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ì tǒng
注音ㄐ一ˋ ㄊㄨㄥˇ
繁體繼統
1.陛下體天真之淑圣,登神機以繼統,冀聞‘康哉’之歌,偃武行文之美。
2.舒明天皇有兒子,幼君繼統的事兒也史不絕書,為什么讓皇后繼位呢?這跟圣德太子的兒子山背大兄王有關系。
3.高祖悲百姓遭戰國百王之苦,暴秦蹂躪之慘,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孝惠,孝文繼統,不改高祖之政,至今四十余載,天下富足,百姓殷實。
4.信中寫到1646年九月,隆武帝在汀州遇害的消息令南明各地官紳中引起極大的震動,皇室繼統問題再次提上緊急日程。
5.聰睿的多爾袞提出肅王既然退讓,“無繼統之意”,那就立先帝之子福臨,不過他年齡還小,我和濟爾哈朗左右輔政,待幼君年長之后,當即歸政。
6.若以繼統而即當考所繼之君,則宜考武宗矣!以武宗從兄,不當考;而考孝宗,又抹煞武宗一代矣!
7.難道是因為我朝自定鼎中原以來,歷代皇帝都非正嫡繼統,而我必欲以嫡子繼統,獲得先人沒能獲得的福分,因此一線妄求之心,遂起如此之禍?
8.屈氏撰是書,是要借故鄉風物,寄寓遺民心緒,就其秘旨,乃是志舊而向新,向新以繼統,繼統以存天下。
9.文景繼統,不改高祖之政,務在養民,恭謹節儉,以濟斯民,數十載而不變,家給人足,無不殷富,詩書所美,難以過也。
10.明代的靖江王是太祖侄兒朱文正的后裔,在宗室諸王當中譜系最遠,按宗法觀念他根本不具備繼統的資格……八月初三日,朱亨嘉居然身穿黃袍,南面而坐,自稱監國,紀年用洪武二百八十七年。顧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