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ún bi?n
注音ㄌㄨㄣˊ ㄅㄧㄢˇ
繁體輪扁
亦作“輪邊”。
春秋時齊國有名的造車工人。
亦作“輪邊”。 春秋 時 齊國 有名的造車工人。 《莊子·天道》:“桓公 讀書於堂上。
引輪扁 斲輪於堂下。”
《漢書·古今人表中上》作“輪邊”。 顏師古 注:“輪扁 也。”
晉?陸機 《文賦》:“是蓋 輪扁 所不得言,故亦非華説之所能精。”
宋?黃庭堅 《戲題小雀捕飛蟲畫扇》詩:“丹青妙處不可傳, 輪扁 斲輪如此用。”
明?何景明 《直路行》:“輪扁 之言, 桓公 是悟。”
春秋時齊國人,名扁,善作輪。后指藝精的名匠。
引《南齊書·卷五二·文學傳·陸厥傳》:「韻與不韻,復有精麤,輪扁不能言,老夫亦不盡辨此。」
輪扁擅長造車輪,知道重在實踐和感受,單靠語言不能傳授造輪的技術。
1.夫鑿枘之粗伎,而輪扁有不傳之妙;掇蜩之薄術,而亻區(qū)僂有入神之巧,在乎其人,由於至精也。
2.成大器者都經(jīng)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刻苦鉆研,才達到游刃有余、百步穿楊、輪扁斫輪的境界。
3.在勤奮學習,大量實踐的基礎上,對本職業(yè)務達到游刃有余、百步穿楊、輪扁斫輪的功力,悟性自會呼之即出。
4.莊子在“梓慶做鐻”“輪扁斫輪”“匠石運斤”等篇目中,同樣講述了靜心對一個人學習技藝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