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ér nǎi
注音ㄦˊ ㄋㄞˇ
1.然以林鐘之實五百四十,而乃以為六百四十,林鐘、太蔟之實以其長自乘,則聲雖有,小同于黃鐘之宮耳。
2.表裘不入公門,而乃欲以見天地,可乎?且先王之服,冬裘夏葛以適寒暑,未有能易之者也。
3.而乃一死一生,卒至國事未成,誓辭未踐,死者成仁成義,固無愧于一生,而生者守信踐約,豈忍惜于一死。
4.或謄人而適足以敗之,或毀人而乃反以成之。
5.晉、漢之代,寰海未寧,而乃招納叛亡,朋助兇逆。
6.陛下當以堯、舜、禹、湯、文、武為法,以桀、紂、楚、秦為誡,而乃自暇自逸,惟宮室是飾,必有危亡之禍矣。
7.智伯既死,而乃不勝血氣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
8.茍遇知己,不能扶危為未亂之先,而乃捐軀殞命于既敗之后。
9.天地之道要一言而道盡亦可,有終日善言而只在一物者,當識其要,總其大體,一言而乃盡爾。
10.明去周幾三千年,勢移事變,不知凡幾,而乃與惠帝講求六官,改制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