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籍 > 新唐書 > 新唐書·本紀·卷八·穆宗 敬宗 文宗 武宗 宣宗

      新唐書·本紀·卷八·穆宗 敬宗 文宗 武宗 宣宗

      歐陽修、宋祁等

      原文

      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諱恒,憲宗第三子也。母曰懿安皇太后郭氏。始封建安郡王,進封遂王,遙領彰義軍節度使。元和七和,惠昭太子薨,左神策軍中尉吐突承璀欲立澧王惲,而惲母賤不當立,乃立遂王為皇太子。

      十五年正月庚子,憲宗崩,陳弘志殺吐突承璀及澧王。辛丑,遺詔皇太子即皇帝位于柩前,司空兼中書令韓弘攝冢宰。閏月丙午,皇太子即皇帝位于太極殿。丁未,貶皇甫镈為崖州司戶參軍。戊申,始聽政。辛亥,御史中丞蕭俛、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段文昌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乙卯,尊母為皇太后。戊辰,京師地震。二月丁丑,大赦。賜文武官階、爵,高年粟帛,二王后、三恪、文宣公、嗣王、公主、縣主、武德配饗及第一等功臣家予一子官。放沒掖庭者。幸丹鳳門觀俳優。丁亥,幸左神策軍觀角牴、倡戲。乙未,吐蕃寇靈州。丙申,丹王逾薨。三月乙巳,杜叔良及吐蕃戰,敗之。戊辰,大風,雨雹。辛未,楊清伏誅。五月庚申,葬圣神章武孝皇帝于景陵。六月丁丑,韓弘罷。七月丁卯,令狐楚罷。八月乙酉,容管經略留后嚴公素及黃洞蠻戰于神步,敗之。戊戌,御史中丞崔植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九月辛丑,觀競渡、角牴于魚藻宮,用樂。十月庚辰,王承宗卒。辛巳,成德軍觀察支使王承元以鎮、趙、深、冀四州歸于有司。癸未,吐蕃寇涇州,右神策軍中尉梁守謙為左右神策、京西、京北行營都監以御之。丙戌,吐蕃遁。十一月癸卯,赦鎮、趙、深、冀四州死罪以下,賜成德軍將士錢。十二月庚辰,獵于城南。壬午,擊鞠于右神策軍,遂獵于城西。甲申,獵于苑北。

      長慶元年正月己亥,朝獻于太清宮。庚子,朝享于太廟。辛丑,有事于南郊。大赦,改元,賜文武官階、勛、爵。己未,有星孛于翼。壬戌,蕭俛罷。丁卯,有星孛于太徽。二月乙亥,觀樂于麟德殿。丙子,觀神策諸軍雜伎。己卯,劉枿以盧龍軍八州歸于有司。壬午,段文昌罷。翰林學士、戶部侍郎杜元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辛卯,擊鞠于麟德殿。三月庚戌,太白晝見。丁巳,赦幽、涿、檀、順、瀛、莫、營、平八州死罪以下,給復一年。賜盧龍軍士錢。戊午,封弟憬為鄜王,悅瓊王,恂沔王,懌婺王,愔茂王,怡光王,協淄王,憺衢王,忄充澶王;子湛為鄂王,涵江王,湊漳王,溶安王,瀍潁王。是月,徙封湛為景王。五月丙辰,建王審薨。六月,有彗星出于昂。辛未,吐蕃寇青塞烽,鹽州刺史李文悅敗之。七月甲辰,幽州盧龍軍都知兵馬使硃克融囚其節度使張弘靖以反。壬子,群臣上尊號曰文武孝德皇帝。大赦,賜文武官階、勛、爵。壬戌,成德軍大將王廷湊殺其節度使田弘正以反。八月壬申,硃克融陷莫州。癸酉,王廷湊陷冀州,刺史王進岌死之。丙子,瀛州軍亂,執其觀察使盧士攻,叛附于硃克融。王廷湊寇深州。丁丑,魏博、橫海、昭義、河東、義武兵討王廷湊。己丑,裴度為幽、鎮招撫使。九月乙巳,相州軍亂,殺其刺史邢濋。十月丙寅,諸道鹽鐵轉運使、刑部尚書王播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裴度為鎮州西面行營都招討使。左領軍衛大將軍杜叔良為深州諸道行營節度使。戊寅,王廷湊陷貝州。己卯,易州刺史柳公濟及硃克融戰于白石,敗之。庚辰,橫海軍節度使烏重胤及王廷湊戰于饒陽,敗之。辛卯,靈武節度使李進誠及吐蕃戰于大石山,敗之。十一月甲午,裴度及王廷湊戰于會星,敗之。丙申,硃克融寇定州,義武軍節度使陳楚敗之。十二月庚午,杜叔良及王廷湊戰于博野,敗績。丁丑,陳楚及硃克融戰于望都,敗之,乙酉,赦硃克融。己丑,陳楚及克融戰于清源,敗之。

      二年正月庚子,魏博軍潰于南宮。癸卯,魏博節度使田布自殺,兵馬使史憲誠自稱留后。海州海冰。二月甲子,赦王廷湊。辛巳,崔植罷。工部侍郎元稹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戊子,昭義軍節度使劉悟囚其監軍使劉承偕。三月乙巳,武寧軍節度副使王智興逐其節度使崔群。戊午,守司徒、淮南節度使裴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王播罷。四月辛酉朔,日有之。壬戌,成德軍節度使牛元翼奔于京師,王廷湊陷深州。五月壬寅,邕州刺史李元宗叛,奔于黃洞蠻。六月癸亥,宣武軍宿直將李臣則逐其節度使李愿,衙門都將李反。甲子,裴度、元稹罷。兵部尚書李逢吉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乙丑,大風落太廟鴟尾。癸酉,吐蕃寇靈州,鹽州刺史趙旰敗之。七月丙申,宋王結薨。戊申,李陷宋州。丙辰,袞鄆節度使曹華及李戰于宋州,敗之。丁巳,忠武軍節度使李光顏又敗之于尉氏。八月壬申,宣武軍節度使韓充又敗之于郭橋。丙子,李伏誅。癸未,詔瘞汴、宋、鄭三州戰亡者,稟其家三歲。九月戊子,鎮海軍將王國清謀反,伏誅。丙申,德州軍亂,殺其刺史王稷。十月己卯,獵于咸陽。十一月庚午,皇太后幸華清宮。癸酉,迎皇太后,遂獵于驪山。丙子,集王緗薨。十二月丁亥,不豫,放五坊鷹隼及供獵狐兔。癸巳,立景王湛為皇太子。癸丑,降死罪以下,賜文武常參及州府長宮子為父后者勛兩轉,宗子諸親一轉。是冬,無冰,草木萌。

      三年三月壬戌,御史中丞牛僧孺為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癸亥,淮南、浙東西、江西、宣歙旱,遣使宣撫,理系囚,察官吏。四月甲午,陸州獠反。五月壬申,京師雨雹。七月丙寅,黃洞蠻陷欽州。九月壬子朔,日有食之。十月己丑,杜元穎罷。辛卯,黃洞蠻寇安南。四年正月辛亥,降死罪以下,減流人一歲。賜文武官及宗子、賀正使階、勛、爵。詔百官言事。辛未,以皇太子權句當軍國政事。壬申,皇帝崩于清思殿,年三十。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諱湛,穆宗長子也。母曰恭僖皇太后王氏。始封鄂王,徙封景王。

      長慶二年十二月,穆宗因擊球暴得疾,不見群臣者三日。左仆射裴度三上疏,請立皇太子,而翰林學士、兩省官相次皆以為言。居數日,穆宗疾少閑,宰相李逢吉請立景王為皇太子。

      四年正月,穆宗崩。癸酉,門下侍郎、平章事李逢吉攝冢宰。丙子,皇太子即皇帝位于太極殿。二月辛巳,始聽政。癸未,尊母為皇太后,皇太后為太皇太后。辛卯,放掖庭內園沒入者。丁未,擊鞠于中和殿。戊申,擊鞠于飛龍院。黃洞蠻降。己酉,擊鞠,用樂。三月壬子大赦。免京畿、河南青苗稅,減宮禁經費、乘輿服膳,罷貢鷹犬。元和以來,兩河籓鎮歸地者予一子官。庚午,太白經天。四月丙申,擊鞠于清思殿。梁坊匠張韶反,幸左神策軍,韶伏誅。丁酉,還宮。五月乙卯,吏部侍郎李程、戶部侍郎判度支竇易直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六月庚辰,大風壞延喜、景風門。是夏,漢水溢。八月丁亥,太白晝見。丁酉,中官季文德謀反,伏誅。黃洞蠻寇安南。十一月戊午,環王及黃洞蠻陷陸州,刺史葛維死之。庚申,葬睿圣文惠、孝皇帝于光陵。

      寶歷元年正月己酉,朝獻于太清宮。庚戌,朝享于太廟。辛亥,有事于南郊。大赦,改元。乙卯,牛僧孺罷。四月癸巳,群臣上尊號曰文武大圣廣孝皇帝。大赦。賜文武官階、爵。五月庚戌,觀競渡于魚藻宮九月壬午,昭義軍節度使劉悟卒,其子從諫自稱留后。十一月丙申,封子普為晉王。

