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
詞語解釋
紅塵
鬧市的飛塵,借指繁華的社會。
例紅塵百戲。
英the world of mortals;
佛教指人世間。
例看破紅塵。
英human society;
翻譯
- 英語 the world of mortals (Buddhism)?, human society, worldly affairs
- 德語 irdisches Dasein; irdische Welt (S)?
- 法語 ce monde, la vie humaine
引證解釋
車馬揚起的飛塵。
引漢?班固 《西都賦》:“紅塵四合,煙云相連。”
唐?杜牧 《過華清宮》詩之一:“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宋?秦觀 《金明池》詞:“縱寶馬嘶風,紅塵拂面,也只尋芳歸去。”
清?王端履 《重論文齋筆錄》卷三:“十丈紅塵飛紫陌,掩關閒煞踏青屐。”
郁達夫 《浙東景物紀略·方巖紀靜》:“不施椽瓦,而風雨莫及;冬暖夏涼,而紅塵不到。”指繁華之地。
引南朝?陳 徐陵 《洛陽道》詩之一:“緣柳三春暗,紅塵百戲多。”
唐?王建 《從軍后寄山中友人》詩:“夜半聽鷄梳白髮,天明走馬入紅塵。”
清?孫枝蔚 《春城曲》:“素紗軟屏看不得,但云門外紅塵好。”佛教、道教等稱人世為“紅塵”。
引明?賈仲名 《金安壽》第四折:“你如今上丹霄,赴絳闕,步瑤臺,比紅塵中別是一重境界。”
《紅樓夢》第一一七回:“寶玉 本來穎悟,又經點化,早把紅塵看破。”
郁達夫 《自述》詩之二:“前身縱不是如來,謫下紅塵也可哀。”
國語辭典
紅塵
俗世、繁華熱鬧的地方。
引南朝陳·徐陵〈洛陽道〉詩二首之一:「綠柳三春暗,紅塵百戲多。」
清·陳澧〈水龍吟·詞仙曾駐峰頭〉詞:「此夜三人對影,倚高寒紅塵全洗。」近塵世
反空門
塵埃。
引《文選·班固·西都賦》:「紅塵四合,煙云相連。」
唐·劉禹钖〈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詩:「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網絡解釋
紅塵 (漢語詞匯)
紅塵常見名稱,紅塵在古代時的原意是指繁華的都市。出自東漢文學家、史學家班固《西都賦》的詩句。指的就是這個世間,紛紛攘攘的世俗生活。來源于過去的土路車馬過后揚起的塵土,借喻名利之路。
※ "紅塵"的意思解釋、紅塵是什么意思由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