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籍 > 新唐書 > 新唐書·本紀·卷一·高祖

      新唐書·本紀·卷一·高祖

      歐陽修、宋祁等

      原文

      高祖

      高祖神堯大圣大光孝皇帝諱淵,字叔德,姓李氏,隴西成紀人也。其七世祖皓,當晉末,據秦、涼以自王,是為涼武昭王。皓生歆,歆為沮渠蒙遜所滅。歆生重耳,魏弘農太守。重耳生熙,金門鎮將,戍于武川,因留家焉。熙生天賜,為幢主。天賜生虎,西魏時,賜姓大野氏,官至太尉,與李弼等八人佐周代魏有功,皆為柱國,號“八柱國家”。周閔帝受魏禪,虎已卒,乃追錄其功,封唐國公,謚曰襄。襄公生昺,襲封唐公,隋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卒,謚曰仁。

      仁公生高祖于長安,體有三乳,性寬仁,襲封唐公。隋文帝獨孤皇后,高祖之從母也,以故文帝與高祖相親愛。文帝相周,復高祖姓李氏,以為千牛備身,事隋譙、隴二州刺史。大業中,歷岐州刺史、滎陽樓煩二郡太守,召為殿內少監、衛尉少卿。

      煬帝征遼東,遣高祖督運糧于懷遠鎮。楊玄感將反,其兄弟從征遼者皆逃歸,高祖先覺以聞。煬帝遽班師,以高祖為弘化留守,以御玄感,詔關右諸郡兵皆受高祖節度。

      是時,隋政荒,天下大亂,煬帝多以猜忌殺戮大臣。嘗以事召高祖,高祖遇疾,不時謁。高祖有甥王氏在后宮,煬帝問之,王氏對以疾,煬帝曰:“可得死否?”高祖聞之益懼,因縱酒納賂以自晦。

      十一年,拜山西河東慰撫大使,擊龍門賊母端兒,射七十發皆中,賊敗去,而斂其尸以筑京觀,盡得其箭于其尸。又擊絳州賊柴保昌,降其眾數萬人。突厥犯塞,高祖與馬邑太守王仁恭擊之。隋兵少,不敵,高祖選精騎二千為游軍,居處飲食隨水草如突厥,而射獵馳騁示以閑暇,別選善射者伏為奇兵。虜見高祖,疑不敢戰,高祖乘而擊之,突厥敗走。

      十三年,拜太原留守,擊高陽歷山飛賊甄翟兒于西河,破之。是時,煬帝南游江都,天下盜起。高祖子世民知隋必亡,陰結豪杰,招納亡命,與晉陽令劉文靜謀舉大事。計已決,而高祖未之知,欲以情告,懼不見聽。高祖留守太原,領晉陽宮監,而所善客裴寂為副監,世民陰與寂謀,寂因選晉陽宮人私侍高祖。高祖過寂飲酒,酒酣從容,寂具以大事告之,高祖大驚。寂曰:“正為宮人奉公,事發當誅,為此爾。”世民因亦入白其事,高祖初陽不許,欲執世民送官,已而許之,曰:“吾愛汝,豈忍告汝邪?”然未有以發。而所在盜賊益多,突厥數犯邊,高祖兵出無功,煬帝遣使者執高祖詣江都,高祖大懼。世民曰:“事急矣,可舉事!”已而煬帝復馳使者赦止高祖,其事遂已。

      是時,劉武周起馬邑,林士弘起豫章,劉元進起晉安,皆稱皇帝;硃粲起南陽,號楚帝;李子通起海陵,號楚王;邵江海據岐州,號新平王;薛舉起金城,號西秦霸王;郭子和起榆林,號永樂王;竇建德起河間,號長樂王;王須拔起恒、定,號漫天王;汪華起新安,杜伏威起淮南,皆號吳王;李密起鞏,號魏公;王德仁起鄴,號太公;左才相起齊郡,號博山公;羅藝據幽州,左難當據涇,馮盎據高、羅,皆號總管;梁師都據朔方,號大丞相;孟海公據曹州,號錄事;周文舉據淮陽,號柳葉軍;高開道據北平,張長遜據五原,周洮據上洛,楊士林據山南,徐圓朗據兗州,楊仲達據豫州,張善相據伊、汝,王要漢據汴州,時德睿據尉氏,李義滿據平陵,綦公順據青、萊,淳于難據文登,徐師順據任城,蔣弘度據東海,王薄據齊郡,蔣善合據鄆州,田留安據章丘,張青特據濟北,臧君相據海州,殷恭邃據舒州,周法明據永安,苗海潮據永嘉,梅知巖據宣城,鄧文進據廣州,俚酋楊世略據循、潮,冉安昌據巴東,甯長真據郁林,其別號諸盜往往屯聚山澤。而劉武周攻汾陽宮,高祖乃集將吏告曰:“今吾為留守,而賊據離宮,縱賊不誅,罪當死。然出兵必待報,今江都隔遠,后期奈何?”將吏皆曰:“國家之利可專者,公也。”高祖曰:“善。”乃募兵,旬日間得眾一萬。

      副留守虎賁郎將王威、虎牙郎將高君雅見兵大集,疑有變,謀因禱雨晉祠以圖高祖。高祖覺之,乃陰為備。五月甲子,高祖及威、君雅視事,開陽府司馬劉政會告威、君雅反,即坐上執之。丙寅,突厥犯邊,高祖令軍中曰:“人告威、君雅召突厥,今其果然。”遂殺之以起兵。遣劉文靜使突厥,約連和。

      六月己卯,傳檄諸郡,稱義兵,開大將軍府,置三軍。以子建成為隴西公、左領軍大都督,左軍隸焉;世民為燉煌公、右領軍大都督,右軍隸焉;元吉為姑臧公,中軍隸焉。裴寂為長史,劉文靜為司馬,石艾縣長殷開山為掾,劉政會為屬,長孫順德、王長諧、劉弘基、竇琮為統軍。開倉庫賑窮乏。七月壬子,高祖杖白旗,誓眾于野,有兵三萬,以元吉為太原留守。癸丑,發太原。甲寅遣將張綸徇下離石、龍泉、文城三郡。丙辰,次靈石,營于賈胡堡。隋虎牙郎將宋老生屯于霍邑,以拒義師。丙寅,隋鷹揚府司馬李軌起武威,號大涼王。八月辛巳,敗宋老生于霍邑。丙戌,下臨汾郡。辛卯,克絳郡。癸巳,次龍門,突厥來助。隋驍衛大將軍屈突通守河東,絕津梁。壬寅,馮翊賊孫華、土門賊白玄度皆具舟以來逆。九月戊午,高祖領太尉,加置僚佐。以少牢祀河,乃濟。甲子,次長春宮。丙寅,隴西公建成、劉文靜屯永豐倉守潼關,敦煌公世民自渭北徇三輔,從父弟神通起兵于鄠,柴氏婦,高祖女也,亦起兵于司竹,皆與世民會。眉阝賊丘師利李仲文、盩厔賊何潘仁向善思、宜君賊劉炅皆來降,因略定鄠、杜。壬申,高祖次馮翊。乙亥,敦煌公世民屯阿城,隴西公建成自新豐趨霸上。丙子,高祖自下邽以西,所經隋行宮、苑御,悉罷之,出宮女還其家。十月辛巳,次長樂宮,有眾二十萬。隋留守衛文升等奉代王侑守京城,高祖遣使諭之,不報。乃圍城,下令曰:“犯隋七廟及宗室者,罪三族。”丙申,隋羅山令蕭銑自號梁公。十一月丙辰,克京城。命主符郎宋公弼收圖籍。約法十二條,殺人、劫盜、背軍、叛者死。癸亥,遙尊隋帝為太上皇,立代王為皇帝。大赦,改元義寧。甲子,高祖入京師,至朝堂,望闕而拜。隋帝授高祖假黃鉞、使持節、大都督內外諸軍事、大丞相、錄尚書事,進封唐王。以武德殿為丞相府,下教曰令,視事于虔化門。十二月癸未,隋帝贈唐襄公為景王;仁公為元王;夫人竇氏為唐國妃,謚曰穆。以建成為唐國世子;世民為唐國內史,徙封秦國公;元吉為齊國公。丞相府置長史、司錄以下官。趙郡公孝恭徇山南。甲辰,云陽令詹俊徇巴、蜀。

