寫祭文稟告祖廟,率領他的將領官吏、宗族五百多人到京師朝拜,封為武寧軍節(jié)度使而死。

      孫光憲封為黃州刺史,以后的事都記載在本朝國史上。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AV第一页|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你懂的| 免费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ⅴ| 亚洲va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国产av天堂亚洲国产av天堂| 亚洲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1| 国产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亚洲人妻av伦理|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精品 美利坚|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动漫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99 | 亚洲妇熟XXXX妇色黄|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色欲 |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电影|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动漫|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亚洲成AV人片高潮喷水|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片|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 日本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 激情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看亚洲a级一级毛片|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麻豆| 亚洲av无码无在线观看红杏| 国产精品亚洲玖玖玖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视频网站| 亚洲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黄色网站| 亚洲色偷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麻豆|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 亚洲国产成人九九综合|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