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籍 > 后漢書 > 后漢書·列傳·朱景王杜馬劉傅堅馬列傳

      后漢書·列傳·朱景王杜馬劉傅堅馬列傳

      范曄

      原文

      朱祐景丹王梁杜茂馬成劉隆傅俊堅鐔馬武

      朱祐字仲先,南陽宛人也。少孤,歸外家復陽劉氏,往來舂陵,世祖與伯升皆親愛之。伯升拜大司徒,以祐為護軍。及世祖為大司馬,討河北,復以祐為護軍,常見親幸,舍止于中。祐侍宴,從容曰:“長安政亂,公有日角之相,此天命也。”世祖曰:“召刺奸收護軍!”祐乃不敢復言。從征河北,常力戰陷陣,以為偏將軍,封安陽侯。世祖即位,拜為建義大將軍。建武二年,更封堵陽侯。冬,與諸將擊鄧奉于淯陽,祐軍敗,為奉所獲。明年,奉破,乃肉袒因祐降。帝復祐位而厚加慰賜。遣擊新野、隨,皆平之。

      延岑自敗于穰,遂與秦豐將張成合,祐率征虜將軍祭遵與戰于東陽,大破之,臨陣斬成,延岑敗走歸豐。祐收得印綬九十七。進擊黃郵,降之,賜祐黃金三十斤。四年,率破奸將軍侯進、輔威將軍耿植代征南大將軍岑彭圍秦豐于黎丘,破其將張康于蔡陽,斬之。帝自至黎丘,使御史中丞李由持璽書招豐,豐出惡言,不肯降。車駕引還,敕祐方略,祐盡力攻之。明年夏,城中窮困,豐乃將其母、妻、子九人肉袒降。祐轞車傳豐送洛陽,斬之。大司馬吳漢劾奏祐廢詔受降,違將帥之任,帝不加罪。祐還,與騎都尉臧宮會擊延岑余黨陰、酂、筑陽三縣賊,悉平之。

      祐為人質直,尚儒學。將兵率眾,多受降,以克定城邑為本,不存首級之功。又禁制士卒不得虜掠百姓,軍人樂放縱,多以此怨之。九年,屯南行唐拒匈奴。十三年,增邑,定封鬲侯,食邑七千三百戶。

      十五年,朝京師,上大將軍印綬,因留奉朝請。祐奏古者人臣受封,不加王爵,可改諸王為公。帝即施行。又奏宜令三公并去“大”名,以法經典。后遂從其議。

      祐初學長安,帝往候之,祐不時相勞苦,而先升講舍。后車駕幸其第,帝因笑曰:“主人得無舍我講乎?”以有舊恩,數蒙賞賚。二十四年,卒。

      子商嗣。商卒,子演嗣,永元十四年,坐以兄伯為外孫陰皇后巫蠱事,免為庶人。永初七年,鄧太后紹封演子沖為鬲侯。

      景丹字孫卿,馮翊櫟陽人也。少學長安。王莽時舉四科,丹以言語為固德侯相,有干事稱,遷朔調連率副貳。

      更始立,遣使者徇上谷,丹與連率耿況降,復為上谷長史。王郎起,丹與況共謀拒之。況使丹與子弇及寇恂等將兵南歸世祖,世祖引見丹等,笑曰:“邯鄲將帥數言我發漁陽、上谷兵,吾卿應言然,何意二郡良為吾來!方與士大夫共此功名耳。”拜丹為偏將軍,號奉義侯。從擊王郎將宏等于南,郎兵迎戰,漢軍退卻,丹等縱突騎擊,大破之,追奔十余里,死傷者從橫。丹還,世祖謂曰:“吾聞突騎天下精兵,今乃見其戰,樂可言邪?”遂從征河北。

      世祖即位,以讖文用平狄將軍孫咸行大司馬,眾威不悅。詔舉可為大司馬者,群臣所推惟吳漢及丹。帝曰:“景將軍北州大將,是其人也。然吳將軍有建大策之勛,又誅苗幽州、謝尚書,其功大。舊制驃騎將軍官與大司馬相兼也。”乃以吳漢為大司馬,而拜丹為驃騎大將軍。

      建武二年,定封丹櫟陽侯。帝謂丹曰:“今關東故王國,雖數縣,不過櫟陽萬戶邑。夫‘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故以封卿耳。”丹頓首謝。秋,與吳漢、建威大將軍耿弇、建義大將軍朱祐、執金吾賈復、偏將軍馮異、強弩將軍陳俊、左曹王常、騎都尉臧宮等從擊破五校于C62E陽,降其眾五萬人。會陜賊蘇況攻破弘農,生獲郡守。丹時病,帝以其舊將,欲令強起領郡事,乃夜召入,謂曰:“賊迫近京師,但得將軍威重,臥以鎮之足矣。”丹不敢辭,乃力疾拜命,將營到郡,十余日薨。

      子尚嗣,徙封余吾侯。尚卒,子苞嗣。苞卒,子臨嗣,無子,國絕。永初七年,鄧太后紹封苞弟遽為監亭侯。

      王梁字君嚴,漁陽要陽人也。為郡吏,太守彭寵以梁守狐奴令,與蓋延、吳漢俱將兵南及世祖于廣阿,拜偏將軍。既拔邯鄲,賜爵關內侯。從平河北,拜野王令,與河內太守寇恂南拒洛陽,北守天井關,朱鮪等不敢出兵,世祖以來梁功。及即位,議選大司空,而《赤伏符》曰“王梁主衛作玄武”,帝以野王衛之所徙,玄武水神之名,司空水土之官也,于是擢拜梁為大司空,封武強侯。

      建武二年,與大司馬吳漢等俱擊檀鄉,有詔軍事一屬大司馬,而梁輒發野王兵,帝以其不奉詔敕,令止在所縣,而梁復以便宜進軍。帝以梁前后違命,大怒,遣尚書宗廣持節軍中斬梁。廣不忍,乃檻車送京師。既至,赦之。月余,以為中郎將,行執金吾事。北守箕關,擊赤眉別校,降之。三年春,轉擊五校,追至信都、趙國,破之,悉平諸屯聚。冬,遣使者持節拜梁前將軍。四年春,擊肥城、文陽,拔之。進與驃騎大將軍杜茂擊佼韁、蘇茂于楚、沛間,拔大梁、嚙桑,而捕虜將軍馬武、偏將軍王霸亦分道并進,歲余悉平之。五年,從救桃城,破龐萌等,梁戰尤力,拜山陽太守,鎮撫新附,將兵如故。

