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70 個刻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kè chuán qiú jiàn刻船求劍 | 死守教條,比喻拘泥成法,固執不知變通。 | 唐·劉知畿《史通·因習》:“夫事有貿遷,而言無變革,此所謂膠柱而調瑟,刻船以求劍也。” |
kān xīn kè gǔ刊心刻骨 | 指印象深刻,令人難忘。 | 聞一多《鄧以蟄<詩與歷史>題記》:“也沒有一篇不刊心刻骨,博大精深。只要你肯埋著頭,咬著牙,在巖石里邊尋求金子。” |
diāo wén kè lòu雕文刻鏤 | 謂在器物上刻鏤花紋圖案,以為文飾。 | 東漢·班固《漢書·景帝紀》:“雕文刻鏤,傷農事者也;錦繡纂組,害女紅者也。” |
kè cuì cái hóng刻翠裁紅 | 喻極力修飾詞藻。 |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第三卷:“毛會侯《浣雪詞》,刻翠裁紅,務求新穎。” |
kè zhāng zhuó jù刻章琢句 | 修飾琢磨文章的細節 | 宋 王安石《憶昨詩示諸外弟》:“刻章琢句獻天子,釣取薄祿歡庭闈。” |
diāo zuān kè bó刁鉆刻薄 | 刁鉆:狡猾奸詐。形容人狡猾奸詐,待人苛刻薄情。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92回:“一則里頭有貴妃照應,二則故舊好親戚多,三則你家自老太太起至于少爺們,沒有一個刁鉆刻薄的。” |
kè bù dài shí刻不待時 | 謂時間緊迫。 | 《天雨花》第21回:“刻不待時遭大禍,叫我三人那里奔。” |
fēng qǔ kè yǔ豐取刻與 | 豐:多;刻:刻薄;與:給予。取之于民的多,用之于民的少。多形容殘酷地剝削。 | 荀況《荀子 君道》:“上好貪利,則臣下百吏乘是而后豐取刻與,以無度取于民。” |
yún wù zhī shèng,qǐng kè ér qì云霧之盛,頃刻而訖 | 盛:大;頃刻:一會兒;訖:完結。云霧再大,轉眼間就會散凈。比喻某種勢力不會長久。 | 漢·魏朗《魏子》:“云霧之盛,頃刻而訖;暴雨之盛,不過終日。” |
tòng xīn kè gǔ痛心刻骨 | 傷痛入骨髓。形容傷心到了極點。 | 《明史·劉健傳》:“臣等遭逢先帝,臨終顧命,惓惓以陛下為托,痛心刻骨,誓以死報。” |
kè huà rù wēi刻畫入微 | 微:細小。精心細致地描摹,連極小之處也不大意。形容認真細致,一絲不茍。 |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中冊:“本來就是最好的話題,胡雪巖又有意刻畫入微,所以把王有齡夫婦聽得津津有味。” |
kè yì qiú gōng刻意求工 | 刻意:用盡心思;工:精致、完好。用盡心思使文章或工藝品更精巧。 | 清 況周頤《蕙風詞話》第二卷:“此等詞語淺情深,妙在字句之表,便覺刻意求工,是無端多費氣力。” |
kè gǔ chóu hèn刻骨仇恨 | 永遠記在心頭的深仇大恨。 | 古華《芙蓉鎮》第一章:“三面紅旗底下還允許她擺米豆腐攤子嘛,哪來的刻骨仇恨?” |
shí shí kè kè時時刻刻 | 每時每刻或每一個時刻。 | 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47回:“因此他兩個日夜趨奉,時時刻刻趕著湊趣不迭,都想著要從山西發發財。” |
kè hú bù chéng shàng lèi wù刻鵠不成尚類鶩 | 刻:刻畫;鵠:天鵝;鶩:鴨子。刻畫天鵝不像倒像鴨子。比喻模仿失敗,勸誡人不要好高騖遠。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馬援傳》:“效伯高不得,猶為謹敕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 |
