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籍 > 宋書 > 宋書·志·卷二十八

      宋書·志·卷二十八

      沈約

      原文

      符瑞中

      麒麟者,仁獸也。牡曰麒,牝曰麟。不刳胎剖卵則至。麕身而牛尾,狼項而一角,黃色而馬足。含仁而戴義,音中鐘呂,步中規矩,不踐生蟲,不折生草,不食不義,不飲洿池,不入坑阱,不行羅網。明王動靜有儀則見。牡鳴曰“逝圣”,牝鳴曰“歸和”,春鳴曰“扶幼”,夏鳴曰“養綏”。

      漢武帝元狩元年十月,行幸雍,祠五畤,獲白麟。漢武帝太始二年三月,獲白麟。漢章帝元和二年以來,至章和元年,凡三年,麒麟五十一見郡國。漢安帝延光三年七月,麒麟見潁川陽翟。延光三年八月戊子,麒麟見潁川陽翟。延光四年正月壬午,麒麟見東郡濮陽。漢獻帝延康元年,麒麟十見郡國。

      吳孫權赤烏元年八月,武昌言麒麟見。又白麟見建業。晉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麒麟見南郡枝江。晉武帝咸寧五年二月甲午,白麟見平原鬲縣。咸寧五年九月甲午,麒麟見河南陽城。晉武帝太康元年四月,白麟見頓丘。晉愍帝建興二年九月丙戌,麒麟見襄平,州刺史崔毖以聞。晉元帝太興元年正月戊子,麒麟見豫章。晉成帝咸和八年五月己巳,麒麟見遼東。

      鳳凰者,仁鳥也。不刳胎剖卵則至?;蛳杌蚣P墼圾P,雌曰凰。蛇頭燕頷,龜背鱉腹,鶴頸雞喙,鴻前魚尾,青首駢翼,鷺立而鴛鴦思。首戴德而背負仁,項荷義而膺抱信,足履正而尾系武。小音中鐘,大音中鼓。延頸奮翼,五光備舉。興八風,降時雨,食有節,飲有儀,往有文,來有嘉,游必擇地,飲不妄下。其鳴,雄曰“節節”,雌曰“足足”。晨鳴曰“發明”,晝鳴曰“上朔”,夕鳴曰“歸昌”,昏鳴曰“固?!?,夜鳴曰“保長”。其樂也,徘徘徊徊,雍雍喈喈。唯鳳皇為能究萬物,通天祉,象百狀,達王道,率五音,成九德,備文武,正下國。故得鳳之象,一則過之,二則翔之,三則集之,四則春秋居之,五則終身居之。

      漢昭帝始元三年十月,鳳皇集東海,遣使祠其處。漢宣帝本始元年五月,鳳皇集膠東。本始四年五月,鳳皇集北海。漢宣帝地節二年四月,鳳皇集魯,群鳥從之。漢宣帝元康元年三月,鳳皇集泰山、陳留。元康四年,南郡獲威鳳。漢宣帝神雀二年二月,鳳皇集京師,群鳥從之以萬數。神雀四年春,鳳皇集京師。神雀四年十月,鳳皇十一集杜陵。神雀四年十二月,鳳皇集上林。

      漢宣帝甘露三年二月,鳳皇集新蔡,群鳥四面行列,皆向鳳皇立,以萬數。

      漢光武建武十七年十月,鳳皇五,高八九尺,毛羽五采,集潁川郡,群鳥并從行列,蓋地數頃,留十七日乃去。

      漢章帝元和二年以來,至章和元年,凡三年,鳳皇百三十九見郡國。

      漢安帝延光三年二月,車駕東巡。其月戊子,鳳皇集濟南臺縣丞霍收舍樹上,賜臺長嶷帛十五匹,收二十匹,尉半之,吏卒人三匹;鳳皇所過亭部,無出今年田租;賜男子爵人二級。延光三年十月壬午,鳳皇集京兆新豐西界槐樹。漢桓帝建和元年十一月,鳳皇見濟陰己氏。漢靈帝光和四年秋,五色大鳥見新城,群鳥隨之。民皆謂之鳳皇。漢獻帝延康元年八月,石邑縣言鳳皇集。又郡國十三言鳳皇見。

      吳孫權黃武五年七月,蒼梧言鳳皇見。孫權黃龍元年四月,夏口、武昌并言鳳皇見。吳孫亮建興二年十一月,大鳥五見于春申。吳孫皓建衡四年正月,西苑言鳳皇集。

      晉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鳳皇見上黨高都。泰始元年十二月,鳳皇二見河南山陽。泰始元年十二月,鳳皇三見馮翊下邽。晉穆帝升平四年二月辛亥,鳳皇將九子見鄖鄉之豐城。十二月甲子,又見豐城,眾鳥隨從。升平五年四月己未,鳳皇集沔北,至于辛酉。百姓聚觀之。

      宋武帝永初元年七月戊戌,鳳皇見會稽山陰。文帝元嘉十四年三月丙申,大鳥二集秣陵民王顗園中李樹上,大如孔雀,頭足小高,毛羽鮮明,文采五色,聲音諧從,眾鳥如山雞者隨之,如行三十步頃,東南飛去。揚州刺史彭城王義康以聞。改鳥所集永昌里曰鳳皇里。孝武帝孝建元年正月庚申,鳳皇見丹徒篸賢亭,雙鵠為引,眾鳥陪從。征虜將軍武昌王渾以聞。

      神鳥者,赤神之精也,知音聲清濁和調者也。雖赤色而備五采,雞身,鳴中五音,肅肅雍雍。喜則鳴舞,樂處幽隱。風俗從則至。

      漢宣帝五鳳三年三月辛丑,神鳥集長樂宮東闕樹上,又飛下地,五采炳發,留十余刻。漢章帝元和中,神鳥見郡國。

      黃龍者,四龍之長也。不漉池而漁,德至淵泉,則黃龍游于池。能高能下,能細能大,能幽能冥,能短能長,乍存乍亡。赤龍、《河圖》者,地之符也。王者德至淵泉,則河出《龍圖》。

      漢惠帝二年正月癸酉,兩龍見蘭陵人家井中。漢文帝十五年春,黃龍見成紀。漢宣帝甘露元年四月,黃龍見新豐。

      漢成帝鴻嘉元年冬,黃龍見真定。漢成帝永始二年二月癸未,黃龍見東萊。漢光武建武十二年六月,黃龍見東阿。

      漢章帝元和二年以來,至章和元年,凡三年,黃龍四十四見郡國。元和中,青龍見郡國。元和中,白龍見郡國。

      漢安帝延光元年八月辛卯,黃龍見九真。延光三年九月辛亥,黃龍見濟南歷城。延光三年十二月乙未,黃龍見瑯邪諸縣。延光四年正月壬午,黃龍二見東郡濮陽。

      漢桓帝建和元年二月,黃龍見沛國譙。漢桓帝元嘉二年八月,黃龍見濟陰句陽,又見金城允街。漢桓帝永光元年八月,黃龍見巴郡。漢獻帝延康元年三月,黃龍見譙。又郡國十三言黃龍見。魏明帝青龍元年正月甲申,青龍見郟之摩陂井。帝親與群臣共觀之,既而詔書工圖寫,龍潛而不見。魏明帝景初元年二月壬辰,山茌縣言黃龍見。

      魏少帝正元元年十月戊戌,黃龍見鄴井中。魏少帝甘露元年正月辛丑,青龍見軹縣井中凡二。甘露元年六月,青龍見元城縣界井中。甘露二年二月,青龍見溫縣井中。甘露三年八月甲戌,黃龍、青龍仍見頓丘、冠軍、陽夏縣井中。甘露四年正月,黃龍二見寧陵縣井中。

      魏元帝景元元年十二月甲申,黃龍見莘縣井中。景元三年二月,青龍見軹縣井中。

      劉備未即位前,黃龍見武陽赤水,九日乃去。

      吳孫權黃武元年三月,鄱陽言黃龍見。吳孫權黃龍元年四月,夏口、武昌并言黃龍見;權因此改元。作黃龍牙,常在軍中,進退視其所向,命胡綜為賦。

      吳孫權赤烏五年三月,海鹽縣言黃龍見縣井中二。赤烏十一年,云陽言黃龍見。黃龍二又見武陵吳壽,光色炫耀。

      吳孫休永安四年九月,布山言白龍見。永安五年七月,始新言黃龍見。永安六年四月,泉陵言黃龍見。

      晉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青龍二見濟陰定陶。泰始元年十二月,青龍見魏郡湯陰。泰始元年十二月,黃龍見河南洛陽洛濱。泰始元年十二月,白龍二見太原祁。泰始二年七月壬午,黃龍見巴西閬中。泰始三年四月戊午,有司奏:“張掖太守焦勝言,氐池縣大柳谷口青龍見?!?/p>

      晉武帝咸寧二年六月丙申,白龍二見于新興九原居民井中。咸寧二年十月庚午,黃龍二見于漢嘉靈關。咸寧二年十一月癸巳,白龍二見須度支部。咸寧五年十一月甲寅,青龍見京兆霸城。

      晉武帝太康元年八月,白龍三見于永昌。太康三年閏四月己丑,白龍二見濟南歷城。太康五年正月癸卯,青龍二見武庫井中,帝親往觀之。太康六年九月,白龍見京兆陰盤。太康九年十二月戊申,青龍一見魯國公丘居民井中。晉惠帝元康七年三月己酉朔,成皋縣獄有龍升天。

      宋武帝永初元年七月,青龍見義興陽羨。永初元年八月,青龍二見南郡江陵。

      文帝元嘉十三年九月己酉,會稽郡西南向曉,忽大光明,有青龍騰躍凌云,久而后滅。吳興諸處并以其日同見光景。揚州刺史彭城王義康以聞。元嘉二十一年十月己丑,永嘉永寧見黃龍自云而下,太守臧藝以聞。元嘉二十五年五月丁丑,黑龍見玄武湖北,苑丞王世宗以聞。元嘉二十五年五月戊戌,黑龍見玄武湖東北隈,揚州野吏張立之以聞。元嘉二十五年八月辛亥,黃龍見會稽,太守孟顗以聞。元嘉二十五年,廣陵有龍自湖水中升天,百姓皆見。