      數月征人,代歐陽歙為河南尹。梁穿渠引穀水注洛陽城下,東寫鞏川,及渠成而水不流。七年,有司劾奏之,梁慚懼,上書乞骸骨。乃下詔曰:“梁前將兵征伐,眾人稱賢,故擢典京師。建議開渠,為人興利,旅力既愆,迄無成功,百姓怨F530,談者F446嘩。雖蒙寬宥,猶執謙退,‘君子成人之美’,其以梁為濟南太守。”十三年,增邑,定封阜成侯。十四年,卒官。

      子禹嗣。禹卒,子堅石嗣。堅石追坐父禹及弟平與楚王英謀反,棄市,國除。

      杜茂字諸公,南陽冠軍人也。初歸光武于河北,為中堅將軍,常從征伐。世祖即位,拜大將軍,封樂鄉侯。北擊五校于真定,進降廣平。建武二年,更封苦陘侯。與中郎將王梁擊五校賊于魏郡、清河、東郡,悉平諸營保,降其持節大將三十余人,三郡清靜,道路流通。明年,遣使持節拜茂為驃騎大將軍,擊沛郡,拔芒。時,西防復反,迎佼彊。五年春,茂率捕虜將軍馬武進攻西防,數月拔之,彊奔董憲。

      東方既平,七年,詔茂引兵北屯田晉陽、廣武,以備胡寇。九年,與雁門太守郭涼擊盧芳將尹由于繁C549,芳將賈覽率胡騎萬余救之,茂戰,軍敗,引入樓煩城。時,盧芳據高柳,與匈奴連兵,數寇邊民,帝患之。十二年,遣謁者段忠將眾郡弛刑配茂,鎮守北邊,因發邊卒筑亭候,修烽火,又發委輸金帛繒絮供給軍士,并賜邊民,冠蓋相望。茂亦建屯田,驢東轉運。先是,雁門人賈丹、霍匡、解勝等為尹由所略,由以為將帥,與共守平城。丹等聞芳敗,遂共殺由詣郭涼;涼上狀,皆封為列侯,詔送委輸金帛賜茂、涼軍吏及平城降民。自是盧芳城邑稍稍來降,涼誅其豪右郇氏之屬,鎮撫贏弱,旬月間雁門且平,芳遂亡入匈奴。帝擢涼子為中郎,宿衛左右。

      涼字公文,右北平人也。身長八尺,氣力壯猛,雖武將,然通經書,多智略,尤曉邊事,有名北方。初,幽州牧朱浮辟為兵曹掾,擊彭寵有功,封廣武侯。

      十三年,增茂邑,更封脩侯。十五年,坐斷兵馬稟縑,使軍吏殺人,免官,削戶邑,定封參蘧鄉侯。十九年,卒。

      子元嗣,永平十四年,坐與東平王等謀反,減死一等,國除。永初七年,鄧太后紹封茂孫奉為安樂亭侯。

      馬成字君遷,南陽棘陽人也。少為縣吏。世祖徇潁川,以成為安集掾,調守郟令。及世祖討河北,成即棄官步負,追及于蒲陽,以成為期門,從征伐。世祖即位,再遷護軍都尉。

      建武四年,拜揚武將軍,督誅虜將軍劉隆、振威將軍宋登、射聲校尉王賞,發會稽、丹陽、九江、六安四郡兵擊李憲,時帝幸壽春,設壇場,祖禮遣之。進圍憲于舒,令諸軍各深溝高壘。憲數挑戰,成堅壁不出,守之歲余。至六年春,城中食盡,乃攻之,遂屠舒,斬李憲,追及其黨與,盡平江淮地。

      七年夏,封平舒侯。八年,從征破隗囂,以成為天水太守,將軍如故。冬,征還京師。九年,代來歙守中郎將,率武威將軍劉尚等破河池,遂平武都。明年,大司空李通罷,以成行大司空事,居府如真,數月復拜揚武將軍。

      十四年,屯常山、中山以備北邊,并領建義大將軍朱祐營。又代驃騎大將軍杜茂繕治障塞,自西河至渭橋,河上至安邑,太原至井陘,中山至鄴,皆筑保壁,起烽燧,十里一候。在事五六年,帝以成勤勞,征還京師。邊人多上書求請者,復遣成還屯。及南單于保塞,北方無事,拜為中山太守,上將軍印綬,領屯兵如故。

      二十四年,南擊武B32F蠻賊,無功,上太守印綬。二十七年,定封全椒侯。就國。三十二年卒。

      子衛嗣。衛卒,子香嗣,徙封棘陵侯。香卒,子豐嗣。豐卒,子玄嗣。玄卒,子邑嗣。邑卒,子丑嗣,桓帝時以罪失國。延熹二年,帝復封成玄孫昌為益陽亭侯。

      劉隆字元伯,南陽安眾侯宗室也。王莽居攝中,隆父禮與安眾侯崇起兵誅莽,事泄,隆以年未七歲,故得免。及壯,學于長安,更始拜為騎都尉。謁歸,迎妻、子置洛陽。聞世祖在河內,即追及于射犬,以為騎都尉,與馮異共拒朱鮪、李軼等,軼遂殺隆妻、子。建武二年,封亢父侯。四年,拜誅虜將軍,討李憲。憲平,遣隆屯田武當。

      十一年,守南郡太守,歲余,上將軍印綬。十三年,增邑,更封竟陵侯。是時,天下墾田多不以實,又戶口年紀互有增減。十五年,詔下州郡檢核其事,而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優饒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號呼。時,諸郡各遣使奏事,帝見陳留吏牘上有書,視之,云:“潁川、弘農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帝詰吏由趣,吏不肯服,抵言于長壽街上得之。帝怒。時,顯宗為東海公,年十二,在幄后言曰:“吏受郡敕,當欲以墾田相方耳。”帝曰:“即如此,何故言河南、南陽不可問?”對曰:“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陽帝鄉,多近親,田宅逾制,不可為準。”帝令虎賁將詰問吏,吏乃實首服,如顯宗對。于是遣謁者考實,具知奸狀。明年,隆坐征下獄,其疇輩十余人皆死。帝以隆功臣,物免為庶人。