      二年正月甲戌,發神策六軍穿池于禁中。二月丁未,山南西道節度使裴度守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三月戌寅,觀競渡于魚藻宮。四月戊戌,橫海軍節變使李全略卒,其子同捷反。五月戊寅,觀競渡于魚藻宮。庚辰,幽州盧龍軍亂,殺其節度使硃克融,其子延嗣自稱節度使。六月辛酉,觀漁于臨碧池。甲子,觀驢鞠、角牴于三殿。七月癸未,衡王絢薨。以氵美陂隸尚食,禁民漁。八月丙午,觀競渡于新池。九月甲戌,觀百戰于宣和殿,三日而罷。戊寅,幽州盧龍軍兵馬使李載義殺硃延嗣,自稱留后。壬午,李程罷。十一月甲申,李逢吉罷。己丑,禁朝官、方鎮置私白身。十二月,中官劉克明反。辛丑,皇帝崩,年十八。

      文宗元圣昭獻孝皇帝諱昂,穆宗第二子也。母曰貞獻皇太后蕭氏。始封江王。

      寶歷二年十二月,敬宗崩,劉克明等矯詔以絳王悟句當軍國事。壬寅,內樞密使王守澄、楊承和,神策護軍中尉魏從簡、梁守謙奉江王而立之,率神策六軍、飛龍兵誅克明,殺絳王。乙巳,江王即皇帝位于宣政殿。戊申,始聽政。尊母為皇太后。庚戌,兵部侍郎、翰林學士韋處厚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庚申,出宮人三千,省教坊樂工、翰林伎術冗員千二百七十人,縱五坊鷹犬,停貢纂組雕鏤、金筐寶飾床榻。

      大和元年二月乙巳,大赦,改元。免京兆今歲夏稅半。賜九廟陪位者子孫二階,立功將士階、爵,始封諸王后予一子出身。五月戊辰,罷宰臣奏事監搜。丙子,橫海軍節度使烏重胤討李同捷。六月癸巳,淮南節度副大使王播為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乙卯,以旱降京畿死罪以下。七月癸酉,葬睿武昭愍孝皇帝于莊陵。十一月庚辰,橫海軍節度使李寰討李同捷。十二月庚戌,王智興為滄州行營招撫使。

      二年正月壬申,地震。六月乙卯,晉王普薨。己巳,大風拔木。乙亥,峰州刺史王升朝反,伏誅。是夏,河溢,壞隸州城;越州海溢。七月辛丑,魏博節度使史憲誠及同捷戰于平原,敗之。甲辰,有彗星出于右攝提。八月己巳,王廷湊反。壬申,義武軍節度使柳公濟及廷湊戰于新樂,敗之。己卯,劉從諫又敗之于臨城。辛巳,史憲誠及李同捷戰于平原,敗之。癸未,劉從諫及王廷湊戰于昭慶,敗之。九月癸卯,柳公濟又敗之于博野。丁未,岳王緄薨。庚戌,安南軍亂,逐其都護韓約。十月庚申,史憲誠及李同捷戰于平原,敗之。丁卯,洋王忻薨。癸酉,竇易直罷。戊寅,史憲誠及李同捷戰于平原,敗之。壬午,幽州盧龍軍節度使李載義又敗之于長蘆。十一月壬辰,給復隸州一年,稟戰士創廢者終身。甲辰,昭德寺火。十二月乙丑,魏博行營兵馬使丌志沼反。壬申,韋處厚薨。戊寅,兵部侍郎、翰林學士路隋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三年正月丁亥,宣武、河陽兵討丌志沼。庚子,地沼奔于鎮州。三月乙酉,罷教坊日直樂工。乙巳,以太原兵馬使傅毅為義武軍節度使,義武軍不受命,都知兵馬使張璠自稱節度使。戊申,以璠為義武軍節度使。四月戊辰,滄景節度使李祐克德州,李同捷降。乙亥,滄德宣慰使柏耆以同捷歸于京師,殺之于將陵。五月辛卯,給復滄、景、德、隸四州一年。六月甲戌,魏博軍亂,殺其節度使史憲誠,都知兵馬使何進滔自稱留后。八月辛亥,以相、衛、澶三州隸相衛節度使,進滔不受命。辛酉,以旱免京畿九縣今歲租。壬申,赦王廷湊。甲戌,吏部侍郎李宗閔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十月癸丑,仗內火。十一月壬辰,朝獻于太清宮。癸巳,朝享于太廟。甲午,有事于南郊。大赦。詔毋獻難成非常之物,焚絲布撩陵機杼。是月,云南蠻陷巂、邛二州。十二月丁未,鄂岳、襄鄧、忠武軍伐云南蠻。庚戌,云南蠻寇成都,右領軍衛大將軍董重質為左右神策及諸道行營西川都知兵馬使以伐之。己未,云南蠻寇梓州。壬戌,寇蜀州。

      四年正月戊子,封子永為魯王。辛卯,武昌軍節度使牛僧孺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甲午,王播薨。二月乙卯,興元軍亂,殺其節度使李絳。三月癸卯,禁京畿弋獵。四月丁未,奚寇邊,李載義敗之。六月丁未,裴度平章軍國重事。是夏,舒州江溢。七月癸未,尚書右丞宋申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九月壬午,裴度罷。

      五年正月庚申,幽州盧龍軍亂,逐其節度使李載義,殺莫州刺史張慶初,兵馬使楊志誠自稱留后。三月庚子,貶宋申錫為太子右庶子。癸卯,降封漳王湊為巢縣公。六月甲午,梓州玄武江溢。

      六年正月壬子,降死罪以下。二月,蘇州地震,生白毛。五月庚申,給民疫死者棺,十歲以下不能自存者二月糧。七月戊申,原王逵薨。十一月甲子,立魯王永為皇太子。十二月乙丑,牛僧孺罷。己巳,珍王諴薨。

      七年正月壬辰,罷吳、蜀冬貢茶。二月丙戌,兵部尚書李德裕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三月辛卯,幽州盧龍軍節度使楊志誠執春衣使邊奉鸞、送奚契丹使尹士恭。辛丑,和王綺薨。六月甲戌,地震。乙亥,李宗閔罷。七月壬寅,尚書右仆射、諸道鹽鐵轉運使王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閏月乙卯,以旱避正殿,減膳,徹樂,出宮女千人,縱五坊鷹犬。八月庚寅,降死罪以下。賜文武及州府長官子為父后者勛兩轉。十二月庚子,不豫。

      八年二月壬午朔,日有食之。庚寅,以疾愈,降死罪以下。四月丙戌,詔笞罪毋鞭背。五月己巳,飛龍、神駒中廄火。六月丙戌,莒王紓薨。七月辛酉,震定陵寢宮。癸亥,鄆王經薨。九月辛亥,有彗星出于太微。十月辛巳,幽州盧龍軍大將史元忠逐其節度使楊志誠,自稱權句當節度兵馬。庚寅,山南西道節度使李宗閔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甲午,李德裕罷。十一月癸丑,成德軍節度使王廷湊卒,其子元逵自稱權句當節度事。丙子,莫州軍亂,逐其刺史張惟泛。十二月己卯,降京畿死罪以下。

      九年正月癸亥,巢縣公湊薨。三月辛亥,冀王絿薨。乙卯,京師地震。四月丙申,路隋罷。戊戌,浙江東道觀察使賈餗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辛丑,大風拔木,落含元殿鴟尾,壞門觀。五月辛未,王涯為司空。六月壬寅,貶李宗閔為明州刺史。七月辛亥,御史大夫李固言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九月癸亥,殺陳弘志。丁卯,李固言罷。己巳,御史中丞舒元輿為刑部侍郎,翰林學士、兵部郎中李訓為禮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十月辛巳,殺觀軍容使王守澄。十一月乙巳,殺武寧軍監軍使王守涓。壬戌,李訓及河東節度使王璠、邠寧節度使郭行馀、御史中丞李孝本、京兆少尹羅立言謀誅中官,不克,訓奔于鳳翔。甲子,尚書右仆射鄭覃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乙丑,權知戶部侍郎李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左神策軍中尉仇士良殺王涯、賈餗、舒元輿、李孝本、羅立言、王璠、郭行馀、鳳翔少尹魏逢。戊辰,晝晦。鳳翔監軍使張仲清殺其節度使鄭注。己巳,仇士良殺右金吾衛大將軍韓約。十二月壬申,殺左金吾衛將軍李貞素、翰林學士顧師邕。丁亥,降京師死罪以下。開成元年正月辛丑朔,日有食之。大赦,改元。免太和五年以前逋負、京畿今歲稅,賜文武官階、爵。二月乙亥,停獻鷙鳥、畋犬。三月,京師地震。四月辛卯,淄王協。薨甲午,山南西道節度使李固言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七月,滹沱溢。乙亥,雨土。十二月己未,溆王縱薨。

      二年二月丙午,有彗星出于東方。己未,均王緯薨。三月丙寅,以彗見減膳。壬申,素服避正殿,徹樂。降死罪,流以下原之。縱五坊鷹隼,禁京畿采捕。四月戊戌,工部侍郎陳夷行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乙卯,以旱避正殿。六月丙午,河陽軍亂,逐其節度使李泳。己未,綿州獠反。七月癸亥,黨項羌寇振武。八月庚戌,封兄子休復為梁王,執中襄王,言揚杞王,成美陳王。癸丑,封子宗儉為蔣王。十月戊申,李固言罷。十一月乙丑,京師地震。丁丑,有星隕于興元。

      三年正月甲子,盜傷李石。戊申,大風拔木。諸道鹽鐵轉運使、戶部尚書楊嗣復,戶部侍郎李玨: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丙子,李石罷。夏,漢水溢。八月己亥,嘉王運薨。十月乙酉,義武軍節度使張璠卒,其子元益自稱留后。庚子,皇太子薨。乙巳,有彗星出于軫。十一月壬戌,降死罪以下。