      二年正月丁未,隋帝詔唐王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加前后羽葆、鼓吹。戊午,周洮降。戊辰,世子建成為左元帥,秦國公世民為右元帥,徇地東都。二月己卯,太常卿鄭元定樊、鄧,使者馬元規徇荊、襄。三月己酉,齊國公元吉為太原道行軍元帥。乙卯,世民徙封趙國公。丙辰,隋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弒太上皇于江都,立秦王浩為皇帝。吳興郡守沈法興據丹陽,自稱江南道總管。樂安人盧祖尚據光州,自稱刺史。戊辰,隋帝進唐王位相國,總百揆,備九錫,唐國置丞相等官,立四廟。四月己卯,張長遜降。辛巳,停竹使符,班銀菟符。五月乙巳,隋帝命唐王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蹕。甲寅,王德仁降。戊午,隋帝遜于位,以刑部尚書蕭造、司農少卿裴之隱奉皇帝璽紱于唐王,三讓乃受。

      武德元年五月甲子,即皇帝位于太極殿。命蕭造兼太尉,告于南郊,大赦,改元。賜百官、庶人爵一級,義師所過給復三年,其馀給復一年。改郡為州,太守為刺史。庚午,太白晝見。隋東都留守元文都及左武衛大將軍王世充立越王侗為皇帝。六月甲戌,趙國公世民為尚書令,裴寂為尚書右仆射、知政事,劉文靜為納言,隋民部尚書蕭瑀、丞相府司錄參軍竇威為內史令。丙子,太白晝見。己卯,追謚皇高祖曰宣簡公;皇曾祖曰懿王;皇祖曰景皇帝,廟號太祖,祖妣梁氏曰景烈皇后;皇考曰元皇帝,廟號世祖,妣獨孤氏曰元貞皇后;妃竇氏曰穆皇后。庚辰,立世子建成為皇太子,封世民為秦王,元吉齊王。癸未,薛舉寇涇州,秦王世民為西討元帥,劉文靜為司馬。太仆卿宇文明達招慰山東。乙酉,奉隋帝為酅國公,詔曰:“近世時運遷革,前代親族,莫不夷絕。歷數有歸,實惟天命;興亡之效,豈伊人力。前隋蔡王智積等子孫,皆選用之。”癸巳,禁言符瑞者。辛丑,竇威薨。黃門侍郎陳叔達判納言,將作大匠竇抗兼納言。七月壬子,劉文靜及薛舉戰于涇州,敗績。乙卯,郭子和降。庚申,廢隋離宮。八月壬申,劉文靜除名。戊寅,約功臣恕死罪。辛巳,薛舉卒。壬午,李軌降。甲申,巖州刺史王德仁殺招慰使宇文明達以反。己丑,秦王世民為西討元帥,以討薛仁杲。庚子,贈隋太常卿高颎上柱國、郯國公,上柱國賀若杞國公,司隸大夫薛道衡上開府、臨河縣公,刑部尚書宇文弼上開府、平昌縣公,左翊衛將軍董純柱國、狄道公,右驍衛將軍李金才上柱國、申國公,左光祿大夫李敏柱國、觀國公。諸遭隋枉殺而子孫被流者,皆還之。九月乙巳,慮囚。始置軍府。癸丑,改銀菟符為銅魚符。甲寅,秦州總管竇軌及薛仁杲戰,敗績。辛未,宇文化及殺秦王浩,自稱皇帝。十月壬申朔,日有食之。己卯,李密降。壬午,硃粲陷鄧州,刺史呂子臧死之。乙酉,邵江海降。己亥,盜殺商州刺史泉彥宗。辛丑,大閱。是月,竇抗罷。十一月,竇建德敗王須拔于幽州,須拔亡入于突厥。乙巳,涼王李軌反。戊申,禁獻侏儒短節、小馬庳牛、異獸奇禽者。己酉,秦王世民敗薛仁杲,執之。癸丑,行軍總管趙慈景攻蒲州,隋刺史堯君素拒戰,執慈景。癸亥,秦王世民俘薛仁杲以獻。十二月壬申,世民為太尉。丙子,蒲州人殺堯君素,立其將王行本。辛已,鄭元及硃粲戰于商州,敗之。乙酉,如周氏陂。丁亥,至自周氏陂。庚子,光祿卿李密反,伏誅。是歲,高開道陷漁陽,號燕王。

      二年正月甲子,陳叔達兼納言。詔自今正月、五月、九月不行死刑,禁屠殺。丙寅,張善相降。己巳,楊士林降。二月乙酉,初定租、庸、調法。令文武官終喪。丙戌,州置宗師一人。甲午,赦并、浩、介、石四州賈胡堡以北擊囚。閏月,竇建德陷邢州,執總管陳君賓。辛丑,竇建德殺宇文化及于聊城。硃粲降。壬寅,皇太子及秦王世民、裴寂巡于畿縣。乙巳,御史大夫段確勞硃粲于菊潭。庚戌,微行,察風俗。乙卯,以谷貴,禁關內屠酤。左屯衛將軍何潘仁及山跋張子惠戰于司竹,死之。丁巳,慮囚。庚申,驍騎將軍趙欽、王娑羅及山賊戰于盩厔,死之。丁卯,王世充隱殷州,陟州刺史李育德死之。三月甲戌,王薄降。庚辰,蔣弘度、徐師順降。丁亥,竇建德陷趙州。丁酉,李義滿降。四月,綦公順降。庚子,并州總管、齊王元吉及劉武周戰于榆次,敗績。辛丑,硃粲殺段確以反。乙巳,王世充廢越王侗,自稱皇帝。癸亥,陷伊州,執總管張善相。五月庚辰,涼州將安脩仁執李軌以降。癸未,曲赦涼、甘、瓜、鄯、肅、會、蘭、河、廓九州。六月,王世充殺越王侗。戊戌,立周公、孔子廟于國子監。庚子,竇建德陷滄州。丁未,劉武周陷介州。癸亥,裴寂為晉州道行軍總管。離石胡劉季真叛,陷石州,刺史王儉死之。七月壬申,徐圓朗降。八月丁酉,酅國公薨。甲子,竇建德陷洺州,執總管袁子干。九月辛未,殺戶部尚書劉文靜。李子通自稱皇帝。沈法興自稱梁王。丁丑,杜伏威降。裴寂及劉武周戰于介州,敗績,右武衛大將軍姜寶誼死之。庚辰,竇建德陷相州,總管呂珉死之。辛巳,劉武周陷并州。庚寅,太白晝見。竇建德陷趙州,執總管張志昂。乙未,京師地震。梁師都寇延州,鄜州刺史梁禮死之。十月己亥,羅藝降。乙卯,如華陰,赦募士背軍者。壬戌,劉武周寇晉州,永安王孝基及工部尚書獨孤懷恩、陜州總管于筠、內史侍郎唐儉討之。甲子,祠華山。是月,夏縣人呂崇茂反。秦王世民討劉武周。十一月丙子,竇建德陷黎州,執淮安王神通、總管李世勣。十二月丙申,獵于華山。永安王孝基及劉武周戰于下邽,敗績。壬子,大風拔木。

      三年正月己巳,獵于渭濱。戊寅,王行本降。辛巳,如蒲州。癸巳,至自蒲州。二月丁酉,京師西南地有聲。庚子,如華陰。甲寅,獨孤懷恩謀反,伏誅。辛酉,檢校隰州總管劉師善謀反,伏誅。三月庚午,改納言為侍中,內史令為中書令。甲戌,中書侍郎封德彝兼中書令。乙酉,劉季真降。四月丙申,祠華山。壬寅,至自華陰。癸卯,禁關內諸州屠。甲寅,秦王世民及宋金剛戰于雀鼠谷,敗之。辛酉,王世充陷鄧州,總管雷四郎死之。壬戌,秦王世民及劉武周戰于洺州,敗之,武周亡入于突厥。克并州。五月壬午,秦王世民屠夏縣。六月丙申,赦晉、隰、潞、并四州。癸卯,詔隋帝及其宗室柩在江都者,為營窆,置陵廟,以故宮人守之。丙午,慮囚。封子元景為趙王,元晶魯王,元亨豐王。己酉,出宮女五百人,賜東征將士有功者。甲寅,顯州長史田瓚殺行臺尚書令楊士林,叛附于王世充。乙卯,瘞州縣暴骨。七月壬戌,秦王世民討王世充。甲戌,皇太子屯于蒲州,以備突厥。丙戌,梁師都導突厥、稽胡寇邊,行軍總管段德操敗之。八月庚子,慮囚。甲辰,時德睿降。九月癸酉,田瓚降。己丑,給復陜、鼎、熊、谷四州二年。十月戊申,高開道降。己酉,楊仲達降。己未,有星隕于東都。十二月己酉,瓜州刺史賀拔行威反。

