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ì gé chǎng
注音ㄓˋ ㄍㄜˊ ㄔㄤˇ
詞性動詞
繁體製革廠
1.益陽制革廠皮革廢水的處理結果表明,采用合理工藝處理廢水并回收廢液中的鉻再利用,所獲得的經濟效益大于處理該廠全部廢水的費用。
2.制革廠的豬油下腳料處理后,通過二步酯化制備丙烯酸豬油醇酸樹脂。
3.頂層材料很軟,可以在制革廠或制鞋廠磨掉,從而形成雙色效果。
4.本文指出制革廠是皮革加工廠,也是動物蛋白的生產廠。
5.“乘還沒有累垮,要是一口氣能跑到老制革廠那兒就好了!”上氣不接下氣的湯姆低語道,“我實在跑不了多久了。”。
6.隨后,又籌建邊區制革廠、造紙廠、農具廠等一系列公營工廠。
7.我們的產品制造在低成品國家,原料來自世界上最優秀的工廠和制革廠,我們節省難以置信的勞動力成本。
8.作為一名在外打工20多年的民工,鄧紅書在制革廠工作時共賺了1000美元。
9.他近期帶著手下11位制革廠高管去了意大利,向他們展示意大利一萬家皮革廠是怎樣在嚴格的規章制度下繁榮發展起來的。
10.祖父是個沒有受過教育的人,他擁有一個制革廠,后來又改經營手套加工廠。
11.制革廠排放出污水中含有大量的中性鹽,這些中性鹽主要來自制革浸酸工序并且極難與污水分離。
12.森林被砍伐,做成木炭當阿迪朗達克礦山煉鐵的燃料,鐵杉的樹皮供給當地制革廠,可據木被運往下游地區。
13.一個中型制革廠,全年可得經濟效益7萬元左右。
14.實踐中可以根據制革廠排放的廢水特性及周圍環境的要求,選擇其中之一種或將兩種方法串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