      孝武帝孝建二年七月癸丑,黃龍見石頭城外水濱,中護軍湘東王彧以聞。孝建三年五月己未,龍見臨川郡,江州刺史東海王祎以聞。孝武大明元年五月癸亥,黑龍見晉陵占石村。改村為津里。

      靈龜者,神龜也。王者德澤湛清,漁獵山川從時則出。五色鮮明,三百歲游于蕖葉之上,三千歲常游于卷耳之上。知存亡,明于吉兇。禹卑宮室,靈龜見。玄龜書者,天符也。王者德至淵泉,則雒出龜書。

      魏文帝初,神龜出于靈池。

      吳孫權時,靈龜出會稽章安。

      魏元帝咸熙二年二月甲辰,朐縣獲靈龜以獻。

      晉長沙王乂坐同產兄楚王瑋事,徙封常山,后還復國。在常山穿井,入地四丈,得白玉方三四尺。玉下有大石,其中有龜長二尺余,時人以為復國之祥。

      宋文帝元嘉十九年四月戊申,白龜見吳興余杭,太守文道恩以獻。元嘉二十年四月辛卯,白龜見吳興余杭,揚州刺史始興王浚以聞。元嘉二十四年十月甲午,揚州刺史始興王浚獲白龜以獻。

      孝武帝大明三年三月戊子,毛龜見宣城廣德,太守張辨以獻。大明四年六月壬寅,車駕幸籍田,白龜見于千畝,尚書右仆射劉秀之以獻。大明七年八月乙未,毛龜見新安王子鸞第,獲以獻。

      明帝泰始二年八月丙辰朔,四眼龜見會稽,會稽太守巴陵王休若以獻。泰始二年八月丙寅,六眼龜見東陽長山,文如爻卦,太守劉勰以獻。泰始六年九月己巳,八眼龜見吳興故鄣,太守褚淵以獻。明帝泰豫元年十月壬戌,義興陽羨縣獲毛龜,太守王蘊以獻。

      龍馬者,仁馬也,河水之精。高八尺五寸,長頸有翼,傍有垂毛,鳴聲九哀(一作音)。騰黃者,神馬也,其色黃。王者德御四方則出。白馬硃鬣,王者任賢良則見。澤馬者,王者勞來百姓則至。夏馬飖,黑身白鬣尾,殷馬駱,白身黑鬣尾,周馬骍,赤身黑鬣尾。

      漢章帝元和中,神馬見郡國。

      晉懷帝永嘉六年二月壬子,神馬鳴南城門。

      晉孝武帝太元十四年六月甲申朔,寧州刺史費統上言:“所統晉寧之滇池縣,舊有河水,周回二百余里。六月二十八日辛亥,神馬二匹,一白一黑,忽出于河中,去岸百步??h民董聰見之?!?/p>

      白象者,人君自養有節則至。

      宋文帝元嘉元年十二月丙辰,白象見零陵洮陽。元嘉六年三月丁亥,白象見安成安復,江州刺史南譙王義宣以聞。

      漢武帝元狩二年三月,南越獻馴象。

      白狐,王者仁智則至。

      晉成帝咸康八年七月,燕王慕容皝上言白狢見國內。

      赤熊,佞人遠,奸猾息,則入國。

      宋文帝元嘉二十年十二月,白熊見新安歙縣,太守到元度以獻。

      九尾狐,文王得之,東夷歸焉。

      漢章帝元和中,九尾狐見郡國。

      魏文帝黃初元年十一月甲午,九尾狐見鄄城,又見譙。

      白鹿,王者明惠及下則至。

      漢章帝建初七年十月,車駕西巡,得白鹿于臨平觀。漢章帝元和中,白鹿見郡國。

      漢安帝延光三年六月辛未,白鹿見右扶風雍。延光三年七月,白鹿見左馮翊。

      漢桓帝永興元年二月,白鹿見張掖。

      魏文帝黃初元年,郡國十九言白鹿及白麋見。

      晉武帝泰始八年十月,白鹿見扶風雍,州刺史嚴詢獲以獻。晉武帝太康元年三月,白鹿見零陵泉陵。太康元年五月甲辰,白鹿見天水西縣,太守劉辛獲以獻。太康三年七月壬子,白鹿見零陵,零陵令蔣微獲以獻。

      晉惠帝元康元年九月乙酉,白鹿見交趾武寧。

      晉愍帝建武元年五月戊子,白鹿見高山縣。

      晉元帝太興三年正月,白鹿二見豫章。太興三年四月,白鹿見晉陵延陵。晉元帝永昌元年九月,白鹿見江乘縣。

      晉成帝咸和四年五月甲子,白鹿見零陵洮陽,獲以獻。咸和四年七月壬寅,長沙郡邏吏黃光于南郡道遇白鹿,驅之不去,直來就光,追尋光三百余步。光遂抱取,遣吏李堅奉獻。咸和九年八月己未,白鹿見長沙臨湘。晉成帝咸康二年七月,白鹿見豫章望蔡,太守桓景獲以獻。

      晉孝武太元十六年三月癸酉,白鹿見豫章望蔡,獲以獻。太元十八年五月辛酉,白鹿見江乘,江乘令田熙之獲以獻。太元二十年九月丁丑,白鹿見巴陵清水山,荊州刺史殷仲堪以獻。

      晉安帝隆安五年十一月,白鹿見長沙,荊州刺史桓玄以聞。

      宋文帝元嘉五年七月丙戌,白鹿見東莞莒縣岣峨山,太守劉玄以聞。元嘉九年正月,白鹿見南譙譙縣,豫州刺史長沙王義欣以獻。元嘉十四年,白鹿見文鄉。元嘉十七年五月甲午,白鹿見南汝陰宋縣,太守文道恩以獻。元嘉二十年八月,白鹿見譙郡蘄縣,太守鄧琬以獻。元嘉二十二年二月,白鹿見建康縣,揚州刺史始興王浚以聞。元嘉二十二年二月辛未,白鹿見南康灨縣,南康相劉興祖以獻。元嘉二十三年二月戊戌,白鹿見交州,交州刺史檀和之以獻。元嘉二十三年六月丙辰,白鹿見彭城彭城縣,征北將軍衡陽王義季獲以獻。元嘉二十七年二月壬辰朔,白鹿見濟陰,徐州刺史武陵王駿以聞。元嘉二十九年八月癸酉,白鹿見鄱陽,南中郎將武陵王駿以獻。元嘉三十年十一月壬午,白鹿見南瑯邪,南瑯邪太守王僧虔以獻。元嘉三十年十一月癸亥,白鹿見武建郡,雍州刺史硃修之以獻。

      孝武帝孝建三年三月庚子,白鹿見臨川西豐縣。孝武帝大明元年四月甲申,白鹿見南平。大明二年四月己丑,白鹿見桂陽郴縣,湘州刺史山陽王休祐以獻。大明三年正月癸巳,白鹿見南瑯邪江乘,南徐州刺史劉延孫以獻。大明三年三月辛卯,白鹿見廣陵新市,太守柳光宗以聞。大明五年五月丙寅,白鹿見南東海丹徒,南徐州刺史劉延孫以獻。大明八年六月甲子,白鹿見衡陽郡,湘州刺史江夏王世子伯禽以獻。

      明帝泰始二年二月乙亥,白鹿見宣城,宣城太守劉韞以聞。泰始五年二月己亥,白鹿見長沙,湘州刺史劉韞以獻。泰始六年十二月乙未,白鹿見梁州,梁州刺史杜幼文以聞。

      后廢帝元徽三年二月甲子,白鹿見郁洲,青冀二州刺史、西海太守劉善明以獻。

      三角獸,先王法度修則至。(闕)

      一角獸,天下平一則至。(闕)

      六足獸,王者謀及眾庶則至。(闕)

      比肩獸,王者德及矜寡則至。(闕)

      獬豸知曲直,獄訟平則至。(闕)

      白虎,王者不暴虐,則白虎仁,不害物。

      漢宣帝元康四年,南郡獲白虎。

      漢章帝元和二年以來,至章和元年,凡三年,白虎二十九見郡國。

      漢安帝延光三年八月戊子,白虎二見潁川陽翟。

      漢獻帝延康元年四月丁巳,饒安縣言白虎見。又郡國二十七言白虎見。

      吳孫權赤烏六年正月,新都言白虎見。赤烏十一年五月,鄱陽言白虎仁。

      晉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白虎見河南陽翟。泰始元年十二月,白虎見弘農陸渾。泰始二年正月己亥,白虎見遼東樂浪。泰始二年正月辛丑,白虎見天水西。

      晉武帝咸寧三年二月乙丑,白虎見沛國。晉武帝太康元年八月,白虎見永昌南罕。太康四年七月丙辰,白虎見建平北井。太康十年十月丁酉,白虎見犍為。

      晉成帝咸和八年五月己已,白虎見新昌縣。晉簡文帝咸安二年三月,白虎見豫章南昌縣西鄉石馬山前。

      晉孝武太元十四年十一月辛亥,白虎見豫章郡。太元十九年二月,行鞏令劉啟期言白虎頻見。太元十九年二月,行溫令趙邳言白虎頻見。

      晉安帝隆安五年十一月,襄陽言騶虞見于新野。

      宋武帝永初元年八月癸巳,白虎見枝江。

      少帝景平元年十月,白虎見桂陽耒陽。

      文帝元嘉十九年十月,白虎見弋陽、期思二縣,南豫州刺史武陵王駿以聞。元嘉二十五年二月己亥,白虎見武昌,武昌太守蔡興宗以聞。元嘉二十五年十一月丁丑,白虎見蜀郡二,赤虎導前,益州刺史陸徽以聞。元嘉二十六年四月戊戌,白虎見南瑯邪半陽山,二虎隨從,太守王僧達以聞。

      孝武孝建三年三月壬子,白虎見臨川西豐。

      白狼,宣王得之而犬戎服。(闕)