      四年正月辛巳,皇太子伐稽胡。二月,竇建德陷曹州,執孟海公。己丑,車騎將軍董阿興反于隴州,伏誅。乙巳,太常少卿李仲文謀反,伏誅。丙午,慮囚。丁巳,赦代州總管府石嶺之北。三月,進封宜都郡王泰為衛王。庚申,慮囚。乙酉,竇建德陷管州,刺史郭志安死之。四月壬寅,齊王元吉及王世充戰于東都,敗績,行軍總管盧君諤死之。戊申,突厥寇并州,執漢陽郡王環、太常卿鄭元、左驍騎衛大將軍長孫順德。甲寅,封子元方為周王,元禮鄭王,元嘉宋王,元則荊王,元茂越王。丁巳,左武衛將軍王君廓敗張青特,執之。五月壬戌,秦王世民敗竇建德于虎牢,執之。乙丑,赦山東為建德所詿誤者。戊辰,王世充降。庚午,周法明降。六月庚寅,赦河南為王世充所詿誤者。戊戌,蔣善合降。庚子,營州人石世則執其總管晉文衍,叛附于靺鞨。乙卯,臧君相降。七月甲子,秦王世民俘王世充以獻。丙寅,竇建德伏誅。丁卯,大赦,給復天下一年,陜、鼎、函、虢、虞、芮、豳七州二年。甲戌,劉黑闥反于貝州。辛巳,戴州刺史孟啖鬼反,伏誅。八月丙戌朔,日有食之。丁亥,皇太子安撫北境。丁酉,劉黑闥陷鄃縣,魏州刺史權威、貝州刺史戴元祥死之。癸卯,竇厥寇代州,執行軍總管王孝基。丁未,劉黑闥陷歷亭,屯衛將軍王行敏死之。辛亥,深州人崔元遜殺其刺史裴晞,叛附于劉黑闥。兗州總管徐圓朗反。九月,盧祖尚降。乙卯,淳于難降。甲子,汪華降。是秋,夔州總管、趙郡王孝恭率十二總管兵以討蕭銑。十月己丑,秦王世民為天策上將,領司徒,齊王元吉為司空。庚寅,劉黑闥陷瀛州,執刺史盧士睿,又陷觀州。癸卯,毛州人董燈明殺其刺史趙元愷。乙巳,趙郡王孝恭敗蕭銑于荊州,執之。閏月乙卯,如稷州。己未,幸舊墅。壬戌,獵于好畤。乙丑,獵于九。丁卯,獵于仲山。戊辰,獵于清水谷,遂幸三原。辛未,如周氏陂。壬申,至自周氏陂。十一月甲申,有事于南郊。庚寅,李子通降。丙申,子通謀反,伏誅。壬寅,劉黑闥陷定州,總管李玄通死之。庚戌,杞州人周文舉殺其刺史王孝矩,叛附于黑闥。十二月乙卯,黑闥陷冀州,總管麹棱死之。甲子,左武候將軍李世勣及黑闥戰于宋州,敗績。丁卯,秦王世民、齊王元吉討黑闥。己巳,黑闥陷邢州。庚午,陷魏州,總管潘道毅死之。辛未,隱業州。壬申,徙封元嘉為徐王。

      五年正月乙酉,劉黑闥陷相州,刺史房晃死之。丙戌殷恭邃降。丁亥,濟州別駕劉伯通執其刺史竇務本,叛附于徐圓朗。庚寅,東鹽州治中王才藝殺其刺史田華,叛附于劉黑闥。丙申,相州人殺其刺史獨孤徹以其州叛附于黥闥。己酉,楊世略、劉元進降。二月,王要漢降。己巳,秦王世民克邢州。丁丑,劉黑闥陷洺水,總管羅士信死之。戊寅,汴州總管王要漢敗徐圓郎于杞州,執周文舉。三月戊戌,譚州刺名李義滿殺齊州都督王薄。丁未,秦王世民及劉黑闥戰于洺水,敗之,黑闥亡入于突厥。蔚州總管高開道反,寇易州,刺史慕容孝干死之。四月,梁州野蠶成繭。冉安昌降。己未,寧長真降。戊辰,釋流罪以下獲麥。壬申,代州總管李大恩及突厥戰,死之。戊寅,鄧文進降。五月,田留安降。庚寅,瓜州人王干殺賀拔行威以降。乙巳,賜荊州今歲田租。六月辛亥,劉黑闥與突厥寇山東。車騎將軍元韶為瓜州道行軍總管,以備突厥。癸丑,吐谷渾寇洮、旭、疊三州,岷州總管李長卿敗之。乙卯,淮安郡王神通討徐圓朗。七月甲申,作弘義宮。甲午,淮陽郡王道玄為河北道行軍總管,討劉黑闥。貝州人董該以定州叛附于黑闥。丙申,突厥殺劉武周于白道。遷州人鄧士政反,執其刺史李敬昂。丁酉,馮盎降。八月辛亥,葬隋煬帝。甲寅,吐谷渾寇岷州,益州道行臺左仆射竇軌敗之。乙卯,突厥寇邊。庚申,皇太子出豳州道,秦王世民出秦州道,以御突厥。己巳,吐谷渾陷洮州。并州總管、襄邑郡王神符及突厥戰于汾東,敗之。戊寅,突厥陷大震關。九月癸巳,靈州總管楊師道敗之于三觀山。丙申,洪州總管宇文歆又敗之于崇岡。壬寅,定州總管雙士洛、驃騎將軍魏道仁又敗之于恒山之陽。丙午,領軍將軍安興貴之又敗之于甘州。劉黑闥陷瀛州,刺史馬匡武死之。東鹽州人馬君德以其州叛附于黑闥。十月己酉,齊王元吉討黑闥。癸丑,貝州刺史許善護及黑闥戰于鄃縣,死之。甲寅,觀州刺史劉君會叛附于黑闥。乙丑,淮陽郡王道玄及黑闥戰于下博,死之。己巳,林士弘降。十一月庚辰,劉黑闥陷滄州。甲申,皇太子討黑闥。丙申,如宜州。癸卯,獵于富平北原。十二月丙辰,獵于萬壽原。戊午,劉黑闥陷恒州,刺史王公政死之。庚申,至自萬壽原。壬申,皇太子及劉黑闥戰于魏州,敗之。甲戌,又敗之于毛州。

      六年正月己卯,黑闥將葛德威執黑闥以降。壬午,巂州人王摩娑反,驃騎將軍衛彥討之。庚寅,徐圓朗陷泗州。二月,劉黑闥伏誅。庚戌,幸溫湯。壬子,獵于驪山。甲寅,至自溫湯。丙寅,行軍總管李世勣敗徐圓朗,執之。三月,苗海潮、梅知巖、左難當降乙巳,洪州總管張善安反。四月己酉,吐蕃陷芳州。己未,以故第為通義宮,祭元皇帝、元貞皇后于舊寢。赦京城,賜從官帛。辛酉,張善安陷孫州,執總管王戎。丁卯,南州刺史龐孝泰反,陷南越州。壬申,封子元為蜀王,元慶漢王。癸酉,裴寂為尚書左仆射,蕭瑀為右仆射,封德彝為中書令,吏部尚書趙恭仁兼中書令、檢校涼州諸軍事。五月庚寅,吐谷渾、黨項寇河州,刺史盧士良敗之。癸卯,高開道以奚寇幽州,長史王說敗之。六月丁卯,突厥寇朔州,總管高滿政敗之。曲赦朔州。七月丙子,沙州別駕竇伏明反,殺其總管賀若懷廓。己亥,皇太子屯于北邊,秦王世民屯于并州,以備突厥。八月壬子,淮南道行臺左仆射輔公祏反。乙丑,趙郡王孝恭討之。九月壬辰,秦王世民為江州道行軍元帥。丙申,渝州人張大智反。十月丙午,殺廣州都督劉世讓。戊申,降死罪,流以下原之。己未,如華陰。張大智降。庚申,獵于白鹿原。壬戌,石虞侯率杜士遠殺高滿政,以朔州反。丁卯,突厥請和。十一月壬午,張善安襲殺黃州總管周法明。丁亥,如華陰。辛卯,獵于沙苑。丁酉,獵于伏龍原。十二月壬寅朔,日有食之。癸卯,張善安降。庚戌,以奉義監為龍躍宮,武功宅為慶善宮。甲寅,至自華陰。