      明年,復封為扶樂鄉侯,以中郎將副伏波將軍馬援擊交阯蠻夷徵側等,隆別于禁谿口破之,獲其帥徵貳,斬首千余級,降者二萬余人。還,更封大國,為長平侯。及大司馬吳漢薨,隆為驃騎將軍,行大司馬事。

      隆奉法自守,視事八歲,上將軍印綬,罷,賜養牛,上樽酒十斛,以列侯奉朝請。三十年,定封慎侯。中元二年,卒,謚曰靖侯。子安嗣。

      傅俊字子衛,潁川襄城人也。世祖徇襄城,俊以縣亭長迎軍,拜為校尉,襄城收其母弟宗族,皆滅之。從破王尋等,以為偏將軍。別擊京、密,破之,遣歸潁川,收葬家屬。

      及世祖討河北,俊與賓客十余人北追,及于邯鄲,上謁,世祖使將潁川兵,常從征伐。世祖即位,以俊為侍中。建武二年,封昆陽侯。三年,拜俊積弩將軍,與征南大將軍岑彭擊破秦豐,因將兵徇江東,揚州悉定。七年,卒,謚曰威侯。

      子昌嗣,徙封蕪湖侯。建初中,遭母憂,因上書,以國貧不愿之封,乞錢五十萬,為關內侯。肅宗怒,貶為關內侯,竟不賜錢。永初七年,鄧太后復封昌子鐵為高置亭侯。

      堅鐔字子亻及,潁川襄城人也。為郡縣吏。世祖討河北,或薦鐔者,因得召見。以其吏能,署主簿。又拜偏將軍,從平河北,別擊破大槍于盧奴。世祖即位,拜鐔揚化將軍,封氵隱強侯。

      與諸將攻洛陽,而朱鮪別將守東城者為反間,私約鐔晨開上東門。鐔與建義大將軍朱祐乘朝而入,與鮪大戰武庫下,殺傷甚眾,至旦食乃罷,朱鮪由是遂降。又別擊內黃,平之。建武二年,與右將軍萬脩徇南陽諸縣,而堵鄉人董反宛城,獲南陽太守劉驎。鐔乃引軍赴宛,選敢死士夜自登城,斬關而入,遂棄城走還堵鄉。鄧奉復反新野,攻破吳漢。時,萬脩病卒,鐔獨孤絕,南拒鄧奉,北當董,一年間道路隔塞,糧饋不至,鐔食蔬菜,與士卒共勞苦。每急,輒先當矢石,身被三創,以此能全其眾。及帝征南陽,擊破、奉,以鐔為左曹,常從征伐。六年,定封合肥候。二十六年,卒。

      子鴻嗣。鴻卒,子浮嗣。浮卒,子雅嗣。

      馬武字子張,南陽湖陽人也。少時避仇,客居江夏。王莽末,竟陵、西陽三老起兵于郡界,武往從之,后入綠林中,遂與漢軍合。更始立,以武為侍郎,與世祖破王尋等。拜為振威將軍,與尚書令謝躬共攻王郎。

      及世祖拔邯鄲,請躬及武等置酒高會,因欲以圖躬,不克。既罷,獨與武登叢臺,從容謂武曰:“吾得漁陽、上谷突騎,欲令將軍將之,何如?”武曰:“駑怯無方略。”世祖曰:“將軍久將,習兵,豈與我掾史同哉!”武由是歸心。

      及謝躬誅死,武馳至射犬降,世祖見之甚悅,引置左右,每勞饗諸將,武輒起斟酌于前,世祖以為歡。復使將其部曲至鄴,武叩頭辭以不愿,世祖愈美其意,因從擊群賊。世祖擊尤來、五幡等,敗于慎水,武獨殿,還陷陣,故賊不得迫及。進至安次、小廣陽,武常為軍鋒,力戰無前,諸將皆引而隨之,故遂破賊,窮追至平谷,浚靡而還。

      世祖即位,以武為侍中、騎都尉,封山都侯。建武四年,與虎牙將軍蓋延等討劉永,武別擊濟陰,下成武、楚丘,拜捕虜將軍。明年,龐萌反,攻桃城,武先與戰,破之;會車駕至,萌遂敗走。六年夏,與建威大將軍耿弇西擊隗囂,漢軍不利,引下隴,囂追急,武選精騎還為后拒,身披甲持戟奔擊,殺數千人,囂兵乃退,諸軍得還長安。

      十三年,增邑,更封CD40侯。將兵北屯下曲陽,備匈奴。坐殺軍吏,受詔將妻子就國。武徑詣洛陽,上將軍印綬,削戶五百,定封為楊虛侯,因留奉朝請。

      帝后與功臣諸侯宴語,從容言曰:“諸卿不遭際會,自度爵祿何所至乎?”高密侯鄧禹先對曰:“臣少嘗學問,可郡文學博士。”帝曰:“何言之謙乎”卿鄧氏子,志行修整,何為不掾功曹?”余各以次對,至武,曰:“臣以武勇,可守尉督盜賊。”帝笑曰:“且勿為盜賊,自致亭長,斯可矣。”武為人嗜酒,闊達敢言,時醉在御前面折同列,言其短長,無所避忌,帝故縱之,以為笑樂。帝雖制御功臣,而每能回容,宥其小失。遠方貢珍甘,必先遍賜列侯,而太官無余。有功,輒增邑賞,不任以吏職,故皆保其福祿,終無誅譴者。

      二十五年,武以中郎將將兵擊武陵蠻夷,還,上印綬,顯宗初,西羌寇隴右,覆軍殺將,朝廷患之,復拜武捕虜將軍,以中郎將王豐副,與監軍使者竇固、右輔都尉陳讠斤,將烏桓、黎陽營、三輔募士、涼州諸郡羌胡兵及弛刑,合四萬人擊之。到金城浩B238,與羌戰,斬首六百級。又戰于洛都谷,為羌所敗,死者千余人。羌乃率眾引出塞,武復追擊到東、西邯,大破之,斬首四千六百級,獲生口千六百人,余皆降散。武振旅還京師,增邑七百戶,并前千八百戶。永平四年,卒。

