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籍 > 新五代史 > 新五代史·列傳·雜傳第三十四

      新五代史·列傳·雜傳第三十四

      歐陽修

      原文

      ○趙在禮

      趙在禮,字干臣,涿州人也。少事劉仁恭為軍校,仁恭遣佐其子守文襲取滄州,其后守文為其弟守光所殺,在禮乃奔于晉。莊宗時,為效節(jié)指揮使,將魏兵戍瓦橋關(guān)。還至貝州,軍士皇甫暉作亂,推其將楊仁晟為首,仁晟不從,殺之;又推一小校,小校不從,又殺之;乃攜二首詣在禮。在禮聞亂,衣不及帶,方逾垣而走,暉曳其足而下之,環(huán)以白刃,示之二首,曰:“不從我者如此首!”在禮從之,遂反。

      在禮自貝州還攻魏,縱軍大掠。是時,興唐尹王正言年老病昏,聞在禮至,呼吏草奏,吏已奔散,正言猶不知,方據(jù)案大怒,左右告曰:“賊已市中殺人,吏民皆走,欲誰呼邪?”正言大驚曰:“吾初不知此?!奔此黢R將去,廄吏曰:“公妻子為虜矣,安得馬乎?”正言惶恐,步出府門,見在禮,望而下拜,在禮呼正言曰:“公何自屈之甚邪!此軍士之情,非予志也。”在禮即自稱兵馬留后。

      莊宗遣元行欽討之,行欽攻魏不克,乃遣明宗代行欽。明宗至鄴,軍變,因入城與在禮合。明宗兵反向京師,在禮留于魏。明宗即位,拜在禮義成軍節(jié)度使,在禮不受命,遂拜鄴都留守、興唐尹。久之,皇甫暉等皆去,在禮獨在魏,患魏軍之驕,懼及禍,乃求徙鎮(zhèn)橫海。歷鎮(zhèn)泰寧、匡國、天平、忠武、武寧、歸德、晉昌,所至邸店羅列,積貲巨萬。

      晉出帝時,以在禮為北面行營馬步都虞候,以擊契丹,未嘗有戰(zhàn)功。在禮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罷去,宋人喜而相謂曰:“眼中拔釘,豈不樂哉!”既而復(fù)受詔居職,乃籍管內(nèi),口率錢一千,自號“拔釘錢?!睍x亡,契丹入汴,在禮自宋馳至洛陽,遇契丹拽剌等,拜于馬首,拽剌等兵共侵辱之,誅責(zé)貨財,在禮不勝其憤。行至鄭州,聞晉大臣多為契丹所鎖,中夜惶惑,解衣帶就馬櫪自經(jīng)而卒,年六十二。漢高祖立,贈中書令。

      ○霍彥威

      霍彥威,字子重,洺州曲周人也。少遭兵亂,梁將霍存掠得之,愛其俊爽,養(yǎng)以為子。嘗從存戰(zhàn),中矢,眇其一目。后事梁太祖,太祖亦愛之,稍遷左龍驤軍使、右監(jiān)門衛(wèi)上將軍。預(yù)誅友珪,以功拜洺州刺史,遷邠寧節(jié)度使。李茂貞遣梁叛將劉知俊攻邠州,彥威固守逾年,每獲知俊兵,必縱還之,知俊德之,后不復(fù)攻。徙鎮(zhèn)義成,又徙天平,兼北面行營招討使,與晉軍相持河上,彥威屢敗,降為陜州留后。

      莊宗滅梁,彥威自陜來朝,莊宗置酒故梁崇元殿,彥威與梁將段凝、袁象先等皆在。莊宗酒酣,指彥威等舉酒屬明宗曰:“此皆前日之勍敵,今侍吾飲,乃卿功也?!睆┩然炭址卣埶?,莊宗勞之曰:“吾與總管戲爾,卿無畏也?!辟n姓名曰李紹真。明年,徙鎮(zhèn)武寧,從明宗擊契丹,明宗愛其為人,甚親厚之。

      其后趙在禮反,彥威別討趙太于邢州,破之,還以兵屬明宗討在禮。明宗軍變,從馬直軍吏張破敗率眾殺將校,縱火焚營噪呼,明宗叱之曰:“自吾為帥十有馀年,何負爾輩!今賊城破在旦夕,乃爾輩立功名、取富貴之時。況爾天子親軍,返效賊耶!”軍士對曰:“城中之人何罪,戍卒思歸而不得耳!天子不垂原宥,志在巢除。且聞破魏之后,欲盡坑魏博諸軍,某等初無叛心,直畏死耳!今宜與城中合勢,擊退諸鎮(zhèn)之兵,請?zhí)熳拥酆幽?,令公?zhèn)河北?!泵髯谔槠I之,亂兵環(huán)列而呼曰:“令公不欲帝河北,則佗人有之,我輩狼虎,豈識尊卑!”彥威與安重誨勸明宗許之,乃擁兵入城,與在禮合,彥威獨不入。明宗入城,與在禮置酒大會,而部兵在外者聞明宗反,皆潰去,獨彥威所將五千人營城西北隅不動。居二日,明宗復(fù)出,得彥威兵,乃之魏縣,謀欲還鎮(zhèn)州,彥威、重誨勸明宗以兵南向。

      莊宗崩,彥威從明宗入洛陽,首率群臣勸進,內(nèi)外機事,皆決彥威。彥威素與段凝、溫韜有隙,因擅捕凝、韜下獄,將殺之,安重誨曰:“凝、韜之惡,天下所知,然主上方平內(nèi)難,以恩信示人,豈公報仇之時?”彥威乃止。明宗即位,乃赦凝、韜,放歸田里,已而卒賜死。

      彥威徙鎮(zhèn)平盧。硃守殷反,伏誅,彥威遣使者馳騎獻兩箭為賀,明宗賜兩箭以報之。夷狄之法,起兵令眾,以傳箭為號令,然非下得施于上也。明宗本出夷狄,而彥威武人,君臣皆不知禮,動多此類。然彥威客有淳于晏者,登州人也,少舉明經(jīng)及第,遭世亂,依彥威,自彥威為偏裨時已從之。彥威嘗戰(zhàn)敗脫身走,麾下兵無從者,獨晏徒步以一劍從之榛棘間以免。彥威高其義,所歷方鎮(zhèn),常辟以自從,至其家事無大小,皆決于晏,彥威以故得少過失。當(dāng)時諸鎮(zhèn)辟召寮屬,皆以晏為法。