      七年正月庚寅,鄒州人鄧同穎殺其刺史李士衡。二月丁巳,釋奠于國學。己未,漁陽部將張金樹殺高開道以降。三月戊戌,趙郡王孝恭敗輔公祐,執之。己亥,孝恭殺趙州都督闞棱。四月庚子,大赦。班新律令。給復江州道二年、揚越一年。五月丙戌,作仁智宮。六月辛丑,如仁智宮。壬戌,慶州都督楊文干反。七月己巳,突厥寇朔州,總管秦武通敗之。癸酉,慶州人殺楊文干以降。甲午,至自仁智宮。巂州地震山崩,遏江水。閏月己未,秦王世民、齊王元吉屯于豳州,以備突厥。八月己巳,吐谷渾寇鄯州,驃騎將軍彭武杰死之。戊寅,突厥寇綏州,刺史劉大俱敗之。壬辰,突厥請和。丁酉,裴寂使于突厥。十月丁卯,如慶善宮。辛未,獵于鄠南。癸酉,幸終南山。丙子,謁樓觀老子祠。庚寅,獵于圍川。十二月丁卯,如龍躍宮。戊辰,獵于高陵。庚午,至自高陵。太子詹事裴矩檢校侍中。

      八年二月癸未,慮囚。四月甲申,如鄠,獵于甘谷。作太和宮。丙戌,至自鄠。六月甲子,如太和宮。七月丙午,至自太和宮。丁巳,秦王世民屯于蒲州,以備突厥。八月壬申,并州行軍總管張瑾及突厥戰于太谷,敗績,鄆州都督張德政死之,執行軍長史溫彥博。甲申,任城郡王道宗及突厥戰于靈州,敗之。丁亥,突厥請和。十月辛巳,如周氏陂,獵于北原。壬午,如龍躍宮。十一月辛卯,如宜州,獵于西原。裴矩罷。庚子,講武于同官。天策府司馬宇文士及權檢校侍中。辛丑,徙封元為吳王,元慶陳王。癸卯,秦王世民為中書令,齊王元吉為侍中。癸丑,獵于華池北原。十二月辛酉,至自華池。庚辰,獵于鳴犢泉。辛巳,至自鳴犢泉。

      九年正月甲寅,裴寂為司空。二月庚申,齊王元吉為司徒。壬午,有星孛于胃、昴。丁亥,孛于卷舌。三月庚寅,幸昆明池,習水戰。壬辰,至自昆明池。丙午,如周氏陂。乙卯,至自周氏陂。丁巳,突厥寇涼州,都督、長樂郡王幼良敗之。四月辛巳,廢浮屠,老子法。六月丁巳,太白經天。庚申,秦王世民殺皇太子建成、齊王元吉。大赦。復浮屠、老子法。癸亥,立秦王世民為皇太子,聽政。賜為父后者襲勛、爵,赤牒官得為真,免民逋租宿賦。己卯,太白晝見。庚辰,幽州都督、廬江郡王瑗反,伏誅。癸未,赦幽州管內為瑗所詿誤者。七月辛卯,楊恭仁罷。太子右庶子高士廉為侍中,左庶子房玄齡為中書令,蕭瑀為尚書左仆射。癸巳,宇文士及為中書令,封德彝為尚書左仆射。辛亥,太白晝見。甲寅,太白晝見。八月丙辰,突厥請和。丁巳,太白晝見。壬戌,吐谷渾請和。甲子,皇太子即皇帝位。

      貞觀三年,太上皇徙居大安宮。九年五月,崩于垂拱前殿,年七十一。謚曰大武,廟號高祖。上元元年,改謚神堯皇帝。天寶八載,謚神堯大圣皇帝;十三載,增謚神堯大圣大光孝皇帝。

      贊曰:自古受命之君,非有德不王。自夏后氏以來,始傳以世,而有賢有不肖,故其為世,數亦或短或長。論者乃謂周自后稷至于文、武,積功累仁,其來也遠,故其為世尤長。然考于《世本》,夏、商、周皆出于黃帝,夏自鯀以前,商自契至于成湯,其間寂寥無聞,與周之興異矣。而漢亦起于亭長叛亡之徒。及其興也,有天下皆數百年而后已。由是言之,天命豈易知哉!然考其終始治亂,顧其功德有厚薄與其制度紀綱所以維持者何如,而其后世,或浸以隆昌,或遽以壞亂,或漸以陵遲,或能振而復起,或遂至于不可支持,雖各因其勢,然有德則興,無德則絕,豈非所謂天命者常不顯其符,而俾有國者兢兢以自勉耶?唐在周、隋之際,世雖貴矣,然烏有所謂積功累仁之漸,而高祖之興,亦何異因時而特起者歟?雖其有治有亂,或絕或微,然其有天下年幾三百,可謂盛哉!豈非人厭隋亂而蒙德澤,繼以太宗之治,制度紀綱之法,后世有以憑藉扶持,而能永其天命歟?


      譯文

      高祖姓李名淵,字叔德,隴西成紀人。他的前七代先祖李詗,晉末時占據秦、涼二州,自稱為王,即涼武昭王。李詗的兒子李歆,被北涼首領沮渠蒙遜滅掉。李歆之子重耳,是北魏的弘農太守。其子李熙,是才能優異的朝廷詔用鎮將,因駐守武川,安家長居此地。李熙之子李天賜,任幢主。其子李虎,西魏時被賜姓大野,官做到太尉,與李弼等八人輔助北周取代西魏有功,都成為加“柱國”銜的最高武官,號稱“八柱國家”。北周孝閔帝承繼西魏帝位時,李虎已去世,便追認他的功勞,封為唐國公,謚號“襄”。襄公之子李昞,承襲其父爵位封為唐公,任北周的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謚號“仁”。

      李昞在長安生下高祖,李淵性情寬厚仁愛,襲位封為唐公。隋文帝的獨孤皇后是高祖姨母,因此文帝與高祖親近友愛。文帝任北周宰相時,恢復高祖姓李,委任他做侍衛官千牛備身,任用為隋朝的譙、隴二州刺史。

      隋煬帝大業年間(605~617),高祖歷任岐州刺史、滎陽樓煩二郡太守,召任為殿內少監、衛尉少卿。煬帝征討遼東,派高祖在懷遠鎮督運軍糧。楊玄感想要謀反,他隨從煬帝征遼的兄弟們盡都逃回,高祖事前察覺,稟報煬帝,煬帝迅即率軍返回,調高祖任弘化留守抵御楊玄感,并詔令關右諸郡軍隊統受高祖調度指揮。

      這時,隋朝政務荒廢,天下大亂,煬帝多憑猜忌殺戮大臣。他曾因事召見高祖,高祖有病,未按時謁見。高祖的外甥王氏,在后宮供職,煬帝問王氏,王氏回稟高祖有病,煬帝說:“可會死嗎?”高祖聽說后更為恐懼,于是放肆飲酒、收受饋贈,借以掩藏行跡。

      大業十一年(615),高祖任山西河東慰撫大使,還擊龍門的賊寇母端兒,射七十箭全部命中,賊寇敗逃。高祖收聚賊寇尸體壘高示眾,從尸體上盡數收得所射的箭。又攻打絳州賊寇柴保昌,降服其部眾數萬人。突厥侵犯邊塞,高祖與馬邑太守王仁恭迎擊,隋軍兵少,不足抵敵。高祖挑選兩千精銳騎兵作為流動部隊,宿營、飲食傍水就草,習俗如同突厥,并射箭捕獵縱馬馳騁,以示兵力悠閑有余;又另選擅長射術的士兵埋伏作為出奇制勝之軍。敵寇遭遇高祖,犯疑不敢交戰;高祖趁機攻擊,突厥軍大敗而逃。

      大業十三年(617),高祖任太原留守,在西河攻打高陽歷山飛的賊寇甄翟兒,攻破賊軍。這時,煬帝南游江都,天下盜寇四起。高祖之子李世民料定隋朝必亡,暗中交結豪杰,招納逃亡人士,與晉陽縣令劉文靜策劃奪取天下,計謀已定,而高祖尚不知道,想以實情相告,又怕他不聽從。高祖留守太原,兼任晉陽宮監,他所贊許的賓客裴寂任副監。李世民暗地與裴寂商議,于是裴寂挑選晉陽宮的宮女私下侍奉高祖。高祖到裴家飲酒,酒興正濃心情舒暢時,裴寂才將奪取天下的事告訴他,高祖大驚。裴寂說:“正因為宮女私下侍奉您,事情暴露罪當處死,才這樣做的。”李世民也趁勢進來稟告這件事。高祖起初假裝反對,要抓李世民送官府,之后才表示贊同,說:“我鐘愛你,難道忍心告發你嗎?”但沒有發難。而他所在地區盜賊越來越多,突厥屢屢侵犯邊塞,高祖出兵不見功效,煬帝派使臣來抓高祖到江都,高祖十分恐懼。李世民說:“勢態危急,可以行動了!”隨即煬帝又派使臣快馬趕來赦免高祖,起兵發難才中止。

