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身
詞語解釋
正身
指并非替身而確是本人。
例驗明正身。
英one's real person;
正直不阿。
英upright and never stooping to flattery;
修身。
英cultivate one's moral character;
引證解釋
端正自身;修身。
引《荀子·法行》:“君子正身以俟。”
三國 魏 桓范 《政務》:“故為政之務,務在正身。”
《舊唐書·宋璟傳》:“朕每事常欲正身以成綱紀,至於妻子,情豈有私?然人所難言,亦在於此。”
《清史稿·禮烈親王代善傳》:“必正身行義以相輔佐,朕始嘉賴焉。”謂正直不阿。
引《東觀漢記·趙憙傳》:“憙 內典宿衛,外干宰職,正身立朝,未嘗懈惰。”
晉?羊祜 《讓開府表》:“據今光祿大夫 李喜,秉節高亮,正身在朝。”
唐?封演 《封氏聞見記·貞介》:“鎬 起自布素,一、二年而登宰相。正身特立,不肯茍媚。”猶直身。
引《法苑珠林》卷十六引《觀佛三昧經》:“四海之中,有 須彌山,佛在 須彌山 正身仰臥。”
謂確系本人,并非冒名頂替者。
引《通典·選舉五》:“故俗間相傳云:‘入試非正身,十有三四;赴官非正身,十有二三。’此又弊之尤者。”
《水滸傳》第三二回:“官司一事,全得 朱 雷 二都頭氣力,已自家中無事,只要緝捕正身。”
清?李漁 《奈何天·誤相》:“[丑背介]那夫人小姐,又進來了,待我也做些風流態度,與他相相,或者替身相不中,倒相中了正身,也不可知。”科舉正途出身。對捐納功名者而言。
引明?葉憲祖 《碧蓮繡符》第五折:“這 秦秀才 我曾認得,原係正身。”
國語辭典
正身
修身。
引《文選·班昭·東征賦》:「正身履道,以俟時兮。」
《儒林外史·第七回》:「正身以俟時,守己而律物。」確系本人,相對于替身而言。
引唐·杜佑《通典·卷一七·選舉五·雜論議中》:「入試非正身十有三四,赴官非正身十有二三。」
《福惠全書·卷二·蒞任部·出堂規》:「聽差各役,俱要正身伺候。」
網絡解釋
正身
1、名詞,與“替身”相對,指確是本人而非冒名頂替者。例:驗明正身。《通典·選舉五》:“故俗間相傳云‘入試非正身,十有三四;赴官非正身,十有二三。此又弊之尤也。”2、指修身。《荀子·法行》:“君子正身以俟,欲來者不拒,欲去者不止。”
分字解釋
※ "正身"的意思解釋、正身是什么意思由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正身造句
1.他抹著冷汗走出地牢,讓隨行的用稍為體面的棺木盛了七竅出血的尸體,直等柳大人的親信趕來驗明正身,才吩咐好生葬了,自己漏夜趕進宮去。
2.黃俊明感覺到眾人的目光,不由得得意,隨即從紅案上端起祭品,放置在神像前,正身退回紅案,執筆畫了道除穢符,從底部燃起,繞著神像轉了九轉。
3.而為了替自己遮羞,齊玉容不但自編了一出兩虎相斗的好戲,還將尚之坤形容成了一位神通廣大的筑基期修士,真正身份則是松溪書院東郭先生的高徒。
4.國家公園的洞穴里發現了一對遺骸,有待驗明正身破解罪案。
5.今天,遵照最高法院院長簽發的執行死刑命令,北京市第二中級法院將李海明、肖建喜等一批重犯驗明正身后,押赴刑場執行了死刑。
6.云天右手成拳,只見一道紫色勁光閃過,那個云正的身體是直接飛了出去,而云天則趁著這個機會,迅速將穿著著云正身上的流云甲給扒了下來。
7.當然,他也確實沒有令圣上失望,正身勤民,懲惡擢賢,盡地利,恤獄訟,讓人挑不出半分不是,更深得百姓擁護。
8.可惜,不肯認輸的申花隊正想以超霸杯的比賽為自己正身之時,結局卻令人有點兒失望,但申花隊輸球確實有因。
9.根據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簽發的執行死刑命令,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罪犯張顯光驗明正身,押赴刑場,執行死刑。
10.互聯網時代,手機驗證碼是驗明正身的法寶,也是風險控制的關鍵一環。
11.此特犯者之正身耳,其鄉保鄰甲、沿途店肆、負販之屬牽連受累者,又復不知凡幾。
12.一覺醒來,恍然間悟出窗外繚繞的是假日朝霞,自己正身處鳥語花香的幽谷山居,便興奮得喜滿心胸,澎湃成潮。
13.當然!虎落平陽被犬欺,原是人情之常,她正身處逆境。
14.一個當政為官者,不能修己正身,只顧自己獲取私利,滿足私欲,當然談不上愛人得人了。
15.他巧妙地把道家的內煉思想同儒家的道德學說牽合在一起,說:“人能修正身心,則真精真神聚其中,大才大德出其中。
16.只是在剛才河邊聽到那些人說,自己現在正身處合州臨沐郡。
17.待俞仁醒過來,卻見自己正身處在一間密屋之中。
18.時間久了,兩人近了些,小鳳仙在一次顧莊海的酒后失言中,察覺了他的真正身份。
19.一個與左善年齡相仿的老頭問道,粗聲大氣,抽著旱煙,其煙桿長三尺有余,其正身竟然有三面刃,這人在江湖中。
20.不能正身率下,以肅庶僚,暱近失所,漸不自覺,致令毀譽違實,賞罰謬加,由臣才弱任重,以及傾撓。
相關詞語
- shēn gè身個
- zhèng qì正氣
- fáng shēn防身
- shēn bàn身伴
- zhèng zhèng正正
- méi zhèng tiáo沒正條
- zhí yán zhèng lùn直言正論
- tǐng shēn ér chū挺身而出
- fāng zhèng方正
- yī běn zhèng jīng一本正經
- shēn shì身世
- shēn xià身下
- shēn shàng身上
- cáng shēn藏身
- tǐng shēn挺身
- sān shēn diàn三身殿
- zài shēn guān在身官
- shēn yì身役
- bù zhèng zhī fēng不正之風
- shēn zī身姿
- shēn nián身年
- shēn yǐng身影
- shēn xíng身形
- pī zhèng fǔ劈正斧
- shēn jià b?i bèi身價百倍
- tiān zhèng jié天正節
- lì zhèng力正
- dà zhèng大正
- shēn zhāng身章
- zhèng diān正攧
- zhèng di?n正點
- hù shēn lóng護身龍
- yán shēn cùn言身寸
- huà shēn f?化身法
- fēn shēn jiāng分身將
- sān shēn三身
- mài shēn qì賣身契
- shēn fèn身份
- shēn jià身價
- shēn zhǔ身主
- zhí yán zhèng jiàn直言正諫
- di?n shēn qián典身錢
- jiàn shēn dài健身帶
- sǐ shēn fèn死身分
- shēn biān身邊
- chóng shēn zi重身子
- zhèng shuō正說
- g?n tóng shēn shòu感同身受
- qīn shēn親身
- zhǔn zhèng準正
- shēn qí身奇
- lì zhèng立正
- shī shēn失身
- shēn qì身契
- zhōu zhēng周正
- dīng shēn qián丁身錢
- guāng míng zhèng dà光明正大
- shēn qián身前
- shēn hòu身后
- shēn cháng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