      四年正月癸酉,有彗星出于羽林。閏月丙午,出于卷舌。五月丙申,鄭覃、陳夷行罷。七月甲辰,太常卿崔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八月辛亥,鄜王憬薨。十月丙寅,立陳王成美為皇太子。甲戌,地震。十一月己亥,降京畿死罪以下。十二月乙卯,乾陵寢宮火。

      五年正月戊寅,不豫。己卯,左右神策軍護軍中尉魚弘志、仇士良立潁王瀍為皇太弟,權句當軍國事,廢皇太子成美為陳王。庚辰,仇士良殺仙韶院副使尉遲璋。辛巳,皇帝崩于太和殿,年三十三。

      武宗至道昭肅孝皇帝諱炎,穆宗第五子也。母曰宣懿皇太后韋氏。始封潁王,累加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吏部尚書。

      開成五年正月,文宗疾大漸,神策軍護軍中尉仇士良、魚弘志矯詔廢皇太子成美復為陳王,立潁王為皇太弟。辛巳,即皇帝位干柩前。辛卯,殺陳王成美及安王溶、賢妃楊氏。甲午,始聽政。追尊母為皇太后。二月乙卯,大赦。庚申,有彗星出于室、壁。四月甲子,大風拔木。五月乙卯,楊嗣復罷。諸道鹽鐵轉運使、刑部尚書崔珙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壬寅,大風拔木。六月丙寅,以旱避正殿,理囚,河北、河南、淮南、浙東、福建蝗疫州除其徭。七月戊寅,大風拔木。八月甲寅,雨,壬戌,葬元圣昭獻孝皇帝于章陵。內樞密使劉弘逸、薛季棱以兵殺仇士良,不克,伏誅。庚午,李玨罷。九月丁丑,淮南節度副大使李德裕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十月癸卯,回鶻寇天德軍。十一月戊寅,有彗星出于東方。魏博節度使何進滔卒,其子重霸自稱留后。十二月,封子峻為杞王。

      會昌元年正月己卯,朝獻于太清宮。庚辰,朝享于太廟。辛巳,有事于南郊。大赦,改元。三月,御史大夫陳夷行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七月,有彗星出于羽林。壬辰,漢水溢。九月癸巳,幽州盧龍軍將陳行泰殺其節度使史元忠,自稱知留務。閏月,幽州盧龍軍將張絳殺行泰,自稱主軍務。十月,幽州盧龍軍逐絳,雄武軍使張仲武入于幽州。十一月壬寅,有彗星出于營室。辛亥,避正殿,減膳,理囚,罷興作。癸亥,崔鄆罷。

      二年正月,宋、毫二州地震。己亥,李德裕為司空。回鶻寇橫水柵,略天德、振武軍。二月丁丑,淮南節度副大使李紳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三月,回鶻寇云、朔。四月丁亥,群臣上尊號曰仁圣文武至神大孝皇帝。大赦,賜文武官階、勛、爵。五月丙申,回鶻沒斯降。六月,陳夷行罷。河東節度使劉沔及回鶻戰于云州,敗績。七月,幸左神策軍閱武。尚書右丞兼御史中丞李讓夷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嵐州民田滿川反,伏誅。回鶻可汗寇大同川。九月,劉沔為回鶻南回招撫使,幽州盧龍軍節度使張仲武為東面招撫使,右金吾衛大將軍李思忠為河西黨項都將西南面招討使。十月丁卯,封子峴為益王,岐袞王。十一月,獵于白鹿原。十二月,封子嶧為德王,嵯昌王。癸未,京師地震。

      三年正月庚子,天德軍行營副使石雄及回鶻戰于殺胡山,敗之。二月庚申朔,日有食之。辛未,崔珙罷。是春,大雨雪。四月乙丑,昭義軍節度使劉從諫卒,其子稹自稱留后。五月甲午,震,東都廣運樓災。辛丑,成德軍節度使王元逵為北面招討澤潞使,魏博節度使何弘敬為東面招討澤潞使,及河中節度使陳夷行、河陽節度使王茂元、劉沔以討劉稹。戊申,翰林學士承旨、中書舍人崔鉉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武寧軍節度使李彥佐為晉絳行營諸軍節度招討使。六月,西內神龍寺火。辛酉,李德裕為司徒。是夏,作望仙觀于禁中。七月庚子,免河東今歲秋稅。九月辛卯,忠武軍節度使王宰兼河陽行營攻討使。丁未,以雨霖,理囚,免京兆府秋稅。十月己巳,晉絳行營節度使石雄及劉稹戰于烏嶺,敗之。壬午,日中月食太白。是月,黨項羌寇鹽州。十一月,寇邠、寧。袞王岐為靈夏六道元帥、安撫黨項大使,御史中丞李回副之。安南軍亂,逐其經略使武渾。十二月丁巳,王宰克天井關。

      四年正月乙酉,河東將楊弁逐節度使李石。二月甲寅朔,日有食之。辛酉,楊弁仗誅。三月,石雄兼冀氏行營攻討使,晉州刺史李丕副之。六月己未,中書、門下、御史臺慮囚。閏七月壬戌,李紳罷。淮南節度副大使杜悰為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丙子,昭義軍將裴問及邢州刺中崔嘏以城降。是月,洺州刺史王釗、磁州刺史安玉以城降。八月乙未,昭義軍將郭誼殺劉稹以降。戊戌,給復澤、潞、邢、洛、磁五州一歲,免太原、河陽及懷、陜、晉、降四州秋稅。戊申,李德裕為太尉。十月,獵于鄠縣。十二月,獵于云陽。

      五年正月己酉,群臣上尊號曰仁圣文武章天成功神德明道大孝皇帝。是日,朝獻于太清宮。庚戌,朝享于太廟。辛亥,有事于南郊。大赦,賜文武官階、勛、爵,文宣公、二王、三恪予一子出身。作仙臺于南郊。庚申,皇太后崩。三月,旱。五月壬子,葬恭僖皇太后于光陵。壬戌,杜悰、崔鉉罷。乙丑,戶部侍郎李回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六月甲申,作望仙樓于神策軍。七月丙午朔,日有食之。是月,山南東道節度使鄭肅校檢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八月壬午,大毀佛寺,復僧尼為民。十月,作昭武廟于虎牢關。

      六年二月癸酉,以旱降死罪以下,免今歲夏稅。庚辰,夏綏銀節度使米暨為東北道招討黨項使。三月壬戌,不豫。左福策軍護軍中尉馬元贄立光王怡為皇太叔,權句當軍國政事。甲子,皇帝崩于大明宮,年三十三。

      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獻文睿智章仁神聰懿道大孝皇帝諱忱,憲宗第十三子也。母曰孝明皇太后鄭氏。始封光王。性嚴重寡言,宮中或以為不惠。

      會昌六年,武宗疾大漸,左神策軍護軍中尉馬元贄立光王為皇太叔。三月甲子,即皇帝位于柩前。四月乙亥,始聽政。尊母為皇太后。丙子,李德裕罷。辛卯,李讓夷為司空。五月乙巳,大赦。翰林學士承旨、兵部侍郎白敏中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辛酉,封子溫為鄆王,渼雍王,涇雅王,滋夔王,沂慶王。七月,李讓夷罷。八月辛未,大行宮火。壬申,葬至道昭肅孝皇帝于端陵。九月,鄭肅罷。兵部侍郎、判度支盧商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云南蠻寇安南,經略使裴元裕敗之。十二月戊辰朔,日有食之。

      大中元年正月壬子,朝獻于太清宮。癸丑,朝享于太廟。甲寅,有事于南郊。大赦,改元。復左降官死者官爵,賜文武官階、勛,父老帛,文宣王后及二王后、三恪予一子官。二月癸未,以旱避正殿,減膳,理京師囚,罷太常孝坊習樂,損百官食,出宮女五百人,放五坊鷹犬,停飛龍馬粟。三月,盧商罷。刑部尚書、判度支崔元式為門下侍郎,翰林學士承旨、戶部侍郎韋琮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閏月,大復佛寺。四月己酉,皇太后崩。五月,張仲武及奚北部落戰,敗之。吐蕃、回鶻寇河西,河東節度使王宰伐之。八月丙申,李回罷。庚子,葬貞獻皇太后于光陵。十二月戊午,貶太子少保李德裕為潮州司馬。

      二年正月甲子,群臣上尊號曰圣敬文思和武光孝皇帝。大赦。宗子房未仕者予一人出身,賜文武官階、勛、爵。三月,封子澤為濮王。五月己未朔,日有食之。崔元式罷。兵部侍郎、判度支周墀,刑部侍郎、諸道鹽鐵轉運使馬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己卯,太皇太后崩。七月己巳,續圖功臣于凌煙閣。十一月壬午,葬懿安太皇太后于景陵。貶韋琮為太子賓客,分司東都。

      三年二月,吐蕃以秦原安樂三州、石門驛藏木峽制勝六盤石峽蕭七關歸于有司。三月,詔待制官與刑法官、諫官次對。馬植罷。是春,隕霜殺桑。四月乙酉,周墀罷。御史大夫崔鉉為中書侍郎,兵部侍郎、判戶部事魏扶: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癸巳,幽州盧龍軍節度使張仲武卒,其子直方自稱留后。五月。武寧軍亂,逐其節度使李廓。十月辛巳,京師地震。是月,振武及天德、靈武、鹽夏二州地震。吐蕃以維州歸于有司。十一月己卯,封弟惕為彭王。十二月,吐蕃以扶州歸于有司。