      這時,劉武周起兵馬邑,林士弘起兵豫章,劉元進起兵晉安,都自稱皇帝;朱粲起兵南陽,號稱楚帝;李子通起兵海陵,號稱楚王;邵江海占據岐州,號稱新平王;薛舉起兵金城,號稱西秦霸王;郭子和起兵榆林,號稱永樂王;竇建德起兵河間,號稱長樂王;王須拔在恒、定一帶起兵,號稱漫天王;汪華在新安起兵,杜伏威在淮南起兵,都號稱吳王;李密在鞏地起兵,號稱魏公;王德仁在鄴地起兵,號稱太公;左才相在齊郡起兵,號稱博山公;羅藝占據幽州,左難當占據涇,馮盎占據高、羅,都號稱總管;梁師都占據朔方,號稱大丞相;孟海公占據曹州,號稱錄事;周文舉占據淮陽,號稱柳葉軍;高開道占據北平,張長訹占據五原,周洮占據上洛,楊士林占據山南,徐圓朗占據兗州,楊仲達占據豫州,張善相占據伊、汝,王要漢占據汴州,時德睿又占據尉氏,李義滿占據平陵,綦公順占據青、萊,淳于難占據文登,徐師順占據任城,蔣弘度占據東海,王薄占據齊郡,蔣善合占據鄆州,田留安占據章丘,張青特占據濟北,臧君相占據海州,殷恭邃占據舒州,周法明占據永安,苗海潮占據永嘉,梅知巖占據宣城,鄧文進占據廣州,俚族首領楊世略占據循、潮,冉安昌占據巴東,寧長真占據郁林,其他另有稱號的各盜群往往嘯聚山林水澤。當劉武周攻打汾陽宮時,高祖便召集眾將領、吏屬,對他們講:“如今我任留守,如果賊寇攻占了皇帝別宮,即使賊寇不殺我等,論罪也該處死。但要出兵迎擊,必待朝廷答復,眼下江都交通阻隔、路途遙遠,延誤了規定的奏報時間怎么辦?”眾將、吏都說:“國家利益大事,現在能獨自決斷的人是您。”高祖說:“好!”于是招募兵丁,十天時間招得一萬人。副留守、虎賁郎將王威、虎牙郎將高君雅見大量募集士兵,疑心發生異常事變,商量趁著到晉祠求雨的機會除掉高祖。被高祖察覺,便暗地做了防備。

      五月十五日,高祖和王威、高君雅一道辦理公務,開陽府司馬劉政會指控王威、高君雅謀反,高祖當即在座位上把他們抓了。十七日,突厥進犯邊境,高祖傳令軍中說:“有人告發王威、高君雅招來突厥,現證實果然如此。”于是殺了王、高二人趁勢起兵。并派劉文靜出使突厥,相約媾和。

      六月己卯日,高祖向各郡發布軍事文告,號稱是禁暴救亂的義兵,設置大將軍府,建立左、中、右三軍。以長子李建成任隴西公、左領軍大都督,左軍隸屬其下;次子李世民為敦煌公、右領軍大都督,右軍隸屬其下;三子李元吉為姑臧公,中軍隸屬其下。裴寂任長史,劉文靜任司馬,石艾縣縣長殷開山任掾史,劉政會為屬,長孫順德、王長諧、劉弘基、竇琮為統軍。開倉救濟窮困百姓。

      七月初三,高祖手執白色軍旗,在原野上對全軍動員、宣誓,擁有三萬人馬,派李元吉任太原留守。初四,從太原發兵。初五,派將領張綸攻下離石、龍泉、文城三郡。初七,行軍至靈石縣,安營在賈胡堡。隋朝虎牙郎將宋老生駐扎霍邑,抗拒義軍。十七日,隋朝鷹揚府司馬李軌在武威起兵,自號大涼王。

      八月初三,義軍在霍邑打敗宋老生。初八,攻下臨汾郡。十三日,攻克絳郡。十五日,義軍在龍門縣駐扎,突厥派軍前來助戰。隋朝驍衛大將軍屈突通駐守河東縣,拆斷了渡橋。二十四日,馮翊的盜賊孫華、土門的盜賊白玄度都備好舟船前來迎接義軍。

      九月初十,高祖兼任太尉,增設下屬僚吏。高祖用豬、羊做祭禮祭祀黃河,然后渡河。十六日,行軍停駐長春宮。十八日,隴西公李建成、劉文靜屯兵永豐倉,駐守潼關。敦煌公李世民從渭北攻下三輔一帶,高祖的堂弟李神通在..縣起兵,高祖的女兒、柴紹之妻也在司竹起兵,都來與李世民會合。..縣的盜賊丘師利、李仲文,周至縣的盜賊何潘仁、向善思,宜君縣的盜賊劉炅等來降順義軍,因而奪取平定了..、杜兩縣。十四日,高祖進駐馮翊。二十七日,敦煌公李世民駐扎阿城,隴西公李建成由新豐縣奔赴軍事要地霸上。二十八日,高祖從下圭阝西進,將所經過的隋帝行宮、園林禁苑,全部廢止,放出宮女讓她們回家。

      十月初四,高祖停駐長樂宮,擁有部眾二十萬人。隋朝留守衛文升等輔助代王楊侑守衛京城大興,高祖派使者去通告他們,他們不予答復。于是高祖圍攻京城,但下令:“凡侵犯隋朝宗廟及皇室宗族者,罪及三族。”十九日,隋朝山縣令蕭銑自稱梁公。

      十一月初九,義軍攻克京城。高祖責成主符郎宋公弼收取地圖、戶籍。制定了十二條法律:殺人、搶劫、違反軍令、反叛者處死。十六日,尊奉遠在外地的煬帝為太上皇,立代王楊侑為皇帝。施行大赦,改皇帝年號為義寧(617)。十七日,高祖進入京城,來到朝堂,向宮門叩拜。隋恭帝楊侑授予高祖以代皇帝親征的最高權位“假黃鉞”稱號、有誅殺中級以下官吏權力的“使持節”、任職大都督內外諸軍事、大丞相、錄尚書事,晉封高祖為唐王。將武德殿作為丞相府,他發布的訓示稱為“令”,在虔化門處理政事。

      十二月初七,隋恭帝追贈唐襄公李虎為景王;唐仁公李昞為元王;高祖夫人竇氏為唐國妃,謚號“穆”。以李建成為唐國承襲爵位的世子;李世民為唐國內史令,改封為秦國公;李元吉為齊國公。丞相府設置長史、司錄以下的官員。趙郡公李孝恭攻下山南。初八,云陽縣令詹俊攻克巴、蜀二地。

      義寧二年(618)正月初一,隋恭帝下詔:唐王李淵可佩劍徑直上殿,入朝可不按臣子禮儀小步快行,朝拜皇帝不自報名號,出行增加前、后羽飾車蓋、儀仗樂隊。十一日,周洮投降。二十一日,世子李建成任左元帥,秦國公李世民任右元帥;攻克東都洛陽。

      二月初四,太常卿鄭元王壽平定樊、鄧二地,使者馬元規攻克荊、襄一帶。

      三月初四,齊國公李元吉任太原道行軍元帥。初十,李世民改封為趙國公。十一日,隋朝的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在江都殺了太上皇楊廣,立秦王楊浩為皇帝。吳興郡太守沈法興占據丹陽,自稱江南道總管。樂安人祖尚占據光州,自稱刺史。二十三日,隋恭帝提升唐王李淵為相國,統領百官、總理朝政,賜予“九錫”———九種顯示最高權勢的器物,唐國設置丞相等官職,建立祭祀祖先的四廟。

      四月初四,張長訹降順。初六,朝廷停止使用竹制的使臣信符,頒行銀菟符節。

      五月初一,恭帝下詔賜予唐王李淵受用垂有十二條玉串的皇冠,豎立天子的旗幟,出入所經之地按天子規矩戒嚴。初十,王德仁降順。十四日,隋恭帝讓位,派刑部尚書蕭造、司農少卿裴之隱將皇帝印璽奉送唐王,李淵推辭再三才接受。

      唐朝武德元年(618)五月二十日,高祖在太極殿登皇帝位。任命蕭造兼太尉,在京城南郊祭告天地以示承受天命,施行大赦,更改皇帝年號。賞賜文武百官和平民加爵位一級,義軍所經之地免除徭役三年,其他地方免徭役一年。改郡為州,太守改為刺史。二十六日,白天出現太白星。隋朝東部留守元文都和左武衛大將軍王世充立越王楊侗為皇帝。

