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孔子初仕,為中都宰。制為養(yǎng)生送死之節(jié),長幼異食,強(qiáng)弱異任,男女別涂,路無拾遺,器不雕偽。為四寸之棺,五寸之槨,因丘陵為墳,不封、不樹。行之一年,而西方之諸侯則焉。
定公謂孔子曰:“學(xué)子此法以治魯國,何如?”孔子對曰:“雖天下可乎,何但魯國而已哉!”于是二年,定公以為司空,乃別五土之性,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咸得厥所。
先時,季氏葬昭公于墓道之南,孔子溝而合諸墓焉。謂季桓子曰:“貶君以彰己罪,非禮也。今合之,所以掩夫子之不臣。”
由司空為魯大司寇,設(shè)法而不用,無奸民。
定公與齊侯會于夾谷,孔子攝相事,曰:“臣聞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古者諸侯并出疆,必具官以從,請具左右司馬。”定公從之。
至?xí)瑸閴唬岭A三等,以遇禮相見,揖讓而登。獻(xiàn)酢既畢,齊使萊人以兵鼓噪,劫定公。孔子歷階而進(jìn),以公退,曰:“士,以兵之。吾兩君為好,裔夷之俘敢以兵亂之,非齊君所以命諸侯也!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干盟,兵不逼好,于神為不祥,于德為愆義,于人為失禮,君必不然。”齊侯心怍,麾而避之。
有頃,齊奏宮中之樂,俳優(yōu)侏儒戲于前。孔子趨進(jìn),歷階而上,不盡一等,曰:“匹夫熒侮諸侯者,罪應(yīng)誅。請右司馬速刑焉!”于是斬侏儒,手足異處。齊侯懼,有慚色。
將盟,齊人加載書曰:“齊師出境,而不以兵車三百乘從我者,有如此盟。”孔子使茲無還對曰:“而不返我汶陽之田,吾以供命者,亦如之。”
齊侯將設(shè)享禮,孔子謂梁丘據(jù)曰:“齊魯之故,吾子何不聞焉?事既成矣,而又享之,是勤執(zhí)事。且犧象不出門,嘉樂不野合。享而既具,是棄禮;若其不具,是用秕稗也。用秕稗,君辱;棄禮,名惡。子盍圖之?夫享,所以昭德也。不昭,不如其已。”乃不果享。
齊侯歸,責(zé)其群臣曰:“魯以君子道輔其君,而子獨以夷狄道教寡人,使得罪。”于是乃歸所侵魯之四邑及汶陽之田。
孔子言于定公曰:“家不藏甲,邑?zé)o百雉之城,古之制也。今三家過制,請皆損之。”乃使季氏宰仲由隳三都。叔孫輒不得意于季氏,因費宰公山弗擾率費人以襲魯。孔子以公與季孫、叔孫、孟孫入于費氏之宮,登武子之臺。費人攻之,及臺側(cè),孔子命申句須、樂頎勒士眾下伐之,費人北。遂隳三都之城。強(qiáng)公室,弱私家,尊君卑臣,政化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