kè gǔ xiāng sī刻骨相思 | 形容思念之深,歷久難移。 | 五代·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二》詞:“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
cì xīn kè gǔ刺心刻骨 | ①謂感念至深。②亦作“刺心切骨”。內心極其悲憤。 | 清·陳確《答惲促升書》:“遵教及此,直是刺心刻骨,弟誠多言矣。” |
wú shí wú kè無時無刻 | 時、刻:時間;時候。沒有一時一刻。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自是行忘止,食忘餐,卻像掉了一件東西的,無時無刻不在心上。” |
kè gǔ lòu xīn刻骨鏤心 | 銘刻在心靈深處。形容記憶深刻,永遠不忘。 | 孫犁《秀露集 戲的夢》:“我見到和聽到的,親身體驗到的,甚至刻骨鏤心的,是另一種現實,另一種生活。” |
kè kǔ zuān yán刻苦鉆研 | 刻苦:下苦功。下苦功,深入研究。 | 《祖沖之》:“敢于推翻前人的錯結論,表現了古今杰出科學家所共有的刻苦鉆研、堅持真理的精神。” |
guǐ kè shén jì鬼刻神劖 | 猶言鬼斧神工。 | 金·元好問《云峽》詩:“不知天壤此尤物,鬼刻神劖通有幾?” |
yī shí yī kè一時一刻 | 指非常短暫的時間。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2卷:“可憐今日我無錢,一時一刻如長年。” |
lì shí sān kè立時三刻 | 立刻、馬上。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51回:“有天聽了朋友一句玩笑話,便立時三刻逼我母親出去,一刻不能相容。” |
kè gǔ míng xīn刻骨銘心 | 刻:刻劃;銘:在金屬上刻寫。刻在骨頭上;銘刻在心靈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深荷王公之德,銘刻心骨。” |
fēng yán kè zhú風檐刻燭 | 風檐:科舉時代的考場。指科舉時代考場寒冷,時間緊迫,十分艱苦。 | 清·鈕琇《觚剩·五經中式》:“查林二公乃能于風檐刻燭時,立就二十三藝,洵未易才。” |
míng kè xīn gǔ銘刻心骨 | 比喻感念極深,永遠不忘。 | 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深荷王公之德,銘刻心骨。” |
kè wù cái fēng刻霧裁風 | 比喻擅長山水風光描寫。 | 明 袁宏道《和丘長孺》:“五言七言信手成,刻霧裁風好饑骨。” |
jǐ jìn yī kè幾盡一刻 | 幾乎占了一刻的時間.。 | |
kè hú bù chéng刻鵠不成 | 刻:刻畫;鵠:天鵝。刻畫天鵝不像倒像鴨子。比喻模仿失敗,勸誡人不要好高騖遠。 | 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七回:“擇淺近者讀之,還是刻鵠不成類鶩之意。” |
kè zú shì jù刻足適屨 | 屨:麻制的單底鞋。按照鞋的大小來削自己的腳。比喻主次顛倒。 | 宋·陸游《讀何斯舉黃州秋居雜詠次其韻》:“昔人亦有言,刻足以適屨。” |
míng xīn kè gǔ銘心刻骨 | 銘、刻:在器物上刻出字跡。刻寫在心上骨上。 | 明 李開先《林沖寶劍記》:“恩同海岳,銘心刻骨難忘。” |
diāo xīn kè shèn雕心刻腎 | 同“雕肝琢腎”。 | 明·胡應麟《詩藪·六朝》:“詩文不朽大業,學者雕心刻腎,窮晝極夜,猶懼弗窺奧妙。” |
rǎn shén kè gǔ染神刻骨 | 猶銘心刻骨。謂感受深切。 | 清·趙翼《甌北詩話·南宋人著述未入金源》:“蘇黃字跡,亦所矜賞,謂‘二公翰墨,片言只字,皆未名之寶,百不為多,一不為少。’是遺山之于蘇黃,可謂染神刻骨矣。” |
zhuàn kè chóng diāo篆刻蟲雕 | 比喻使小技 | 姚錫鈞《論詩絕句》:“篆刻蟲雕笑壯夫,鑿山鑄鐵嘆陽湖。” |
kè gǔ bēng xīn刻骨崩心 | 謂仇恨極深。 | 《北史·隋越王侗傳》:“朕所以刻骨崩心,飲膽嘗血,瞻天視地,無處自容。” |