      六月初一,趙國公李世民任尚書令,裴寂任尚書右仆射,主持政事,劉文靜任納言,原隋朝的民部尚書蕭蠫、丞相府司錄參軍竇威任內史令。初三,白天出現太白星。初六,朝廷追贈高祖李淵的高祖父李熙為宣簡公;曾祖父李天賜為懿王;祖父李虎為景皇帝,廟號太祖,祖母梁氏為景烈皇后;父親李昞為元皇帝,廟號世祖,母親獨孤氏為元貞皇后;妻子竇氏為穆皇后。初七,立世子李建成為皇太子,封李世民為秦王,李元吉為齊王。初十,薛舉劫掠涇州,秦王李世民任西討元帥,劉文靜任司馬。太仆卿宇文明達赴山東招降撫慰。十二日,封隋恭帝楊侑為..阝國公,并下詔書說:“近來時世變遷,前朝的皇室宗親,無不盡遭誅滅。世運終有了結,實為天命所定;國運興亡的顯露,哪由人力左右?隋朝蔡王楊智積等之子孫皆應量才錄用。”二十日,禁止借某種征兆議論國家的吉兇。二十八日,竇威去世。黃門侍郎陳叔達兼任低于本職的納言,將作大匠竇抗兼任納言。

      七月初九,劉文靜在涇州與薛舉交戰,大敗。十二日,郭子和投降。十七日,廢除隋帝的行宮。

      八月壬申,劉文靜被削職為民。初五,節制功臣免除死罪。初八,薛舉死。初九,李軌降順。十一日,巖州刺史王德仁殺死招慰使宇文明達反叛。十六日,秦王李世民任西討元帥,討伐薛仁杲。二十七日,贈封原隋朝太常卿高赹為上柱國、郯國公,上柱國賀若弼為杞國公,司隸大夫薛道衡為上開府、臨河縣公,刑部尚書宇文耟為上開府、平昌縣公,左翊衛將軍董純為柱國、狄道公,右驍衛將軍李金才為上柱國、申國公,左光祿大夫李敏為柱國、觀國公。原遭隋朝屈殺的人們的子孫被流放的,全部放回他們。

      九月初三,訊察記錄囚犯的罪狀。開始設軍府。十一日,改銀菟節為銅魚符節。十二日,秦州總管竇軌與薛仁杲交戰,大敗。二十九日,宇文化及殺了秦王楊浩,自稱皇帝。

      十月初一,合朔———日月同時出沒,地面不見月光,有日蝕。初八,李密降順。十一日,朱粲攻陷鄧州,刺史呂子臧殉難。十四日,邵江海降順。二十八日,盜賊殺了商州刺史泉彥宗。三十日,大閱兵。本月,竇抗被免職。

      十一月,竇建德在幽州打敗王須拔,王須拔逃亡到突厥。初四,涼王李軌反叛。初七,下令禁獻肢體短小的優弄、體型矮小的牛馬以及奇異獸禽。初八,秦王李世民打敗薛仁杲,并將他俘獲。十二日,行軍總管趙慈景攻打蒲州,隋朝的刺史堯君索迎戰,活捉趙慈景。二十二日,秦王李世民俘獲薛仁杲并進獻祖廟。

      十二月初二,李世民任太尉。初六,蒲州民眾殺了堯君素,擁立他的部將王行本。十一日,鄭元王壽追上朱粲,在幽州交戰,打敗朱粲。十五日,高祖去周氏陂。十七日,自周氏陂返回京城。三十日,光祿卿李密反叛,被處死。

      這年,高開道攻陷漁陽,自稱為燕王。

      武德二年(619)正月二十三日,陳叔達兼任納言。高祖下詔:此后正月、五月、九月不施行死刑,禁止屠殺。二十五日,張善相降順。二十八日,楊士林降順。

      二月十四日,初定向成丁征派田租力庸、戶調的“租、庸、調法”。命令文武官員實行守喪禮制。十五日,下令各州設置訓導宗室弟子的官員“宗師”一名。二十三日,赦免并、浩、介、石四州賈胡堡以北的囚犯。閏二月,竇建德攻陷邢州,活捉了總管陳君賓。閏月初一,竇建德在聊城殺了宇文化及。朱粲降順。初二,皇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尚書右仆射裴寂巡視京城管轄的各縣。初五,御史大夫段確在菊潭慰勞朱粲。初十,高祖隱蔽身份便裝外出,考察鄉風民俗。十五日,因谷物昂貴,下令禁止關內各地屠宰、賣酒。左屯衛將軍何潘仁在司竹與山寇張子惠交戰,殉難。十七日,高祖訊察囚犯罪狀的記錄。二十日,驍騎將軍趙欽、王娑羅在周至與山寇作戰,殉難。二十七日,王世充攻陷殷州,陟州刺史李育德殉難。

      三月初五,王薄降順。十一日,蔣弘度、徐師順歸降。十八日,竇建德攻陷趙州。二十八日,李義滿歸降。

      四月,綦公順歸降。初二,并州總管、齊王李元吉在榆州與劉武周交戰,大敗。初三,朱粲殺段確反叛。初七,王世充廢黜隋朝的越王楊侗,自稱皇帝。二十五日,攻陷伊州,俘虜了總管張善相。

      五月十三日,涼州將領安..仁活捉李軌歸降朝廷。十六日,朝廷對涼、甘、瓜、鄯、肅、會、蘭、河、廓九個州的罪犯實行局部赦免。

      六月,王世充殺了隋朝越王楊侗。初一,唐朝在國子監設立周公、孔子廟。初三,竇建德攻破滄州。初十,劉武周攻陷介州。二十六日,裴寂任晉州道行軍總管。離石胡、劉季真反叛,攻陷石州,刺史王儉殉難。

      七月初六,徐圓朗歸降。

      八月初一,..阝國公楊侑逝世。二十八日,竇建德攻陷氵名州,俘虜了總管袁子干。

      九月初六,戶部尚書劉文靜被殺。李子通自稱皇帝。沈法興自稱梁王。十二日,杜伏威歸降。裴寂在介州與劉武周交戰,大敗,右武衛大將軍姜寶誼殉難。十五日,竇建德攻陷相州,總管呂珉殉難。十六日,劉武周攻陷并州。二十五日,白天出現太白星。竇建德攻陷趙州,俘虜了總管張志昂。三十日,京城地震。梁師都劫掠延州,..州刺史梁禮殉難。

      十月初四,羅藝歸降。二十日,高祖到華陰,赦免應募士兵逃離軍隊的人。二十七日,劉武周攻掠晉州,永安王李孝基和工部尚書獨孤懷恩、陜州總管于筠、內史侍郎唐儉前往討伐。二十九日,高祖祭祀華山。本月,夏縣人呂崇茂反叛。秦王李世民征討劉武周。

      十一月十一日,竇建德攻陷黎州,俘虜了淮安王李神通、總管李世責力。

      十二月初一,高祖在華山打獵。永安王李孝基在下圭阝與劉武周交戰,大敗。十七日,大風拔起樹木。

      武德三年(620)正月初五,高祖在渭水邊打獵。十五日,王行本歸降。十八日,高祖去蒲州。三十日,從蒲州返回京城。

      二月初三,京城長安西南方有地動聲。初六,高祖去華陰。二十日,獨孤懷恩謀反,被處死刑。二十七日,檢校隰州總管劉師善謀反,被處死刑。

      三月初七,朝廷將納言改為侍中,內史令改為中書令。十一日,中書侍郎封德彝兼任中書令。二十二日,劉季真歸降。

      四月初三,高祖祭祀華山。初九,自華陰返回京城。初十,禁止關內各州的屠宰業。二十一日,秦王李世民在雀鼠谷與宋金剛交戰,打敗宋金剛。二十八日,王世充攻陷鄧州,總管雷四郎殉難。二十九日,秦王李世民在氵名州與劉武周交戰,打敗劉武周,劉武周逃亡到突厥。攻克并州。

      五月二十日,秦王李世民在夏縣屠城。

      六月初五,朝廷對晉、隰、潞、并四州的罪犯施行赦免。十二日,高祖下詔書:隋帝及其宗室停柩在江都的,給他們造墳落葬,建立陵墓寢廟,由原來的宮人守護。十五日,高祖訊察囚犯的斷獄記錄。封兒子李元景為趙王,李元昌為魯王,李元亨為酆王。十八日,放出宮女五百人,賞賜東征的有功將士。二十三日,顯州長史田瓚殺了行臺尚書楊士林,叛變投靠王世充。二十四日,掩埋各州縣暴露地面的尸骨。

