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ǎ gùn zi
注音ㄉㄚˇ ㄍㄨㄣˋ ˙ㄗ
1.在會議和活動中,要始終堅持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辮子,提倡熱烈而不對立的討論,開展真誠而不敷衍的交流,鼓勵尖銳而不極端的批評。
2.堅持“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辮子”的方針,營造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協商氛圍。
3.棍少:沒出中級秘籍前打棍子很輕松,初中級現在同等裝備是打不過了.
4.這不留余地,只用扣帽子、打棍子的辦法來解決人的思想問題,結局你就可想而知了。
5.“不戴帽子,不打棍子,不抓辮子,不裝袋子”,這是胡*邦身體力行的名言。
6.我們提倡不抓辮子、不象帽子、不打棍子,目的就是要使人心里不怕,敢于講意見。
7.實事求是,擺事實講道理的批評和自我批評能使人心服口服,但那種隨意上綱上線、抓辮子、扣帽子、打棍子的做法,是不能說服教育人的。
8.當官八戒:1戒擺架子;2戒坐轎子;3戒愛面子;4戒撩裙子(好色);5戒貪銀子;6戒打棍子(打擊報復);7戒花架子;8戒撂挑子。“八戒”平凡人生何嘗不也需要!
9.最起碼的,學術研究必須讓人說話,動輒扣帽子、打棍子,甚至捉將官里去,研究是無法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