      子檀嗣,坐兄伯濟與楚王英黨顏忠謀反,國除。永初七年,鄧太后紹封武孫震為D54F亭侯。震卒,子側嗣。

      論曰:中興二十八將,前世以為上應二十八宿,未之詳也。然咸能感會風云,奮其智勇,稱為佐命,亦各志能之士也。議者多非光武不以功臣任職,至使英姿茂績,委而勿用。然原夫深圖遠算,固將有以焉爾。若乃王道既衰,降及霸德,猶能授受惟庸,勛賢皆序,如管、隰之迭升桓世,先、趙之同列文朝,可謂兼通矣。降自秦、漢,世資戰力,至于翼扶王運,皆武人屈起。亦有鬻繒屠狗輕猾之徒,或崇以連城之賞,或任以阿衡之地,故執疑則隙生,力侔則亂起。蕭、樊且猶縲紲,信、越終見菹戮,不其然乎!自茲以降,迄于孝武,宰輔五世,莫非公侯。遂使縉紳道塞,賢能蔽壅,朝有世及之私,下多抱關之怨。其懷道無聞,委身草莽者,亦何可勝言。故光武鑒前事之違,存矯枉之志,雖寇、鄧之高勛,耿、賈之鴻烈,分土不過大縣數四,所加特進、朝請而已。觀其治平臨政,課職責咎,將所謂“導之以政,齊之以刑”者乎!若格之功臣,其傷已甚。何者?直繩則虧喪恩舊,橈情則違廢禁典,選德則功不必厚,舉勞則人或未賢,參任則群心難塞,并列則其敝未遠。不得不校其勝否,即以事相權。故高秩厚禮,允答元功,峻文深憲,責成吏職。建武之世,侯者百余,若夫數公者,則與參國議,分均休咎,其余并優以寬科,完其封祿,莫不終以功名延慶于后。昔留侯以為高祖悉用蕭、曹故人,而郭B025亦譏南陽多顯,鄭興又戒功臣專任。夫崇恩偏授,易啟私溺之失,至公均被,必廣招賢之路,意者不其然乎!

      永平中,顯宗追感前世功臣,乃圖畫二十八將于南宮云臺,其外又有王常、李通、竇融、卓茂,合三十二人。故依其本弟系之篇末,以志功臣之次云爾。

      太傅高密侯鄧禹中山太守全椒侯馬成

      大司馬廣平侯吳漢河南尹阜成侯王梁

      左將軍膠東侯賈復瑯邪太守祝阿侯陳俊

      建威大將軍好C549侯耿弇驃騎大將軍參蘧侯杜茂

      執金吾雍奴侯寇恂積弩將軍昆陽侯傅俊

      征南大將軍舞陽侯岑彭左曹合肥侯堅鐔

      征西大將軍陽夏侯馮異上谷太守淮陵侯王霸

      建義大將軍鬲侯朱祐信都太守阿陵侯任光

      征虜將軍潁陽侯祭遵豫章太守中水侯李忠

      驃騎大將軍櫟陽侯景丹右將軍槐里侯萬脩

      虎牙大將軍安平侯蓋延太常靈壽侯邳彤

      衛尉安成侯銚期驍騎將軍昌成侯劉植

      東郡太守東光侯耿純橫野大將軍山桑侯王常

      城門校尉朗陵侯臧宮大司空固始侯李通

      捕虜將軍楊虛侯馬武大司空安豐侯竇融

      驃騎將軍慎侯劉隆太傅宣德侯卓茂

      贊曰:帝績思B06C,庸功是存。有來群后,捷我戎軒。婉孌龍姿,儷景同翻。


      譯文

      (朱祐、景丹、王梁、杜茂、馬成、劉隆、傅俊、堅鐔、馬武)

      ◆朱祐傳

      朱祐字仲先,是南陽郡宛縣人。少年喪父,回到復陽縣外祖父母劉氏家中,往來舂陵,世祖與伯升都與他親愛。伯升拜大司徒后,以朱祐為護軍。世祖為大司馬,討伐河北時,又以朱祐為護軍,時常面晤親幸,并住宿在里面。朱祐陪宴,從容說:“長安政治混亂,公有帝王之相,這是天降之命啊。”世祖說:“召喚刺奸來收捕你這個護軍!”朱祐于是不敢再說了。跟從征討河北,時常力戰破陣,以朱祐為偏將軍,封安陽侯。世祖即位,拜為建義大將軍。

      建武二年(26),更封堵陽侯。冬,與諸將擊鄧奉于氵育陽,朱祐兵敗,被鄧奉所俘獲。

      第二年(27),鄧奉被攻破,就肉袒跟朱祐投降。帝恢復朱祐職位而且厚加慰勞賞賜。派遣他擊新野、隨縣,都平定了。延岑自從敗于穰,就與秦豐部將張成會合,朱祐率領征虜將軍祭遵與延岑戰于東陽,大破延岑,臨陣斬了張成,延岑敗走歸秦豐。朱祐收得印綬九十七件。進擊黃郵,黃郵降,賞賜朱祐黃金三十斤。

      建武四年(28),率領破奸將軍侯進、輔威將軍耿植代征南大將軍岑彭圍攻秦豐于黎丘,破其將張康于蔡陽,斬張康。帝親到黎丘,派御史中丞李由持璽書招降秦豐,秦豐口出惡言,不肯降。帝引還,授朱祐以方略,朱祐盡力圍攻。

      第二年(29)夏,城中窮困,秦豐就領他的母親妻子九人肉袒投降。朱祐以囚車載秦豐送到洛陽,把他斬了。大司馬吳漢彈劾朱祐廢詔接受投降,違反了將帥的使命,帝不加罪。朱祐返回后,與騎都尉臧宮會擊延岑余黨陰縣、贊阝縣及筑陽縣的賊眾,全都平定了。朱祐為人質樸耿直,喜尚儒學。率領兵眾,多接受投降,以能安定城邑為根本,不追求濫斬首級的功勞。又嚴禁士卒不準虜掠百姓,軍人樂于放縱,多因此埋怨朱祐。

      建武九年(33),屯兵南行唐抵拒匈奴。

      建武十三年(37),增加封邑,定封鬲侯,食邑七千三百戶。

      建武十五年(39),朝京師,呈上大將軍印綬,因留京奉朝請。朱祐奏說古代人臣受封賞,不加王爵,建議改諸王為公。帝即采納施行。又奏說應令三公都去掉“大”的冠號,以效法過去經典。后來帝也接受他的建議。朱祐起初就學長安,帝前往問候,朱祐不時相勞苦,而先升講舍。后來帝到朱祐府第,因而笑道:“主人得不舍我而講嗎?”因有舊恩,多次承蒙賞賜。