      四年正月庚辰,大赦。四月壬申,以雨霖,詔京師、關輔理囚,蠲度支、鹽鐵、戶部逋負。六月戊申,魏扶薨。戶部尚書、判度支崔龜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八月,幽州盧龍軍亂,逐其節度使張直方,衙將張允伸自稱留后。十月辛未,翰林學士承旨、兵部侍郎令狐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十一月,黨項羌寇邠、寧。十二月,鳳翔節度使李安業、河東節度使李拭為招討黨項使。

      五年三月,白敏中為司空,招討南山、平夏黨項行營兵馬都統。四月,赦平夏黨項羌。辛未,給得靈鹽夏三州、邠寧鄜坊等道三歲。六月,封子潤為鄂王。八月乙巳,赦南山黨項羌。十月,沙州人張義潮以瓜、沙、伊、肅、鄯、甘、河、西、蘭、岷、廓十一州歸于有司。白敏中罷。戊辰,戶部侍郎、判戶部魏謨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十一月,崔龜從罷。十二月,盜斫景陵門戟。是歲,湖南饑。

      六年三月,有彗星出于觜、參。七月,雍王渼薨。八月,禮部尚書、諸道鹽鐵轉運使裴休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九月,獠寇昌、資二州。十一月,封弟惴為隸王。是歲,淮南饑。

      七年正月丙午,朝獻于太清宮。丁未,朝享于太廟。戊申,有事于南郊,大赦。

      八年正月丙戌朔,日有食之。三月,以旱理囚。九月,封子洽為懷王,汭昭王,汶康王。

      九年正月甲申,成德軍節度使王元逵卒,其子紹鼎自稱留后。閏四月辛丑,禁嶺外民鬻男女者。七月,以旱遣使巡撫淮南,減上供饋運,蠲逋租,發粟賑民。丙辰,崔鉉罷。庚申,罷淮南宣歙浙西冬至、元日常貢,以代下戶租稅。是月,浙西東道軍亂,逐其觀察使李訥。

      十年正月丁巳,御史大夫鄭朗為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九月,封子灌為衛王。十月戊子,裴休罷。十二月壬辰,戶部侍郎、判戶部崔慎由為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十一年二月辛巳,魏謨罷。五月,容管軍亂,逐其經略使王球。七月庚子,兵部侍郎、判度支蕭鄴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德軍節度副大使王紹鼎卒,其弟紹懿自稱留后。八月,封子澭為廣王。九月乙未,有彗星出于房。十月壬申,鄭朗罷。

      十二年正月戊戌,戶部侍郎、判度支劉彖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二月,廢穆宗忌日,停光陵朝拜及守陵宮人。壬申,崔慎由罷。閏月,自十月不雨,至于是月雨。三月,鹽州監軍使楊玄價殺其刺史劉皋。四月庚子,嶺南軍亂,逐其節度使楊發。戊申,兵部侍郎、諸道鹽鐵轉運使夏侯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五月丙寅,劉彖薨。庚辰,湖南軍亂,逐其觀察使韓琮。六月丙申,江西都將毛鶴逐其觀察使鄭憲。辛亥,南蠻寇邊。七月,容州將來正反,伏誅。八月,宣歙將康全泰逐其觀察使鄭薰,淮南節度使崔鉉兼宣歙池觀察處置使以討之。丁巳,太原地震。十月,康全泰伏誅。十二月,毛鶴伏誅。甲寅,兵部侍郎、判戶部蔣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十三年正月戊午,大赦,蠲度支、戶部逋負,放宮人。八月壬辰,左神策軍護軍中尉王宗實立鄆王溫為皇太子,權句當軍國政事。癸巳,皇帝崩于咸寧殿,年五十。謚曰圣武獻文孝皇帝。咸通十三年,加謚元圣至明成武獻文睿智章仁神聰懿道大孝皇帝。

      贊曰:《春秋》之法,君弒而賊不討,則深責其國,以為無臣子也。憲宗之弒,歷三世而賊猶在。至于文宗,不能明弘志等罪惡,以正國之典刑,僅能殺之而已,是可嘆也。穆、敬昏童失德,以其以位不久,故天下未至于敗亂,而敬宗卒及其身,是豈有討賊之志哉!文宗恭儉儒雅,出于天惟,嘗讀太宗《政要》,慨然恭之。及即位,銳意于治,每延英對宰臣,率漏下十一刻。唐制,天子以只日視朝,乃命輟朝、放朝皆用雙日。凡除吏必召見訪問,親察其能否。故太和之初,政事脩飭,號為清明。然其仁而少斷,承父兄之弊,宦官撓權,制之不得其術,故其終困以此。甘露之事,禍及忠良,不勝冤憤,飲恨而已。由是言之,其能殺弘志,亦足伸其志也。昔武丁得一傅說,為商高宗。武宗用一李德裕,遂成其功烈。然其奮然除去浮圖之法甚銳,而躬受道家之箓,服藥以求長年。以此見其非明智之不惑者,特好惡有不同爾。宣宗精于聽斷,而以察為明,無復仁恩之意。嗚呼,自是而后,唐衰矣!


      譯文

      穆宗,名恒,憲宗的第三個兒子。母親是懿安皇太后郭氏。最初被封建安郡王,晉封為遂王,領受彰義軍節度使職名。元和七年(812),皇太子李寧去世,左神策軍中尉吐突承璀想立憲宗次子、澧王李惲為皇太子,但因李惲生母身份低賤不適合立嗣,于是憲宗立遂王李恒為皇太子。

      元和十五年(820)正月二十七日,憲宗逝世,陳弘志殺了吐突承璀和澧王李惲。二十八日,按憲宗遺詔:皇太子李恒在憲宗靈柩前登帝位,司空兼中書令韓弘兼任冢宰。

      閏正月初三,皇太子李恒在太極登基。初四,將皇甫..貶為崖州司戶參軍。初五,穆宗開始處理國政。初八,御史中丞蕭亻免、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段文昌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十二日,穆宗尊奉母親郭氏為皇太后。二十五日,京城長安地震。

      二月初五,施行大赦。賜予文武官員官階、爵位;高齡老人賜給粟、帛;北周、隋朝王室的后代,商、周、漢三代王朝的后裔,文宣公孔子的后人,王爵的繼承人,公主、諸王之女,附祭于高祖陵廟的大臣后人以及第一等功臣之家,各授予其一子官職。放還被埋沒的妃嬪。同日,穆宗親臨丹鳳門觀看俳優表演。十五日,至左神策軍營觀看角牛氐戲、倡優戲。二十三日,吐蕃軍進犯靈州。二十四日,丹王李逾去世。

      三月初三,杜叔良與吐蕃軍交戰,打敗吐軍。二十六日,大風,降冰雹。二十九日,安南反將楊清伏法處死。

      五月十九日,將憲宗安葬于景陵。

      六月初七,韓弘被免職。

      七月二十七日,令狐楚被免職。

      八月十六日,容管經略留后嚴公素在神步與黃洞蠻軍作戰,打敗蠻軍。二十九日,御史中丞崔植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九月初二,穆宗在魚藻宮觀看舟船競渡、角牛氐戲,奏樂。

      十月十一日,王承宗去世。十二日,成德軍觀察使王承元將鎮、趙、深、冀四州歸于朝廷。十四日,吐蕃軍進犯涇州,右神策軍中尉梁守謙任左右神策軍、京西、京北行營都監以抵御吐軍。十七日,吐蕃軍撤退。

      十一月初五,減免鎮、趙、渾、冀四州死罪以下犯人的刑罰,賜給成德軍將士錢財。

      十二月十二日,穆宗在京城南打獵。十四日,在右神策軍擊鞠,繼而去城西打獵。十六日,在苑北打獵。

      長慶元年(821)正月初二,在太清宮舉行裝扮受祭者享用祭禮的“朝獻”祭祀。初三,祭祀太廟。初四,在京城南郊祭天。施行大赦,改年號為“長慶”,賜予文武官員官階、勛銜、爵位。二十二日,在星官翼宿的群星間出現彗星。二十五日,蕭亻免被免職。三十日,在太微星群間出現彗星。

      二月初八,穆宗在麟德殿觀賞奏樂。初九,觀賞神策軍雜技表演。十二日,劉總將盧龍軍八州歸于朝廷。十五日,段文昌被免職。翰林學士、戶部侍郎杜元穎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二十四日,穆宗在麟德殿擊鞠。

      三月十四日,白晝出現太白星。二十一日,對幽、涿、檀、順、瀛、莫、營、平八州死罪以下囚犯施行赦免,免除八個州的徭役一年。賜給盧龍軍軍士錢財。二十二日,穆宗封其弟李憬為..王,李悅為瓊王,李恂為沔王,李懌為婺王,李忄音為茂王,李怡為光王,李協為淄王,李忄詹為衢王,李忄充為澶王;封其子李湛為鄂王,李涵為江王,李氵奏為漳王,李溶為安王,李鏶為潁王。本月,改封李湛為景王。

      五月二十一日,建王李審去世。

      六月,在昴宿星團間出現彗星。初七,吐蕃軍進犯青塞烽,鹽州刺史李文悅打敗吐軍。

      七月初十,幽州盧龍軍都知兵馬使朱克融囚禁其節度使張弘靖反叛。十八日,群臣給穆宗加尊號為“文武孝德皇帝”。施行大赦,賜予文武官員官階、勛銜、爵位。二十八日,成德軍大將王廷湊殺其節度使田弘正反叛。

      八月初九,朱克融攻破莫州。初十,王廷湊攻破冀州,本州刺史王進岌死難。十三日,瀛州軍隊騷亂,抓了其觀察使盧士玫,叛附于朱克融。同日,王廷湊進犯深州。十四日,調用魏博、橫海、昭義、河東、義武諸軍兵力討伐王廷湊。二十六日,裴度任幽、鎮招撫使。