      天成三年冬,彥威卒于鎮(zhèn)。是時,明宗方獵于近郊,青州馳騎奏彥威卒,明宗涕泣還宮,輟朝,仍終其月不舉樂,贈彥威太師,謚曰忠武。

      ○房知溫

      房知溫,字伯玉,兗州瑕丘人也。少以勇力為赤甲都官健,后隸魏州馬斗軍,稍遷親隨軍指揮使。莊宗取魏博,得知溫,賜姓李氏,名曰紹英,以為澶州刺史,歷曹、貝二州刺史,戍瓦橋關(guān)。明宗自魏反兵南向,知溫首馳赴之。天成元年,拜泰寧軍節(jié)度使。明年,為北面招討使,屯于盧臺。明宗遣烏震往代知溫還鎮(zhèn),其戍卒效節(jié)軍將龍晊等攻震殺之。效節(jié),魏州軍也。魏州自羅紹威誅衙軍,楊師厚為節(jié)度使,復(fù)置銀槍效節(jié)軍。當(dāng)梁末帝時,師厚幾為梁患。師厚卒,以賀德倫代之。末帝患魏軍強難制,與趙巖等謀分相、魏為兩鎮(zhèn),魏軍由此作亂,劫德倫叛梁而降晉,梁遂失河北。莊宗自得魏兵,與梁戰(zhàn)河上,數(shù)有功,許其軍以滅梁而厚賞。及梁亡,魏軍雖數(shù)賜與,而驕縱無厭,常懷怨望;皇甫暉之亂,劫趙在禮入魏,皆此軍也。明宗入立,在禮鎮(zhèn)天雄軍,以魏軍素驕,常懼禍,不遑居,陰遣人訴于明宗,求解去。明宗乃以皇子從榮代在禮,而遣魏效節(jié)九指揮北戍盧臺。軍發(fā)之日,不給兵甲,惟以長竿系旗幟以表隊伍,軍士頗自疑惑。明年,明宗遣烏震代知溫戍,而知溫意尤不樂。盧臺戍軍夾水東西為兩寨,震初至,與知溫會東寨,方博,效節(jié)軍亂,噪于門外,知溫即乘馬而出。亂軍擊殺震,執(zhí)轡留知溫,知溫紿曰:“騎兵皆在西寨,今獨步軍,恐無能為也。”知溫即躍馬登舟渡河入西寨,以騎軍盡殺亂者。明宗下詔,悉誅其家屬于魏州,凡九指揮三千馀家數(shù)萬口,驅(qū)至漳水上殺之,漳水為之變色。魏之驕兵,于是而盡。明宗知變自知溫起,釋而不問,徙鎮(zhèn)武寧,加兼侍中,歷鎮(zhèn)天平、平盧。

      初,明宗為北面招討使,而知溫為副使,廢帝時以裨將事知溫甚謹(jǐn),后因杯酒失意。及廢帝起兵鳳翔,愍帝出奔,知溫乘間有窺覦之意,謂其司馬李沖曰:“吾有錢數(shù)屋,養(yǎng)兵數(shù)千,因時建義,功必有成?!睕_曰:“今天子孱弱,上下離心,潞王兵威甚盛,事未可知,沖請懷表而西以覘之?!奔皼_至京師,廢帝已入立,沖即奉表稱賀,還勸知溫入朝,廢帝慰勞之甚厚。知溫還鎮(zhèn),封東平王。太常上言:“策拜王公,皇帝臨軒遣冊。其在外者,正衙命使,而鹵簿、鼓吹、輅車、法物不出都城,考之故事無明文。今北平王德鈞、東平王知溫受封遣策,請下兵部、太常、太仆,給鹵簿、鼓吹、輅車、法物赴本道,禮畢還有司?!敝獪卦阪?zhèn),常厚斂其民,積貲巨萬,治第青州南城,出入以聲妓,游嬉不恤政事。天福元年卒于宮,贈太尉。

      知溫卒后,其子彥儒獻其父錢三萬緡、絹布三萬匹、金百兩、銀千兩、茶千五百斤、絲十萬兩,拜沂州刺史。其將吏分其馀貲者,皆為富家云。

      ○王晏球

      王晏球,字瑩之,洛陽人也。少遇亂,為盜所掠,汴州富人杜氏得之,養(yǎng)以為子,冒姓杜氏。梁太祖鎮(zhèn)宣武,選富家子之材武者置之帳下,號“子都”。晏球為人倜儻有大節(jié),為子都指揮使。太祖即位,為右千牛衛(wèi)將軍。友珪立,龍驤戍卒反,自懷州趣京師,遣晏球擊敗之于河陽,以功遷龍驤第一指揮使。

      末帝即位,遷龍驤四軍指揮使。梁遣捉生軍將李霸將千人戍楊劉,霸夜作亂,自水門入,縱火大噪,以長竿縛布沃油,仰燒建國門。晏球聞亂,不俟命,率龍驤五百騎擊之,賊勢稍卻。末帝登樓見之,呼曰:“此非吾龍驤軍邪!”晏球奏曰:“亂者,李霸一部爾,陛下嚴(yán)守宮城,而責(zé)臣破賊。”遲明盡殺之,以功拜澶州刺史。

      梁、晉軍河上,以晏球為行營馬步軍都指揮使。莊宗入汴,晏球以兵追之,行至封丘,聞末帝已崩,即解甲降唐,莊宗賜姓名曰李紹虔,拜齊州防御使,戍瓦橋關(guān)。明宗兵變,自鄴而南,遣人招晏球,晏球從至洛陽,拜歸德軍節(jié)度使。定州王都反,以晏球為招討使,與宣徽南院使張延朗等討之。都遣人北招契丹,契丹遣禿餒將萬騎救都。晏球聞禿餒等兵且來,留張延朗屯新樂,自逆于望都。而契丹從他道入定州,與都出不意擊延朗軍,延朗大敗,收馀兵會晏球趨曲陽,都乘勝追之。晏球先至水次,方坐胡床指麾,而都眾掩至,晏球與左右十馀人連矢射之,都眾稍卻,而后軍亦至。晏球立高岡,號令諸將皆橐弓矢、用短兵,回顧者斬。符彥卿以左軍攻其左,高行珪以右軍攻其右,中軍騎士抱馬項馳入都軍,都遂大敗,自曲陽至定州,橫尸棄甲六十馀里。都與禿餒入城,不敢復(fù)出。契丹又遣惕隱以七千騎益都,晏球遇之唐河,追擊至滿城,斬首二千級,獲馬千匹。契丹自中國多故,強于北方,北方諸夷無大小皆畏伏,而中國之兵遭契丹者,未嘗少得志。自晏球擊敗禿餒,又走惕隱,其馀眾奔潰投村落,村落之人以鋤櫌白梃所在擊殺之,無復(fù)遺類。惕隱與數(shù)十騎走至幽州西,為趙德鈞擒送京師。明宗下詔責(zé)誚契丹。契丹后數(shù)遣使至中國,求歸惕隱等,辭甚卑遜,輒斬其使以絕之。于是時,中國之威幾于大震,而契丹少衰伏矣,自晏球始也。

      晏球攻定州,久不克,明宗數(shù)遣人促其破賊,晏球以謂未可急攻。其偏將硃弘昭、張虔釗等宣言曰:“晏球怯耳!”乃驅(qū)兵以進,兵果敗,殺傷三千馀人,由是諸將不敢復(fù)言攻。晏球乃休養(yǎng)士卒,食其三州之賦,悉以俸祿所入具牛酒,日與諸將高會。久之,都城中食盡,先出其民萬馀人,數(shù)與禿餒謀決圍以走,不果,都將馬讓能以城降,都自焚死。