      建武二十四年(48),去世。子朱商嗣位。朱商卒,子朱演嗣位,永元十四年(102),因從兄伯為外孫陰皇后巫蠱事所牽連,被免為庶人。永初七年(113),鄧太后續封朱演兒子朱沖為鬲侯。

      ◆景丹傳

      景丹字孫卿,馮翊櫟陽人。年少時就學長安。王莽時舉四科,景丹以言語科被舉為固德侯相,被稱譽為有干事才能,遷為朔調連率副貳。更始即位,派遣使者到上谷宣示,景丹與連率、耿況投降了更始,再為上谷長史。王郎起來后,景丹與耿況共同謀議抗拒王郎。耿況派景丹與兒子耿..及寇恂等率兵南歸世祖,世祖引見景丹等,笑著說“:邯鄲將帥幾次揚言要發漁陽、上谷兵,我只是聊且應付而已,沒想到二郡卻為我而來!當與二郡的士大夫共享此功名哩。”拜景丹為偏將軍,號奉義侯。跟從攻擊王郎部將兒宏等于南..,郎兵迎戰,漢軍退卻,景丹縱突擊騎兵攻擊,大破王郎軍,追奔十余里,死傷縱橫在道。景丹回,世祖對他說:“我聽說突擊騎兵是天下的精兵,現在看到突騎參戰,其喜悅豈可用言語表達呢?”于是跟從征伐河北。世祖即位,以讖文用平狄將軍孫咸代理大司馬,部眾都不高興。帝下詔書求群臣推舉誰可為大司馬,群臣推舉的只有吳漢和景丹。帝說“:景將軍是北州大將,大司馬可以是他。然而吳將軍有建立大策的功勛,又誅了苗會、謝躬,他的功勞大。按舊制驃騎將軍官銜與大司馬可以兼任。”于是以吳漢為大司馬,而拜景丹為驃騎大將軍。

      建武二年(26),定封景丹為櫟陽侯。帝對景丹說:“現在關東原有的王國,雖有好幾個縣,只有櫟陽是萬戶邑。俗話說‘富貴不歸故鄉,像穿了錦繡的衣服在黑夜中走路’,所以封你為櫟陽侯哩。”景丹以頭叩地表示感謝。秋,與吳漢、建威大將軍耿..、建義大將軍朱祐、執金吾賈復、偏將軍馮異、強弩將軍陳俊、左曹王常、騎都尉臧宮等跟從擊破五校于..陽,投降的達五萬人。恰逢陜賊蘇況攻破弘農,活捉了郡守。景丹當時患了病,帝因他是歸將,想讓他勉強起來擔任弘農郡守,于是在夜間召他入見,對他說“:賊迫近京師,只要依仗將軍威信,睡在床上鎮守就夠了。”景丹不敢推辭,于是勉強支撐病體接受任命,率營兵西到弘農郡,十多天后病逝。

      子景尚嗣位,徙封余吾侯。景尚去世,子景苞嗣位。景苞去世,子景臨嗣位,景臨無子,封國廢除。

      永初七年(113),鄧太后續封景苞弟景遽為監亭侯。

      ◆王梁傳

      王梁字君嚴,漁陽郡要陽縣人。為郡吏,太守彭寵以王梁掌管狐奴縣令,與蓋延、吳漢都率兵南下追及世祖于廣阿,拜為偏將軍。攻拔邯鄲后,賜爵關內侯。跟從平定河北,拜野王令,與河內太守寇恂南拒洛陽,北守天井關,朱鮪等不敢出兵,世祖以為是王梁的功勞。等到即位,議選大司空,而《赤伏符》說“王梁主衛作玄武”,帝以野王是衛元君所徙,玄武是水神之名,司空是水土之官,于是擢拜王梁為大司空,封武強侯。

      建武二年(26),與大司馬吳漢等共擊檀鄉,詔令軍事一律歸屬大司馬,而王梁擅自發動野王兵,帝以其不遵詔令,令他在所在縣中停止行動,而王梁又擅自進軍。帝以王梁前前后后都違抗命令,大怒,派遣尚書宗廣持符節往軍中斬王梁。宗廣不忍,就用囚車將王梁載回京師。到京后,帝赦免了他。月余,又以他為中郎將,兼執金吾事。北守箕關,擊赤眉別校,別校降。

      三年(27)春,轉擊五校,追到信都、趙國,大破之,所有屯聚都平定了。冬,派遣使者持符節拜王梁為前將軍。

      建武四年(28)春,進擊肥城、文陽,都攻下了。進與驃騎大將軍杜茂擊佼瞗、蘇茂于楚、沛之間,攻拔大梁、砫桑,而捕虜將軍馬武、偏將軍王霸也分道并進,一年多全都平定了。

      建武五年(29),跟從救桃城,破龐萌等,王梁戰斗尤其有力,拜為山陽太守,鎮守撫慰新歸附者,將兵一如過去。幾個月后征召入京,代歐陽歙為河南尹。王梁開渠引谷水注入洛陽城下,向東瀉入鞏川,等到渠成而水不流。

      建武七年(31),有司彈劾奏明,王梁慚懼,上書請求退職。帝下詔書說“:王梁以前率兵征伐,眾人稱他為賢,所以擢升到京師。建議開渠,為人興利,眾力已過,而功不成。百姓埋怨誹謗,言談者喧嘩吵嚷。雖蒙寬宥,他本人還是執意謙退,‘君子成人之美’,特以王梁為濟南太守。”

      建武十三年(37),增加封邑,定封為阜成侯。

      建武十四年(38),卒于官。子王禹嗣位。禹去世,子王堅石嗣位。王堅石因父親王禹及弟王平參與了楚王劉英謀反的罪案而被追究,斬于市,封國廢除。

      ◆杜茂傳

      杜茂字諸公,南陽郡冠軍人。起初歸光武于河北,為中堅將軍,常跟從征伐。世祖即位,拜為大將軍,封為樂鄉侯。北擊五校于真定,進降廣平。

      建武二年(26),更封苦陘侯。與中郎將王梁擊五校賊于魏郡、清河、東郡,平定了所有營堡,其持節大將三十多人都投降了,三郡得以清靜,道路流通。明年,派遣使者持符節拜杜茂為驃騎大將軍,進擊沛郡,攻拔芒縣。當時西防再次造**,迎佼瞗。