      白麞,王者刑罰理則至。

      晉武帝咸寧元年四月丙戌、乙卯,白麞見瑯邪,趙王倫以獻。咸寧三年七月壬辰,白麞見魏郡。晉武帝太康三年八月,白麞見梁國蒙,梁相解隆獲以獻。太康五年九月己酉,白麞見義陽。太康七年五月戊辰,白麞見汲郡。

      晉成帝咸和九年五月癸酉,白麞見吳國吳縣,內史虞潭獲以獻。

      晉穆帝永和元年八月,白麞見吳國吳縣西界包山,獲以獻。永和八年十二月,白麞見丹陽永世,永世令徐該獲以獻。永和十二年十一月庚午,白麞見梁郡,梁郡太守劉遂獲以獻。

      晉安帝隆安五年十一月,白麞見荊州,荊州刺史桓玄以聞。

      宋少帝景平元年五月癸未,白麞見義興陽羨,太守王準之獲以獻。景平二年六月,白麞見南郡江陽,太守王華獻之太祖。太祖時入奉大統,以為休祥。

      文帝元嘉五年四月乙巳,白麞見汝陽武津,太守鄭據獲以獻。元嘉十二年正月,白麞見東萊黃縣,青、冀州刺史王方回以獻。元嘉十九年五月,山陽張休宗獲白麞,南兗州刺史臨川王義慶以獻。元嘉二十年八月,白麞見江夏安陸,內史劉思考以獻。元嘉二十五年二月己丑,白麞見淮南,太守王休獲以獻。元嘉二十五年四月戊午,白麞見南瑯邪,太守王遠獲以獻。元嘉二十五年五月辛未朔,華林園白麞生二子皆白,園丞梅道念以聞。元嘉二十六年五月丙戌,白麞見馬頭,豫州刺史南平王鑠以獻。元嘉二十七年正月己丑,白麞見濟陰,徐州刺史武陵王駿以聞。元嘉二十七年四月癸丑,華林園白麞生一白子,園丞梅道念以聞。元嘉二十九年六月壬戌,白麞見晉陵暨陽,南徐州刺史始興王浚以獻。

      孝武帝孝建三年六月癸巳,白麞見廣陵,南兗州以獻。孝武帝大明元年七月丁丑,白麞見東萊曲城縣,獲以獻。大明二年正月壬戌,白麞見山陽,山陽內史程天祚以獻。大明二年二月辛丑,白麞見濟北,濟北太守殷孝祖以獻。大明五年九月己巳,白麞見南陽,雍州刺史永嘉王子仁以獻。大明六年四月戊辰,白麞見營陽,湘州刺史建安王休仁以獻。大明七年正月庚寅,白麞見南陽,荊州刺史臨海王子頊以獻。大明七年六月己巳,白麞見武陵臨沅,太守劉衍以獻。大明七年九月癸未,白麞見南陽,雍州刺史劉秀之以獻。

      明帝泰始三年五月癸酉,白麞見南東海丹徒,南徐州刺史桂陽王休范以獻。泰始三年五月乙卯,白麞見北海都昌,青州刺史沈文秀以獻。泰始五年正月癸卯,白麞見汝陰樓煩,豫州刺史劉勔以獻。明帝泰豫元年十月壬戌,白麞見義興國山,太守王蘊以獻。

      后廢帝元徽元年正月甲午,白麞見海陵寧海,寧海太守孫嗣之以獻。

      文帝元嘉二十三年五月甲寅,東宮隊白從陳超獲黑麞于肥如縣,皇太子以獻。元嘉二十三年十月辛巳,東宮將魏榮獲青麞于秣陵。元嘉十年十二月,營城縣民成公會之于廣陵高郵界獲白麞麂以獻。

      孝武帝大明元年二月己亥,白麂見會稽諸暨縣,獲以獻。

      銀麂,刑罰得共,民不為非則至。(闕)

      赤兔,王者德盛則至。(闕)

      比翼鳥,王者德及高遠則至。(闕)。

      赤雀,周文王時銜丹書來至。

      晉愍帝建興三年四月癸酉,赤雀見平州府舍。

      宋文帝元嘉二十年五月,赤雀集南平郡府,內史臧綽以聞。

      孝武帝孝建元年五月己亥,臨沂縣魯尚斯軍人于城上獲赤雀,太傅假黃鉞江夏王義恭以獻。

      福草者,宗廟肅,則生宗廟之中。(闕)

      蒼烏者,賢君修行孝慈于萬姓,不好殺生則來。

      宋孝武帝大明元年五月丁丑,蒼鳥見襄陽縣。大明二年四月甲申,蒼鳥見襄陽,雍州刺史王玄謨以獻。

      甘露,王者德至大,和氣盛,則降。柏受甘露,王者耆老見敬,則柏受甘露。竹受甘露,王者尊賢愛老,不失細微,則竹葦受甘露。

      漢宣帝元康元年三月,甘露降未央宮。漢宣帝神雀二年二月,甘露降京師。神雀四年春,甘露降京師。

      漢宣帝五鳳二年正月,甘露降京師。

      漢成帝元延四年三月,甘露降京師。

      漢光武建武中元元年五月,郡國上甘露降。

      漢明帝永平十七年正月戊子夜,帝夢見光武帝、光烈皇后,夢中喜覺,悲不能寐。明旦上陵,百官、胡客悉會。太常丞上言,其日陵樹葉有甘露。帝令百官采甘露。帝自伏御床,視太后莊器奩中物,流涕,敕易奩中脂澤之具。永平十七年春,甘露仍降京師。

      漢章帝元和中,甘露降郡國。

      漢安帝延光三年四月丙戌,甘露下沛國豐。延光三年七月,甘露下左馮翊頻陽。

      漢桓帝延熹三年四月,甘露降上郡。漢桓帝永康元年八月,甘露降巴郡。

      魏文帝初,郡國三十七言甘露降。魏少帝甘露元年五月,鄴及上洛并言甘露降。魏元帝咸熙二年四月,南深澤縣言甘露降。

      吳孫權黃武前,建業言甘露降。黃武二年五月,曲阿言甘露降。

      吳孫權嘉禾五年三月,武昌言甘露降于禮賓殿。吳孫權赤烏二年三月,零陵言甘露降。赤烏九年四月,武昌言甘露降。吳孫皓甘露元年四月,蔣陵言甘露降。

      晉武帝泰始十年四月乙亥,甘露降西河離石。晉武帝咸寧元年四月丙戌,甘露降張掖。咸寧元年五月戊午,甘露降清河繹幕。咸寧元年九月,甘露降太原晉陽。咸寧二年五月戊子,甘露降玄菟郡治。咸寧三年六月戊申,甘露降巴郡南充國。晉武帝太康五年三月乙卯,甘露降東宮。太康七年四月,甘露降京兆杜陵。太康七年五月,甘露降魏郡鄴。

      晉惠帝元康四年五月,甘露降樂陵郡。

      晉愍帝建興元年六月,甘露降西平縣。建興三年八月己未,甘露降新昌縣。晉愍帝建武元年六月丁丑,甘露降壽春。

      晉元帝太興三年四月,甘露降瑯邪費。

      晉明帝泰寧二年正月,巴郡言甘露降。

      晉成帝咸和四年四月,甘露降武昌郡閣前柳樹,太守詡以聞。咸和六年三月,甘露降寧州城內北園榛桃樹,刺史以聞。咸和七年四月癸巳,甘露降京邑,揚州刺史王導以聞。咸和八年四月癸卯,甘露降廬江襄安縣蔣胄家。咸和八年四月癸卯,甘露降宣城宛陵縣之須里。咸和九年四月甲寅,甘露降吳國錢唐縣右鄉康巷之柳樹。咸和九年十二月丙辰,甘露降建平陵。咸和九年十二月丁巳,甘露降武平陵。晉成帝咸康元年四月癸卯,甘露降西堂桃樹。咸康二年三月甲戌,甘露降郁林城內。咸康二年四月,甘露降西堂,又降尚書都坐桃樹,又降會稽永興縣,眾官畢賀。戊午,甘露降會稽山陰縣,又降吳興武康縣。庚申,又降武康。咸康三年四月戊午,甘露降殿后桃李樹。五月,甘露降義興陽羨縣柞樹,東西十四步,南北十五步。咸康七年四月丙子,甘露降彭城王纮第內,眾官畢賀。

      晉穆帝永和元年三月,甘露降廬江郡內桃李樹,太守永以聞。永和五年十一月,太常劉邵上崇平陵令王昂即日奉行陵內,甘露降于玄宮前殿。永和五年十二月己酉,甘露降丹陽湖熟縣西界劉敷墓松樹,縣令王恬以聞,眾官畢賀。