kè bù róng sōng刻不容松 | 片刻也不能松懈。 | 清·林則徐《體察洋面堵截情形析》:“猶恐內海匪船,潛赴外洋勾結,是杜絕售私之勁,實屬刻不容松。” |
huà lóng kè hú畫龍刻鵠 | 比喻好高鶩遠,終無成就。同“畫虎刻鵠”。 | 清 唐孫華《送吳振西北游》詩:“東箭南金誰國士,畫龍刻鵠半虛名。” |
kè jī kè gǔ刻肌刻骨 | 形容感受極深刻。 | 三國 魏 曹植《上責躬詩表》:“刻肌刻骨,迫思罪戾,晝分而食,夜分而寢。” |
kè yì jīng yíng刻意經營 | 刻意:用盡心思;經營:計劃管理。指用心籌畫。 | 清·王晫《今世說·規箴》:“此事定須霞思云想,刻意經營,奈何頹唐落墨,便布人間?” |
kè mù wéi hú刻木為鵠 | 喻仿效雖不逼真,但還相似。 | 明·鄭瑗《井觀瑣言》第一卷:“揚氏《法言》、王氏《中說》,所謂刻木為鵠者也。” |
diāo chóng zhuàn kè雕蟲篆刻 | 蟲書、刻符分別為秦書八體之一,西漢時蒙童所習。因以“雕蟲篆刻”喻詞章小技。 | 漢·揚雄《法言·吾子》:“或問:‘吾子少而好賦?’曰:‘然。童子雕蟲篆刻。’俄而曰;‘壯夫不為也。’”按,“蟲”指蟲書,“刻”指刻符,各為一種字體。 |
kè kǔ nài láo刻苦耐勞 | 刻苦:很能吃苦;耐:禁得起、受得住。工作勤奮,經得住繁重的勞累。 | 毛澤東《給中國人民志愿軍的命令》:“并準備用高度的熱情,勇氣,細心和刻苦耐勞的精神去克服這些困難。” |
chūn xiāo yī kè春宵一刻 | 歡娛難忘的美好時刻。 | 宋 蘇軾《春夜》詩:“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
yī kè qiān jīn一刻千金 | 一刻:指極短的時間。比喻時間極其寶貴。 | 宋 蘇軾《春夜》詩:“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
měi shí měi kè每時每刻 | 每分鐘,每一時刻。 | 毛澤東《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給蔣介石的兩個電報》:“現在日本侵略者尚未實行投降,而且每時每刻都在殺中國人。” |
yǐn shāng kè yǔ引商刻羽 | 商、羽:古代樂律中的兩個音名。指講究聲律、有很高成就的音樂演奏。 | 戰國 楚 宋玉《對楚王問》:“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
kè huà wú yán刻畫無鹽 | 古代傳說中的丑女。精細地描繪無鹽;把丑婦當作美人。 | 《晉書 周顗傳》:“庚亮嘗謂顗曰:‘諸人咸以君方樂廣。’顗曰:‘何乃刻畫無鹽,唐突西施也。’” |
yī shí bàn kè一時半刻 | 指很短的時間。 | 元 范居中《金殿喜重重 貨郎兒》:“才離了一時半刻,恰便似三暑十霜。” |
yán wén kè shēn言文刻深 | ||
dān yíng kè jué丹楹刻桷 | 楹:房屋的柱子;桷:方形的椽子。柱子漆成紅色,椽子雕著花紋。形容建筑精巧華麗。 | 《左傳·莊公二十三年》:“丹桓宮楹。”又《左傳·莊公二十四年》:“刻其桷,皆非禮也。” |
kè bù róng huǎn刻不容緩 | 刻:片刻;容:容許;緩:延緩;耽擱。一刻也不容許延緩。形容形勢十分緊迫。 | 清 李汝珍《鏡花緣》:“胎前產后以及難產各癥,不獨刻不容緩,并且兩命攸關。” |
kè mù wéi lì刻木為吏 | 意思是不能受獄吏的污辱,即使是木頭做的獄吏也不能見他。形容獄吏的兇暴可畏。 | 東漢 班固《漢書 路溫舒傳》:“畫地為獄,議不入;刻木為吏,期不對。” |
jiān suān kè bó尖酸刻薄 | 說話帶刺,待人冷酷。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66回:“舜英姐姐安心要尖酸刻薄,我也不來分辨,隨他說去。” |
qǐng kè zhī jiān頃刻之間 | 頃刻:片刻。指極其短暫的時間。 | 《舊五代史·周書·太祖記》:“紛紜而逼脅愈間,頃刻之間,安危莫保。” |
