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詞語解釋
南京
古都名。唐安史之亂,玄宗奔蜀。到至德二載,收復(fù)兩京,還都長安,遂將蜀郡改為成都府,建號南京。
古都名。契丹神冊四年葺遼陽故城建東平郡。天顯三年遷東丹國都于此,升為南京。
古都名。契丹會同元年得幽薊十六州,升幽州為幽都府,建號南京。
古都名。宋大中祥符七年,因應(yīng)天府為趙匡胤舊藩,建為南京。地在今河南商丘縣南。建炎元年,高宗繼位于南京,即此。參閱宋高承《事物紀(jì)原》卷六。
古都名。金天輔七年,以新得遼地南京(即燕京)六州歸宋,改以平州為南京。
古都名。金初稱北宋故都開封府為汴京,貞元元年改稱南京。貞佑二年遷都于此。
古都名。明洪武元年八月建都于江南應(yīng)天府,永樂間遷都北京,改應(yīng)天府為行在,正統(tǒng)間建為南京。清為江寧府治,而仍沿南京之稱。即今南京市"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18b8580828>南京市。
翻譯
- 英語 Nanjing subprovincial city on the Changjiang, capital of Jiangsu province 江蘇|江蘇, capital of China at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 法語 Nankin, Nanjing
引證解釋
古都名。 唐?安史 之亂, 玄宗 奔 蜀。到 至德 二載,收復(fù)兩京,還都 長安,遂將 蜀郡 改為 成都府,建號 南京。
引唐?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之六:“北地雖夸 上林苑,南京 還有 散花樓?!?/span>
古都名。 契丹 神冊 四年葺 遼陽 故城建 東平郡。天顯 三年遷 東丹國 都于此,升為 南京。
古都名。 契丹 會同 元年得 幽 薊 十六州,升 幽州 為 幽都府,建號 南京。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三章第一節(jié):“遼太宗 把皇都建號 上京,稱 臨潢府。
引幽州 稱 南京?!?/span>
古都名。 宋?大中 祥符 七年,因 應(yīng)天府 為 趙匡胤 舊藩,建為 南京。地在今 河南 商丘縣 南。 建炎 元年, 高宗 繼位于 南京,即此。參閱 宋?高承 《事物紀(jì)原》卷六。
古都名。 金?天輔 七年,以新得 遼 地 南京 (即 燕京 )六州歸 宋,改以 平州 為 南京。
古都名。 金?初稱 北宋?故都 開封府 為汴京, 貞元?元年改稱 南京。貞祐 二年遷都于此。
引宋?周煇 《北轅錄》:“九日,至 東京。虜改名 南京 ……按 東京,春秋 衛(wèi)、陳、鄭 三國之境,古 大梁城 也?!?/span>
古都名。 明?洪武 元年八月建都于 江南 應(yīng)天府,永樂 間遷都 北京,改 應(yīng)天府 為行在, 正統(tǒng) 間建為 南京。清?為 江寧府 治,而仍沿 南京 之稱。即今 南京市。
引清?孫枝蔚 《初至南京客有談南京事者感賦》詩:“南京 歌舞驕南渡,四鎮(zhèn)功名誤四方。”
國語辭典
南京
地名。位在江蘇省西南部。東有鐘山,西、北臨長江,依山面水,中間為秦淮河和長江的沖積平原,形勢險(xiǎn)要。戰(zhàn)國時(shí)稱為「金陵」,三國時(shí)吳國于此建都,改稱為「建業(yè)」。后東晉、宋、齊、梁、陳皆以南京為首都,改稱為「建康」。至明太祖又在此建都,稱為「應(yīng)天府」。后明成祖遷都北京,以應(yīng)天府為南京,為「南京」名稱的由來。
城市名。參見「南京市」條。
網(wǎng)絡(luò)解釋
南京 (江蘇省省會、副省級市)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江蘇省會、副省級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wù)院批復(fù)確定的中國東部地區(qū)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全市下轄11個(gè)區(qū),總面積6587km2,2017年建成區(qū)面積1398.69km2,常住人口833.5萬人,城鎮(zhèn)人口685.89萬人,城鎮(zhèn)化率82.3%,是長三角及華東唯一的特大城市。
南京地處中國東部、長江下游、瀕江近海,是中國東部戰(zhàn)區(qū)司令部駐地,長江國際航運(yùn)物流中心,長三角輻射帶動(dòng)中西部地區(qū)發(fā)展的國家重要門戶城市,也是東部沿海經(jīng)濟(jì)帶與長江經(jīng)濟(jì)帶戰(zhàn)略交匯的重要節(jié)點(diǎn)城市。
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歷史上曾數(shù)次庇佑華夏之正朔,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過異族政權(quán)首都的古都,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jīng)濟(jì)、文化中心。南京早在100-12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dòng),35-60萬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湯山生活,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