      晉簡文帝咸安二年正月,甘露降隨郡灄陽縣界桑木,沾凝十余里中。

      晉孝武帝太元十二年八月,甘露降寧州界內,刺史費統以聞。太元十五年閏月,甘露降永平陵。太元十六年十一月庚午,甘露降句陽縣。太元十七年二月,甘露降南海番禺縣楊樹。

      晉安帝元興二年十月,甘露降武昌王成基家竹。元興三年三月己卯,甘露降丹徒。元興三年四月己酉,甘露降蘭臺。

      宋武帝永初元年九月庚辰,甘露降丹徒峴山。永初元年十月庚午,甘露降興寧、永寧二陵,彌冠百余里。

      文帝元嘉三年閏正月己丑,甘露降吳興烏程,太守王韶之以聞。元嘉四年五月辛巳,甘露降齊郡西安臨朐城。元嘉四年十一月辛未朔,甘露降初寧陵。元嘉四年十一月己丑,甘露降南海熙安,廣州刺史江桓以聞。元嘉八年五月,甘露降南海番禺。元嘉九年十一月壬子,甘露降初寧陵。元嘉十一年八月甲辰,甘露降費縣之沙里,瑯邪太守呂綽以聞。元嘉十三年二月丁卯,甘露降上明巴山。元嘉十三年二月,甘露降吳興武康董道益家園樹。元嘉十三年三月甲午,甘露降初寧陵。元嘉十六年三月己卯,甘露降廣州城北門楊樹,刺史陸徽以聞。元嘉十七年四月丁丑,甘露降廣陵永福里梁昌季家樹,南兗州刺史江夏王義恭以聞。元嘉十七年,甘露降高平金鄉富民村方三十里中。徐州刺史趙伯符以聞。元嘉十七年十一月乙酉,甘露降樂游苑。元嘉十八年五月甲申,甘露降丹陽秣陵衛將軍臨川王義慶園,揚州刺史始興王濬以聞。元嘉十八年六月,甘露降廣陵廣陵孟玉秀家樹,南兗州刺史臨川王義慶以聞。元嘉十九年五月丁卯,甘露降建康司徒參軍督護顧俊之宅竹柳。元嘉十九年五月乙亥,甘露降馬頭濟陽宋慶之園樹,太守荀預以聞。元嘉二十一年,甘露降益州府內梨李樹,刺史庾俊之以聞。元嘉二十一年四月,甘露頻降樂游苑。元嘉二十一年四月,甘露降彭城綏輿里,徐州刺史臧質以聞。元嘉二十一年四月,甘露降義陽平陽,太守龐秀之以聞。元嘉二十二年十一月辛巳,甘露降南郡江陵方城里,荊州刺史南譙王義宣以聞。元嘉二十二年十二月丁酉,甘露降長寧陵,陵令包誕以聞。元嘉二十三年二月丁未,甘露降樂游苑,苑丞張寶以聞。元嘉二十三年九月丙子,甘露降長寧陵,陵令華林以聞。元嘉二十三年十二月庚子,甘露降襄陽郡治,雍州刺史武陵王駿以聞。元嘉二十三年十二月辛丑,甘露頻降樂游苑,苑丞何道之以聞。元嘉二十四年二月己亥、庚子,甘露頻降景陽山,山監張績以聞。元嘉二十四年二月己亥、癸卯、三月丙辰,甘露頻降景陽山,華林園丞陳襲祖以聞。元嘉二十四年三月甲寅,甘露降尋陽松滋,江州刺史廬陵王紹以聞。元嘉二十四年四月癸未,甘露降尋陽松滋;丙申,又降江州城內桐樹;丁酉,又降城北數里之中,江州刺史廬陵王紹以聞。元嘉二十四年七月乙卯,甘露降京師,揚州刺史始興王浚以聞。元嘉二十四年七月,甘露降襄城治下無量寺,雍州刺史武陵王駿以聞。元嘉二十四年十月甲午,甘露降魏興郡內,太守韋寧民以聞。元嘉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十二月,甘露頻降,狀如細雪,京都及郡國處處皆然,不可稱紀。元嘉二十五年十一月庚辰,甘露降南郡,荊州刺史南譙王義宣以聞。元嘉二十五年十一月乙未,甘露降丹陽秣陵巖山。元嘉二十六年三月壬午,甘露降景陽山,華林園丞梅道念以聞。元嘉二十六年三月庚寅、癸巳,甘露頻降武昌,江州刺史廬陵王紹以聞。元嘉二十六年四月甲辰、丙午、戊申,甘露頻降豫章南昌,太守劉思考以聞。元嘉二十六年七月,甘露降南郡江陵,荊州刺史南譙王義宣以聞。元嘉二十七年四月乙卯、丙辰、丁巳,甘露頻降豫章南昌。戊午午時,天氣清明,有彩霧映覆郡邑,甘露又自云降。太守劉思考以聞。元嘉二十七年五月甲戌,甘露降東海丹徒,南徐州刺史始興王浚以聞。元嘉二十八年二月戊辰,甘露降鐘山延賢寺,揚州刺史廬陵王紹以聞。元嘉二十八年二月壬午,甘露降徽音殿前果樹。元嘉二十八年二月,甘露降合歡殿后香花諸草。

      孝武帝孝建元年三月丙辰,甘露降華林園。孝建二年三月己酉,甘露降丹陽秣陵中里路與之墓樹。孝建二年三月辛亥,甘露降長寧陵松樹。孝建二年三月,甘露降襄陽民家梨樹。孝建二年三月戊午,甘露降丹陽秣陵尚書謝莊園竹林,莊以聞。

      孝武帝大明元年四月癸卯,甘露降華林園桐樹。大明三年三月己卯,甘露降樂游苑梅樹。大明三年三月戊子,甘露降宣城郡舍,太守張辯以聞。大明四年正月壬辰,甘露降初寧陵松樹。大明四年二月丙申,甘露降長寧陵松樹。大明四年二月乙巳,甘露降丹陽秣陵龍山,丹陽尹孔靈符以聞。大明五年四月辛亥,甘露降吳興安吉,太守歷陽王子頊以聞。大明五年四月乙卯,甘露降吳興烏程,太守歷陽王子頊以聞。大明六年二月戊午,甘露降建康靈耀寺及諸苑園,及秣陵龍山,至于婁湖。是日,又降句容、江寧二縣。大明七年三月丙申,甘露降尋陽松滋,太守劉矇以聞。大明七年四月己未,甘露降荊州城內,刺史臨海王子頊以聞。大明七年十二月辛丑朔,甘露降吳興烏程,令茍卞之以聞。

      明帝泰始二年四月己亥,甘露降上林苑,苑令徐承道以獻。泰始二年四月庚申,甘露降華林園,園令臧延之以獻。泰始二年五月己未,甘露降丹陽秣陵縣舍齋前竹,丹陽尹王景文以獻。泰始三年十一月庚申,甘露降晉陵,晉陵太守王蘊以聞。泰始三年十一月癸亥,甘露降南東海丹徒建岡,徐州刺史桂陽王休范以聞。泰始三年十二月壬午,甘露降崇寧陵,揚州刺史建安王休仁以聞。

      后廢帝元徽四年十一月乙巳,甘露降吳興烏程,太守蕭惠明以聞。

      順帝升明二年十二月,甘露降建康禁中里。升明二年十一月,甘露降南東海武進彭山,太守謝朏以聞。升明二年十一月,甘露降吳興長城卞山,太守王奐以聞。

      威香者,王者禮備則常生。(闕)


      譯文

      麒麟,是仁德之獸。雄獸叫麒,雌獸叫麟。既不是胎生也不是卵生。它身體像獐而生有一條牛尾,頸項似狼而生有一只角,黃色皮毛而生成馬足。它具有仁義的天性,聲音符合鐘呂的音律,步行符合規矩,不踐踏活的蟲子,不折斷活的草木,不食不義得來的食物,不飲污濁的池水,不誤入陷阱裹,不走進羅網中。圣明帝王行為符合規矩就會出現。雄獸嗚叫稱逝圣,雌獸嗚叫稱歸和,春曰嗚叫稱扶幼,夏曰嗚叫稱養綏。

      漢武帝元狩元年十月,巡行至雍地,在五峙原祭祀,獲得白麟。漢武帝太始二年三月,獲得白麟。漢章帝元和二年以來,至章和元年,共三年,麒麟在郡國出現了五十一次。漢安帝延光三年七月,麒麟出現在潁川郡的陽翟。延光三年八月戊子日,麒麟出現在穎川郡的區翟。廷光四年正月壬午曰,麒麟出現在東郡的濮陽。漢獻帝延康元年,麒麟在郡國出現了十次。

      吳孫權赤烏元年八月,武昌傳說出現了麒麟。又有白麟出現在建業。晉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麒麟出現于南郡的枝江。晉武帝咸寧五年二月甲午,白麟出現在平原郡的鬲縣。咸寧五年九月甲午曰,麒麟出現于河南郡的匾繼。晉武帝太康元年四月,白麟出現在頓丘。晉愍帝建興二年九月丙戌曰,麒麟出現在襄平,州刺史崔毖向朝廷報告。晉元帝太興元年正月戊子曰。麒麟出現于豫章。晉成帝咸和八年五月己巳閂,麒麟出現于遼東。

      鳳凰,是仁德之鳥。既不是胎生也不是卵生。有時飛翔,有時棲止。雄鳥稱鳳,雌鳥稱凰。頭似蛇,頷似燕,背似龜,腹似鱉,頸似鶴,喙似鶸,前胸似鴻,后尾似魚,青色的頭顱和脖子,相連的雙翼,像鷺鷥那樣站立,像鴛鴦那樣相思。頭戴德背負仁,頸項荷義胸前抱信,足走正道,尾系威武。小聲嗚叫像子聲,大聲嗚叫似鼓聲。伸長頸項奮力展翅,便五色光芒具備。能使八面來風,降下及時雨,吃食有節制,飲水有規矩,飛去有紋彩,飛來有嘉瑞。所行之處一定選擇地方,飲食不輕率地飛下。雄烏嗚聲為“節節”,雌鳥鳴聲為“足足”。早晨嗚叫稱發明,白天嗚叫稱上朔,傍晚嗚叫稱歸昌,黃昏嗚叫稱固常,夜晚嗚叫稱保長。歡樂時,徘徘徊徊,雍雍喈喈。惟有鳳凰能夠推究萬物,通曉上天的福祉,綜合各種動物的特征,明達王道,鳴聲符合五音,具有九種品德,具備文武資質,匡正天下郡國。所以鳳凰出現的符瑞,一是經過某地,二是在某地飛翔,三是棲息某地,四是春秋兩季居住某地,五是終身居住某地。

      漢昭帝始元三年十月,鳳凰停留在東海,派遣使者在當地建立祠廟。漢宣帝本始元年五月,鳳凰停留在膠束。本始四年五月,鳳凰停留在北海。漢宣帝地節二年四月,鳳凰停留在魯地,群鳥隨從。漢宣帝元康元年三月,鳳凰停留在泰山、陳留二地。元康四年,南郡獲得威鳳。漢宣帝神雀二年二月,鳳凰停留在京師,隨從的群烏達數萬只。神雀四年春,鳳凰停留在京師。神雀四年十月,鳳凰十一次在杜陵停留。神雀四年十二月,鳳凰停留在上林苑。

