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é huī
注音ㄐㄧㄝˊ ㄏㄨㄟ
繁體節麾
古代朝廷授予大將的符節和令旗。
用為對職掌兵權者的敬稱。
古代朝廷授予大將的符節和令旗。
引宋?王安石 《賀韓魏公啟》:“兼兩鎮之節麾,備三公之典策。”
清?曼殊室主人 《班定遠平西域》第二幕:“朕今特舉行軍旗親授式,以重使命,卿請前席祗受節麾呀!”
用為對職掌兵權者的敬稱。
引清?昭槤 《嘯亭雜錄·朱白泉獄中上百朱二公書》:“其與 百制府 書云:‘…… 額 自上去九月,接奉恩命,調任 江 巡,依侍節麾,俾供驅策。’”
節麾是古代朝廷授予大將的符節和令旗。
1.吉撫憮然道:“我以一部郎,不數年任開府,仗節麾,受恩深重,何敢貪生?今若一戰而勝,賊糧可斷,逆穴可平,上紓天子的憂思,下解生民的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