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ǔ sè bàng
注音ㄨˇ ㄙㄜˋ ㄅㄤˋ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曹操﹞除洛陽北部尉”裴松之注引三國·吳人撰《曹瞞傳》:“太祖初入尉廨,繕治四門。造五色棒,縣門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強,皆棒殺之。”后用以喻嚴刑峻法。
后用以喻嚴刑峻法。
引《三國志·魏志·武帝紀》“﹝ 曹操 ﹞除 洛陽 北部尉”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人撰《曹瞞傳》:“太祖 初入尉廨,繕治四門。造五色棒,縣門左右各十餘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強,皆棒殺之。”
唐?李商隱 《有感》詩之一:“蒼黃五色棒,掩遏一陽生。”
宋?梅堯臣 《送馀干李少府》詩:“休將五色棒,欲取 洛陽 名。”
五色棒,為漢代執法所用,由紅、黃、綠、白、黑涂在棒上,因此稱五色棒。
1.繕治四門,造五色棒,縣門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強,皆棒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