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牘造句
1.實際上,在文字的載體十分受限于經(jīng)濟制約的條件下,譬如簡牘縑帛之類,語言自然需要追求簡練,于是香與臭作為一個對立范疇,反而擁有了哲學上的犀利。
2.造紙術發(fā)明之后,紙張雖然進入了社會生活,但卻并未成為主流書寫載體,漢代的書寫材料依然以簡牘和縑帛為主,紙張只是非主流。
3.長沙地下文物豐富,重要的考古發(fā)現(xiàn)有長沙馬王堆漢墓,寧鄉(xiāng)青銅器,長沙走馬樓簡牘,長沙春秋戰(zhàn)國楚墓,銅官窯等,其中許多造就了中國或者世界之最。
4.2005年,北護城壕11號坑又出土51枚簡牘。
5.經(jīng)專家考證,該遺址為西漢晚期益陽縣衙署所在地,簡牘為縣衙署檔案。
6.不知道在簡牘被絹帛紙張陸續(xù)取代之際,有沒有人發(fā)出感慨,就像今天電腦、手機取代信紙信封,某些人甚至會扼腕浩嘆一樣。
7.用途歷史曾經(jīng)記載,是古人用簡牘時,如有錯訛,即以刀削之,故古時讀書人及政客常常隨身帶著刀和筆,以便隨時修改錯誤。
8.從出土簡牘并結(jié)合前期考古發(fā)掘的情況來看,兔子山遺址所在的鐵鋪嶺古城應是楚、秦、漢、六朝乃至唐宋時期益陽縣衙署所在地。
9.然而簡牘未編,紀傳咸闕,炎涼已積,謠俗遷訛。
10.甲骨檔案、金石檔案、簡牘檔案、縑帛檔案。
11.本期,“智庫在行動”專訪長沙簡牘博物館外聯(lián)部副主任孫東波,聽他介紹一下長沙簡牘博物館科普情況。
12.人們通過把簡牘文書或物品以繩捆扎,在繩結(jié)處回檢木,上封蓋有鈐印的膠泥塊,以防泄密、備檢核,古人謂之“封泥”。
13.久遠時代留下的筆歌墨舞,伴隨著青銅、絲帛、簡牘向世人傳遞獨有的感悟。
14.漢代文獻中有多處提到用簡牘縑帛寫書,近代的考古發(fā)掘甘此作出了有力的證明。
15.近年來,許多學者都在關注這批簡牘的整理工作.
16.從簡牘材料來看,秦漢子女法律上的孝親責任主要表現(xiàn)在供養(yǎng)其親、奔喪居喪、追孝父祖。
17.隨后皓雪梟唧唧喳喳以沸反盈天之勢加入戰(zhàn)團,耿迪的簡牘猴也不甘示弱,御貓也出動了。
18.中國蠶桑絲織業(yè)起源很早,王國維認為“至遲亦當在周季”縑帛即作為書籍的載體,與簡牘并行。
19.在墓室中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了一些用于書寫的簡牘.
20.刻在竹片上的簡牘被考古學家送往研究所研究.
相關詞語
- ji?n zhí簡直
- wén dú文牘
- cí ji?n yì gāi辭簡義賅
- ji?n sù簡素
- ji?n tǐ簡體
- ji?n dí簡狄
- mù ji?n木簡
- ji?n tǐ zì簡體字
- ji?n yào簡要
- ji?n huà簡化
- ji?n jiè簡介
- shū ji?n書簡
- yán ji?n yì fēng言簡義豐
- ji?n dān簡單
- ji?n huà zì簡化字
- dù ji?n yí biān蠹簡遺編
- duàn ji?n yí biān斷簡遺編
- ji?n ruì簡鋭
- ji?n ruì簡銳
- liào jiǎn料簡
- huí jiǎn回簡
- jī jiǎn chōng dòng積簡充棟
- jiàn jiǎn賤簡
- sù dú素牘
- lǜ páo huái jiǎn緑袍槐簡
- huái jiǎn槐簡
- jiǎn lì簡歷
- qīng chē jiǎn cóng輕車簡從
- kuān jiǎn寬簡
- jiǎn duǎn簡短
- chǐ yī dú尺一牘
- duǎn jiǎn短簡
- jiǎn shì簡視
- jiǎn ào簡奧
- jiǎn dí簡廸
- gū dú觚牘
- jiǎn běn簡本
- jiǎn zhá簡札
- jiǎn pǔ簡樸
- jiǎn jié簡潔
- shū jiǎn疏簡
- jiǎn lüè簡略
- jiǎn jiǎn簡簡
- jiǎn shū簡疏
- liǎng dú兩牘
- jié jiǎn節(jié)簡
- jiǎn shǎo簡少
- yǎn jiǎn偃簡
- jiǎn ào簡傲
- jiǎn jiàn簡賤
- jiǎn zhì簡質(zhì)
- pàn dú判牘
- jiǎn jì簡寂
- yún jiǎn蕓簡
- jiǎn chá簡察
- biān jiǎn鞭簡
- hàn jiǎn漢簡
- lí huā jiǎn梨花簡
- sān qiān dú三千牘
- shì dú試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