      七月初一,秦王李世民討伐王世充。十三日,皇太子李建成在蒲州屯兵,防備突厥來犯。二十五日,梁師都引突厥、稽胡軍侵掠邊境,行軍總管段德操打敗了他們。

      八月初十,高祖訊察囚犯的斷獄記錄。十四日,時德睿歸降。

      九月十三日,田瓚歸降。二十九日,朝廷免除陜、鼎、熊、谷四州百姓的徭役二年。

      十月十九日,高開道歸降。二十日,楊仲達歸降。三十日,有流星在東都洛陽隕落。

      十二月二十一日,瓜州刺史賀拔行威反叛。

      武德四年(621)正月二十三日,皇太子李建成討伐稽胡。

      二月,竇建德攻陷曹州,俘虜孟海公。初一,車騎將軍董阿興在隴州反叛,被處死刑。十七日,太常少卿李仲文謀反,被處死刑。十八日,高祖訊察囚犯的斷獄記錄。二十九日,對代州總管府所轄石嶺以北地區施行赦免。

      三月,晉封宜都郡王李泰為衛王。初二,高祖訊察囚犯的斷獄記錄。二十七日,竇建德攻陷管州,刺史郭志安殉難。

      四月十五日,齊王李元吉在東都洛陽與王世充交戰,大敗,行軍總管盧君諤殉難。二十一日,突厥軍侵掠并州,俘虜了漢陽郡王李耡、太常卿鄭元王壽、左驍騎大將軍長孫順德。二十七日,高祖封兒子李元方為周王,李元禮為鄭王,李元嘉為宋王,李元則為荊王,李元茂為越王。三十日,左武衛將軍王君廓打敗張青特,俘虜了他。

      五月初五,秦王李世民在虎牢打敗竇建德,并擒獲竇。初八,赦免山東因受竇建德連累而失官去職的人。十一日,王世充投降。十三日,周法明歸降。

      六月初四,赦免河南因受王世充連累而失官去職的人。十一月,蔣善合歸降。十三日,營州人石世則抓了本州總管晉文衍,叛變投靠....。二十八日,臧君相歸降。

      七月初九,秦王李世民將被俘的王世充進獻祖廟。十一日,竇建德被處死刑。十二日,施行大赦,全國免除徭役一年,對陜、鼎、函、虢、虞、芮、豳七州免除徭役二年。十九日,劉黑闥在貝州反叛。二十六日,戴州刺史孟口敢鬼反叛,被處死刑。

      八月初一,合朔,有日蝕現象。初二,皇太子李建成安撫北方邊境。十一日,劉黑闥攻陷俞阝縣,魏州刺史權威、貝州刺史戴元祥殉難。十七日,突厥侵掠代州,俘虜了行軍總管王孝基。二十一日,劉黑闥攻陷歷亭,屯衛將軍王行敏殉難。二十五日,深州人崔元遜殺了本州刺史裴..,反叛投靠劉黑闥。兗州總管徐圓朗反叛。

      九月,盧祖尚歸降。初一,淳于難歸降。初十,汪華歸降。

      這年秋季,夔州總管、趙郡王李孝恭率領十二個總管的軍隊征討蕭銑。

      十月初五,秦王李世民任天策上將,兼任低于本職的司徒,齊王李元吉任司空。初六,劉黑闥攻陷瀛州,俘虜刺史盧士睿,又攻陷觀州。十九日,毛州人董燈明殺了本州刺史趙元愷。二十一日,趙郡王李孝恭在荊州打敗并俘虜了蕭銑。

      閏十月初二,高祖去稷州。初六,親臨舊日別墅。初九,在好..打獵。十二日,在九萯打獵。十三日,在仲山打獵。十四日,在清水谷打獵,順道游三原。十七日,去周氏陂。十八日,由周氏陂回到京城。

      十一月初一,高祖在都城南面郊野舉行祭天大祀。初七,李子通歸降。十三日,李子通謀反,被處死刑。十九日,劉黑闥攻陷定州,總管李玄通殉難。二十六日,杞州人周文舉殺了本州刺史王孝矩,反叛投靠劉黑闥。

      十二月初三,劉黑闥攻陷冀州,總管麴眣殉難。十二日,左武侯將軍李世責力在宋州與劉黑闥交戰,大敗。十五日,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征討劉黑闥。十七日,劉黑闥攻陷邢州;十八日,攻陷魏州,總管潘道毅殉難;十九日攻陷莘州。二十日,改封李元嘉為徐王。

      武德五年正月初三,劉黑闥攻陷相州,刺史房晃殉難。初四,殷恭邃歸降。初五,濟州別駕劉伯通抓了本州刺史竇務本,反叛投靠徐圓朗。初八,東鹽州治中王才藝殺了刺史田華,反叛投靠劉黑闥。十四日相州百姓殺了本州刺史獨孤徹,將相州歸附劉黑闥。二十七日,楊世略、劉元進歸降。

      二月,王要漢歸降。十七日,秦王李世民攻克邢州。二十五日,劉黑闥攻陷氵名水,總管羅士信殉難。二十六日,汴州總管王要漢在杞州打敗徐圓朗,俘虜周文舉。

      三月十七日,譚州刺史殺了齊州都督王薄。二十六日,秦王李世民在氵名水打敗劉黑闥,劉黑闥逃入突厥。蔚州總管高開道反叛,攻打易州,刺史慕容孝干殉難。

      四月,梁州野蠶結繭。冉安昌歸降。初八,寧長真歸降。十七日,釋放判流放罪以下的罪犯,令其收割麥子。二十一日,代州總管李大恩與突厥軍交戰殉難。二十七日,鄧文進歸降。

      五月,田留安歸降。初九,瓜州人王干殺了賀拔行威歸順朝廷。二十四日,朝廷賜予荊州本年的田租。

      六月初一,劉黑闥與突厥侵掠山東。車騎將軍元紹任瓜州道行軍總管,以防御突厥。初三,吐谷渾軍侵掠洮、旭、疊三個州,岷州總管李長卿擊敗寇軍。初五,淮安郡王李神通討伐徐圓朗。

      七月初五,建造弘義宮。十五日,淮陽郡王李道玄任河北道行軍總管,討伐劉黑闥。貝州人董該反叛,將定州歸附劉黑闥。十七日,突厥在白道殺了劉武周。遷州人鄧士政反叛,抓了其刺史李敬昂。十八日,馮盎歸降。

      八月初一,安葬隋煬帝。初四,吐谷渾軍侵掠岷州,益州道行臺左仆射竇軌擊敗了它。初五,突厥侵犯邊境。初十,皇太子李建成赴豳州道,秦王李世民赴秦州道,以抵御突厥。十九日,吐谷渾軍攻陷洮州。并州總管、襄邑郡王李神符在汾東與突厥軍交戰,打敗突厥軍。二十八日,突厥軍攻陷大震關。

      九月十五日,靈州總管楊師道在三觀山打敗突厥軍。十八日,洪州總管宇文歆在崇岡又擊敗它。二十四日,定州總管雙士洛、驃騎將軍魏道仁在恒山之南,再次將其擊敗。二十八日,領軍將軍安興貴再一次在甘州擊敗突厥軍。劉黑闥攻陷瀛州,刺史馬匡武殉難。東鹽州人馬君德反叛,將本州歸附劉黑闥。

      十月初一,齊王李元吉討伐劉黑闥。初五,貝州刺史許善護在俞阝縣與劉黑闥交戰,殉難。初六,觀州刺史劉君會反叛,投靠劉黑闥。十七日,淮陽郡王李道玄在下博與劉黑闥交戰,殉難。二十一日,林士弘歸降。

      十一月初三,劉黑闥攻破滄州。初七,皇太子李建成討伐劉黑闥。十九日,高祖去宜州。二十六日,在富平北原打獵。

      十二月初九,高祖在萬壽原打獵。十一日,劉黑闥攻破恒州,刺史王公政殉難。十三日,高祖從萬壽原回到京城。二十五日,皇太子李建成在魏州打敗劉黑闥。二十七日,在毛州再次擊敗劉黑闥。

      武德六年(623)正月初三,劉黑闥的部將葛德威抓了劉黑闥歸順朝廷。初六,..州人王摩娑反叛,驃騎將軍衛彥討伐他。十四日,徐圓朗攻破泗州。

      二月,劉黑闥被處死刑。初四,高祖親臨溫泉;初六,在驪山打獵。初八,自溫泉回到京城。二十日,行軍總管李世責力打敗、并俘虜了徐圓朗。

      三月,苗海潮、梅知巖、左難當歸降。二十九日,洪州總管張善安反叛。

      四月初四,吐蕃軍攻破芳州。十四日,高祖以舊日府宅做通義宮,在原陵廟祭祀先父元貞皇帝、先母元貞皇后;對京城的有罪人員施行赦免,賞賜絲織品給侍從官員。十六日,張善安攻破孫州,俘虜了總管王戎。二十二日,南州刺史龐孝泰反叛,攻破南越州。二十七日,高祖封兒子李元王壽為蜀王,李元慶為漢王。二十八日,委任裴寂為尚書左仆射,蕭蠫為右仆射,封德彝為中書令,吏部尚書趙恭仁兼中書令、檢校涼州諸軍事。

