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圇造句
1.李理囫圇半片地記住了將養身體這一點,至于培養感知什么的,根本沒當做一回事兒。
2.國際音樂日,你將被《鬧鐘交響曲》驚醒,哼著《鍋碗瓢盆進行曲》做飯,踩著《囫圇吞棗圓舞曲》享受早餐,國慶長假在《節日狂想曲》中拉開序幕!
3.我們做事情要認認真真,不能萬事都囫圇吞棗。
4.為了照顧母親,符端陽五年來,每晚只睡三四個小時,從來沒睡過囫圇覺。
5.我們讀書一定要讀清楚明白才行,不可囫圇吞棗。
6.不懂的問題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可囫圇吞棗。
7.不懂得問題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能囫圇吞棗。
8.稍微拾掇拾掇,囫圇擦拭了下下的口水,也顧不得趴在竹簡上睡覺臉上烙下的條條印記,最后再猥瑣的在大腿根部靠上的部位撓了兩把,開始了每天千篇一律的混吃等死。
9.今天心煩意亂,靜不下心看書后半部分不能細細看下去了,囫圇吞棗竟有收獲。
10.我們讀書不要囫圇吞棗,要細細品味其中的好詞好句。他向來做事都是張冠李戴,三心二意。
11.我看書總是囫圇吞棗的,當伯父問我時,我就張冠李戴地亂說一氣。
12.我跟一個衣衫襤褸的老頭要了一瓢水,囫圇半片的洗了一把臉。
13.我們要借鑒古人鑿壁偷光的精神,學習切不可囫圇吞棗,應該厚積薄發,如老馬識途一般循序漸進。
14.像他這樣循序漸進地學習,雖然成效可能較慢,總比囫圇吞棗、不求甚解要好。
15.我們讀書時不可囫圇吞棗,才能了解書中大意。
16.北京話聽起來是囫圇的一塊,連湯帶水的,容量十分豐富,不像南方話呈現出的那種顆粒狀。
17.中元回來囫圇半片的說了個大概,沒說為什么明正使壞,夏蕓聽出不對勁了。
18.上初中時,我囫圇吞棗地讀過幾部托爾斯泰的作品,那是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的世界文學名著文庫普及本。
19.方才我在帳外聽了個囫圇半片,你是呼延家中哪輩兒上的?
20.兒女們勸老爸晚上少喝點水,讓老媽睡個囫圇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