      漢宣帝甘露三年二月,鳳凰停留在新蔡,群烏環繞四方排列,都向鳳凰侍立,有成千上萬只。

      漢光武帝建武十七年十月,鳳凰五只,齊集穎川郡,高有八九尺,羽毛五彩繽紛,群烏隨從排列,覆蓋地面達數頃,停留了十七天才離去。

      漢章帝元和二年至章和元年,共三年,鳳凰出現于郡國共一百三十九次。

      漢安帝延光三年二月,皇帝東巡。這個月的戊子曰,鳳凰停留在濟南郡臺縣丞霍收屋舍的樹上,朝廷賜給臺遜長嶷十五匹帛,賜給霍收二十匹,縣尉所得是霍收的一半,吏卒每人三匹;鳳凰經過的亭部,免交當年的田租;賜給當地男子每人二級爵位。延光三年十月壬午日,鳳凰停留在京兆所轄的新豐縣西界的槐樹上。漢桓帝建和元年十一月,鳳凰出現于濟陰的己氏。漢靈帝光和四年秋,五色大烏出現于新城,群烏隨從。民眾都說這是鳳凰。漢獻帝延康元年八月,石邑縣說有鳳凰棲止。又郡國十三次上報鳳凰出現。

      吳孫權黃武五年七月,蒼梧說有鳳凰出現.孫權黃龍元年四月,夏旦、盅昌都說有鳳凰出現。吳孫亮建興二年十一月,大鳥五次出現于春申。吳孫皓建衡四年正月,西苑說有鳳凰停留。

      晉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鳳凰出現于上黨的高都。泰始元年十二月,鳳凰二次出現于河南的山區。泰始元年十二月,鳳凰三次出現于馮翊的下邙。晉穆帝升平四年二月辛亥曰,鳳凰攜帶九只幼雛出現于鄖鄉的豐城。十二月甲子日,又出現在豐城,眾鳥隨從。升平五年四月己末日,鳳凰停留在沔水之北,直到辛酉日。百姓聚觀鳳凰。

      宋武帝永初元年七月戊戌曰,鳳凰出現于會稽郡的山陰縣。文帝元嘉十四年三月丙申,大鳥二次停留在秣陵縣百姓王題園中的李樹上,大如孔雀,頭小足高,羽毛鮮麗明亮,五彩繽紛,聲音和美動人,眾烏如山雞等隨從,大約行走了三十來步,往東南飛去。握業刺史彭城王劉盞塵上報朝廷。將鳥棲止的地方永昌里改為鳳凰里。孝武帝孝建元年正月庚申曰,鳳凰出現于且彼的憩賢亭,一對天鵝在前面引路,眾鳥陪伴隨從。征虜將軍武昌王劉渾上報朝廷。

      神烏,是赤神的精華,知曉聲音的清濁和聲調。雖然足紅色,但五彩具備,身體似雞,嗚聲符合五音,肅肅雍雍。高興時便鳴唱舞蹈,喜歡處在幽靜隱秘的地方。風俗淳樸合度便會出現。

      漢宣帝五鳳三年三月辛丑日,神烏棲止在星鑾宣東闕的樹上,又飛下地,五彩煥發,停留了十余刻鐘。漢章帝元和年問,神鳥出現在郡國。

      黃龍,是四龍的首領。不把池水弄干而捕魚,德行施及淵泉,那么黃龍就會游于池中。能飛上飛下,能小能大,能隱身不見,能短能長,一會兒出現,一會兒消失。赤龍、《河圖》,是大地的符瑞。帝王的仁德施及淵泉,那么董回就會出現《龍圖》。

      漢惠帝二年正月癸酉曰,兩龍出現在體醫人家的井中。漢文帝十五年春,黃龍出現于盛起。漢宣帝甘露元年四月,黃龍出現于新豐。

      漢成帝鴻嘉元年冬,黃龍出現于真定。漢成帝永始二年二月癸末日,黃龍出現于東萊。漢光武帝建武十二年六月,黃龍出現于東阿。

      漢章帝元和二年至章和元年,凡三年,黃龍在郡國出現了四十四次。元和年間,青龍出現于郡國。元和年間,白龍出現于郡國。

      漢安帝延光元年八月辛卯曰,黃龍出現于九真。廷光三年九月辛亥曰,黃龍出現于濟南的歷城。延光三年十二月乙未日,黃龍出現于瑯邪的諸縣。延光四年正月壬午曰,黃龍兩次出現于東郡的濮陽。

      漢桓帝建和元年二月,黃龍出現于沛國的譙縣。漢桓帝互臺二年八月,黃龍出現于濟陰的句陽,又出現于金城的允街。漢桓帝永光元年八月,黃龍出現于巴郡。漢獻帝延康元年三月,黃龍出現于譙縣。又郡國十三次上報說出現了黃龍。魏明帝青龍元年正月甲申曰,青龍出現于翅瑟的摩陂井?;实塾H自與群臣一起觀看,后來詔令畫工描寫,龍隱身不見了。魏明帝景初元年二月壬辰曰,山茌縣說出現了黃龍。

      魏少帝正元元年十月戊戌曰,黃龍出現于鄴都的井中。魏少帝甘露元年正月辛丑曰,青龍二次出現于軟縣的井中。甘露元年六月,青龍出現在元城縣境內的井中。甘露二年二月,青龍出現于溫縣井中。甘露三年八月甲戌日,黃龍、青龍又出現于頓丘、冠軍、陽夏縣井中。甘露四年正月,黃龍二次出現于寧陵縣井中。

      魏元帝景元元年十二月甲申,黃龍出現于莘縣的井中。景元三年二月,青龍出現于軟縣的井中。

      劉備在即位之前,黃龍出現于武陽的赤水,九天后才離去。

      吳孫權黃武元年三月,鄱陽說出現了黃龍。吳孫權黃龍元年四月,夏旦、武昌都說出現了黃龍。逐護因此更改年號。制黃龍牙旗,常在軍中,隊伍的進退依據旗幟指揮的方向,命令胡綜作賦。

      吳孫權赤烏五年三月,海鹽說黃龍二次在該縣井中出現。赤烏十一年,晝匯說出現了黃龍。兩條黃龍又出現于武陵的吳壽,光色炫耀。

      吳孫休永安四年九月,布山說出現了白龍。永安五年七月,垃逝說出現了黃龍。永安六年四月,泉陵說出現了黃龍。

      晉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青龍二次出現于濟陰定陶。泰始元年十二月,青龍出現于魏郡的湯陰。泰始元年十二月,黃龍出現于河南洛陽洛水的岸邊。泰始元年十二月,白龍二次出現于太原的祁嫗。泰始二年七月壬午,黃龍出現于巴西的閬中。泰始三年四月戊午曰,有司上奏說:“張掖太守焦勝說,氐池縣大柳谷口出現了青龍。”

      晉武帝咸寧二年六月丙申日,白龍二次出現于新興九原居民的井中。咸寧二年十月庚午日,黃龍二次出現于蓮毫的靈關。咸寧二年十一月癸巳日,白龍二次出現于須度支部。咸空五年十一月甲寅曰,青龍出現于京兆的霸城。

      晉武帝太康元年八月,白龍三次出現于永昌。太康三年閏四月己丑曰,白龍二次出現于濟南歷城。太康五年正月癸卯日,青龍二次出現于武庫的井中,皇帝親自前往觀看。太康六年九月,白龍出現于京兆的陰盤。太康九年十二月戊申日,青龍出現在魯國公丘居民的井中。晉惠帝元康七年三月己酉初一,成皋縣獄有龍飛升天空。宋武帝永初元年七月,青龍出現于義興陽羨。永初元年八月,青龍二次出現于南郡的江陸。

      文帝元嘉十三年九月己酉曰,會稽郡西南在拂曉時,天色忽然非常光亮,有青龍飛騰升入云端,許久后消失。呈璽鄧各地均在這天觀看這一奇景。握業刺史塹繼王劉面向朝廷上報。元嘉二十一年十月己丑曰,永嘉的永寧看見黃龍從云端飛下,太守臧藝報告朝廷。元嘉二十五年五月丁丑曰,黑龍出現于直達翅的北面,苑丞王世宗上報朝廷。元嘉二十五年五月戊戌曰,黑龍出現于玄逮湖東北角,揚州野吏張立之上報朝廷。元嘉二十五年八月辛亥口,黃龍出現于會稽,太守孟頡上報朝廷。元嘉二十五年,廣陵有龍從湖水中飛升天空,百姓都看見了。

      孝武帝孝建二年七月癸丑日,黃龍出現于石頭城外的水濱,中護軍湘東王劉或上報朝廷。孝建三年五月己末日,龍出現于臨川郡,江州刺史東海王劉祎上報朝廷。孝武大明元年五月癸亥,黑龍出現于晉陵的占石村。改村名為津里。

      靈龜,就是神龜。帝王的仁德恩惠清明,在山川漁獵適時就會出現。靈龜五色鮮明,三百歲的棲息于荷葉之卜,三千歲的經常游于卷耳之上。知道存亡,明了兇吉。帝禹宮室簡陋,靈龜出現。玄龜所負之書,是上天的符瑞。帝王的仁德施及淵泉,那么雒河中就出現《龜書》。

      魏文帝初,神龜出現于靈池。

      吳孫權時,靈龜出現于會稽的章安。

      魏元帝咸熙二年二月甲辰日,朐腮縣獲得靈龜獻上朝廷。

      晉長沙王司馬義因為受到同母兄楚王司馬蓮的牽連,封地遷徙到常山,后來又恢復原來的封國。他在賞山打井時,入地四丈,得到一塊白玉,三四尺見方。白玉下面有一塊大石頭,其中有一只龜長二尺余,當時人們認為是他恢愎封國的兆頭。

      宋文帝元嘉十九年四月戊申,白龜出現于吳興的余杭,太守文道獻上朝廷。元嘉二十年四月辛卯曰,白龜出現于吳興的余杭,揚州刺史始興王劉擅上報朝廷。元嘉二十四年十月甲午曰,揚州刺史始興王劉檀獲得白龜獻上朝廷。

      孝武帝大明三年三月戊子日,毛龜出現于宣城廣德,太守張辨獻上朝廷。大明四年六月壬寅曰,皇帝巡視籍田,白龜出現于籍田中,尚書右仆射劉秀之將它獻給朝廷。大明七年八月乙末日,毛龜出現于新安王劉子鸞的府第,捕獲獻給朝廷。

