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é jiě
注音ㄐㄧㄝˊ ㄐㄧㄝˇ
繁體節解
舊時斷裂四肢、分解骨節的酷刑。
草木枝葉殘謝脫落。
謂樂曲節奏分明。
剖開竹節。喻順利無阻。
舊時斷裂四肢、分解骨節的酷刑。
引《晉書·石季龍載記下》:“﹝ 季龍 ﹞又誅其四率已下三百人,宦者五十人,皆車裂節解,棄之 漳水。”
宋?孔平仲 《續世說·方正》:“顏杲卿 為 安祿山 所擒…… 祿山 怒甚,縛於 東都 中橋南頭,從西第二柱節解之,比氣絶,大駡不息。”
草木枝葉殘謝脫落。
引《國語·周語中》:“天根見而水涸,本見而草木節解。”
韋昭 注:“本,氐也。謂寒露之后十日,陽氣盡,草木之枝節皆理解也。”
《文選·左思<吳都賦>》:“草木節解,鳥獸腯膚。”
呂延濟 注:“言草木凋落。”
宋?蘇軾 《中山松醪賦》:“爛文章之糾纏,警節解而流膏。”
謂樂曲節奏分明。
引《文選·馬融<長笛賦>》:“牢剌拂戾, 諸 賁 之氣;節解句斷, 管 商 之制也。”
呂向 注:“管仲、商鞅 二人,皆有斷決之材,笛聲節曲相解,句度斷決,則 管仲、商鞅 之制度也。”
剖開竹節。喻順利無阻。
引清?章學誠 《文史通義·為謝司馬撰<楚辭章句>序》:“他若定其二十五篇以后《漢志》,章剖句析,不必斤斤求合而自能以意逆志,可以一空前人之支離附合,與余夙所疑者不啻冰釋而節解也。”
一種酷刑。將犯人的四肢骨節予以支解
1.然后此書之旨,支分節解、脈絡貫通、詳略相因、巨細畢舉,而凡諸說之同異得失,亦得以曲暢旁通,而各極其趣.
2.十天來,教官們以身為范盡職盡責,認真細致耐心要求對每一個示范動作一絲不茍,對每一個細節解說不厭其煩。
3.當故事情節解開的那一刻,他豁然開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