      五月十五日,吐谷渾、黨項侵掠河州,刺史盧士良打敗他們。二十八日,高開道依靠奚族侵掠幽州,長史王說擊敗了他。

      六月二十三日,突厥軍侵掠朔州,總管高滿政打敗了他們。朝廷對朔州施行部分赦免。

      七月初二,沙州別駕竇伏明反叛,殺了本州總管賀若懷廓。二十五日,皇太子李建成屯兵北方邊境,秦王李世民屯兵于并州,以防御突厥來犯。

      八月初九,淮南道行臺左仆射輔公礻石反叛。二十二日,趙郡王李孝恭討伐他。

      九月十九日,秦王李世民任江州道行軍元帥。二十三日,渝州人張大智反叛。

      十月初四,殺了廣州都督劉世讓。初六,對死罪犯降低量刑等級,流放罪以下罪犯給予寬恕。十七日,高祖去華陰。張大智歸降。十八日,高祖在白鹿原打獵。二十日,右虞候首領杜士遠殺了朔州總管高滿政,帶領朔州反叛。二十五日,突厥求和。

      十一月初十,張善安襲擊黃州,殺了州總管周法明。十五日,高祖去華陰。十九日,在沙苑打獵。二十四日,在伏龍原打獵。

      十二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蝕現象。初二,張善安歸降。初九,以原奉義監做龍躍宮,武功宅做慶善宮。十三日,高祖從華陰回到京城。

      武德七年(624)正月十九日,鄒州人鄧同穎殺了本州刺史李士衡。

      二月十七日,在國都官學陳設酒食祭祀先圣先師。十九日,漁陽部將張金樹殺了高開道歸降。

      三月廿八日,趙郡王李孝恭打敗并俘虜了輔公礻石。二十九日,李孝恭殺了越州都督闞眣。

      四月初一,施行大赦。頒布新法令。免除江州道百姓的徭役二年,揚、越二州免除一年。

      五月十七日,興建仁智宮。

      六月初三,高祖前往仁智宮。二十三日,慶州都督楊文干反叛。

      七月初一,突厥侵掠朔州,總管秦武通擊敗寇軍。初五,慶州百姓殺了楊文干歸順。二十六日,高祖從仁智宮返京。..州地震,山岳崩塌,江水受阻。

      閏七月二十一日,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在豳州屯兵,防備突厥侵犯。

      八月初二,吐谷渾侵掠鄯州,驃騎將軍彭武杰殉難。十一日,突厥侵掠綏州,刺史劉大俱擊敗寇軍。二十五日,突厥求和。三十日,裴寂出使突厥。

      十月初一,高祖前往慶善宮。初五,在..南打獵。初七,游終南山。初十,拜謁樓觀的老子祠。二十四日,在圍川打獵。

      十二月初二,高祖去龍躍宮。初三,在高陵打獵。初五,自高陵返回京城。太子詹事裴矩任檢校侍中。

      武德八年(625)二月十九日,高祖訊察囚犯的斷獄記錄。

      四月二十一日,高祖去..,在甘谷打獵。興建太和宮。二十二日,自..返回京城。

      六月初二,高祖去太和宮。

      七月十四日,高祖從太和宮返回京城。二十五日,秦王李世民屯兵蒲州,防御突厥。

      八月十一日,并州行軍總管張瑾在太谷與突厥軍交戰,大敗;鄆州都督張德政殉難,行軍長史溫彥博被俘。二十三日,任城郡王李道宗在靈州與突厥軍交戰,打敗寇軍。二十六日,突厥求和。

      十月二十日,高祖去周氏陂,在北原打獵。二十一日,去龍躍宮。

      十一月初一,高祖去宜州,在西原打獵。裴矩被免職。初九,在同官講習武事。天策府司馬宇文士及代理檢校侍中。初十,改封李元王壽為吳王,李元慶為陳王。十二日,秦王李世民任中書令,齊王李元吉任侍中。二十二日,高祖在華池的北邊原野打獵。

      十二月初一,高祖從華池回到京城。二十日,在鳴犢泉打獵。二十一日,從鳴犢泉回京。

      武德九年(626)正月二十五日,裴寂任司空。

      二月初一,齊王李元吉任司徒。二十三日,在天區的胃宿與昴宿之間,出現彗星。二十八日,在昴宿北面的卷舌星附近出現彗星。

      三月初二,高祖親臨昆明池,了解水戰訓練;初四,從昆明池回到京城。十八日,高祖去周氏陂;二十七日,從周氏陂返京。二十九日,突厥軍侵掠涼州,被都督、長樂郡王李幼良擊敗。

      四月二十三日,廢止奉行佛教、老子的禮法。

      六月初一,太白星行經天空。初四,秦王李世民殺了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施行大赦。恢復奉行佛教、老子的禮法。初七,高祖立秦王李世民為皇太子,讓他處理政務。朝廷賜予作為父親繼承人的人們承繼其父的勛官、爵位,其中持有殺敵立功簿牒的可實授官職,免除百姓舊欠的田租賦稅。二十三日,白天出現太白星。二十四日,幽州都督、廬江郡王李瑗反叛,被處死刑。二十七日,赦免幽州轄區內因李瑗反叛而受連累的人們。

      七月初五,楊恭仁被免職。太子右庶子高士廉任侍中,左庶子房玄齡任中書令,蕭蠫任尚書左仆射。初七,宇文士及任中書令,封德彝任尚書右仆射。二十五日,白天出現太白星。二十八日,白天出現太白星。

      八月初一,突厥求和。初二,白天出現太白星。初七,吐谷渾求和。初九,皇太子李世民登基。

      貞觀三年(629),太上皇李淵遷居大安宮。貞觀九年(635)五月,高祖李淵在垂拱前殿逝世,享年七十一歲。謚號為“太武”,廟號“高祖”。上元元年(674),改高祖的謚號為“神堯皇帝”。天寶八載(749),謚號為“神堯大圣皇帝”;十三載(754),其謚號增為“神堯大圣大光孝皇帝”。

      贊語:自古承受天命的君主,不是有德賢明者王業不旺。自夏后氏以來,才興世襲傳位,而繼位者有的德才兼備,有的寡德少才,因此,占有天下,氣數也就有長有短。論家于是講:周朝從始祖后稷直到文王、武王,積聚功德累集仁愛,由來久遠,因此統治天下特別長久。然而考察史書《世本》,夏、商、周三代均由黃帝而來,夏朝在其始祖鯀之前,商朝從始祖契直至開國君主成湯,這期間默默無聞,與周朝的興起不同。而漢朝也興起于亭長、叛逃的人們。到它們興國之后,各都占有天下數百年才結束。由此說來,“天命”難道容易知道嗎?但考察一個王朝的興起與終止、太平與動亂,看看它們的功業、德行有高有低、有厚有薄和用來維持它的制度法紀的是什么,以及它的后代,有的漸漸興盛繁榮,有的突然敗壞混亂,有的逐步加劇衰頹,有的能夠振起中興,有的終于不能支撐而垮臺,雖然各順其勢,然而都是有德的就興盛,無德行就絕滅,這難道不是所謂的“天命”總不顯示它的征兆,而使握有國柄者兢兢業業以自勉嗎?唐公在北周、隋朝之際,家世雖已高貴了,然而并沒有所謂積聚功德累集仁愛的漸進跡象;而高祖的興起,與順應時勢崛起的人士有什么兩樣呢?盡管唐朝有時太平、有時動亂、有時危困、有時衰敗,但它擁有天下將近三百年,可稱得上興盛啊!難道不是人民厭棄隋朝的亂世,而得到高祖的恩惠,又繼之以太宗的治理,制度綱紀的法則,使后繼者治國得以有所依憑、扶助,才能“天命”長久的嗎?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 无码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 | 亚洲男人在线无码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下载| 亚洲JIZZJIZZ中国少妇中文| 亚洲中文字幕久在线|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 2020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亚洲av成人中文无码专区| 亚洲AV女人18毛片水真多| 日本亚洲欧美色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成a人无码亚洲成www牛牛|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 亚洲AV成人无码网天堂|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人成在线观看69网站| 久久亚洲精品AB无码播放 |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 亚洲无码视频在线| 国产日韩亚洲大尺度高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果冻传媒| 麻豆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久久|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爆乳成av人在线视菜奈实|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海翼| 国产亚洲精品影视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不卡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女厕| 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高潮|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剧场午夜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