      九月十二日,相州軍隊騷亂,殺了刺史邢氵楚。

      十月初三,諸道鹽鐵轉運使、刑部尚書王播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裴度任鎮州西面行營都招討使。左領軍衛大將軍杜叔良任深州諸道行營節度使。十五日,王廷湊攻破貝州。十六日,易州刺史柳公濟在白石與朱克融作戰,打敗朱克融。十七日,橫海軍節度使烏重胤在饒陽與王廷湊作戰,打敗王廷湊。二十八日,靈武節度使李進誠在大石山與吐蕃軍交戰,打敗吐軍。

      十一月初一,裴度在會星與王廷湊作戰,打敗王廷湊。初三,朱克融進犯定州,義武軍節度使陳楚打敗朱克融。

      十二月初八,杜叔良在博野與王廷湊作戰,大敗。十五日,陳楚在望都與朱克融作戰,打敗朱克融。二十三日,朝廷赦免朱克融。二十七日,陳楚在清源與朱克融作戰,打敗朱克融。

      長慶二年(822)正月初八,魏博軍在南宮潰敗。十一日,魏博節度使田布自殺,兵馬使史憲誠自稱留后。同日,海州海水結冰。

      二月初二,朝廷赦免王廷湊。十九日,崔植被免職。工部侍郎元稹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二十六日,昭義軍節度使劉悟囚禁其監軍劉承亻皆。

      三月十四日,武寧軍節度副使王智興驅逐其節度使崔群。二十七日,代理司徒、淮南節度使裴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王播被免職。

      四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蝕。初二,成德軍節度使牛元翼逃往京城。王廷湊攻破深州。

      五月十二日,邕州刺史李元宗反叛,投奔黃洞蠻族。

      六月初四,宣武軍宿直將李則臣驅逐其節度使李愿,衙門都將李宀介反叛。初五,裴度、元稹被免職。兵部尚書李逢吉任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初六,大風吹落太廟屋脊上祈避火災的裝飾鴟尾。十四日,吐蕃軍進犯靈州,鹽州刺史趙旰打敗吐軍。

      七月初八,宋王李結去世。二十日,李宀介攻破宋州。二十八日,兗鄆節度使曹華在宋州與李宀介作戰,打敗李宀介。二十九日,忠武軍節度使李光顏在尉氏再敗李宀介。

      八月十四日,宣武軍節度使韓充在郭橋再一次打敗李宀介。十八日,李宀介伏法處死。二十五日,下詔:埋葬汴、宋、鄭三州的陣亡者,賜給其家屬谷物三年。

      九月初一,鎮海軍將領王國清謀反,伏法處死。初九,德州軍隊騷亂,殺了本州刺史王稷。

      十月二十二日,穆宗在咸陽打獵。

      十一月十四日,皇太后郭氏去華清宮。十七日,穆宗赴華清宮迎接皇太后,接著在驪山打獵。二十日,集王李緗去世。

      十二月初二,穆宗發病,放出五坊豢養的鷹隼及專供射獵的狐兔。初七,立景王李湛為皇太子。二十七日,對死罪以下囚犯減刑,賜予定時上朝見君的常參文武官員及州府長官官位在其父以下者提升勛銜兩級,宗子諸親提勛銜一級。

      本年冬季,無冰,草木萌生。

      長慶三年(823)三月初七,御史中丞牛僧孺任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初八,淮南、浙東、浙西、江南、宣歙旱災,穆宗派使臣前往巡視、安撫災民,審理在押罪犯的罪狀,考察受災地區的官吏。

      四月初十,陸州僚族反叛。

      五月十八日,京城長安降落冰雹。

      七月十四日,黃洞蠻軍攻破欽州。

      九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蝕。

      十月初八,杜元穎被免職。初十,黃洞蠻軍進犯安南。

      長慶四年(824)正月初一,對死罪以下囚犯減刑,流放的犯人減刑一年。賜予文武官員及皇族子弟、賀正使官階、勛銜、爵位。詔令百官議政。二十一日,委派皇太子李湛代行裁處軍國政事。二十二日,穆宗在清思殿逝世,終年三十歲。

      敬宗,名湛,穆宗的長子。母親是恭僖皇太后王氏。起初被封為鄂王,后改封為景王。

      長慶二年(822)十二月,穆宗因擊球突然得病,三日不見群臣。左仆射裴度三次進呈奏疏,請立皇太子,而翰林學士、中書、門下兩省官員也相繼依官職以此進言。過了數日,穆宗病稍愈,宰相李逢吉請立景王李湛為皇太子。

      長慶四年(824)正月,穆宗逝世。二十三日,門下侍郎、平章事李逢吉兼冢宰。二十六日,李湛在太極殿登基。

      二月初一,敬宗開始處理政事。初三,尊奉其母王氏為皇太后,皇太后郭氏為太皇太后。十一日,放還妃嬪居所內因家庭獲罪收入的宮女奴婢。二十七日,敬宗在中和殿擊鞠。二十八日,在飛龍院擊鞠。同日,反叛的黃洞蠻軍投降。二十九日,敬宗擊鞠奏樂。

      三月初三,施行大赦。免征京畿、河南道青苗稅,減省宮廷經費、車馬、服飾、膳食,取消進貢鷹犬。元和年以來,兩河蕃鎮歸屬于朝廷者授予其一子官職。二十一日,太白星行經天空。

      四月十七日,敬宗在清思殿擊鞠。染坊匠張韶反叛,敬宗來至神策軍,張韶伏法處死。十八日,敬宗回宮。

      五月初七,吏部侍郎李程、戶部侍郎判度支竇易直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六月初二,大風刮壞延喜門、景風門。

      夏季,漢水泛濫。

      八月十一日,白晝出現太白星。二十一日,中官季文德謀反,伏法處死。同日,黃洞蠻軍進犯安南。

      十一月十三日,環王與黃洞蠻軍攻破陸州,刺史葛維死難。十五日,將穆宗安葬于光陵。

      寶歷元年(825)正月初五,在太清宮舉行裝扮受祭者享用祭品的“朝獻”祭禮。初六,祭祀太廟。初七,在京城南郊祭天。施行大赦,更改年號。十一日,牛僧孺被免職。

      四月二十日,群臣給敬宗加尊號為“文武大圣廣孝皇帝”。施行大赦。賜予文武官員官階、爵位。

      五月初七,敬宗在魚藻宮觀看舟船競渡。

      九月十二日,昭義軍節度使劉悟去世,其子劉從諫自稱留后。

      十一月二十七日,敬宗封其子李普為晉王。

      寶歷二年(826)正月初六,調派神策六軍在宮廷內鑿池。

      二月初九,山南西道節使裴度代理司空,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三月十一日,敬宗在魚藻宮觀看舟船競渡。

      四月初一,橫海軍節度使李全略去世,其子李同捷反叛。

      五月十一日,敬宗在魚藻宮觀看舟船競渡。十三日,幽州盧龍軍騷亂,殺其節度使朱克融,其子朱延嗣自稱節度使。

      六月二十五日,敬宗在臨碧池觀看打魚。二十八日,在三處宮殿觀看驢鞠、角牛氐戲。

      七月十八日,衡王李絢去世。同日,將..陂隸屬于掌管帝王膳食的尚食官管轄,禁止百姓在..陂打魚。

      八月十一日,敬宗在新鑿成的宮池觀看舟船競渡。

      九月初十,敬宗在宣和殿觀看百戲表演,連續三日才作罷。十四日,幽州盧龍軍兵馬使李載義殺了朱延嗣,自稱留后。十八日,李程被免職。

      十一月二十一日,李逢吉被免職。二十六日,禁止朝官、方鎮私自設立未經朝廷授予官職的僚屬。

      十二月,中官劉克明反叛。初八,敬宗逝世,年十八歲。

      文宗,名昂,穆宗的次子。母親是貞獻皇太后蕭氏。起初被封為江王。

      寶歷二年(826)十二月,敬宗逝世,劉克明等詐傳偽詔以絳王李悟處理軍國政務。初九,內樞密使王守澄、楊承和,神策護軍中尉魏從簡、梁守謙奉立江王李昂,率領神策六軍、飛龍兵誅戮劉克明,殺了絳王李悟。十二日,江王李昂在宣政殿登基。十五日,開始處理政務。尊奉母親蕭氏為皇太后。十七日,兵部侍郎、翰林學士韋處厚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二十七日,放出宮女三千人,裁減宮廷教坊樂工、翰林伎師術士冗員一千二百七十人,放掉五坊豢養的鷹犬,停止進貢赤色綬帶、雕鏤器物以及金筐寶飾的床榻。

      太和元年(827)二月十三日,施行大赦,更改年號。免征京兆本年夏稅的一半。賜予九廟神主的陪位者子孫官階二級,賜給立功將士官階、爵位,開始實行封賜諸王的后代一子中吏部考試資歷。

      五月初七,取消宰輔大臣奏事由御史搜查后方許進殿的制度。十五日,橫海軍節度使烏重胤討伐李同捷。

      六月初三,淮南節度副大使王播任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二十五日,因旱災對京畿內判死罪以下囚犯減刑。