      晏球為將有機略,善撫士卒。其擊禿餒,既因敗以為功,而諸將皆欲乘勝取都,晏球返,獨不動,卒以持久弊之。自天成三年四月都反,明年二月始克之,軍中未嘗戮一人。以破都功,拜天平軍節(jié)度使。又徙平盧,累官至兼中書令。是歲卒,年六十二,贈太尉。

      ○安重霸

      安重霸,云州人也,初與明宗俱事晉王。重霸得罪奔于梁,又奔于蜀。重霸為人狡譎多智,善事人。蜀王建以為親將。王衍立,少年,宦者王承休用事,重霸深結(jié)承休以自托。梁末,蜀取李茂貞秦、成、階三州,重霸勸承休求鎮(zhèn)秦州,衍以承休為節(jié)度使,重霸為其副使。重霸與承休多取秦州花木獻衍,請衍東游。唐魏王兵伐蜀,承休大恐,以問重霸,重霸曰:“劍門天下之險,雖有精兵,不可過也。然公受國恩,聞難不可不赴,愿與公俱西?!背行菟赜H信之,以為然。承休整軍將發(fā),秦人送之,帳飲城外。酒罷,承休上道,重霸立承休馬前,辭曰:“秦、隴不可失,愿留為公守?!背行輼I(yè)已上道,無如之何。唐軍已破蜀,重霸亦以秦、成、階三州降唐,明宗以為閬州團練使。罷為左衛(wèi)大將軍。久之,以為匡國軍節(jié)度使。廢帝時,為京兆尹、西京留守,徙鎮(zhèn)大同,以病罷還,卒于潞州。

      ○王建立

      王建立,遼州榆社人也。唐明宗為代州刺史,以建立為虞候?qū)?。莊宗嘗遣女奴之代州祭墓,女奴侵?jǐn)_代人,建立捕而笞之。莊宗怒,欲殺之,明宗為庇讓之以免。明宗自魏反,犯京師,曹皇后、王淑妃皆在常山,建立殺常山監(jiān)軍并其守兵,明宗家屬因得無患,由是明宗益愛之。明宗即位,以為成德軍節(jié)度副使,已而拜節(jié)度使、檢校太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建立與安重誨素不協(xié),定州王都有二志,數(shù)以書通建立,約為兄弟,重誨知之以為言。明宗不欲傷建立,亟召還京師。建立入見,亦多言重誨過失。明宗大怒,欲亟罷重誨,群臣左右諷解之,乃止。然卒以建立為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三司事。居歲馀,自言不識文字,愿解三司,明宗不許。久之,建立稱疾,明宗笑曰:“人固有詐疾而得疾者?!蹦顺鰹槠奖R節(jié)度使,又徙上黨。建立怏怏不得志,遂求解職,乃以太子少保致仕。

      建立數(shù)請朝見,不許,乃自詣京師,闌至后樓見明宗,涕泣言己無罪,為重誨所擯,明宗曰:“汝為節(jié)度使,不作好事,豈獨重誨讒汝邪!”賜以茶藥而遣之。廢帝立,復(fù)起為天平軍節(jié)度使。晉高祖時,徙鎮(zhèn)平盧。天福五年來朝,高祖勞之曰:“三十年前老兄,可毋拜!”賜以肩輿入朝,給二宦者掖而升殿,宴見甚渥。又徙昭義,賜以玉斧、蜀馬。累封韓王。建立好殺人,其晚節(jié)始惑浮圖法,戒殺生,所至人稍安之。卒年七十,贈尚書令。

      子守恩,以廕補,稍遷諸衛(wèi)將軍。建立已卒,家于潞,守恩自京師得告歸,而契丹滅晉。昭義節(jié)度使張從恩與守恩姻家,乃以守恩權(quán)巡檢使,以守潞州,而從恩入見契丹。從恩既去,守恩因剽劫從恩家貲,以潞州降漢。漢高祖即位,以守恩為昭義軍節(jié)度使,徙鎮(zhèn)靜難、西京留守,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守恩性貪鄙,人甚苦之。時周太祖以樞密使將白文珂等軍西平三叛,還過洛陽,守恩以使相自處,肩輿出迎。太祖怒,即日以頭子命文珂代守恩為留守,而守恩方詣館謁,坐于客次以俟見,而吏馳報新留守視事于府矣。守恩大驚,不知所為,遂罷去,奉朝請于京師。

      后隱帝殺史弘肇等,召群臣上殿慰諭之,群臣恐懼,無敢言者,獨守恩前對曰:“陛下始睡覺矣?!甭?wù)呓钥s頭。顯德中,為左金吾衛(wèi)上將軍以卒。

      嗚呼!道德仁義,所以為治,而法制綱紀(jì),亦所以維持之也。自古亂亡之國,必先壞其法制而后亂從之。亂與壞相乘,至蕩然無復(fù)綱紀(jì),則必極于大亂而后返,此勢之然也,五代之際是已。若文珂、守恩皆位兼將相,漢大臣也,而周太祖以一樞密使頭子易置之,如更戍卒。是時,太祖與漢未有間隙之端,其無君叛上之志,宜未萌于心,而其所為如此者,何哉?蓋其習(xí)為常事,故特發(fā)于喜怒頤指之間,而文珂不敢違,守恩不得拒。太祖既處之不疑,而漢廷君臣亦置而不問,其上下安然而不怪者,豈非朝廷法制綱紀(jì)壞亂相乘,其來也遠,既極而至于此歟!是以善為天下慮者,不敢忽于微,而常杜其漸也,可不戒哉!

      ○康福

      康福,蔚州人也,世為軍校。福以騎射事晉王為偏將。莊宗嘗曰:“吾家以羊馬為生,福狀貌類胡人而豐厚,胡宜羊馬?!蹦肆罡D榴R于相州,為小馬坊使,逾年馬大蕃滋。明宗自魏反,兵過相州,福以小坊馬二千匹歸命,明宗軍勢由是益盛。明宗入立,拜飛龍使,領(lǐng)磁州刺史、襄州兵馬都監(jiān)。從劉訓(xùn)討荊南,無功而還。福為將無佗能,善諸戎語,明宗嘗召入便殿,訪以外事,福輒為蕃語以對。樞密使安重誨惡之,常戒福曰:“無妄奏事,當(dāng)斬汝!”福懼,求外任。

      靈武韓洙死,第六澄立,而偏將李從賓作亂。澄表請朝廷命帥,而重誨以謂靈武深入夷境,為帥者多遇害,乃拜福涼州刺史,朔方、河西軍節(jié)度使。福入見明宗,涕泣言為重誨所擠。明宗召重誨為福更佗鎮(zhèn),重誨曰:“福為刺史無功效而建節(jié)旄,其敢有所擇邪!”明宗怒,謂福曰:“重誨遣汝,非吾意也。吾當(dāng)遣兵護汝,可無憂?!蹦肆顚④娕V嵋员l(wèi)福。行至方渠,而羌夷果出邀福,福以兵擊走之。至青岡峽,遇雪,福登山望見川谷中煙火,有吐蕃數(shù)千帳,不覺福至,福分其兵馬三道,出其不意襲之。吐蕃大駭,棄車帳而走,殺之殆盡,獲其玉璞、綾錦、羊馬甚眾,由是威聲大振。