      建武五年(29)春,杜茂率捕虜將軍馬武進攻西防,幾月后攻拔了,佼瞗逃奔董憲。東方既已平定,

      建武七年(31),詔令杜茂引兵北上屯田晉陽、廣武,以防備胡寇。

      建武九年(33),與雁門太守郭涼攻擊盧芳將尹由于繁..縣,盧芳將領賈覽率領胡騎萬余人援救,杜茂與戰,軍敗,引入樓煩縣城。這時盧芳占據高柳,與匈奴兵相連結,多次侵犯邊民,帝很憂慮。

      建武十二年(36),派遣謁者段忠將各郡解除刑枷的犯人配給杜茂,鎮守北邊,因而發動邊卒筑亭候,修烽火,又發動運輸金帛繒絮以供給軍士,并賜給邊民,官吏相望前后不絕。杜茂也建屯田,用馬盧車轉運。先是,雁門人賈丹、霍匡、解勝等被尹由所掠,尹由以他們為將帥,與尹由共守平城。賈丹等聽說盧芳失敗了,就與霍匡、解勝等共殺尹由來見郭涼;郭涼上奏情狀,都封為列侯,帝詔令將運輸金帛賜給杜茂、郭涼軍吏及平城投降的民眾。自此以后盧芳的城邑逐漸來投降,郭涼誅其豪強大族郇氏之屬,安撫老弱,一月之間雁門暫趨平定,盧芳于是逃亡到匈奴。帝擢升郭涼兒子為中郎,宿衛左右。郭涼字公文,右北平人。身長八尺,氣力強壯勇猛,雖是武將,然精通經書,多智略,尤通曉邊事,有名于北方。起初,幽州牧朱浮征為兵曹掾,擊彭寵有功,封廣武侯。

      建武十三年(37),增加杜茂食邑,更封..侯。

      建武十五年(39),因牽涉到割斷兵馬..縑,使軍吏殺人案件,被免官,削戶邑,定封參蘧鄉侯。

      建武十九年(43)去世。

      子杜元嗣位。永平十四年(71),因牽連與東平王等謀反,減死一等,封國廢除。永初七年(113),鄧太后續封杜茂孫杜奉為安樂亭侯。

      ◆馬成傳

      馬成字君遷,南陽郡棘陽人。年少時為縣吏。世祖伐潁川,以馬成為安集掾,調守郟縣縣令。世祖討伐河北,馬成就棄官步行,追及于蒲陽,以馬成為期門,跟從征伐。世祖即位,再遷護軍都尉。建武四年(28),拜為揚武將軍,督誅虜將軍劉隆、振威將軍宋登、射聲校尉王賞,發會稽、丹陽、九江、六安四郡兵攻擊李憲。當時帝到壽春,設立壇場,按祖禮祭祀。進圍李憲于舒,令諸軍各深溝壁壘。李憲多次挑戰,馬成堅壁不與交戰,圍守一年多,

      到建武六年(30)春,城中食盡,于是攻城,屠殺舒城居民,斬李憲,追擊其黨羽,盡平定江淮地區。

      建武七年(31)夏,封為平舒侯。

      八年(32),跟從征伐破隗囂,以馬成為天水太守,統帥軍隊如故。冬,征召回京師。

      建武九年,代來歙掌管中郎將,率武威將軍劉尚等破河池縣,于是平定武都郡。

      第二年,大司空李通罷官,以馬成代理大司空事,居大司空府如實職辦事,數月復拜揚武將軍。

      建武十四年(38),屯兵常山、中山以警備北部邊疆,并領建義大將軍朱祐所部。又代驃騎大將軍杜茂建筑工事,自西河至渭橋,自河上至安邑,自太原至井陘,自中山至鄴,都建筑堡壘,起烽火,十里建一個了望哨所。在職事五六年,帝以馬成勤勞,征召回京。邊疆人士多有上書求其回邊的,帝因此再派遣馬成還屯。等到南單于保塞自安,北方安寧無事,拜馬成為中山太守,呈上將軍印綬,仍領屯兵如故。

      建武二十四年(48),南擊武奚谷蠻賊,未建軍功,就呈上太守印綬。

      建武二十七年(51),定封全椒侯,就國。

      建武三十二年(56)去世。子馬衛嗣位。馬衛卒,子馬香嗣位,徙封為棘陵侯。馬香卒,子馬豐嗣位。馬豐卒,子馬玄嗣位。馬玄卒,子馬邑嗣位。馬邑卒,子馬丑嗣位,桓帝時以罪廢其封國。

      延熹二年(159),復封馬成玄孫馬昌為益陽亭侯。

      ◆劉隆傳

      劉隆字伯元,南陽安眾侯的宗室。王莽居攝年間,劉隆父劉禮與安眾侯劉崇起兵謀殺王莽,事泄露,劉隆以年不滿七歲,得免于禍。等到年壯,就學于長安,更始拜他為騎都尉。請假歸,迎妻子兒女安置在洛陽。聽說世祖在河內,就追及世祖于射犬,被任為騎都尉,與馮異共拒朱鮪、李軼等,李軼就把劉隆的妻子兒女殺了。

      建武二年(26),封亢父侯。建武四年(28),拜為誅虜將軍,討伐李憲。李憲被討平后,派遣劉隆屯田武當。

      建武十一年(35),代理南陽太守,一年多,呈上大將軍印綬。

      建武十三年(37),增加食邑,更封為竟陵侯。這時,天下墾田多不符合實際,戶口年紀又互有增減。

      建武十五年(39),詔令各州郡檢核墾田事,而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者以優良富饒田地給予豪強大族,而對羸弱百姓侵占剝削,百姓嗟嘆埋怨,號啕呼叫的擠滿了道途。當時各個郡各遣使者奏事,帝見陳留吏牘上有書,一看,見寫著“潁川、弘農可以問,河南、南陽不可以問”。帝詰問此書來歷,吏不肯說真話,詐說是在長壽街上撿到的。帝發怒。當時顯宗為東海公,年令只有十二歲,在幄幕后說“:吏受郡守命令,當然想以墾田作為方法哩。”帝說:“既然這樣,為什么說河南、南陽不可以問呢?”顯宗回答說:“河南是帝城,多親近之臣,南陽是帝鄉,多近親,田宅超過規定,不可為標準。”帝令虎賁將詰問該吏,吏就如實說明,恰如顯宗說的一樣。于是派遣近侍考察核實,奏明奸狀。