      七月十三日,將敬宗葬于莊陵。

      十一月二十二日,橫海軍節度使李寰討伐李同捷。

      十二月二十三日,王智興任滄州行營招撫使。

      太和二年(828)正月十五日,地震。

      六月初一,晉王李普去世。十五日,大風拔起樹木。二十一日,峰州刺史王升朝反叛,伏法處死。

      夏季,黃河泛濫,沖壞棣州城;越州海潮泛濫。

      七月十七日,魏博節度使史憲誠在平原與李同捷作戰,打敗李同捷。二十日,在右攝提三星間出現彗星。

      八月十六日,王廷湊反叛。十九日,義武軍節度使柳公濟在新樂與王廷湊作戰,打敗王廷湊。二十六日,在臨城,劉從諫又打敗王廷湊。二十八日,史憲誠在平原與李同捷作戰,打敗李同捷。三十日,劉從諫在昭慶與王廷湊作戰,打敗王廷湊。

      九月二十日,在博野,柳公濟又打敗王廷湊。二十四日,岳王李緄去世。二十七日,安南軍隊騷亂,驅逐了都護韓約。

      十月初八,史憲誠在平原與李同捷作戰,打敗李同捷。十五日,洋王李忻去世。二十五日,竇易直被免職。二十六日,史憲誠在平原與李同捷作戰,打敗李同捷。三十日,幽州盧龍軍節度使李載義又在長蘆打敗李同捷。

      十一月初十,免除棣州徭役一年,受重傷致殘的戰士終身供給谷物。二十二日,昭德寺失火。

      十二月十四日,魏博行營兵馬使丌志沼反叛。二十一日,韋處厚逝世。二十七日,兵部侍郎、翰林學士路隋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太和三年(829)正月初六,宣武、河陽兵討伐丌志沼。十九日,丌志沼逃往鎮州。

      三月初五,取消教坊安排樂工值日演奏。二十五日,任用太原兵馬使傅毅為義武軍節度使,義武軍不接受命令,都知兵馬使張..自稱節度使。二十八日,任命張..為義武軍節度使。

      四月十九日,滄景節度使李..攻下德州,李同捷投降。二十六日,滄德宣慰使柏耆將李同捷帶回京城,在將陵殺了李同捷。

      五月十三日,免除滄、景、德、棣四州徭役一年。

      六月二十六日,魏博軍隊騷亂,殺了節度使史憲誠,都知兵馬使何進滔自稱留后。

      八月初四,朝廷將相、衛、澶三州隸屬于相衛節度使,何進滔不接受命令。十四日,因旱災免去京畿九縣本年租稅。二十五日,赦免王廷湊。二十七日,吏部侍郎李宗閔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十月初六,儀衛衙中失火。

      十一月十六日,文宗在太清宮舉行裝扮受祭者享用祭品的“朝獻”祭禮。十七日,祭祀太廟。十八日,在京城南郊祭天。施行大赦。下詔:不要進獻難制成、難生成的異常之物,焚毀絲布繚綾織機。本月,云南蠻攻破..、邛二州。

      十二月初一,調遣鄂岳、襄鄧、忠武軍兵力討伐云南蠻。初四,云南蠻軍進犯成都,右領軍衛大將軍董重質任左右神策軍及諸道行營西川都知兵馬使前往討伐。十三日,云南蠻軍進犯梓州。十六日,進犯蜀州。

      太和四年(830)正月十三日,文宗封其子李永為魯王。十六日,武昌軍節度使牛僧孺任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十九日,王播去世。

      二月初十,興元軍隊騷亂,殺了節度使李絳。

      三月二十九日,禁止在京畿射獵。

      四月初三,奚族劫掠邊境,李載義打敗奚軍。

      六月初五,裴度受任處理重大軍國事務。

      夏季,舒州一帶的長江泛濫。

      七月十一日,尚書右丞宋申錫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九月十一日,裴度被免職。

      太和五年(831)正月二十一日,幽州盧龍軍騷亂,驅逐其節度使李載義,殺了莫州刺史張慶初,兵馬使楊志誠自稱留后。

      三月初二,將宋申錫貶為太子右庶子。初五,將漳王李湊降封為巢縣公。

      六月二十八日,梓州玄武江泛濫。

      太和六年(832)正月十八日,對死罪以下囚犯減刑。

      二月,蘇州地震,地面長出白毛狀物。

      五月二十八日,給遭疫病死亡的百姓棺木,十歲以下不能獨立生存的兒童每人給二月口糧。

      七月十八日,原王李逵去世。

      十一月甲子日,立魯王李永為皇太子。

      十二月初七,牛僧孺被免職。十一日,珍王李讠咸去世。

      太和七年(833)正月初四,取消吳、蜀二地進貢冬茶。

      二月二十八日,兵部尚書李德裕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三月初四,幽州盧龍軍節度使楊志誠扣押朝廷派來的春衣使邊奉鸞,送奚、契丹使尹士恭。十四日,和王李綺去世。

      六月十八日,地震。十九日,李宗閔被免職。

      七月十七日,尚書右仆射、諸道鹽鐵轉運使王涯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閏七月初一,文宗因旱災避離正殿,減少膳食,停止奏樂,放出宮女千人,放掉五坊豢養的鷹犬。

      八月初七,對死罪以下的囚犯減刑。賜予文武官員及州府長官職位在其父以下者勛銜兩級。

      十二月十八日,文宗生病。

      太和八年(834)二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蝕。初九,文宗因病愈,對死罪以下的囚犯減刑。

      四月初五,下詔書:用笞刑不要鞭打犯人背部。

      五月十九日,宮內馬廄飛龍、神駒中廄失火。

      六月初七,莒王李紓去世。

      七月十二日,雷擊定陵的寢宮。十四日,郯王李經去世。

      九月初三,在太微垣諸星間出現彗星。

      十月初四,幽州盧龍軍大將史元忠驅逐其節度使楊志誠,自稱代行處理節度兵馬。十三日,山南西道節度使李宗閔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十七日,李德裕被免職。

      十一月初七,成德軍節度使王廷湊去世,其子王元逵自稱代行處理節度事務。三十日,莫州軍隊騷亂,驅逐其刺史張惟氵凡。

      十二月初三,對京畿死罪以下囚犯減刑。

      太和九年(835)正月十七日,巢縣公李湊去世。

      二月辛亥日,冀王李纟求去世。乙卯日,京城長安地震。

      四月二十一日,路隋被免職。二十三日,浙江東道觀察使賈饣束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二十六日,大風拔起樹木,刮落含元殿屋脊上祈求避免火災的裝飾鴟尾,損壞了門觀。

      五月二十七日,王涯任司空。

      六月二十八日,將李宗閔貶為明州刺史。

      七月初八,御史大夫李固言任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九月初八,殺陳弘志。二十四日,李固言被免職。二十六日,御史中丞舒元輿任刑部侍郎,翰林學士、兵部郎中李訓任禮部侍郎,一并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十月初九,殺觀軍容使王守澄。

      十一月初四,殺武寧軍監軍使王守涓。二十一日,李訓與河東節度使王..、..寧節度使郭行余、御史中丞李孝本、京兆少尹羅立言密謀誅除得勢的太監,未遂,李訓逃往鳳翔。二十三日,尚書右仆射鄭覃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二十四日,權知戶部侍郎李石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左神策軍中尉仇士良殺王涯、賈饣束、舒元輿、李孝本、羅立言、王..、郭行余、鳳翔少尹魏逢。二十七日,白晝天昏地暗。同日,鳳翔監軍使張仲清殺其節度使鄭注。二十八日,仇士良殺右金吾衛大將軍韓約。

      十二月初一,殺左金吾衛將軍李貞素、翰林學士顧師邕。十六日,對京城死罪以下犯人減刑。

      開成元年(836)正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蝕。施行大赦,更改年號。免去太和五年(831)以前拖欠的租賦、京畿本年賦稅,賜予文武官員官階、爵位。

      二月初五,停止進獻鷙鳥、獵犬。

      三月,京城長安地震。

      四月二十二日,淄王李協去世。二十五日,山南西道節度使李固言任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七月,滹沱河泛濫。初八,空中降土如雨。

      十二月二十四日,溆王李縱去世。

      開成二年(837)二月十二日,在東方出現彗星。二十五日,均王李緯去世。

      三月初三,文宗因彗星出現減少膳食。初九,文宗身穿白色素服避離正殿,停止奏樂。對死罪囚犯減刑,判流放罪以下罪犯免刑。放掉五坊豢養的鷹隼,禁止在京畿捕捉獵物。

      四月初五,工部侍郎陳夷行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二十三日,文宗因旱災避離正殿。

      六月十四日,河陽軍隊騷亂,驅逐其節度使李泳。二十七日,綿州僚人反叛。

      七月初二,黨項羌族軍進犯振武。

      八月十九日,文宗封其兄之子李休復為梁王,李執中為襄王,李言揚為杞王,李成美為陳王。二十二日,封其子李宗儉為蔣王。

      十月十八日,李固言被免職。

      十一月初五,京城長安地震。十七日,有流星隕落在興元。

      開成三年(838)正月初五,刺客刺傷李石。戊申日,大風拔起樹木。諸道鹽鐵轉運使、戶部尚書楊嗣復,戶部侍郎李玨,一并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十七日,李石被免職。

      夏季,漢水泛濫。

      八月十四日,嘉王李運去世。

      十月初一,義武軍節度使張..去世,其子張元益自稱留后。十六日,皇太子李永去世。二十一日,有彗星在軫宿四星間出現。

      十一月初八,對死罪以下犯人減刑。

      開成四年(839)正月二十日,在室宿天區的羽林軍星官間有彗星出現。閏正月二十三日,有彗星出現在卷舌星官六星間。

      五月十六日,鄭覃、陳夷行被免職。

      七月二十五日,太常卿崔鄲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八月初二,..王李憬去世。

      十月十八日,文宗立陳王李成美為皇太子。二十六日,地震。

      十一月二十一日,對京畿死罪以下的犯人減刑。

      十二月初七,乾陵寢宮失火。

      開成五年(840)正月初一,文宗患病。初二,左右神策軍護軍中尉魚弘志、仇士良擁立潁王李炎為皇太弟,代行處理軍國事務,廢黜皇太子李成美為陳王。初三,仇士良殺了仙韶院副使尉遲璋。初四,文宗在太和殿逝世,終年三十三歲。