      福居靈武三歲,歲常豐稔,有馬千駟,蕃夷畏服。言事者疑福有異志,重誨亦言福必負朝廷。明宗遣人謂福曰:“我何少汝而欲負我!”福言:“受國恩深,有死無二?!币蚱蜻€朝,不許。福章再上,即隨而至,明宗不之罪,徙鎮(zhèn)彰義。歷靜難、雄武,充西面都部署。晉高祖時,徙鎮(zhèn)河中,代還,卒于京師,贈太師,謚曰武安。

      福世本夷狄,夷狄貴沙陀,故常自言沙陀種也。福嘗有疾臥閣中,寮佐入問疾,見其錦衾,相顧竊戲曰:“錦衾爛兮!”福聞之,怒曰:“我沙陀種也,安得謂我為奚?”聞?wù)咝χ?/p>

      ○郭延魯

      郭延魯,沁州綿上人也。父饒,以驍勇事晉,數(shù)立軍功,為沁州刺史者九年,為政有惠愛,州人思之。延魯以善槊為將,累遷神武都知兵馬使。硃守殷反,從攻汴州,以先登功為汴州馬步軍都指揮使,累遷復(fù)州刺史。延魯嘆曰:“吾先君為沁州者九年,民到于今思之。吾今幸得為刺史,其敢忘吾先君之志!”由是益以廉平自勵,民甚賴之。秩滿,州人乞留,不許,皆遮道攀號。天福中,拜單州刺史,卒于官。

      當(dāng)是時,刺史皆以軍功拜,言事者多以為言,以謂方天下多事,民力困敝之時,不宜以刺史任武夫,恃功縱下,為害不細。而延魯父子特以善政著聞焉。

      嗚呼,五代之民其何以堪之哉!上輸兵賦之急,下困剝斂之苛。自莊宗以來,方鎮(zhèn)進獻之事稍作,至于晉而不可勝紀(jì)矣。其“添都”、“助國”之物,動以千數(shù)計。至于來朝、奉使、買宴、贖罪,莫不出于進獻。而功臣大將,不幸而死,則其子孫率以家貲求刺史,其物多者得大州善地。蓋自天子皆以賄賂為事矣,則為其民者其何以堪之哉!于此之時,循廉之吏如延魯之徒者,誠難得而可貴也哉!


      譯文

      趙在禮字干臣,是涿州人。

      年輕時事奉劉仁恭任軍校,劉仁恭派他輔佐他的兒子劉守文襲取滄州。

      后來劉守文被他的弟弟劉守光殺死,趙在禮就逃奔到晉。

      唐莊宗時,任效節(jié)指揮使,率魏州兵戍守瓦橋關(guān)。

      回師走到貝州時,軍士皇甫暉作亂,推選他們的將領(lǐng)楊仁晟為首領(lǐng),楊仁晟不從命,被殺死;又推舉一個小校,小校不從命,也被殺掉;于是皇甫暉提著兩人的頭到趟在禮那兒去。

      趙在禮聽說有人作亂,來不及系上衣帶,正要越墻而逃,皇甫暉拉著他的腳把他從墻上拖下來,用刀圍著他,拿兩個人頭給他看,說:“不順從我就像這兩個人頭?!碧嗽诙Y服從了他,于是也反叛了。

      趟在禮從貝州回軍攻打魏州,放縱軍隊大肆劫掠。

      這時,興唐尹王正言年老多病而昏惑,聽說趙在禮到了,呼喚官吏起草奏書,官吏已經(jīng)逃散,王正言還不知道,正靠著案桌大怒,手下人告訴他說:“賊軍已在街市上殺人,官吏百姓都跑了,想叫誰呢?”王正言大驚失色,說:“我原不知道這樣?!彪S即索要馬匹準(zhǔn)備逃去,馬廄的官吏說:“你的妻子兒女都成了俘虜,還找什么馬呢?”王正言驚惶恐懼,走出府門,一看到趟在禮,就望著他下拜,趙在禮向王正言喊道:“你何必如此委屈自己呢!這樣做是軍十的意思,不是我的本意?!碧嗽诙Y就自稱兵馬留后。

      唐莊宗派元行欽討伐他,元行欽沒有攻克魏州,于是派唐明宗代替元行欽。

      唐明宗到達鄴都,軍隊變亂,于是進城和趙在禮合軍。

      唐明宗的軍隊反叛,向京師進軍,趙在禮留在魏州。

      唐明宗即位,拜趟在禮為義成軍節(jié)度使,趟在禮不接受任命,于是拜為鄴都留守、興唐尹。

      遇了很久,皇甫暉等人都離去了,趟在禮獨自在魏州,以魏軍的驕悍為患,怕遭禍,于是請求改任橫海節(jié)度使。

      相繼任泰寧、匡國、天平、忠武、武寧、歸德、晉昌節(jié)鎮(zhèn),所到之地大開店舍,積聚財產(chǎn)上萬。

      晉出帝時,任命趙在禮為北面行營馬步都虞候,讓他攻打契丹,不曾立下戰(zhàn)功。

      趟在禮在宋州,人們尤其深感痛苦;不久罷職離去,宋州人高興地相互稱快說:“拔去眼中釘,難道不快樂嗎!”不久又受命在宋州任職,于是登?*芟角蚰詰娜絲?,每嚷枬q磺?,自称为“拔钉钱”?br />

      晉滅亡后,契丹入汴州,趙在禮從宋州飛馳到洛陽,遇上契丹拽刺等人,趟在禮拜于馬前,拽刺等人的士兵一齊凌辱他,索討錢財,趙在禮十分憤怒。

      走到鄭州時,聽說晉的大臣大多被契丹拘囚,半夜惶惑不安,解下衣帶在馬槽上吊自殺而死,六十二歲。

      漢高祖即位,贈中書令。

      霍彥威字子重,是沼州曲周人。

      少午時遇到戰(zhàn)亂,被梁將霍存掠去,霍存喜歡他英俊聰明,收為養(yǎng)子。

      曾隨霍存打仗,中箭,瞎了一只眼。

      后來事奉梁太祖,梁太祖也喜歡他,逐漸升遷為左龍壤軍使、右監(jiān)門衛(wèi)上將軍。

      參與誅殺朱友珪,因功拜為溶州刺史,遷任郇寧節(jié)度使。

      李茂貞派梁叛將劉知俊攻打郇州,霍彥威堅守一年多,每次俘獲劉知俊的士兵,必定放他們回去,劉知俊感激他,后來就不再進攻了。

      改任義成軍節(jié)度使,又改任天平軍節(jié)度使,兼北面行營招討使,和晉軍在黃河邊相持,霍彥威多次被打敗,降為陜州留后。

      唐莊宗滅梁,霍彥威從陜州來朝拜,唐莊宗在故梁的崇元殿擺酒,霍彥威和梁將段凝、袁象先等人都在座。

      唐莊宗飲酒正在興頭上,指著霍彥威等人舉酒對唐明宗說:“這些人都是以前的強敵,今天陪我飲酒,乃是你的功勞?!被魪┩热嘶炭植话驳胤诘厣险埱筇幩?,唐莊宗安慰他們說:“我和總管開玩笑罷了,你們不要怕。”賜予姓名叫李紹真。

