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á zǐ
注音ㄓㄚˊ ㄗˇ
官府中用來上奏或啟事的一種文書。
古代官方公文中的上呈文書。用于向皇帝或長官進言議事。
引《水滸傳》第十六回:“梁中書 道:‘我有心要抬舉你,這獻生辰綱的札子內,另修一封書在中間,太師面前重重保你,受道敕命回來。’”
例如:宋?王安石 有上皇帝的《本朝百年無事札子》。
古代官方公文中的下行文書。用于發指示或委職派差。
引清?遯廬 《童子軍·警鼓》:“我那縣太爺,奉了本府大人的札子,説是民間私設的學堂,一概不準學習兵操,仰該縣一律禁止。”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回:“不到十來天工夫,他便接連著奉了兩個札子,委了籌防局的提調與及山貨局的會辦了。”
樂器名。
引宋?周密 《武林舊事·乾淳教坊》:“馬后樂:拍扳, 吳興祖 ……札子, 孟清、時世俊。”
官府中的往來文書。也作「劄子」。
引《水滸傳·第一六回》:「這獻生辰綱的札子內,另修一封書在中間,太師跟前重重保你。」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七回》:「他叫做藍寶堂,得了札子到差之后,便去見總督。」
札子(zhá·zi ),是一個漢語詞匯,指古代的一種公文。
1.說話的,假如上一等人,有前程的,要復本姓,或具札子奏過朝廷,或關白禮部、太學、國學等衙門,將冊籍改正,眾所共知。
2.有能推至誠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則天地可動,金石可移。出自:宋·蘇轍《三論分別邪正札子》懷著極大真誠又勤勉地撰寫文章,就可以感天動地,使金石般堅固的東西也發生變化。蘇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