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露
詞語解釋
裸露
露在外頭;沒有東西遮蓋。
例裸露在地面上的煤層。
英bare; naked; uncovered; exposed;
翻譯
- 英語 naked, bare, uncovered, exposed
- 德語 Denudation (S)?, sich entbl??en (V)?, blank (Adj, Tech)?, entbl??t (Adj)?, nackt (Adj)?, unbedeckt (Adj)?, unverhüllt (Adj)?
- 法語 nudité
引證解釋
袒露;沒有東西遮蓋。
引《南史·王僧辯傳》:“都下百姓父子兄弟相哭,自 石頭 至于 東城,被執(zhí)縛者,男女裸露,衵衣不免。”
清?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姑虐婦死,律無抵法。即訟亦不能快汝意。且訟必檢驗,檢驗必裸露,不更辱兩家門戶乎?”
楊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一章:“孟大環(huán) 望著女人的雪白的頸脖,望著她白嫩的裸露的雙臂,嘻嘻了兩聲,突然貪饞地張大了嘴巴。”
侯金鏡 《漫游小五臺·密林一日》:“站在裸露地帶看腳下,是一片無邊無沿蒼郁的林海。”引申為顯現(xiàn)、暴露。
引丁玲 《韋護》第二章:“他有許多思想只能給她知道,那些腦筋簡單的人是不配了解的,而且也只有她的那些動人的態(tài)度,才能引起他有裸露出衷心的需要。”
國語辭典
裸露
沒有東西遮蔽。
例如:「她喜歡裸露著肩膀,引人注意。」
網(wǎng)絡(luò)解釋
裸露 (詞語:裸露)
裸露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是luǒ lù,指暴露在外;沒有東西遮蓋,沒有遮蓋或遮蔽。語出《南史·王僧辯傳》:“都下百姓父子兄弟相哭,自 石頭 至于 東城 ,被執(zhí)縛者,男女裸露,衵衣不免。”
分字解釋
※ "裸露"的意思解釋、裸露是什么意思由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裸露造句
1.有華裔留學生表示,很多留學生都曾住過擠擁且危險的住所,屋內(nèi)沒有煙霧警報器,甚至有電線裸露在外。
2.議論風生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規(guī)定,“在公共場所故意裸露身體”的行為,應(yīng)當處以治安拘留或者罰款。
3.脅侍二菩薩上身裸露,著項臂釧,瓔珞重重,雙足跣露。
4.夏天,人字拖又開始風靡。醫(yī)生提醒:長時間穿著會影響足部健康:①會導(dǎo)致腳趾過分用力抓地,引起支配腳趾的肌肉勞累;②會導(dǎo)致跟腱過度勞損,易患跟腱炎;③腳部皮膚過度裸露,易造成皮膚干燥、皴裂!建議:每天穿人字拖時間不超過1小時!
5.小西天上巖石裸露,滿目蒼涼,這是史永懷的第一印象,多年以后仍記憶深刻。
6.記者上前查看,兩棵倒地法桐的根部都有被鋸過的橫道,鋸痕深入樹皮約1厘米,兩棵樹的樹根還被麻繩纏著,全都裸露在風中。
7.據(jù)介紹,孟家灣巖畫分布在黃河岸邊的奇異獨石上,獨石裸露地表,塊頭碩大,奇形怪狀,質(zhì)地堅硬,棱角圓潤,巖漆光亮,石面平滑。
8.荒山上還有一處“裸露”的赭黃色風化巖層,已用布網(wǎng)罩起。
9.紅綾分開處,髖骨至大腿外側(cè)裸露,流線動人;肩部皺蓬蓬的紅色,映襯得嘴唇更紅,唇線如紅筆勾描出來的一般;唇最豐厚處,因太潤澤,陽光照耀下,晶光閃閃。
10.這樣,頭和頸部枕墊妥貼,既保持了頸椎的正常生理狀態(tài),也避免了頸部裸露、受涼。
11.隨后她和警察發(fā)生了拉扯,期間衣服紐扣繃開,前胸裸露……
12.甚至更裸露的超短款,特別能吸引年輕女孩的目光,使婚紗服飾不再傳統(tǒng)單調(diào),更偏向于現(xiàn)代化。
13.焦作市甕澗河上五孔橋鋼筋裸露隱患大。
14.由于長期受海蝕作用,基巖裸露,海蝕崖、海蝕糟溝,海蝕洞穴隨處可見。
15.曾見過很多女人,膚淺地以為裸露便是性感。殊不知也并不是每個女人都有裸露的資本,何必白白娛樂眾人的眼目還要被譏笑無知?蔚藍?
16.很多時候,我們對于裸露,總會告誡自己不要“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體”,做個高尚而又有定力的君子。
17.要求工地現(xiàn)場必須整潔規(guī)范,及時清運積存垃圾廢物,防塵網(wǎng)覆蓋裸露黃土和物料。
18.一些未裸露的下組合古油藏在某種程度上得以保存,但較之原生油氣藏相態(tài)及成藏位置都發(fā)生了巨大改變。
19.秋雨輕輕親吻著裸露的臂膀,濕濕的,一種久違的快感悄然襲遍全身,猛然間,只覺身輕似燕,被廣袤草原滌蕩過的靈魂也一塵不染起來。
20.裸露于腐蝕介質(zhì)中的鋼鐵面積增大,促使陰極去極化過程快速進行,腐蝕速度加快,涂層防護壽命縮短。
相關(guān)詞語
- yī bǎ zhuā le liǎng tóu fú lù一把抓了兩頭弗露
- sān lù三露
- bù lù guī jiǎo不露圭角
- bù lù shēng sè不露聲色
- bù lù xíng sè不露形色
- bù lù jīn fǔ不露斤斧
- bù lòu piáo不露樸
- 不露生色
- bù lù shén sè不露神色
- bù lù cí sè不露辭色
- bù lù fēng máng不露鋒芒
- bù lù fēng huì不露鋒铓
- chǒu tài jìn lù丑態(tài)盡露
- chǒu tài bì lù丑態(tài)畢露
- fēng lù豐露
- yún lù云露
- jiāo lù交露
- xiè lù褻露
- xiān lù仙露
- xiān lù míng zhū仙露明珠
- ní lù倪露
- luǒ lù倮露
- piān lù偏露
- xiān lù先露
- lěng lù冷露
- níng lù凝露
- níng lù cōng凝露騘
- níng lù cōng凝露驄
- xiōng xiàng bì lù兇相畢露
- tū lù凸露
- chū tóu lù miàn出頭露面
- chū lù初露
- chū lù tóu jiǎo初露頭角
- chū lù fēng máng初露鋒芒
- kè lù刻露
- bāo lù剝露
- bàn tǔ bàn lù半吐半露
- wēi rú zhāo lù危如朝露
- wēi ruò zhāo lù危若朝露
- wēi lù危露
- yuán xíng bì lòu原形畢露
- yuán xíng bài lù原形敗露
- fā jiān lù fù發(fā)奸露覆
- fā lù發(fā)露
- tóng yù jī luǒ同浴譏裸
- tǔ gān lù dǎn吐肝露膽
- tǔ lù吐露
- hán lù含露
- qǐ lù啟露
- xī lù吸露
- xī fēng yǐn lù吸風飲露
- chéng lù呈露
- zhōu lù周露
- zī yá lù zuǐ咨牙露嘴
- yǎo rén gǒu ér bù lòu chǐ咬人狗兒不露齒
- bǔ lù哺露
- jiā lù嘉露
- náng zhuī lù yǐng囊錐露穎
- guī jiǎo bù lù圭角不露
- tǎn lù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