南京是國家重要的科教中心,自古以來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xué)”的美譽(yù),明清時(shí)期中國一半以上的狀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貢院。截至2016年,南京各類高等院校74所,其中111計(jì)劃高校9所及學(xué)科25個(gè),僅次于北京;211高校8所、雙一流高校12所,僅次于北京上海;兩院院士82人、千人計(jì)劃特聘專家87人,均居中國第三。
2017年11月26日,中國南京獲得2020年世界室內(nèi)田徑錦標(biāo)賽的舉辦權(quán)。
分字解釋
※ "南京"的意思解釋、南京是什么意思由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南京造句
1.“多大事”因而成了南京人的口頭禪,“就是唻”成了他們常帶的復(fù)合語尾助詞,顯見得大派而淡定。
2.略言之,雙方爭奪的焦點(diǎn)是南京,而南京攻守的關(guān)鍵則在長江。
3.近日,南京莫愁湖公園的盆栽垂絲海棠開花了,遠(yuǎn)遠(yuǎn)望去一片桃紅,燦若云霞。
4.昨天,幾十位市民接連打來電話,告知家中也珍藏著這樣的紀(jì)念戒指,除了寶慶銀樓發(fā)行的V字方形戒,還有南京老天寶的V字戒、上海老鳳祥的圈戒等等。
5.昨天,南京城南一家婚介試圖效仿國外的“8分鐘約會”,舉行了一次“7分鐘約會”,沒想到這一次名為“閃電對對看”的活動(dòng),演變成了一場鬧劇。
6.這些引發(fā)業(yè)界紛紛效仿的“第一”,均出自南京“五格貨?!彪娮由虅?wù)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潘定國之手。
7.1937年投靠日本侵略者,1940年被南京汪偽政府任命為華北綏靖軍總司令。
8.南京城東的瑞金路,由于沒有拓寬過,兩邊的梧桐樹的枝葉如同蓋子一樣,蓋住只有五車道的瑞金路的上空。
9.孟翔浩說道。他告訴那些受訪的民工們,早在2008年,來自南京師范大學(xué)的六位學(xué)生針對2000位80后民工做了一項(xiàng)調(diào)查。
10.“南京路上好八連”雕塑在上海市南京路下沉式廣場落成后,吸引了許多群眾駐足觀看。
11.深圳京泉華電子有限公司、深圳名企南京創(chuàng)業(yè)投資基金、香港騰威國際、中國安防技術(shù)等項(xiàng)目將正式落戶高新區(qū)和浦口區(qū),現(xiàn)場簽單總額了突破101億元。
12.快報(bào)端來“南京旅游拼盤”,隨你挑!接骨草結(jié)果了。
13.至此,由南京青年商會召集的“為四川汶川地震災(zāi)害受災(zāi)群眾募捐系列活動(dòng)”全面啟動(dòng)。
14.逛南京像逛古董鋪?zhàn)?到處都有些時(shí)代侵蝕的遺痕。
15.湯詩杰博士介紹,“南京美人”是利用墨西哥落羽杉雜交而出的品種,生長速度很快,其中一些品種耐旱澇以及鹽堿,在南京分布很廣,數(shù)量較多。
16.這條路是市民、商戶“出份子”修成的,“老字號”云集,雖僅兩公里長,卻曾是南京最繁華的商業(yè)街,也是當(dāng)年“南京大媽”們搶金的地方。
17.南京清真安樂園菜館始建于1920年,是南京頗負(fù)盛名的五大清真老字號之一。
18.南京鬧市區(qū)靜默致哀民眾聚集在南京新街口駐足默哀。
19.南京的手機(jī)代工企業(yè)英華達(dá)今年也在研發(fā)可穿戴設(shè)備。
20.77名南京市青少年飽含深情地宣讀《和平宣言》。
相關(guān)詞語
- yī zhěn nán kē一枕南柯
- sān jīng三京
- sān huái nán三淮南
- shàng jīng上京
- dōng jīng東京
- dōng jīng huí hé東京回合
- dōng jīng dà xué東京大學(xué)
- dōng jīng mèng huá lù東京夢華錄
- dōng jīng wān東京灣
- dōng nán東南
- dōng nán yī wèi,xī běi yī hòu東南一尉,西北一候
- dōng nán yà東南亞
- dōng nán yà guó jiā lián méng東南亞國家聯(lián)盟
- dōng nán nèi東南內(nèi)
- dōng nán bàn bì東南半壁
- dōng nán ōu東南歐
- dōng nán zhú jiàn東南竹箭
- dōng nán měi東南美
- dōng nán què fēi東南雀飛
- dōng jiàn nán jīn東箭南金
- dōng xī nán běi東西南北
- dōng xī nán shuò東西南朔
- liǎng jīng兩京
- zhōng jīng中京
- zhōng nán中南
- zhōng nán bàn dǎo中南半島
- zhōng nán hǎi中南海
- zhōng yīng nán jīng tiáo yuē中英南京條約
- jiǔ jīng九京
- èr jīng二京
- èr jīng fù二京賦
- èr nán二南
- yún nán云南
- yún nán dà xué云南大學(xué)
- yún nán shěng云南省
- yún nán qǐ yì云南起義
- wǔ jīng五京
- wǔ nán五南
- wǔ rì jīng zhào五日京兆
- jīng qiū京丘
- jīng zhōng京中
- jīng jiǔ tiě lù京九鐵路
- jīng èr hú京二胡
- jīng jīng京京
- jīng cāng京倉
- jīng cāng dà shǐ京倉大使
- jīng zhài京債
- jīng chǔ京儲
- jīng zhào京兆
- jīng zhào yǐn京兆尹
- jīng zhào huà méi京兆畫眉
- jīng zhào méi wǔ京兆眉嫵
- jīng zhào niǎo京兆鳥
- jīng bā cùn京八寸
- jīng guān京關(guān)
- jīng zhǒng京冢
- jīng xuē京削
- jīng jù京劇
- jīng huá京華
- jīng qīng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