      武宗名炎,穆宗的第五個兒子。母親是宣懿皇太后韋氏。武宗最初被封為潁王,官職漸升至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吏部尚書。

      開成五年(840)正月,文宗病危,神策軍護軍中尉仇士良、魚弘志詐傳偽詔廢黜皇太子李成美仍為陳王,立潁王李炎為皇太弟。初四,李炎在文宗靈柩前登帝位。十四日,殺陳王李成美、安王李溶、賢妃楊氏。十七日,武宗開始處理政事。追尊母親韋氏為皇太后。

      二月初八,施行大赦。十三日,在玄武七宿的營室、東壁二星官間出現彗星。

      四月十八日,大風拔起樹木。

      五月初四,楊嗣復被免職。諸道鹽鐵轉運使、刑部尚書崔珙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二十七日,大風拔起樹木。

      六月二十二日,武宗因旱災避離正殿,訊察犯人的罪案,對河北、河南、淮南、浙東、福建等遭受蝗災、疫病流行的各州免除其徭役。

      七月初四,大風拔起樹木。

      八月十一日,降雨。十九日,將文宗安葬在章陵。內樞密使劉弘逸、薛季眣領兵殺仇士良,未成,被處死。二十七日,李玨被免職。

      九月初四,淮南節度副大使李德裕任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十月初一,回鶻軍進犯天德軍。

      十一月初六,在東方有彗星出現。魏博節度使何進滔去世,其子何重霸自稱留后。

      十二月,武宗封其子李峻為杞王。

      會昌元年(841)正月初七,武宗在太清宮舉行裝扮受祭者享用祭品的“朝獻”祭祀。初八,祭祀太廟。初九,在京城南郊祭天。施行大赦,更改年號。

      三月,御史大夫陳夷行任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七月,在室宿的羽林軍星官間有彗星出現。二十四日,漢水泛濫。

      九月二十六日,幽州盧龍軍將領陳行泰殺了節度使史元忠,自稱掌管留后事務。

      閏九月,幽州盧龍軍將領張絳殺了陳行泰,自稱主持軍務。

      十月,幽州盧龍軍驅逐了張絳,雄武軍使張仲武進入幽州。

      十一月初六,有彗星在營室的二星之間出現。十五日,武宗避離正殿,減少膳食,訊察犯人罪案,取消土木營造。二十七日,崔鄲被免職。

      會昌二年(842)正月,宋、亳二州地震。初四,李德裕任司空。回鶻軍進犯橫水柵,強取天德軍、振武軍二地。

      二月十二日,淮南節度副大使李紳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三月,回鶻軍進犯云、朔二州。

      四月二十三日,群臣為武宗奉加尊號:仁圣文武至神大孝皇帝。施行大赦,賜予文武官員官階、勛銜、爵位。

      五月初二,回鶻的..沒斯投降。

      六月,陳夷行被免職。河東節度使劉沔在云州與回鶻軍交戰,大敗。

      七月,武宗到左神策軍檢閱軍隊。尚書右丞兼御史中丞李讓夷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嵐州平民田沔川反叛,被處死。回鶻可汗進犯大同川。

      九月,劉沔任回鶻南面招撫使,幽州盧龍軍節度使張仲武任東面招撫使,右金吾衛大將軍李思忠任河西、黨項都將西南面招討使。

      十月初七,武宗封其子李峴為益王,李岐為兗王。

      十一月,武宗在白鹿原打獵。

      十二月,武宗封其子李嶧為德王,李嵯為昌王。二十四日,京城長安地震。

      會昌三年(843)正月二十一日,天德軍行營副使石雄在殺胡山與回鶻軍交戰,打敗回軍。

      二月初二,日月合朔,有日蝕。十二日,崔珙被免職。

      本年春季,降大雪。

      四月十一日,昭義軍節度使劉從諫去世,其子劉稹自稱留后。

      五月初六,炸雷,東都廣運樓遭天火焚燒。十三日,成德軍節度使王元逵任北面招討澤潞使,魏博節度使何弘敬任東面招討澤潞使,以及河中節度使陳夷行,河陽節度使王茂元、劉沔領兵討伐劉稹。二十日,翰林學士承旨、中書舍人崔鉉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武寧軍節度使李彥佐任晉絳行營諸軍節度招討使。

      六月,西內神龍寺失火。初四,李德裕任司徒。

      本年夏季,在宮內建造望仙觀。

      七月十三日,免征河東本年秋稅。

      九月初五,忠武軍節度使王宰兼河陽行營攻討使。二十一日,武宗因久雨不晴,訊察犯人罪案,免征京兆府秋稅。

      十月十四日,晉絳行營節度使石雄在烏嶺與劉稹作戰,打敗劉稹。二十七日,正午月食太白星。本月,黨項羌族軍進犯鹽州。

      十一月,羌軍進犯..、寧二州,兗王李岐任靈夏六道元帥、安撫黨項大使,御史中丞李回任其副職。安南軍隊騷亂,驅逐其經略使武渾。

      十二月初三,王宰攻克天井關。

      會昌四年(844)正月初一,河東將領楊弁驅逐其節度使李石。

      二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蝕。初八,楊弁伏法處死。

      三月,石雄兼冀氏行營攻討使,晉州刺史李丕任副使。

      六月初七,中書省、門下省、御史臺訊察記錄囚犯的罪狀。

      閏七月十一日,李紳被免職。淮南節度副大使杜..任尚書右仆射,兼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二十五日,昭義軍將領裴問與邢州刺史崔嘏獻城歸降。本月,氵名州刺史王釗、磁州刺史安玉獻城歸降。

      八月十五日,昭義軍將領郭誼殺劉稹歸降。十八日,免除澤、潞、邢、氵名、磁五州徭役一年,免征太原、河陽及懷、陜、晉、絳四州的秋稅。二十八日,李德裕任太尉。

      十月,武宗在..縣打獵。

      十二月,到云陽打獵。

      會昌五年(845)正月初一,群臣為武宗奉加尊號:仁圣文武章天成功神德明道大孝皇帝。同日,武宗在太清宮舉行裝扮受祭者享用祭品的“朝獻”祭禮。初二,祭祀太廟。初三,在京城南郊祭天。施行大赦,賜予文武官員官階、勛銜、爵位,授予文宣公孔子,北周、隋朝王室后代,商、周、漢王朝后裔的一個兒子吏部中選出身。在長安南郊建造仙臺。十二日,皇太后韋氏逝世。

      三月,天旱。

      五月初六,將敬宗生母、恭僖皇太后王氏安葬于光陵。十六日,杜..、崔鉉被免職。十九日,戶部侍郎李回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六月初九,在神策軍營地建造望仙樓。

      七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蝕。本月,山南東道節度使鄭肅任檢校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八月初七,大毀佛寺,讓僧尼還俗。

      十月,在虎牢關建造昭武廟。

      會昌六年(846)二月初二,因旱災,對死罪以下的犯人減刑,免征本年夏稅。初九,夏、綏、銀節度使米暨任東北道招討黨項使。

      三月二十一日,武宗患病。左神策軍護軍中尉馬元贄立光王李怡為皇太叔,暫行處理軍國政事。二十三日,武宗在大明宮逝世,終年三十三歲。

      宣宗,名忱,憲宗的第十三個兒子。母親是孝明皇太后鄭氏。宣宗起初被封為光王。性格嚴肅寡言。宮中有人認為他沒有恩情。

      會昌六年(846),武宗病危,左神策軍護軍中尉馬元贄立光王李忱為皇太叔。

      三月二十三日,宣宗在武宗靈柩前登帝位。

      四月初五,宣宗開始處理政事。尊奉母親鄭氏為皇太后。初六,李德裕被免職。二十一日,李讓夷任司空。

      五月初五,施行大赦。翰林學士承旨、兵部侍郎白敏中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二十一日,宣宗封其子李溫為鄆王,李氵美為雍王,李涇為雅王,李滋為夔王,李沂為慶王。

      七月,李讓夷被免職。

      八月初二,大行宮失火。初三,將武宗葬在端陵。

      九月,鄭肅被免職。兵部侍郎、判度支盧商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云南蠻族軍隊進犯安南,經略使裴元裕打敗云南蠻軍。

      十二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蝕。

      大中元年(847)正月十五日,宣宗在太清宮舉行裝扮受祭者享用祭品的“朝獻”祭禮。十六日,祭祀太廟。十七日,在京城南郊祭天。施行大赦,更改年號。恢復已故的被貶降級官員的官爵,賜予文武官員官階、勛銜,賜給老人布帛,授予文宣王孔子,北周、隋朝宗室及商、周、漢三代王朝的后代一個兒子官職。

      二月十七日,宣宗因旱災避離正殿,減少膳食,訊察京都囚犯的罪案,取消太常寺教坊演習音樂,減少文武百官的俸祿,放出宮女五百人,放掉五坊豢養的鷹犬,停止供給飛龍馬正糧做飼料。

      三月,盧商被免職。刑部尚書、判度支崔元式任門下侍郎,翰林學士承旨、戶部侍郎韋琮任中書侍郎,一并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閏三月,大肆恢復佛寺。

