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塊
詞語解釋
石塊
塊狀的石頭。
例攀草牽棘,石塊叢起則歷塊,石崖側(cè)削則援崖。——明·徐宏祖《游黃山記》人運(yùn)一大石塊,于城內(nèi)更筑堅(jiān)壘。——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英rock; stone;
國語辭典
石塊
塊狀的石頭。
例如:「示威群眾以石塊攻擊警察,引發(fā)了警民之間的嚴(yán)重沖突。」
網(wǎng)絡(luò)解釋
石塊
石 shí 構(gòu)成地殼的礦物質(zhì)硬塊:石破天驚(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 指石刻:金石。 指古代用來治病的針:藥石。藥石之言(喻規(guī)勸別人的話)。 中國古代樂器八音之一。 姓。 石 dàn 中國市制容量單位,十斗為一石。 筆畫數(shù):5; 部首:石; 筆順編號(hào):13251
塊(kuài,) 塊 (塊) kuài 成疙瘩或成團(tuán)的東西:土塊兒。 量詞,用于塊狀或某些片狀的東西:一塊地。兩塊糖。 量詞,用于銀幣或紙幣,等于“圓”:一塊錢。 筆畫數(shù):7; 部首:土; 筆順編號(hào):1215134
分字解釋
※ "石塊"的意思解釋、石塊是什么意思由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石塊造句
1.到大隊(duì)無人,當(dāng)姬友返回大隊(duì)門口時(shí),被姬賢摔倒在地,手按脖子,膝抵頭部;姬義用斧頭照姬友肋部連砸數(shù)下;胡用石塊打下肢,直到姬友不省人事,姬賢便哈哈大笑(造 句 網(wǎng)),并唱“朝陽溝好地方名不虛傳”。
2.無芒在山頂見了銅鐘,用刀背石塊用力敲打也沒有聲音,在山上尋了兩日才找到鐘舌,故用了三日。
3.現(xiàn)場隨泥漿流下的絕對(duì)沒有石塊,路面淤泥的厚度不過10公分上下,連公路護(hù)坡上的野草都沒有覆蓋。
4.上百枚拇指大小的墨色石塊,其中五塊明顯要大上不少,每一塊都似有似無的散發(fā)著靈力波動(dòng);一顆蠟紙緊密封死的圓形丹藥,想來就是段?口中的紫靈丹。
5.塔外是一圈由石塊壘成的腰墻,上面打著封印密語,防止偶然出塔的犯人逃進(jìn)山林。
6.一聲巨響,石塊被這一腳改變了軌跡,向外傾偏去,重重的砸在山道邊緣,復(fù)又彈起,向懸崖下落去,過了好久,山下才傳來“咚!”。
7.澆灌混凝土需要大量碎石子,19歲的松滋姑娘辛志英,創(chuàng)造了“鷂子翻身碎石法”,將多角形的大石塊尖角朝下,平面朝上,形如鷂子,再運(yùn)錘猛打。
8.井下的衙役先是扔上來一些帶著血跡的大石塊,隨后,要求上面放繩子。
9.一朵巨大蘑菇形的灰塵升起,所有的巨石已經(jīng)跌落,石塊在山腳下層疊的像座石山,慢慢,撞擊的聲音停了,整片天地沉寂了下來。
10.天柱山最令人嘆絕的是凌空棧道,蜿蜒的棧道架設(shè)在千米之上的懸崖絕壁之間,有石塊鋪就的,也木質(zhì)的,共同點(diǎn)是舒適、安全和有驚無險(xiǎn)。
11.那些石塊不知何時(shí)從何處選揀,經(jīng)何人之手錯(cuò)落壘垛成墻,賦予了守家護(hù)院的神圣使命。
12.在隧道頂部,石塊紛紛落下,劈哩啪啦地砸在鋼拱架上。
13.袁繼武叮囑高升小心行事,從另一頭傳來一些小石塊給他。
14.蛇窩在西湖步行道南邊,跳舞場到西湖大門之間的湖旁石塊里。
15.堆砌城門和城墻使用的是混凝土澆筑的巨型石塊,每塊長約四米,高兩米二分,經(jīng)石灰漿澆縫以后,更加的厚重而堅(jiān)固。
16.但奈何谷林距離石塊太近,谷震也是阻攔不及!眼看著谷林將石塊握在了手中,谷林的這種行為也令的周圍的人一驚,一時(shí)竟也沒人發(fā)出聲音。
17.昨日上午9時(shí)20分許,他們正拆除坪山新區(qū)湯坑社區(qū)一處舊宅,屋檐突然崩塌,其中疑有一塊大石塊同時(shí)砸中父子兩人,致其當(dāng)場身亡。
18.越過幾塊泥溝上的石塊,看到李立明他們打出的那有如水龍頭拐脖一般的洞口,這里就是絕佳的截?fù)酎c(diǎn)。
19.據(jù)報(bào)道,300多名學(xué)生向位于奇爾潘辛戈的格雷羅州政府投擲石塊,并燒毀約10輛汽車,其中包括警方車輛和貨車。
20.比如庭院水叮當(dāng)里鋪著從海邊運(yùn)來的小石塊和鵝卵石,當(dāng)水叮當(dāng)積水的時(shí)候,小朋友喜歡到這里戲水,小腳丫踩在石塊會(huì)有咯腳的感覺。
相關(guān)詞語
- shí yóu石油
- dà lǐ shí大理石
- qīng shí青石
- yù shí玉石
- shí zǐ石子
- huà shí化石
- mù huà shí木化石
- shí yóu石尤
- yī kuài一塊
- shí fén石墳
- shí qiáo石橋
- bào shí抱石
- shí diāo石雕
- zhī jī shí榰機(jī)石
- jī shí基石
- kuàng shí礦石
- guài shí怪石
- shí yǒu石友
- yán shí巖石
- shí huī石灰
- shí shī石師
- kè shí刻石
- d?o yī shí搗衣石
- shén zhǔ shí神主石
- shí mín石民
- shí xiàng石像
- hēi shí黑石
- shí kē石科
- tǔ kuài土塊
- shí kè石刻
- shí tou石頭
- shí kū石窟
- shí lín石林
- shí qì石器
- shí bì石壁
- shí liú石榴
- gǔn shí滾石
- mù shí木石
- zhī jī shí支機(jī)石
- chāng huà shí昌化石
- yǔn shí隕石
- shí mò石墨
- zuàn shí鉆石
- yù shí tóng chén玉石同沉
- suì shí碎石
- zhuó shí斫石
- bái shí白石
- fāng kuài方塊
- shí yīng石英
- b?n kuài板塊
- shí bēi石碑
- shí yóu石郵
- shí gāo石膏
- shí fù石婦
- wǔ sè shí五色石
- huó huà shí活化石
- shí cái石材
- shí b?n石板
- b?o shí寶石
- shí yīng bō li石英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