jīng diāo xì kè精雕細刻 | 精心細致地雕刻。也比喻對文藝創作的苦心琢磨和做事精細。 | 《共青團員;要做八十年代的帶頭人》(1982年2月5日《中國青年報》社論):“要以平等交心的態度;點點滴滴、精雕細刻;因勢利導地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工作。” |
kè zhōu qiú jiàn刻舟求劍 | 舟:船;求:尋找;尋求。在船上刻記號;尋找失落水中的劍。比喻辦事方法不對頭;死守教條;拘泥固執;不知道隨著情勢的變化而變化。 |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
huà dì kè mù畫地刻木 | 比喻進監獄,受審訊。 | 《梁書 王僧儒傳》:“蓋畫地刻木,昔人所惡,叢棘既累,于何可聞,所以握手戀戀,離別珍重。” |
kè hú lèi wù刻鵠類鶩 | 刻:刻畫;鵠:天鵝;類:似,象;鶩:鴨子。畫天鵝不成,仍有些象鴨子。比喻模仿的雖然不逼真,但還相似。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馬援傳》:“效伯高不得,猶為謹敕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效季良不成,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 |
diāo chóng kè zhuàn雕蟲刻篆 | 見“雕蟲篆刻”。 | 明·高濂《玉簪記·下第》:“不須淚漣。有日眉揚額點,且自雕蟲刻篆,我這里盡清閑。” |
lòu xīn kè gǔ鏤心刻骨 | 形容感念深切,難以忘懷。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96回:“妾等蒙陛下眷愛,鏤心刻骨,沒世難忘。今不幸遭此離亂,陛下欲舍妾身何往?” |
huà hǔ kè hú畫虎刻鵠 | ①比喻好高鶩遠,終無成就。②比喻好事做不成,反變了壞事。 | 《東觀漢記 馬援傳》:“與兄子嚴敦書曰:‘學龍伯高不就,猶為謹飭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也。’” |
kè bó guǎ sī刻薄寡思 | (待人、說話)冷酷無情;不厚道。寡:少。 | 馮至《朱自清先生》:“黨同伐異,刻薄寡思在朱先生寫的文字里是讀不到的。” |
kè huà wú yán,táng tū xī shī刻畫無鹽,唐突西施 | 刻畫:描繪;無鹽:戰國時齊國的丑女;唐突:冒犯;西施:春秋時越國美女。比喻拿丑的和美的比較,冒犯與貶低了美的。 | 《晉書·周顗傳》:“庚亮嘗謂顗曰:‘諸人咸以君方樂廣。’顗曰:‘何乃刻畫無鹽,唐突西施也。’” |
yǐn shāng kè jiǎo引商刻角 | 見“引商刻羽”。 | 西漢·劉向《新序·雜事一》:“引商刻角,雜以流徵。” |
kè bó chéng jiā刻薄成家 | 刻薄:冷酷無情。用殘忍刻薄的手段發家致富。 | 清·朱柏廬《治家格言》:“刻薄成家,理無久享。” |
tóng hú kè lòu銅壺刻漏 | 銅壺:古代計時的漏器;刻漏:一種古代計時器。用銅壺盛水滴漏來計時刻。指時光正在流逝 | 唐·溫庭筠《雞鳴埭歌》:“銅壺漏斷夢初覺,寶馬塵高人未知。” |
qiān jīn yī kè千金一刻 | 形容時間非常寶貴。 | 宋 蘇軾《春夜》詩:“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
kè hú chéng wù刻鵠成鶩 | 見“刻鵠類鶩”。 | 清·卷鑫《<蔽廬叢志>序》:“又或食古如鯁,刻鵠成鶩。” |
mó dǐ kè lì磨砥刻厲 | 磨練砥礪。形容刻苦鉆研。 | 明·李東陽《成齋記》:“學必窮日夜磨砥刻厲,久而后有得焉。” |
yī shí sān kè一時三刻 | 同“一時半刻”。 | 清·李漁《凰求鳳·夥媒》:“機緣湊,把愁腸暫丟,便難成,也一時三刻展眉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