      第二年,改任武寧節(jié)度使,隨唐明宗攻打契丹,唐明宗喜歡他的為人,對他十分親近優(yōu)待。

      后來,趟在禮反叛,霍彥威在邢州單獨討伐趟太,攻破趟太,回軍歸屬于唐明宗討伐趟在禮。

      明宗的軍隊叛亂,跟隨馬直軍吏張破敗率士兵殺死將校,放火焚燒軍營,高聲喧嘩,唐明宗呵叱他們說:“自從我當(dāng)統(tǒng)帥十多年,有什么對不起你們!如今很快就可攻破賊城,是你們樹立功名、取得富貴的時機。

      何況你們是天子的親軍,反而向賊軍效力嗎!”軍士回答說:“城中的人有什么罪,戍守的士兵想回家卻回不去!天子不加寬恕,立志剿除他們。

      而且聽說攻破魏州之后,打算全部活埋魏博各軍,我們原本無心反叛,只是怕死而已!如今要和城中軍隊會合,打退各鎮(zhèn)的軍隊,請求天子在黃河以南稱帝,令公你鎮(zhèn)守黃河以北?!碧泼髯诹髦鴾I開導(dǎo)他們,亂兵環(huán)繞著他呼喊說:“今公你不愿在黃河以北稱帝,那別的人就會占據(jù)它,我們這些人是虎狼之輩,哪里懂得尊卑貴賤!”霍彥威和安重誨勸唐明宗答應(yīng)他們,于是率兵進城,和趟在禮會合,霍彥威一人沒進城。

      唐明宗進城,和趟在禮擺酒大宴,而唐明宗所率的軍士還有在城外的,聽說明宗反叛,都潰散而去,只有霍彥威率領(lǐng)的五千人駐扎在州城西北角按兵不動。

      過了兩天,唐明宗又出城,得到霍彥威的軍兵,于是前往魏縣,打算返回鎮(zhèn)州,霍彥威、安重誨勸唐明宗率兵向南。

      唐莊宗駕崩,霍彥威隨唐明宗進入洛陽,首先率領(lǐng)群臣勸進,朝廷內(nèi)外機要大事,都取決于霍彥威。

      霍彥威素來和段凝、溫韜有矛盾,于是擅自抓捕段凝、溫韜投入獄中,準(zhǔn)備殺掉他們,安重誨說:“段凝、溫韜的罪惡,天下人都知道,但主上正平定內(nèi)難,以恩信昭示天下,哪里是你報私仇的時候呢?”霍彥威纔作罷。

