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ù zhèng
注音ㄏㄨˋ ㄓㄥˋ
繁體互證
1.“世界文學”與“民族文學”是相反相成的概念,互證對方的合理性。
2.在1951年出版的《元白詩箋證稿》中,陳先生提出了“史詩互證”的史學方法與理論。
3.菲爾德曼則是切入日常視覺經驗中,將社會景觀與社會意義進行互證和對比,從而揭示了圖像閱讀的主觀性。
4.本文力求理想與實際對比,理論與實證互證,使全文具有清晰、合理的邏輯結構。
5.本文用圖史互證的方法,結合圖像學、社會學、心理學知識就法國新古典主義的部分繪畫進行新的解讀。
6.而我們運用“詩史互證”的方法可以考辨出,以上詩句應是指杜甫于開元十三年在洛陽親睹玄宗封禪泰山出發儀仗之事,由此還可以揭示出杜甫早年一直被掩蓋和忽略的一段歷史。
7.所謂本校法,即“以本書前后互證,而抉摘其異同,則知其中之繆誤。
8.文章以道教新特點對白話小說的影響為考察對象,運用文史互證的方法對其間的關系尤其是道教之對小說的影響作一簡要分析。
9.中外傳世經典文學藝術作品都是情意互證兩不偏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