      明帝泰始二年八月丙辰初一,四眼龜出現于會稽,會稽太守巴陵王休若獻上朝廷。泰始二年八月丙寅日,六眼龜出現于東陽的長山,花紋像是爻卦,太守劉勰獻上朝廷。泰始六年九月己巳曰,龜出現于吳興的故鄣,太守褚淵獻上朝廷。明帝泰豫元年十月壬戌曰,義興陽羨縣遜獲得毛龜,太守王蘊獻上朝廷。

      龍馬,是仁德之馬,河中的精靈。身高八尺五寸,長長的頸項生有翅膀,兩旁有下垂的長毛,嗚叫有各種悲沉的聲調。一作音。騰黃是神馬。馬毛黃色,帝王恩德推及四方就會出現。白馬生有紅鬣,帝王任用賢良時就會出現。澤馬,帝王勸勉百姓便會出現。夏朝澤馬名騮,黑身白鬣尾,壁曲澤馬名駱,自身黑鬣尾,周翹澤馬名辟,赤身黑鬣尾。

      漢章帝元和年問,神馬出現于郡國。

      晉懷帝永嘉六年二月王子日,神馬在南城門嗚叫。

      晉孝武帝太元十四年六月甲申初一,寧州刺史登鏟上奏說:“車紐統轄的置空登的遠迤瑟,先前有河水,周圍有二百余里。六月二十八日辛亥,神馬二匹,一白一黑,忽然從河中跑出來,離岸有百步遠??h民董聰見到了。”

      白象,君主自我修養有節制就會出現。

      宋文帝元嘉元年十二月丙辰,白象出現于零陵的洮陽。元嘉六年三月了亥,白象出現于安成的安復,江州刺史南譙王劉盞宣上報朝廷。

      漢武帝元狩二年三月,南越貢獻馴象。

      白狐,帝王仁慈聰慧就會出現。

      晉成帝咸康八年七月,燕王慕容銑上奏說白貉在國內出現。

      赤熊,當佞人被疏遠,奸猾之徒被抑制時,就會進入國境。

      宋文帝元嘉二十年十二月,白熊出現于瑟新安的歙縣,太守到五廬獻上朝廷。

      九尾狐,旦文王獲得,東夷便歸附于周。

      漢章帝元和年間,九尾狐出現于郡國。

      魏文帝黃初元午十一月甲午日,九尾狐出現于鄄城,又出現于譙。

      白鹿,帝王對臣民開明有恩惠就會出現。

      漢章帝建初七年十月,皇帝巡視西方,在臨平觀獲得白鹿。

      漢章帝元和年間,白鹿出現于郡國。

      漢安帝延光三年六月辛末日,白鹿出現于右扶風的雍地。延光三年七月,白鹿出現于左馮翊。

      漢桓帝永興元年二月,白鹿出現于張掖。

      魏文帝黃初元年,郡國十九次上報說出現了白鹿和白麋。

      晉武帝參始八年十月,白鹿出現于扶風的雍地,州刺史嚴詢捕獲后獻上朝廷。晉武帝太康元年三月,白鹿出現于零陵的泉陵。太康元年五月甲辰日,白鹿出現于天水的西縣,太守劉辛捕獲后獻上朝廷.太康三年七月壬子日,白鹿出現于零陵,零陵令蔣微捕獲后獻上朝廷。

      晉惠帝元康元年九月乙酉,白鹿出現于交趾的武寧。

      晉愍帝建武元年五月戊于曰,白鹿出現于高山縣。

      晉元帝太興三年正月,白鹿二次出現于豫章。太興三年四月,白鹿出現于晉陵的延陵。晉元帝永昌元年九月,白鹿出現于江乘縣。

      晉成帝咸和四年五月甲子曰,白鹿出現于零陵的洮陽,捕獲后獻上朝廷。咸和四年七月壬寅曰,長沙郡巡邏吏黃光布南郡的道路上遇到白鹿,不但驅趕不走,反盯。直跑來接近黃光,追隨董光三百余步。黃光于是將它抱走了,派郡吏李堅奉獻朝廷。咸和九年八月己末日,白鹿出現于長沙的臨湘。晉成帝咸康二年七月,白鹿出現于豫章的望蔡,太守桓景捕獲后獻上朝廷。

      晉孝武太元十六年三月癸酉日,白鹿出現于豫章的望蔡,捕獲獻上朝廷。太元十八年五月辛酉曰,白鹿出現于江乘。江乘令田熙捕獲后獻上朝廷。太元二十年九月丁丑曰,白鹿出現于巴陵的清水山,荊業刺史殷仲堪獻上朝廷。

      晉安帝隆安五年十一月,白鹿出現于長沙,荊州刺史桓玄上報朝廷。

      宋文帝元嘉五年七月丙戌日,白鹿出現于東莞莒縣岣峨山,太守劉玄上報朝廷。元嘉九年正月,白鹿出現于南譙的譙縣,豫州刺史長沙王義劉欣獻上朝廷。元嘉十四年,白鹿出現于文鄉。元嘉十七年五月甲午曰,白鹿出現于南汝陰的宋縣,太守文道恩獻上朝廷。元嘉二十年八月,白鹿出現于譙郡的蘄縣,太守鄧琬獻上朝廷。元嘉二十二年二月,白鹿出現于建康縣,揚州刺史始興王劉浚上報朝廷。元嘉二十二年二月辛末日,白鹿出現于南康的灨縣,南康相劉興祖獻上朝廷。元嘉二十三年二月戊戌日,白鹿出現于交州,交州刺史檀和之獻上朝廷。元嘉二十三年六月丙辰日,白鹿出現于彭城郡的彭城縣,征北將軍衡陽王劉義季捕獲后獻一朝廷。元嘉二十七年二月壬辰初一,白鹿出現于濟陰,徐州刺史武陵王劉駿上報朝廷。元嘉二十九年八月癸酉曰,白鹿出現于鄱陽,南中郎將武陵王劉駿獻上朝廷。元嘉三十年十一月壬午日,白鹿出現于南瑯邪,南瑯邪太守王僧虔獻上朝廷。元嘉三十年十一月癸亥日,白鹿出現于武建郡,雍州刺史朱脩之獻上朝廷。

      孝武帝孝建三年三月庚子日,白鹿出現于臨川的西豐縣。孝武帝大明元年四月甲申日,白鹿出現于南平。大明二年四月己丑曰,白鹿出現于桂陽的郴縣,湘州刺史山陽王劉休佑獻上朝廷。大明三年正月癸巳曰,白鹿出現于南瑯邪的江乘,南徐州刺史劉延孫獻上朝廷。大明三年三月辛卯日,自鹿出現于廣陵的新市,太守柳光宗上報朝廷。大明五年五月丙寅日,白鹿出現于南柬海的丹徒,南徐州刺史劉延孫獻上朝廷。大明八年六月甲子曰,白鹿出現于衡陽郡,湘州刺史江夏王的世子伯禽獻上朝廷。

      明帝泰始二年二月乙亥臼,白鹿出現于宣城,宣城太守劉報獻上朝廷。泰始五年二月己亥曰,白鹿出現于長沙,湘州刺史劉粗獻上朝廷。泰始六年十二月乙未日,白鹿出現于梁州,梁州刺史杜幼文上報朝廷。

      后廢帝元徽三年二月甲子日,白鹿出現于郁洲,青冀二州刺史、西海太守劉善明獻上朝廷。

      三角獸,古代圣王法度修定完備后就會出現。闕

      一角獸,天下太乎統一就會出現。闕

      六足獸,帝王的謀略惠及老百姓就會出現。闕

      比肩獸,帝王的恩德施及孤寡就會出現。闕

      獬豸知曉是非曲直,刑獄訴訟公平就會出現。闕

      白虎,帝王不暴虐,那么白虎仁慈,不傷害其他動物。

      漢宣帝元康四年,南郡獲得白虎。

      漢章帝元和二年至章和元年,共三年,白虎二十九次在郡國出現。

      漢安帝延光三年八月戊子日,白虎二次在穎川的陽翟出現。

      漢獻帝延康元年四月丁巳曰,饒安縣說出現了白虎。另外,郡國說二十七次出現了白虎。

      吳孫權赤烏六年正月,新都說出現了白虎。赤烏十一年五月,鄱陽說白虎有仁德。

      晉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白虎出現于河南的陽翟。泰始元年十二月,白虎出現于弘農的陸渾。泰始二年正月己亥曰,白虎出現于遼東的樂浪。泰始二年正月辛丑曰,白虎出現于天水西縣。

      晉武帝咸寧三年二月乙丑曰,白虎出現于沛國。晉武帝太康元年八月,白虎出現于永昌的南罕。太康四年七月丙辰曰,白虎出現于建平的北井。太康十年十月了酉曰,白虎出現于犍為。

      晉成帝盛和八年五月己巳,白虎出現于新昌縣。晉簡文帝咸安二年三月,白虎出現于豫章南昌縣西部的石馬山前。

      晉孝武帝太元十四年十一月辛亥日,白虎出現于豫章郡。太元十九年二月,代理鞏縣令劉啟期說白虎屢次出現。太元十九年二月,代理溫縣令趙邳說白虎屢次出現。

      晉安帝隆安五年十一月,襄陽說縐虞(白虎)出現于新野。

      宋武帝永初元年八月癸巳曰,白虎出現于枝江。

      少帝景平元年十月,白虎出現于桂陽的耒陽。

      文帝元嘉十九年十月,白虎出現于弋屋、期思二縣,南豫州刺史武陵王劉駿上報朝廷。元嘉二十五年二月己亥曰,白虎出現于武昌,武昌太守蔡興宗上報朝廷。元嘉二十五年十一月丁丑曰,二只白虎出現于星郡,赤虎在前面引路,益業刺史墜邀上報朝廷。元嘉二十六年四月戊戌口,白虎出現于南瑯邪的半陽山,有二只虎隨從,太守王僧達上報朝廷。

      孝武孝建三年三月壬子,白虎出現于臨川的西豐。

      白狼,周宣王獲得而犬戎順服。闕

      白麞,帝王的刑罰公平合理就會出現。

      晉武帝咸寧元年四月丙戌、乙卯,白獐出現于瑯邪,趙王儉獻上朝廷。威寧三年七月壬辰,白獐出現于委困。晉武帝太康三年八月,白獐出現于梁朝的蒙地,梁相解隆捕獲獻給朝廷。太康五年九月己酉日,白獐出現于義陽。太康七年五月戊辰曰,白獐出現于汲郡。