      唐明宗即位,就赦免段凝、溫韜,放回鄉(xiāng)里,隨后終于被賜死。

      霍彥威改任平盧節(jié)度使。

      朱守殷反叛,被誅殺,霍彥威派使臣馳馬獻上兩支箭慶賀,唐明宗賜給他兩支箭作回報。

      蠻夷的法規(guī),起兵指揮軍眾,以傳箭作為號令,但在下的不能施于在上的人。

      唐明宗原本出身蠻夷,而霍彥威是武人,君臣都不懂禮,常有這類事發(fā)生。

      但霍彥威的門客有個叫淳于晏的,是登州人,年輕時考上明經(jīng)科,遭逢亂世,依附霍彥威,從霍彥威任偏將時就已跟隨他了。

      霍彥威曾戰(zhàn)敗脫身逃跑,手下的兵沒有人跟隨他,只有淳于晏徒步拿著一把劍跟著他逃到荊棘林中纔幸免于難。

      霍彥威贊賞他的節(jié)義,所到方鎮(zhèn),常征召他跟著自己,以至于他家事無大小,都由淳于晏決定,霍彥威因此得以減少過失。

      當(dāng)時各個節(jié)鎮(zhèn)征辟幕僚,都拿淳于晏作榜樣。

      天成三年冬,霍彥威死于方鎮(zhèn)。

      這時,唐明宗正在近郊打獵,青州派人馳馬報告霍彥威死訊,唐明宗哭泣著回宮,停止上朝,并整月不奏樂,贈霍彥威為太師,賜謐號忠武。

      房知溫字伯玉,是兗州瑕丘人。

      年輕時因勇猛有力被任為赤甲都官健,后來歸屬魏州罵斗軍,逐漸升遷為親隨軍指揮使。

      唐莊宗攻取魏博,得到房知溫,賜姓為李氏,名叫紹英,任命為澶州刺史,歷任曹、貝二州刺史,防守瓦橋關(guān)。

      唐明宗從魏州返兵向南,房知溫首先趕去投奔他。

      天成元年,拜為泰寧軍節(jié)度使。

      第二年,任北面招討使,屯駐在盧臺。

      唐明宗派烏震前去接替房知溫返鎮(zhèn),守軍效節(jié)軍將龍暉等人攻殺烏震。

      效節(jié),是魏州的軍隊。

      魏州自從羅紹威誅殺衙軍,楊師厚任節(jié)度使,又設(shè)置銀**效節(jié)軍。

      在梁末帝時,楊師厚幾乎成了梁的禍患。

      楊師厚死,以賀德倫代替他。

      梁末帝擔(dān)憂魏州軍隊強大難以控制,和趙巖等人策劃分相、魏為兩個鎮(zhèn),魏州軍隊由此作亂,劫持賀德倫背叛梁而向晉投降,梁于是失去黃河以北的土地。

      唐莊宗自從得到魏州兵后,和梁在黃河邊作戰(zhàn),多次立下戰(zhàn)功,向他的軍隊許諾滅梁而給予重賞。

      到梁滅亡時,魏州軍隊雖然多次受到賞賜,但驕橫放縱,貪得無厭,常常心懷怨恨,皇甫暉作亂,劫持趙在禮到魏州,都是這支軍隊干的。

      唐明宗即位,趙在禮為天雄軍節(jié)度使,因魏州軍隊素來驕橫,他常常懼怕災(zāi)禍,居不安身,暗中派人向唐明宗陳訴,請求解職離去。

      唐明宗于是任命皇子李從榮代替趙在禮,而派魏州效節(jié)軍九指揮赴北防守盧臺。

      軍隊出發(fā)那天,不供給兵器鎖甲,只是在長竿上系著旗子作隊伍的標(biāo)志,士兵們十分疑惑不解。

      第二年,唐明宗派烏震代替房知溫戍守,而房知溫尤其不樂意。

      戍守盧臺的軍隊在河的東西兩岸修筑兩寨,烏震剛到,和房知溫在束寨會見,正在玩賭輸蠃的游戲,效節(jié)軍士動亂,在門外喧嘩,房知溫就騎馬奔出。

      亂軍擊殺烏震,拉著馬籠頭挽留房知溫,房知溫騙他們說:“騎兵都在西寨,今天只有步軍,恐怕無所作為。”房知溫隨即躍馬登船渡河進入西寨,率騎兵把作亂的入全部殺死。

      唐明宗下詔,在魏州把他們的家屬全部誅殺,共有九指揮三千多家數(shù)萬人,被趕到漳水邊殺掉,漳水因此變了顏色。

      魏州驕橫的軍隊,從此絕跡。

      唐明宗知道動亂因房知溫而起,開釋而不追問,把他改任武寧節(jié)度使,加兼侍中,歷任天平、平盧節(jié)度使。

      當(dāng)初,唐明宗任北面招討使,而房知溫任副使,唐廢帝當(dāng)時為副將,事奉房知溫1-分恭謹(jǐn),后來因喝醉酒而失去歡心。

      到唐廢帝在鳳翔起兵,唐愍帝出逃,房知溫乘機有窺伺皇位之意,對他的司馬李沖說:“我有幾屋子錢,養(yǎng)兵數(shù)千人,憑借時機舉義兵,必定會成功?!崩顩_說:“如今天子懦弱,上下離心離德,潞王的軍隊聲威很盛,事情不可預(yù)知,我李沖請求帶著奏表去西面窺探情況?!钡壤顩_到京師,唐廢帝已入京師即位,李沖就奉表祝賀,回來勸說房知溫入朝,唐廢帝慰勞他賞賜十分豐厚。

      房知溫返鎮(zhèn),被封為束平王。

      太常上言說:“策拜王公,皇帝親臨殿前檻梔頒發(fā)詔冊。

      在外任職的人,在前殿委派使臣,而儀仗、鼓吹樂器、車駕、器物不出都城,考察舊例沒有明文規(guī)定。

      如今北平王德鈞、束平王知溫接受策封,送發(fā)詔冊,請求下詔兵部、太常寺、太仆,供給儀仗、鼓吹樂器、車駕、器物,送至他們的所在地,禮儀完成后送還官府?!狈恐獪卦诜芥?zhèn),常常殘酷地搜刮百姓,積聚家財上萬,在青州南城修建宅第,出入有歌舞妓相隨,游樂嬉戲不問政事。

      天福元年死于任上,贈太尉。

      房知溫死后,他的兒子房彥儒進獻他父親的錢三萬緝、絹布三萬匹、黃金一百兩、白銀一千兩、茶葉一千五百斤、絲十萬兩,被拜授為沂州刺史。

      他的將吏分得他剩余家產(chǎn),都成了富豪人家。

      王晏球字瑩之,是洛陽人。

      年輕時遭逢動亂,被盜賊劫去,汴州富人杜氏得到他,收作養(yǎng)子,改姓杜。

      梁太祖為宣武節(jié)鎮(zhèn),挑選有才略武藝的富家子弟安置在身旁,號稱“廳子都”。

      王晏球為人倜儻不俗有大節(jié),擔(dān)任廳子都指揮使。

      梁太祖即位,任右干牛衛(wèi)將軍。

      朱友珪即位,龍驥戍兵反叛,從懷州奔赴京師,朝廷派王晏球在河陽打敗他們,王晏球因功升遷龍駐第一指揮使。

      梁末帝即位,王晏球升任龍壤四軍指揮使。

      梁派捉生軍將李霸率一千人戍守楊劉,李霸夜晚作亂,從水門攻入,放火太呼,用長竿裹著布澆上油,往上焚燒建國門。

      王晏球聽說有人作亂,不等命令,率領(lǐng)龍膿軍五百騎兵攻打他們,賊人氣勢稍有收斂。

      梁末帝登樓看見,呼喊說:“這不是我的龍嚷軍嗎!”王晏球奏報說:“作亂之人,不過是李霸一都的軍兵罷了,陛下嚴(yán)守宮城,而責(zé)令我破賊?!碧烀鳎瑲⒌羧縼y軍,因功拜為澶州刺史。

