猢猻造句
1.四人幫”一倒臺,爪牙們都被領罪,樹倒猢猻散。
2.猢猻入布袋:比喻山野之性受到約束。
3.吾之修書,亦可云猢猻入布袋矣。
4.然而就在威濟洛波特力耀武揚威之時,他突然察覺到自己體內能力正莫名其妙的逐漸流失,如此猢猻入布袋的感覺無疑迫使他滿目盡顯急張拘諸之色。
5.可一旦棋錯一著,竟滿盤皆輸,一旦失勢,頃刻間樹倒猢猻散,來的快,走的快;聚的快,散的快。
6.擒賊先擒王,抓住匪首,匪幫也就樹倒猢猻散了。
7.然而,自從那一場金融風暴掃過,基地派便退出了三分鼎立的大勢,瀕臨破產樹倒猢猻散的尷尬境地。
8.我堪恨那伙老喬民,用這等小猢猻,但學得些妝點皮膚,子曰詩云。
9.如今我們家赫赫揚揚已將百載,一日倘或樂極悲生,若應了那句‘樹倒猢猻散’的俗語,豈不虛稱了一世的詩書舊族了!
10.一日倘或樂極悲生,若應了那句樹倒猢猻散'的俗語,豈不虛稱了一世的詩書舊族了!
11.清王朝因此顏面掃地,其眾多附庸國自然也是樹倒猢猻散。
12.菩提祖師見猴王長得像個猢猻,便給他取了個姓氏為“孫”,至于名字,祖師抬頭望了望天色,皺著眉頭說道:“干脆你就叫霧空吧”。
13.職場就像猢猻爬樹,網上看全是屁股,往下看全是笑臉,左右看都是耳目。
14.猢猻木身上有凸凸的樹瘤。這樣,早上來這里的老人們都可以躺在樹上按摩。烏桕樹的葉子會在秋天時從鮮綠色轉為桃紅色。
15.實際上,她是暗示樹倒猢猻散。
16.這個曾經繁榮一時的大公司,因董事長的過世,那些親信便樹倒猢猻散,過往的繁華已不再。
17.在比較弱的恩護制下,當上下級關系解除,尤其當上級失去權勢時,恩護關系就基本消失了,所謂樹倒猢猻散描述的就是這種情況。
18.等他想重新組織*訪時,已是樹倒猢猻散的局面了。
19.投稿時,你切莫“意馬心猿”一城多投,若跟編輯先生“猴吃麻花——滿擰”,這樣人家就要“殺雞儆猴”,搞得你“猢猻入布袋”。
20.那個黑幫老大被捕入獄,他的手下也就樹倒猢猻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