      晉成帝咸和九年五月癸酉日,白獐出現于吳國的吳縣,內史虞潭捕獲獻上朝廷。

      晉穆帝永和元年八月,白獐出現于吳國吳縣西界的包山,捕獲獻上朝廷。永和八年十二月,白獐出現于丹陽的永世,永世令徐該捕獲獻上朝廷。永和十二年十一月庚午曰,白獐出現于梁郡,梁郡太守劉遂捕獲獻上朝廷。

      晉安帝隆安五年十一月,白獐出現于荊州,荊州刺史桓玄上報朝廷。

      宋少帝景平元年五月癸末日,白獐出現于義興的陽羨,太守王準之捕獲獻上朝廷。景平二年六月,白獐出現于南郡的江陽,太守王準獻給太祖。太祖當時入朝即帝位,以為這是吉祥的兆頭。

      文帝元嘉五年四月乙巳曰,白獐出現于汝陽的武滓,太守鄭據捕獲獻上朝廷。元嘉十一二年正月,白獐出現于東萊的黃縣,青、冀州刺史王方回獻上朝廷。元嘉十九年五月,山墮入張體塞獲得白獐,南兗州刺史臨川王型羞慶獻上朝廷。元嘉二十年八月,白獐出現于江夏的安陸,內史劉思考獻上朝廷。元嘉二十五年二月己丑曰,白獐出現于淮南,太守王休獲得獻上朝廷。元嘉二十五年四月戊午日,白獐出現于南瑯壟,太守玉遠捕獲獻上朝廷。元嘉二十五年五月辛未初一,華林園中白獐生二子皆白,園丞梅道念上報朝廷。元嘉二十六年五月丙戌曰,白獐出現于馬題,邃業刺史直堊王塑隧獻上朝廷。元嘉二十七年正月己丑H,白獐出現于濟壁,徐州刺史這隆王劉鬃上報朝廷。元嘉二十七年四月癸丑,華林園白獐生下一白子,園丞梅道念上報朝廷。元嘉二十九年六月壬戌日,白獐出現于晉陵的暨陽,南徐州刺史始興王劉浚獻上朝廷。

      孝武帝孝建三年六月癸巳曰,白獐出現于廣陵,南兗州獻上朝廷。孝武帝大明元年七月丁丑曰,白獐出現于束萊的曲城縣,捕獲獻上朝廷。大明二年正月壬戌日,白獐出現于山陽,山陽內史程天祚獻上朝廷。大明二年二月辛丑曰,白獐出現濟北,濟北大守殷孝祖獻上朝廷。大明五年九月己巳日,白獐出現于南陽,雍州刺史永嘉王劉子仁獻上朝廷。大明六年四月戊辰日,白獐出現于營陽,湘州刺史建安王劉休仁獻上朝廷。大明七年正月庚寅曰,白獐出現于南陽,荊州刺史臨海王劉子頊獻上朝廷。大明七年六月己巳曰,白獐出現于武陵的臨沅,太守劉衍獻上朝廷。大明七年九月癸未日,白獐出現于南陽,雍州刺史劉秀之獻上朝廷。

      明帝泰始三年五月癸酉日,白獐出現于南塞漁的旦壁,南徐州刺史掛肚劉乸獻上朝廷。泰始三年五月乙卯曰,白獐出現于北海的都昌,青州刺史沈文秀獻上朝廷。泰始五年正月癸卯曰,白獐出現于汝陰的樓煩,豫州刺史劉劻獻上朝廷。明帝泰豫元年十月壬戌閂,白獐出現于義興的國山,太守王蘊獻上朝廷。

      后廢帝元徽元年正月甲午曰,白獐出現于海陵的寧海,寧海太守孫嗣獻上朝廷。

      文帝元嘉二十三年五月甲寅曰,束宮衛隊的侍從速超在肥如縣獲得黑獐,皇太子獻上朝廷。元嘉二十三年十月辛巳曰,東宮屬將魏榮在秣陵獲得青獐。元嘉十一年十二月,營城縣民成公會之在面的廣陵高郵界獲得白獐麂獻給朝廷。

      孝武帝大明元年二月己亥,白麂出現于會稽的諸暨縣,捕獲獻上朝廷。

      銀麂,刑罰適度,百姓不以為非就會出現。闕

      赤兔,帝王仁德深厚就會出現。闕

      比翼鳥,帝王的仁德施及高遠就會出現。闕

      赤雀,周文王時口銜丹書來臨。

      晉愍帝建興三年四月癸酉曰,赤雀出現于平州的府舍。

      宋文帝元嘉二十年五月,赤雀停留在南平郡的府舍,內史臧綽上報朝廷。

      孝武帝孝建元年五月己亥曰,臨沂縣魯尚斯軍人在城上獲得赤雀,太傅假黃鐵江夏王劉義恭獻上朝廷。

      福草,祭祀宗廟時恭敬,便生在宗廟中。刪

      蒼烏,賢明君主修養德行,孝敬慈愛行于天下百姓,不好殺生就會來臨。

      宋孝武帝大明元年五月丁丑日,蒼烏出現于襄陽縣。大明二年四月甲申曰,蒼烏出現于襄陽,雍州刺史王玄謨獻上朝廷。

      甘露,帝王德行浩蕩無際,和氣強盛,就會降臨。柏樹受甘露,帝王為有德行的老人所敬重,那么柏樹就會受甘露。竹子受甘露,帝王尊重賢良,敬重老者,關心備至,那么竹子和葦草接受甘露。

      漢宣帝元康元年三月,甘露降臨未央宮.漢宣帝神雀二年二月,甘露降臨京城。神雀四年春,甘露降臨京城。

      漢宣帝五鳳二年正月,甘露降臨京城。

      漢成帝元延四年三月,甘露降臨京城。

      漢光武建武中元元年五月,郡國上奏甘露降臨。

      漢明帝永平十七年正月戊子日夜晚,皇帝夢見光武帝、光烈皇后,夢中高興得驚醒過來,醒后悲傷不能入睡。第二天清晨上陵墓拜謁,朝廷百官、國外使者全來聚會。太常丞上奏說,這天陵墓周圍的樹葉有甘露,皇帝命令百官采集甘露?;实圩约悍谟采?,注視太后盛在妝奩中的器物,流下眼淚,下令更換奩中脂粉香澤器具。永平十七年春,甘露又降臨京城。

      漢章帝元和期間,甘露降臨于郡國。

      漢安帝延光三年四月丙戌曰,甘露降落于沛國的豐地。延光三年七月,甘露降落于左馮翊的頻陽。

      漢桓帝延熹三年四月,甘露降臨上郡。漢桓帝永康元年八月,甘露降臨巴郡。

      魏文帝初年,三十七個郡國說甘露降臨。魏少帝苴露元年五月,鄴和上洛都說有甘露降臨。魏元帝咸熙二年四月,南深澤縣說甘露降臨。

      吳孫權黃武年前,建業說有甘露降臨。黃武二年五月,曲阿說有甘露降臨。

      吳孫權嘉禾五年三月,武昌說有甘露降臨于禮賓殿。吳孫權赤烏二年三月,零陵說有甘露降臨。赤烏九年四月,武昌說有甘露降臨。吳孫皓甘露元年四月,蔣陵說有甘露降臨。

      晉武帝泰始十年四月乙亥日,甘露降臨于西河的離石。晉武帝咸寧元年四月丙戌曰,甘露降臨于張掖。咸寧元年五月戊午曰,甘露降臨于清河的繹基。咸寧元年九月,甘露降臨于太原的晉陽。咸寧二年五月戊子曰,露降臨于玄菟的郡治。咸寧三年六月戊申曰,甘露降臨于巴郡的南充國。晉武帝太康五年三月乙卯日,甘露降臨于東宮。太康七年四月,甘露降臨于京兆的杜陵。太康七年五月,甘露降臨于魏郡的鄴縣。

      晉惠帝元康四年五月,甘露降臨于降樂的陵郡。

      晉愍帝建興元年六月,甘露降臨于西干縣。建興三年八月己末日,甘露降臨于新昌縣。晉愍帝建武元年六月丁丑,甘露降臨于壽春。

      晉元帝太興三年四月。甘露降臨于降瑯的邪費。

      晉明帝泰寧二年正月,巴郡說有甘露降臨。

      晉成帝咸和四年四月,甘露降臨于武昌郡治閣前的柳樹,太守翊上報朝廷。咸和六年三月,甘露降臨于寧州城內北園的榛桃樹,刺史上報朝廷。咸和七年四月癸巳日,甘露降臨于京邑,揚州刺史玉蔓上報朝廷。咸和八年四月癸卯日,甘露降臨于廬江襄安縣蔣胄的家中。咸和八年四月癸卯日,甘露降臨于宣城宛陵縣的須里。咸和九年四月甲寅曰,甘露降臨于吳國錢唐縣右鄉康巷的柳樹上。咸和九年十二月丙辰曰,甘露降臨于建平建。咸和九年十二月丁巳曰,甘露降臨于武平墮。晉成帝咸康元年四月癸卯曰,甘露降臨于西堂的桃樹。咸康二年三月甲戌,甘露降臨于郁登城中。咸康二年四月,甘露降臨西堂,又降臨于尚書省議事廳前的桃樹上,又降臨于會稽的永興懸,眾官都來祝賀。戊午曰,甘露降臨于會稽的山陰縣,又降臨于呈里的逮塵題。庚申E1,又降臨武康縣。咸康三年四月戊午,甘露降臨宮殿后面的桃李樹。五月,甘露降臨于義興陽羨縣的柞樹上,東西十四步,南北十五步。咸康七年四月丙子曰,甘露降臨彭城王司馬弦府第中,眾官都來祝賀。

      晉穆帝永和元年三月,甘露降臨于廬王城內的桃李樹,太守司馬永上報朝廷。永和五年十一月,太常劉邵上奏說崇平陵令王晝這天在陵中恭謹地巡行,甘露降臨于玄宮的前殿。永和五年十二月己酉日,甘露降臨于丹陽邀塾遜西界的型塹墓地的松樹上,縣令王恬上報朝廷,眾官都來祝賀。