      梁、晉駐扎在黃河岸上,任王晏球焉行營馬步軍都指揮使。

      唐莊宗入汴州,王晏球率兵追擊他,趕到封丘,聽說梁末帝已死,就放下武器向唐投降,唐莊宗賜姓名HU李紹虔,拜為齊州防御使,戍守瓦橋關(guān)。

      唐明宗兵變,從鄴都向南,派人招王晏球,王晏球跟隨到洛陽,被拜為歸德軍節(jié)度使。

      定州王都反叛,唐明宗任命王晏球為招討使,和宣徽南院使張延朗等人討伐他。

      王都派人去北面招引契丹人,契丹派禿餒率一萬騎兵救援王都。

      王晏球聽說禿餒等人的軍隊快來了,留下張延朗屯駐于新樂,自己在望都迎擊契丹。

      而契丹從別的路進入定州,和王都出其不意地攻打張延朗,張延朗大敗,收拾殘兵會同王晏球奔赴曲陽,王都乘勝追擊他們。

      王晏球先到水邊,正坐在胡床上指揮,而王都兵眾突然到來,王晏球和手下十多人接連發(fā)箭向他們射擊,王都兵眾稍稍退卻,而后面的軍隊也到了。

      王晏球站立在高岡上,命令將領(lǐng)們都把弓箭裝在袋子里,使用短兵器,回頭看的人殺頭。

      符彥卿率左軍攻打敵軍左面,高行珪率右軍攻打敵軍右面,中軍騎兵抱著馬頸馳入王都軍中,王都于是大敗,從曲陽到定州,死尸橫陳,丟棄甲仗有六十多里地。

      王都和禿餒躲進城中,不敢再出來。

      契丹又派惕隱率七干騎兵增援王都,王曼球在唐河和他們相遇,追擊到滿城,斬殺二千人,繳獲戰(zhàn)馬一千匹。

      契丹自從中原多戰(zhàn)事以來,在北方稱強,北方各種族無論大小都畏懼服從他,而中原的軍隊碰上契丹軍隊的時候,不曾稍稍得志過。

      自從王晏球打敗禿餒,又趕走惕隱,契丹剩下的兵眾潰逃到村落,村落的百姓用鋤頭棍棒到處擊殺他們,不留有活口。

      惕隱和數(shù)十個騎兵逃到幽州西面,被趟德鈞抓獲送到京師。

      唐明宗下詔斥責(zé)譏諷契丹。

      契丹后來多次派使臣到中原,請求歸還惕隱等人,言辭十分謙卑恭敬,而唐總是斬殺契丹使臣拒絕他們的請求。

      在這時,中原幾乎聲威大震,而契丹氣勢稍稍衰落馴服,這是從王晏球開始的。

      王晏球攻打定州,很久沒有攻克,唐明宗多次派人催他破賊,王晏球認(rèn)為不能急攻。

      他的副將朱弘昭、張虔釗等人揚言說:“王晏球膽怯了!”于是驅(qū)使軍隊進攻,軍隊果然被打敗,被殺傷三千多人,從此將領(lǐng)們不敢再談進攻。

      王晏球于是讓士兵休養(yǎng),靠三州賦稅為食,他拿出全部俸祿置辦牛肉酒食,天天和將領(lǐng)們大辦宴會。

      過了很久,王都城中糧食吃完,先放出城中百姓一萬多人,多次和禿餒商議突圍逃跑,沒有成功,王都的將領(lǐng)馬讓能以城投降,王都自焚而死。

      王晏球為將有機智謀略,善于安撫士兵。

      他攻打禿餒,既扭轉(zhuǎn)敗勢而取得成功,而各個大將都想乘勝攻取王都,王晏球回軍,獨自按兵不動,終于靠持久戰(zhàn)使王都崩潰。

      從天成三年四月王都反叛,到第二年二月纔攻克王都,軍中不曾殺戮一個人。

      他因攻破王都有功,被拜為天平軍節(jié)度使。

      又改任平盧節(jié)度使,屢經(jīng)升遷到兼中書令。

      當(dāng)年死去,享年六十二歲,贈太尉。

      安重霸是云州人,最初和唐明宗都事奉晉王。

      安重霸獲罪逃奔到梁,又逃奔到蜀。

      安重霸為人狡猾詭譎,多智多謀,善于事奉人。

      蜀王建任命他為親將。

      王衍即位,年齡小,宦官王承休專權(quán),安重霸和王承休深交以把自己托付給他。

      梁代末年,蜀攻取李茂貞的秦、成、階三州,安重霸勸王承休請求為秦州節(jié)度使,王衍任王承休為節(jié)度使,安重霸為他的副使。

      安重霸和王承休大量收取秦州花木獻給王衍,邀請王衍柬游。

      唐魏王的軍隊伐蜀,王承休十分恐懼,向安重霸問計,安重霸說:“劍門是天下險關(guān),即使有精銳的軍隊,也不能通過.但你受國家的恩德,聽說國家有難不能不去,愿意和你一道西去。”王承休歷來親近信任他,以為是這樣。

      王承休整理軍隊將要出發(fā),秦州人送別他們,在城外營帳中暢飲。

      酒宴結(jié)束,王承休上路,安重霸站在王承休馬前,辭別說:“秦、隴不能失去,愿意留下來為你把守?!蓖醭行菀呀?jīng)上路,拿他沒辦法。

      唐軍攻破蜀后,安重霸也獻秦、成、階三州向唐投降,唐明宗任命他為板州團練使。

      罷職,為左衛(wèi)大將軍。

      過了很久,任焉匡國軍節(jié)度使。

      唐廢帝時,任京兆尹、西京留守,改任大同節(jié)度使,因病罷官返回,死在潞州。

      王建立是遼州榆社人。

      唐明宗任代州刺史時,以王建立為虞候?qū)ⅰ?/p>

      唐莊宗曾派女奴到代州祭墓,女奴侵?jǐn)_代州人,王建立抓捕女奴鞭打她們。

      唐莊宗發(fā)怒,想殺掉他,唐明宗庇護他纔幸免于難。

      唐明宗從魏州返回,侵犯京師,曹皇后、王淑妃都在常山,王建立殺常山監(jiān)軍和守兵,唐明宗的家屬因而得以免除災(zāi)患,因此唐明宗更加寵愛他。

      唐明宗即位,任命為成德軍節(jié)度副使,不久拜為節(jié)度使、檢校太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王建立和安重誨歷來不和,定州王都有二心,多次寫信給王建立,相約為兄弟,安重誨獲知后向皇帝論奏。

      唐明宗不愿傷害王建立,急召他回京師。

      王建立進見,也多談安重誨的過失。

      唐明宗大怒,想立即罷免安重誨,群臣多方勸解,纔作罷。

      然而最終以王建立為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三司事。

      過了一年多,王建立自稱不識文字,希望解除三司職務(wù),唐明宗不許。

      遇了很久,王建立稱病,唐明宗笑著說:“人確實有謊稱有病而真得病的?!蓖踅⒂谑浅鋈纹奖R節(jié)度使,又改上黨節(jié)度使(…)王建立怏怏不得志,就請求免職,于是以太子少保退休。

      王建立多次謫求朝見,皇上不同意,于是自己到京師,擅自到后樓謁見唐明宗,哭訴自己沒有罪,被安重誨排擠,唐明宗說:“你是節(jié)度使,不做好事,哪里只是安重誨誣陷你!”賜給他茶藥送他回去。

      唐廢帝即位,又起任他為天平軍節(jié)度使。

      晉高祖時,改任平盧節(jié)度使。

      天福五年來朝見,晉高祖慰勞他說:“三十年前的老兄,可以不下拜!”特許他乘轎入朝,派兩個宦官扶著他登殿,宴請接見禮儀非常隆重。

      他又改任昭義節(jié)度使,賜給玉斧、蜀中產(chǎn)的馬。

      屢經(jīng)升遷封為韓至。

      王建立喜好殺人,他在晚年開始信奉佛法,戒殺生,所到之地人們稍稍安定。

      死時七十歲,兒子王守恩,因父親的恩蔭補官,逐漸升遷為諸衛(wèi)將軍。

      王建立死后,在潞州安家,王守恩從京師得假歸家,而契丹消滅了晉。

      昭義節(jié)度使張從恩和王守恩是親家,欣是任王守恩代理巡檢使,讓他守潞州,而張從恩去見契丹人。

      張從恩離去后,王守恩借機剽掠劫奪張從恩的家財,獻潞州向漢投降。

      漠高祖即位,任命王守恩焉昭義軍節(jié)度使,改任靜難軍節(jié)度使、西京留守,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王守恩生性貪婪粗鄙,人們深感痛苦。

      當(dāng)時周太祖以樞密使身份率領(lǐng)白文珂等軍隊往西平定三個反叛的節(jié)鎮(zhèn),回車經(jīng)過洛陽,王守恩以節(jié)度使宰相自居,坐轎子迎接。

      周太祖發(fā)怒,當(dāng)天以札子命白文珂代替王守恩為留守,而王守恩正往館舍拜見,坐在客位等候接見,而官吏急速來稟報新留守到府中辦事了。

      王守恩大驚失色,不知所措,于是罷官離去,在京師奉朝請。

      后來漢隱帝殺史弘肇等人,召群臣上殿安慰開導(dǎo),群臣恐懼,沒有敢說話的人,只有王守恩上前對答說:“陛下纔睡醒了吧?!甭牭娜硕紘樀K縮頸無言。

      顯德年間,任左金吾衛(wèi)上將軍而死。

      唉!道德仁義,是用來治理國家的,而法制綱紀(jì),也是用來維持國家的。

      自古以來動亂滅亡的國家,必定首先破壞它的法制,然后跟著產(chǎn)生動亂。

      動亂和毀壞相繼,以至于綱紀(jì)蕩然無存,那就必定要達到大亂然后纔能反正,這是事勢發(fā)展的必然,五代的時候就是如此。

      像白文珂、王守恩都位兼將相,是漢的大臣,而周太祖以一個樞密使的札子就改換了他們的職務(wù),就像更換防守的士兵一樣。

      這時,周太祖與漢還沒有裂痕的端倪,那種無君叛上的想法,應(yīng)當(dāng)還沒有在心中萌發(fā),而他的所作所為就是這樣,這是為什么呢?大概他們已習(xí)以為常,所以只是發(fā)生在一時喜怒、頤指氣使之間,而白文珂不敢違背,王守恩不能抗拒。