      四月十五日,皇太后逝世。

      五月,張仲武與奚族北部落交戰,打敗奚軍。吐蕃、回鶻進犯河西,河東節度使王宰前往討伐。

      八月初三,李回被免職。初七,將貞獻皇太后蕭氏葬于光陵。

      十二月二十七日,將太子少保李德裕貶為潮州司馬。

      大中二年(848)正月初三,群臣為宣宗奉加尊號為圣敬文思和武光孝皇帝。施行大赦。諸皇族嫡長子一支后人中未做官的,授予其中一人中吏部試出身,賜予文武官員官階、勛銜、爵位。

      三月,宣宗封其子李澤為濮王。

      五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蝕。崔元式被免職。兵部侍郎、判度支周墀,刑部侍郎、諸道鹽鐵轉運使馬植,并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二十一日,懿安太皇太后郭氏逝世。

      七月十二日,在凌煙閣上續繪功臣像。

      十一月二十六日,將懿安太皇太后葬于景陵。將韋琮貶為太子賓客,分管東都。

      大中三年(849)二月,吐蕃將秦、原、安樂三州,石門、驛藏、木峽、制勝、六盤、石峽、蕭等七關歸于朝廷。

      三月,宣宗下詔:待制官與刑法官、諫官依次應對詢問。馬值被免職。

      本年春季,降霜使桑葉枯敗。

      四月初一,周墀被免職。御史大夫崔鉉任中書侍郎,兵部侍郎、判戶部事魏扶,一并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初九,幽州盧龍軍節度使張仲武去世,其子張直方自稱留后。

      五月,武寧軍騷亂,驅逐其節度使李廓。

      十月初一,京城長安地震。本月,振武、天德、靈武諸軍及鹽、夏二州地震。吐蕃將維州歸于朝廷。

      十一月二十九日,宣宗封其弟李惕為彭王。

      十二月,吐蕃將扶州歸于朝廷。

      大中四年(850)正月初一,施行大赦。

      四月二十四日,因久雨不住,宣宗下詔:京城及京城附近轄區審察囚犯的罪案,免除度支、鹽鐵、戶部拖欠的賦稅。

      六月初二,魏扶去世。戶部尚書、判度支崔龜從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八月,幽州盧龍軍發生騷亂,驅逐其節度使張直方,衙將張允伸自稱留后。

      十月二十七日,翰林學士承旨、兵部侍郎令狐..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十一月,黨項羌族軍隊進犯..、寧二州。

      十二月,鳳翔節度使李安業、河東節度使李拭任招討黨項使。

      大中五年(851)三月,白敏中任司空,招討南山、平夏黨項行營兵馬都統。

      四月,赦免平夏的黨項羌人。二十九日,免除靈、鹽、夏三州,..寧、..坊等道徭役三年。

      六月,宣宗封其子李潤為鄂王。

      八月初六,赦免南山的黨項羌人。

      十月,沙州人張義潮將瓜、沙、伊、肅、鄯、甘、河、西、蘭、岷、廓十一州歸于朝廷。白敏中被免職。三十日,戶部侍郎、判戶部魏謨擔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十一月,崔龜從被免職。

      十二月,盜賊砍斷景陵門前的立戟。

      本年,湖南發生饑荒。

      大中六年(852)三月,有彗星在觜宿、參宿二星官間出現。

      七月,雍王李氵美去世。

      八月,禮部尚書、諸道鹽鐵轉運使裴休擔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九月,僚族軍隊進犯昌、資二州。

      十一月,宣宗封其弟李惴為棣王。

      本年,淮南發生饑荒。

      大中七年(853)正月十五日,宣宗在太清宮舉行裝扮受祭者享用祭品的“朝獻”祭禮。十六日,祭祀太廟。十七日,在京城南郊祭天,施行大赦。

      大中八年(854)正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蝕。

      三月,宣宗因旱災訊察囚犯的罪案。

      九月,宣宗封其子李洽為懷王,李..為昭王,李汶為康王。

      大中九年(855)正月初四,成德軍節度使王元逵去世,其子王紹鼎自稱留后。

      閏四月二十三日,禁止嶺外百姓販賣男女人口。

      七月,宣宗因旱災派遣使臣巡視、安撫淮南,減少地方官府上交朝廷的賦稅和饋贈財物的運送,免除拖欠的租稅,發放糧食救濟百姓。初九,崔鉉被免職。十三日,取消淮南、宣歙、浙西的冬至節、正月初一例常進貢,以它代替貧民應納租稅。本月,浙江東道軍隊騷亂,驅逐其觀察使李訥。

      大中十年(856)正月十三日,御史大夫鄭朗任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九月,宣宗封其子李灌為衛王。

      十月十八日,裴休被免職。

      十二月二十三日,戶部侍郎、判戶部崔慎由任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大中十一年(857)二月十三日,魏謨被免職。

      五月,容管的軍隊發生騷亂,驅逐了經略使王球。

      七月初五,兵部侍郎、判度支蕭鄴擔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德軍節度副大使王紹鼎去世,其弟王紹懿自稱留后。

      八月,宣宗封其子李氵雍為廣王。

      九月初一,有彗星在星官房宿四星間出現。

      十月初八,鄭朗被免職。

      大中十二年(858)正月初五,戶部侍郎、判度支劉蠪擔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二月,廢除穆宗的忌日,保留光陵的朝拜與守陵的宮女。初九,崔慎由被免職。

      閏二月,自頭年十月無雨,至本月才下雨。

      三月,鹽州監軍使楊玄價殺了本州刺史劉皋。

      四月初九,嶺南軍隊發生騷亂,驅逐其節度使楊發。十七日,兵部侍郎、諸道鹽鐵轉運使夏侯孜擔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五月初六,劉蠪去世。二十日,湖南軍隊騷亂,驅逐其觀察使韓琮。

      六月初六,江西都將毛鶴驅逐其觀察使鄭憲。二十一日,南蠻軍進犯邊境。

      七月,容州將領來正反叛,伏法處死。

      八月,宣歙將領康全泰驅逐其觀察使鄭薰,淮南節度使崔鉉兼宣、歙、池觀察處置使討伐康全泰。二十九日,太原地震。

      十月,康全泰伏法處死。

      十二月,毛鶴伏法處死。二十七日,兵部侍郎、判戶部蔣伸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大中十三年(859)正月初一,施行大赦,免除度支、戶部拖欠的賦稅,放出宮女。

      八月初九,左神策軍護軍中尉王忠實立鄆王李溫為皇太子,暫行處理軍國政事。初十,宣宗在咸寧殿逝世,終年五十歲。謚號是圣武獻文孝皇帝。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將宣宗的謚號增為“元圣至明成武獻文睿智章仁神聰懿道大孝皇帝”。

      評說:按《春秋》的褒貶準則,君主被亂臣逆子殺害而不公開譴責逆賊,就嚴厲地向這個國家問罪,認為它沒有為臣為子之道。憲宗被殺害,經歷三任皇帝而謀殺憲宗的逆賊仍然安在。到了文宗,不能彰明陳弘志等逆賊的罪惡,按國家的常法治他們的罪,僅僅只是殺了他們而已,這實在是可嘆。穆宗、敬宗昏昧無德,由于他們在位時間不長,因此尚未達到使天下敗毀混亂的地步,但敬宗終于禍及自身,這哪里有聲討逆賊的意念呢?文宗的恭順克己溫文爾雅,出自稟性;曾閱讀輯錄太宗與魏征等大臣問答議政、施政舉措等內容的《貞觀政要》,慨嘆仰慕貞觀之治。到他登上帝位,專心一意治國,每在延英殿與宰輔大臣策問應對,通常都將近一個半時辰。唐朝制度規定:天子每逢單日臨朝處理政務,而命令停止上朝聽政,或遇酷暑、大雨雪免掉群臣入朝參見都用雙日。凡授予官職,文宗必定召見詢問,親自考察他是否有才能。因此太和初期,政事得到整頓,政治號稱清明。但文宗為人仁厚而少決斷,承接了父兄釀成的積弊,宦官又從中亂政枉法,他卻禁制不得其法,所以終于因此而陷入困境。太和九年十一月的“甘露之變”,李訓、鄭注等誅除宦官的計謀敗露,致使十余家大臣遭受誅族,禍及忠良,冤憤無盡,也只能抱恨含冤而已。以此來說,文宗能殺掉陳弘志,也算伸展其心志了。

      古時殷王武丁得到傅說一人,振興國勢由弱而強,他就是在位五十九年的商高宗。唐武宗重用李德裕一人,終于成就了他的功業。然而,他奮力除去佛教十分急切,卻又親自稟承道教秘文,祈求服藥以獲長生。由此可見他并不是明智而不受蠱惑的人,只是所好所惡不同罷了。宣宗精于據事決斷,卻以能辨察真偽為賢明,從而不再有仁愛恩德的情意。唉,從此以后,唐朝就衰落了!


      男人天堂2018亚洲男人天堂| 亚洲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成人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片|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春色|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 亚洲 日韩 色 图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美女久久久 |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 亚洲神级电影国语版| 亚洲精品456播放| 亚洲第一区二区快射影院| 亚洲老妈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天堂在线| 91亚洲导航深夜福利|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五月天|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系列| 亚洲乱码无限2021芒果| 国产亚洲欧洲精品|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偷一| 亚洲欧洲国产经精品香蕉网| 在线观看午夜亚洲一区| 亚洲成aⅴ人片久青草影院按摩| 久久亚洲春色中文字幕久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亚洲色少妇熟女11p|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播放大全| 中国china体内裑精亚洲日本| 少妇中文字幕乱码亚洲影视| 综合亚洲伊人午夜网|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gogo全球高清大胆亚洲|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