      第二年(40),劉隆被征下獄,其同輩十多人都死。帝以劉隆是功臣,特將他貶為平民。

      建武十七年(41),再封劉隆為扶樂鄉侯,以中郎將副伏波將軍馬援擊交趾蠻夷征側等,劉隆另于禁奚谷口破其軍,俘獲其帥征貳,斬首千余級,降者兩萬余人。回京,更封大國,為長平侯。到大司馬吳漢去世后,劉隆為驃騎將軍,代理大司馬事。劉隆奉法自守,視事八年,呈上大將軍印綬,官罷,賜養牛,上樽酒十斛,以列侯奉朝請。

      建武三十年(54),定封慎侯。

      中元二年(57)卒,謚為靖侯。子劉安嗣位。

      ◆傅俊傳

      傅俊字子衛,潁川郡襄城人。世祖攻取襄城,傅俊以縣亭長迎接漢軍,拜為校尉,襄城逮捕他的母弟及宗族,都誅滅了。跟從攻破王尋等,以傅俊為偏將軍。另擊京、密,攻破了,遣他回潁川,收葬家屬。到世祖討伐河北時,傅俊與賓客十余人北追,在邯鄲追到了,上謁世祖,世祖使他率領潁川兵,常常跟從征伐。世祖即位,以傅俊為侍中。

      建武二年(26),封昆陽侯。

      建武三年(27),拜傅俊為積弩將軍,與征南大將軍岑彭擊破秦豐,因而率兵攻取江東,揚州全部平定。

      建武七年(31)去世,謚為威侯。子傅昌嗣位,徙封蕪湖侯。建初年間,遭母喪,因而上書,以蕪湖貧窮不愿去封國,要求賜錢五十萬,為關內侯。肅宗發怒,貶傅昌為關內侯,竟不賞賜錢財。

      永初七年(113),鄧太后復封傅昌子傅鐵為高置亭侯。

      ◆堅鐔傳

      堅鐔字子亻及,潁川襄城人。為郡縣吏。世祖討伐河北,有人舉薦堅鐔,世祖因而召見。以其有任郡縣吏的才能,署為主簿。又拜為偏將軍,跟從平定河北,另擊破大槍于盧奴。世祖即位,拜堅鐔為揚化將軍,封氵隱強侯。與諸將攻洛陽,而朱鮪部將守東城者作為反間,私約堅鐔于清晨開上東門。堅鐔與建義大將軍朱祐乘機而入,與朱鮪大戰于庫下,殺傷很多,直到早餐時才停戰,朱鮪因此而投降。又另擊內黃,平定了。

      建武二年(26),與右將軍萬..攻取南陽各縣,而堵鄉人董讠斤在宛城造**,俘獲南陽太守劉馬..。堅鐔就引軍赴宛,自選敢死隊乘夜登城樓,斬關而入,董讠斤于是棄城走回堵鄉。鄧奉又在新野造**,攻破了吳漢。這時萬..因病去世,堅鐔孤獨無援,南面要拒鄧奉,北面要擋住董讠斤,一年之間道路阻塞,糧食給養斷絕,堅鐔吃的是蔬菜,與士卒共勞苦。每遇戰,常先當矢石,身上三處受了傷,以此能保全其部眾。等到帝征討南陽,擊破董讠斤、鄧奉,以堅鐔為左曹,經常跟從征伐。

      建武六年(30),定封為合肥侯。

      建武二十六年(50)去世。子堅鴻嗣位。堅鴻去世,子堅浮嗣位。堅浮去世,子堅雅嗣位。

      ◆馬武傳

      馬武字子張,南陽郡湖陽人。年輕時因避仇,在江夏客居。王莽末年,竟陵、西陽三老起兵于郡界,馬武也參加了,后來進入綠林中,于是與漢軍會合。更始立,以馬武為侍郎,與世祖破王尋等,拜為振威將軍,與尚書令謝躬共攻王郎。世祖攻克邯鄲,請謝躬及馬武等舉行盛大酒會,想借此誅殺謝躬,沒有成功。酒會既罷,世祖獨與馬武登上叢臺,從容對馬武說:“我得到漁陽、上谷突擊騎兵,想讓你統帥,怎么樣?”馬武說“:我駑鈍怯懦沒有方略哩。”世祖說“:將軍久為將帥,深習兵事,難道與我掾史相同嗎?”馬武由此心里歸向世祖。謝躬被誅后,馬武奔往射犬投降,世祖見了很高興,把他引到左右,每次慰勞宴會諸將,馬武常常起身斟酌于前,世祖甚為歡暢。再使馬武率領其部隊到鄴,馬武叩頭推辭說不愿意,世祖更加贊美其意,因使馬武跟從進擊諸群賊。世祖擊尤來、五幡等,在慎水失敗,馬武獨殿后軍,返回去攻破敵軍陣地,所以賊兵不敢追及。進到安次、小廣陽,馬武常為前鋒,力戰向前,諸將都引軍相隨,所以攻破賊兵,窮追到平谷縣、浚靡縣而回師。世祖即位,以馬武為侍中、騎都尉,封山都侯。

      建武四年(28),與虎牙將軍蓋延等討伐劉永,馬武另擊濟陰,攻下了成武、楚丘,拜捕虜將軍。

      第二年,龐萌造**,攻桃城,馬武先與交戰,攻破龐軍;恰好帝車駕到,龐萌于是敗走。

      建武六年夏,與建威大將軍耿..西擊隗囂,漢軍不利,引軍下隴。隗囂追得很緊急,馬武選精騎回軍抵御隗囂,身披盔甲手持畫戟奔擊,殺數千人,隗囂兵才退,諸軍得還長安。

      建武十三年(37),增加食邑,更封俞阝侯。率領軍隊北屯下曲陽,防備匈奴。因殺軍吏獲罪,接受詔命領妻子兒女往封國。馬武直至洛陽,呈上將軍印綬,削食邑五百戶,定封為李虛侯,因留京師奉朝請。帝后來與功臣諸侯在宴會上交談,從容說道:“諸卿如果不遇到這樣的機遇,你們自己估計能做多大的官呢?”高密侯鄧禹先回答說“;我年少時曾經學習過,可以做郡文學博士。”帝說:“你說話怎么這樣謙虛呢?你是鄧氏子,志氣行為修整,為什么不能做州郡的功曹呢?”其余的一個個回答,到馬武,馬武說“:臣以武勇,可作軍尉以督討盜賊。”帝笑著說“;且莫為盜賊,自己送到亭長手里,這樣就可以了。”馬武為人嗜喝酒,胸懷闊達敢說真話,這時喝醉了在皇上面前面折各功臣諸侯,評說他們的長短,無所回避忌諱。帝故意讓他講,以為笑樂。帝雖然制約駕御功臣,而每每能曲法寬容,原諒功臣們的小過。遠方貢獻來的珍寶甘味,必先遍賜列侯,而皇帝的廚中卻很少。有功,常增賞封邑,而不任以官職,所以都能保其福祿,沒有誅殺謫降的。