      周太祖既已處之不疑,而漢廷君臣也置之不理,這樣上下心安理得不以為怪,難道不是朝廷的法制綱紀(jì)壞亂相繼,它的由來久遠,已達到極點而纔到這地步嗎!因此善于為天下考慮的人,不敢忽視細微的事,而常常杜絕不好的苗頭,能不引以為戒嗎!康福是蔚州人,世代為軍校。

      康福以騎馬射箭事奉晉王,任副將。

      唐莊宗曾說:“我家靠養(yǎng)羊牧馬為生,康福的相貌像胡人而又肥胖,胡人應(yīng)去養(yǎng)羊牧馬?!庇谑橇羁蹈T谙嘀菽榴R,任小馬坊使,一年后馬匹繁殖得很快。

      唐明宗從魏州返回,軍隊經(jīng)過相州,康福獻上小坊馬二千匹歸順明宗,明宗的軍勢因此更加強盛。

      唐明宗即位,拜他為飛龍使,領(lǐng)磁州刺史、襄州兵馬都監(jiān)。

      隨從劉訓(xùn)討伐劑南,無功而回。

      康福為將沒有別的才能,擅長各種蕃夷語言,唐明宗曾召他進便殿,向他打聽外族的情況,康福就用蕃語回答。

      樞密使安重誨討厭他,常常警告康福說:“不要隨意奏報事情,我會殺掉你的!”康福害怕,請求出外任職。

      靈武韓洙死后,他的弟弟韓澄繼位,而偏將李從賓作亂。

      韓澄上表請求朝廷任命將帥,而安重誨認(rèn)為靈武深入蠻夷境土,任軍帥的人大多遇害,于是拜康福為涼州刺史,朔方、河西軍節(jié)度使。

      康福進見唐明宗,哭訴被安重誨排擠。

      唐明宗召安重誨替康福更改別的節(jié)鎮(zhèn),安重誨說:”康福做刺史沒有功勞而任節(jié)度使,還敢有所選擇嗎!”唐明宗發(fā)怒,對康福說:“安重誨派你去,不是我的意思。

      我會派兵保護你,別擔(dān)心?!庇谑桥蓪④娕V崧时o衛(wèi)康福。

      走到方渠時,羌人果然出兵攔擊康福,康福派兵打跑他們。

      走到青岡峽,遇上大雪,康福登山望見河谷中的姻火,有吐蕃數(shù)干個營帳,沒有發(fā)覺康福到來,康福把他的兵分成三路,出其不意襲擊他們。

      吐蕃人非常驚駭,丟下車馬營帳逃跑,把他們差不多全部殺盡,繳獲很多玉器、綾羅錦帛、羊馬,因此聲威大震。

      康福在靈武三年,常常豐收,有馬四千匹,蕃夷部族敬畏服從。

      論事的人懷疑康福有二心,安重誨也說康福必定會背叛朝廷。

      唐明宗派人對康福說:“我有什么虧了你而想背叛我!”康福說:“蒙受國家大恩,誓死沒有二心?!庇谑瞧蛘埢爻泼髯诓淮饝?yīng)。

      康福再次上奏章,就隨奏書而回,唐明宗不加罪于他,改任他為彰義節(jié)度使。

      歷任靜難、雄武節(jié)度使,充任西面都部署。

      置高祖時,康福改任河中節(jié)鎮(zhèn)。

      被替代返回京城,死在京師,贈太師,賜謐號武安。

      康福世世代代本為蠻夷人,蠻夷中以沙陀族為高貴,因此常自稱為沙陀種。

      康福曾因病躺在閣中,部屬幕僚進來探病,見他蓋著錦衾,相視低聲開玩笑說:“錦衾爛兮!”康福聽見,發(fā)怒說:“我是沙陀種,怎能說我是奚族?”聽見的人都笑話他。

      郭延魯是沁州綿上人。

      父親郭饒,以驍悍勇猛效力于晉,多次立下軍功,任沁州刺史九年,當(dāng)政有恩惠于百姓,州中人思念他。

      郭延魯因擅使長矛而為將,屢經(jīng)升遷為神武都知兵馬使。

      朱守殷反叛,跟隨攻汴州,因率先登城之功任汴州馬步軍都指揮使,屢經(jīng)升遷為復(fù)州刺史。

      郭延魯感嘆地說:“我父親在沁州九年,百姓至今想念他。

      我現(xiàn)在有幸能做刺史,怎敢忘記我父親的志愿?!币虼烁粤阶詣?,百姓很信賴他。

      任官期滿,州中人請求他留下,皇上不許,都攔路攀住車子號哭。

      天福年間,拜為單州刺史,死在任上。

      在當(dāng)時,刺史都憑借軍功拜授,論事的人常論及此事,認(rèn)為天下正多變故,民力困敝的時候,不應(yīng)任用武夫為刺史,他們仗恃軍功放縱部下,為害不水。

      而郭延魯父子,特以善政著稱于時。

      唉,五代的百姓怎么能夠忍受?。∠蛏弦患{急需的兵賦,在下又受到苛刻盤剝聚斂的困擾。

      自從唐莊宗以來,方鎮(zhèn)進獻的事情逐漸興起,到了晉就記不勝記了。

      那時“添都”、“助國”的財物,動輒以千敷計算。

      至于來朝、奉使、買酒宴、贖罪,沒有不出于進獻的。

      而功臣大將,不幸而死,他們的子孫都相率用家財謀求刺史之職,進獻財物多的人得到大州肥地。大概從天子開始都以賄賂為能事,那么作為他們的百姓又怎能忍受呢!在這個時候,像郭延魯這樣的遵守法紀(jì)、公正廉潔的官吏,確實難得而可貴??!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 亚洲不卡1卡2卡三卡2021麻豆| 亚洲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另类小说 |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福利 |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不卡|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熟妇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欧洲无码AV不卡在线|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 亚洲熟妇久久精品|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亚|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色欲|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亚洲av日韩专区在线观看| 少妇亚洲免费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 亚洲日产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黑人|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 亚洲综合小说久久另类区| 亚洲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熟妇成人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小说| 亚洲精品偷拍视频免费观看|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久久国产亚洲观看| 亚洲在成人网在线看| 91在线亚洲综合在线|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 亚洲免费无码在线|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宅男|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青青| 亚洲色欲久久久久综合网|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三| 亚洲色欲或者高潮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