      晉簡文帝咸安二年正月,甘露降臨于隨郡溺陽縣境內的桑樹上,沾溉方圓十余里。

      晉孝武帝太元十二年八月,甘露降臨于寧州境內,刺史費統上報朝廷。

      太元十五年閏月,甘露降臨于永平陵。太元十六年十一月庚午,甘露降臨于句陽縣。太元十七年二月,甘露降臨于南海番禺縣的楊樹上。

      晉安帝元興二年十月,甘露降臨于武昌的王成基家中的竹子上。元興三年三月己卯日,甘露降臨于丹徒。元興三年四月己酉曰,甘露降臨于蘭臺。

      宋武帝永初元年九月庚辰曰,甘露降臨于丹徒的峴山。永初元年十月庚午口,甘露降臨于興寧、永寧二二陵,彌漫了百余里。

      文帝元嘉三年閏正月己丑日,甘露降臨于吳興的烏程,太守王韶之上報朝廷。元嘉四年五月辛巳,甘露降臨于齊郡西安的臨朐城。元嘉四年十一月辛未初一,甘露降臨于初寧陵。元嘉四年十一月己丑El,甘露降臨于南海的熙安,廣州刺史江桓上報朝廷。元嘉八年五月,甘露降臨于南海的番禺。元嘉九年十一月壬子Lt,甘露降臨于初寧陸。元嘉十一年八月甲辰日,甘露降臨于費縣的邊里,退塑太守旦鏜上報朝廷。元嘉十三年二月廠卯日,甘露降臨上明的巴山。元嘉十三年二月,甘露降臨吳興武康董道益家園的樹上。元嘉十三年三月甲午日,甘露降臨初寧陵。元嘉十六年三月己卯日,甘露降臨廣州城北門的楊樹上,刺史陸徽上報朝廷。元嘉十七年四月丁丑日,甘露降臨廣陵永彊旦梁昌季家中的樹卜,南兗州刺史江夏王劉義恭上報朝廷。元嘉十七年,甘露降臨于高平金鄉富民邨,方圓有三二十里。徐州刺史趙伯符上報朝廷。苑。元嘉十七年十一月乙酉日,甘露降臨樂游元嘉十八年五月甲申曰,甘露降臨于丹陽秣陵衛將軍臨川王劉義慶的園中,揚州刺史始興王劉浚上報朝廷。元嘉十八年六月,甘露降臨廣陵郡廣陵城盂玉秀家中的樹上,南兗州刺史臨川王劉義慶上報朝廷。元嘉十九年五月丁卯曰,甘露降臨建康司徒參軍督護顧俊之宅中的竹子、柳樹上。元嘉十九年五月乙亥曰,甘露降臨馬頭濟陽宋慶之園中的樹上,太守荀預上報朝廷。元嘉二十一年,甘露降臨益州府中的梨、李樹上,刺史庾俊之上報朝廷。元嘉二十一年四月,甘露屢次降臨鑾游苑。元嘉二十一年四月,甘露降臨于彭城的綏輿里,徐州刺史臧質上報朝廷。元嘉二十一年四月,甘露降臨于義陽的平陽,太守龐秀之上報朝廷。元嘉二十二年卜一月辛巳曰,甘露降臨于南娶j堰方城里,趔業刺史盧益王劉盞宣上報朝廷。元嘉二十二年十二月丁酉曰,甘露降臨長寧陵,陵令包誕上報朝廷。元嘉二十三年二月丁末日。甘露降臨樂游苑,苑丞張實上報朝廷。元嘉二十三年九月丙子曰,甘露降臨長寧陵,陵令華林上報朝廷。元嘉二十三年十二月庚子日,甘露降臨襄陽的郡治,壅叢刺史武墮王璽噬上報朝廷。元嘉二十三年十二月辛丑日,甘露屢次降臨樂游苑,苑丞何道之上報朝廷。元嘉二十四年二月己亥、庚子日,甘露屢次降臨景陽山,山監晝瞪上報朝廷。元嘉二十四年二月己亥、癸卯曰、三月丙辰曰,甘露屢次降臨量盟山,莖并圖丞速壟擔_kl~t朝廷。元嘉二十四年三月甲寅曰,甘露降臨尋陽的查噬,絲州刺史廬陸王型鈕上報朝廷。元嘉十四年四月癸末日,甘露降臨尋陽的松滋;丙申日,又降臨江州城內的桐樹上;丁四日,又降臨城北方圓數里之中,江州刺史廬陵王劉紹上報朝廷。元嘉二十四年七月乙卯曰,甘露降臨京師,揚州刺史始興王劉浚上報朝廷。元嘉二十四年七月,甘露降臨襄城管轄的無量寺,雍州刺史武陵王劉駿上報朝廷。元嘉二十四年十月甲午曰,甘露降臨魏興郡境內,太守韋寧民上報朝廷。元嘉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十二月,甘露頻頻降臨,形狀如捆雪,京城和郡國各處都能見到,不可勝記。元嘉二十五年十一月庚辰日,甘露降臨南塑,型業刺史虛盞眨型盞宣上報朝廷。元嘉二十五年十一月乙末日,甘露降臨丹陽秣陵巖山。元嘉二十六年三月壬午曰,甘露降臨景陽山,華林園丞痙絲上報朝廷。元嘉二十六年三月庚寅、癸巳曰,甘露屢次降臨亙過,遼業刺史廬墜王塑囪上報朝廷。元嘉二十六年四月甲辰、丙午、戊申曰,甘露屢次降臨重睦的盧旦,太守劉墨考上報朝廷。元嘉二十六年七月,甘露降臨南郡的江陵,趔業刺史直盞王劉盞皇上報朝廷。元嘉二十七年四月乙卯、丙辰、丁巳曰,甘露屢次降臨圣睦的直呂。戊午日午時,天氣晴朗,有彩霧籠蓋豫章郡邑,甘露又從云中下降。太守劉思考上報朝廷。元嘉二十七年五月甲戌日,甘露降臨東海的晝鏈,南徐州刺史盤罷工劉檀上報朝廷。元嘉二十八年二月戊辰日,甘露降臨鐘山的延賢寺,蕩州刺史廬墮王劉鈕上報朝廷。亙矗二十八年二月壬午曰,甘露降臨徽音殿前的果樹上。元嘉二十八年二月,甘露降臨合歡殿后的香花諸草之上。

      孝武帝孝建元年三月丙辰曰,甘露降臨華林園。孝建二年三月己酉曰,甘露降臨丹陽秣陵中里路與之墓地的樹上。孝建二年三月辛亥,甘露降臨長寧陵的松樹上。孝建二年三月,甘露降臨襄陽百姓家中的梨樹上。孝建二年三月戊午日,甘露降臨丹陽秣陵尚書謝莊園中的竹林裹,謝莊上報朝廷。

      孝武帝大明元午四月癸卯曰,甘露降臨莖林園的桐樹上。大明三年三月己卯曰,甘露降臨樂游苑的梅樹上.大明三年三月戊子曰,甘露降臨宣越郡舍,太守張辯上報朝廷。大明四年正月壬辰曰,甘露降臨初寧陵的松樹上。大明四年二月丙申曰,甘露降臨長寧陵的松樹上。大明四年二月乙巳日,甘露降臨丹陽秣陵的龍山,丹陽尹孔靈符上報朝廷。大明五年四月辛亥E1,甘露降臨吳興的安吉,太守歷陽王劉子頊上報朝廷。大明五年四月乙卯曰,甘露降臨吳興的烏程,太守歷陽王劉子頊上報朝廷。大明六年二月戊午曰,甘露降臨建康的靈耀寺以及諸苑園裹,降及秣陵的龍山,直達婁湖。這天,又降臨句容、江寧二縣。大明七年三月丙申日,甘露降臨尋陽的松滋,太守劉蒙上報朝廷。大明七年四月己末日,甘露降臨荊州城內,刺史臨海王劉子項上報朝廷.大明七年十二月辛丑初一,甘露降臨吳興的烏程,縣令茍卞之上報朝廷。

      明帝泰始二年四月己末日,甘露降臨上林苑,苑令徐承道獻上朝廷。泰始二年四月庚申日,甘露降臨華林園,園令臧延之獻上朝廷。泰始二年五月己亥曰,甘露降臨丹陽秣陵縣舍齋前的竹子上,丹陽尹王景文獻上朝廷。泰始三年十一月庚申日,甘露降臨于晉陵,晉陵太守王蘊上報朝廷。泰始三年十一月癸亥曰,甘露降臨南束海晝造的建邇,涂業刺史桂陽王劉坯箠上報朝廷。泰始三年十二月壬午日,甘露降臨崇寧陵,揚州刺史建安王劉休仁上報朝廷。

      后廢帝元徽四年十一月乙巳曰,甘露降臨吳興的烏程,太守蕭惠明上報朝廷。

      順帝升明二年十二月,甘露降臨建康的禁中里。升明二年卜一月,甘露降臨南束海武進的彭山,太守謝肶上報朝廷。升明二年十一月,甘露降臨吳興長城的卞山,太守王奐上報朝廷。

      威香,帝王的禮義完備就會常年生長。闕


      亚洲最大黄色网址|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vr| 在线A亚洲老鸭窝天堂| 亚洲狠狠爱综合影院婷婷| 亚洲av第一网站久章草| 成人亚洲国产va天堂| 亚洲熟妇无码AV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1234区乱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99热亚洲色精品国产88| 亚洲一级特黄特黄的大片|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大桥未久亚洲无av码在线| 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Ⅴ人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色婷婷综合开心网| 亚洲无av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福利视频导航|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亚洲片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AV成人无码天堂| 亚洲欧美aⅴ在线资源| 韩国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99国产亚洲高清观看首页| 午夜影视日本亚洲欧洲精品一区| 麻豆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久久| 亚洲最新黄色网址|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大陆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网址| 久久被窝电影亚洲爽爽爽 |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亚洲精品线路一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密柚| 亚洲综合激情九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