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ù xū
注音ㄐㄨˋ ㄒㄨ
繁體巨虛
1.而在肚臍周圍的“四隅位太極旋”結合足三里、上巨虛等穴位進行針刺治療,能促進腸蠕動功能,對減輕腸梗阻引起的腹脹、腹痛有較好療效。
2.天樞外陵大巨存水道歸來氣沖次髀關伏兔走陰市梁丘犢鼻足三里上巨虛連條口位下巨虛跳上豐隆解溪沖陽陷谷中內庭歷兌經穴終流注線:此一經起于頭維,終于歷兌。
3.天樞、關元、足三里、上巨虛、下巨虛、大腸俞、小腸俞。
4.睡眠質量不佳者可在臨睡前將雙手握拳,伸直中指,從兩腿的足三里穴向下按摩至上巨虛穴,應反復按摩100次左右。
5.而按摩足三里穴、下合穴、上巨虛、肺俞穴、膻中穴等穴埋線可補土生金、扶正祛邪、清里解表,對緩解哮喘癥狀有一定療效。
6.可選用陰郄、豐隆、三陰交、梁丘、足三里、后溪,腎俞,命門,關元,百會,勞宮,合谷,天樞,上巨虛,膈俞、脾俞等穴進行按摩。
7.非細菌性性腹瀉按壓上巨虛穴、天樞穴可以緩解腹痛、腹瀉癥狀。
8.“虛”的本義是山丘,中醫里面經常會用到這個本義,比如穴位名稱上巨虛和下巨虛,指的就是小腿脛骨外側鼓起的一大塊肌肉(巨虛)的上下兩個穴位。
9.周星說著食指拇指捻著金針依次向內庭,曲池,巨虛等穴施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