      建武二十五年(49),馬武以中郎將率軍擊武陵蠻夷,回京,呈上印綬。顯宗初,西羌侵犯隴右,覆滅守軍攻殺將領,朝廷深以為患,于是再拜馬武為捕虜將軍,以中郎將王豐為副,與監軍使者竇固、右輔都尉陳讠斤,率領烏桓、黎陽營、三輔招募士兵、涼州諸郡羌胡兵及解除刑枷的犯人,共四萬人攻擊之。到了金城郡浩..縣,與羌戰,斬首六百級。又戰于洛都谷,被羌兵打敗,死了千余人。羌于是率眾引出塞外,馬武再追擊到東、西邯,大破羌兵,斬首四千六百級,活捉一千六百人,其余或降或散。馬武整頓軍旅回京師,增加食邑七百戶,與以前的食邑相加共一千八百戶。

      永平四年(61)去世。子馬檀嗣位,因牽涉到兄伯濟與楚王劉英黨與顏忠謀反獲罪,封國廢除。

      永初七年(113),鄧太后續封馬武孫馬震為亭侯。馬震去世,子馬側嗣位。史官評論道:中興二十八將,前世以為是應著天上的二十八宿,沒有詳考。但他們都能感會風云時事的變化,奮其智慧勇力,稱為輔佐之臣,他們也真是志能之士哩。

      評議的人多對光武不以功臣任職,以至使那些英俊之士,已取得豐功偉績的,棄而不用,持否定態度。然而推究起來實在是出于深謀遠慮,才有這樣的舉措哩。至于王道既衰,降到霸德,還能夠以功勞賢良來授官授職,譬如管仲、阝顯朋之迭升于齊桓之世,先軫、趙衰之同列于晉文之朝,可以說是兼通了。到了秦、漢,世人看重武力,至于助成王運,都是由于武人的崛起。也有賣繒屠狗輕猾之徒,或推重以連城之賞,或委任以天下依倚取平之地,所以勢相疑則間隙生,力相當則禍亂起。

      蕭何、樊口會猶身陷縲紲,韓信、彭越終被菹戮,難道不是這樣嗎!自此以后,至于孝武,五世的宰輔無不一由公侯勛貴充任。致使士大夫道路阻塞,賢能之士蒙蔽隔斷,朝廷有父子相繼之私恩,下面多俊杰守門之嗟怨。其懷才不遇,委身草莽的,說也說不完。所以光武鑒于前事之背離,存矯枉之大志,雖然寇恂、鄧禹之高功,耿..、賈復之偉業,封土不過幾個大縣,所加也只是特進、奉朝請而已。考察他在治平時期的施政方針,考核職務責問過失,正是所謂“導之以政,齊之以刑”的人啊。如按法律辦事,必定會傷害他們。為什么呢?按法令辦事則虧傷了私恩故舊,原情寬宥又違廢了禁令典刑,選擇德才則不必有大功,舉薦功勞則人未見得賢德,參與任職則群心難于滿足,如功賢并列任用則高祖時的弊病未遠。不得不考核其勝任與否,即以事實來權衡。所以高官厚祿,答謝元勛,苛酷的法條和嚴厲的法令,責成官吏們各盡其職。

      建武之世,封侯的一百多人,但參與國政的卻只有鄧禹、賈復、李通等數人,均分休咎,其余的都以寬宏的律法相優待,完備他們的封地俸祿,莫不都以功名延續流惠于其后代。以前張良以為劉邦所用的都是蕭何、曹參的故舊,而郭亻及也譏刺南陽顯貴過多,鄭興又勸諫不要專用功臣。崇恩偏授,容易造成私溺的弊病,以至公讓大家蒙受恩澤,必能廣招天下的賢才,想起來難道不是這樣的嗎?永平中,顯宗追感前世功臣,就畫了二十八名宿將的圖懸于南宮云臺,其外又有王常、李通、竇融、卓茂,合計三十二人。這里按其本來秩序附于篇末,以志功臣之位次。太傅高密侯鄧禹,大司馬廣平侯吳漢,左將軍膠東侯賈復,建威大將軍好畤侯耿弇,驃騎大將軍參蘧侯杜茂,執金吾雍奴侯寇恂,征南大將軍舞陽侯岑彭,征西大將軍陽夏侯馮異,建義大將軍鬲侯朱祐,征虜將軍潁陽侯祭遵,驃騎大將軍櫟陽侯景丹,虎牙大將軍安平侯蓋延,衛尉安成侯銚期,東郡太守東光侯耿純,城門校尉朗陵侯臧宮,捕虜將軍楊虛侯馬武,驃騎將軍慎侯劉隆,中山太守全椒侯馬成,河南尹阜成侯王梁,瑯笽太守祝阿侯陳俊,驃騎大將軍參蘧侯杜茂,積弩將軍昆陽侯傅俊,左曹合肥侯堅鐔,上谷太守淮陵侯王霸,信都太守阿陵侯任光,豫章太守中水侯李忠,右將軍槐里侯萬修,太常靈壽侯邳彤,驍騎將軍昌成侯劉植,橫野大將軍山桑侯王常,大司空固始侯李通,大司空安豐侯竇融,太傅宣德侯卓茂。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色伊人|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888www| 亚洲人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毛片a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免费播放|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自偷自拍无码|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男同| 亚洲一区精彩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 亚洲午夜理论片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无人区卡1卡2卡3|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 久久亚洲精品11p|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嫩草影院 |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品善| 亚洲av无码兔费综合| 亚洲男人的天堂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噜噜噜亚洲熟女综合| 国产亚洲一区区二区在线 | 亚洲一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一本二本| 偷自拍亚洲视频在线观看99|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软件|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农村|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字幕久久久|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综合久久综合激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