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渡
詞語解釋
津渡
渡口。
渡河。
引證解釋
渡口。
引《漢書·趙充國傳》:“有詔將八校尉與驍騎都尉、 金城 太守合疏捕山間虜,通轉道津渡。”
唐?賈島 《送李馀及第歸蜀》詩:“津渡逢清夜,途程盡翠微。”
吳晗 《朱元璋傳》第一章三:“﹝ 蒙 漢?貴族﹞還專派官員在 黃河、淮河、長江 的關卡津渡檢查,凡 漢 民沒有通行公文的,一律不許通過。”渡河。
引《三國志·魏志·賈逵傳》:“從至 黎陽,津渡者亂行, 逵 斬之,乃整。”
國語辭典
津渡
渡口。
引《漢書·卷六九·趙充國傳》:「有詔將八校尉與驍騎都尉、金城太守合疏捕山間虜,通轉道津渡。」
唐·孟浩然〈夜泊宣城界〉詩:「湖平津渡闊,風止客帆收。」渡河。
引《三國志·卷一五·魏書·賈逵傳》:「從至黎陽,津渡者亂行,逵斬之,乃整。」
網絡解釋
津渡
津:jīn 1.渡水的地方:~渡,關~,~要,問~。2.無人問津: 比喻沒有人來探問、嘗試或購買。
渡:dù 1.橫過水面:~船,~橋,~河,擺~,強~,遠~重洋。津渡,指渡口或渡河。2.渡過難關:本意是坐一條船,共同渡河。比喻團結互助,同心協力,戰勝困難。3.過渡:1.事物由一個階段逐漸發展而轉入另一個階段2.中間狀態3.由此岸至彼岸。
津渡:專指渡口,提供渡水上船的地方。
分字解釋
※ "津渡"的意思解釋、津渡是什么意思由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津渡造句
1.佛緘里說,天地乾坤,流水行云,人世間的每一個緣分,都是前世的命中注定。因而,不管今生的我們是山重水復,還是迷霧津渡,有緣的那個人最終還是與我們相遇,相識,最后執子之手,共渡漫漫紅塵,直至緣盡……白衣蕭郎?
2.沿著湘江由北而南,風帆廣場、橘子洲洲尾拱極樓、湘江一橋、坡子街、杜甫江閣、文津渡口、四羊方尊廣場、橘子洲、*席雕像等亮化工程讓人目不暇接。
3.而自己的一萬大軍,趁著黑天偷偷登船,繞過風陵渡口,沿黃河北上,在黃河之上近十天,到達蒲坂津渡口,人困馬乏,快速登陸,然后進入蒲坂縣城。
4.橫貫洛陽城洛水上方自西向東建筑有天津橋、黃道橋、中橋,這些橋梁是連接城市南北兩個部分的重要津渡,讓南北兩地得到聯系和交流。
5.基于以上情況,我軍應以主力先殲滅芮城附近之96軍,爾后再集中兵力于平陸茅津渡間聚殲38軍。
6.時值十月深秋,黃河北岸的茅津渡、風凌渡、大禹渡合稱黃河三大古渡。
7.6日下午,記者在鎮江千年古街西津渡街上,發現一位正在焊接錫壺的錫匠,在他的周圍,許多路人帶著好奇的目光駐足觀看。
8.日軍的掃蕩是從中條山中部突破,沿張茅大道直取茅津渡。
9.船行的倒快,五天之后的傍晚,船已經到了寧津渡口。
10.西津渡是我國著名古渡之一,有世界上最早的救撈機構。
11.江畔暮雨紛紛,夕陽西沉,津渡燭影深深,是我在等,你歌聲猶繞耳,清風在側,恍然發覺琴案已蒙塵,當日羅帶輕分緣定今生,時光一去如梭似你穿針,魁星未拜,禪門苔上屐痕,到訪三五癡心人。許嵩?
12.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秦觀?
13.江畔暮雨紛紛夕陽西沉,津渡燭影深深是我在等。許嵩?
14.江畔暮雨紛紛夕陽西沉,津渡燭影深深是我在等,你歌聲猶繞耳清風在側,恍然發覺琴案已蒙塵。
15.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秦觀?
16.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優劣。“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寶簾閑掛小銀鉤”,何遽不若“霧失樓臺,月迷津渡”也?
17.揚州二十四橋幾度繁華而又幾多離愁別恨,蘇州寶帶橋屢經興廢而不倒,南京桃葉渡、鎮江西津渡等也都是聞名遐邇。
18.此外,亦有由草市、莊市、墟市、村市以及津渡、步頭、驛站、鹽鐵冶場務擴展而成。
19.他們先乘火車到鄭州,轉入隴海線后到河南觀音堂下車,為保安全,繞開潼關大道不走,由茅津渡過黃河取道山西,從運城、蒲州北行至河津禹門口。
20.重耳一行人棄馬步行至蒲津渡,再到河南省靈寶縣北,轉而沿黃河西岸北上至白狄,終于逃出了晉國的危險境地。
相關詞語
- sān shòu dù三獸渡
- sān shòu dù hé三獸渡河
- sān shǐ dù hé三豕渡河
- bù gǎn wèn jīn不敢問津
- dōng jīn東津
- dōng dù東渡
- lín jīn臨津
- jiǔ jīn九津
- mǎi dù買渡
- yún jīn云津
- wǔ jīn五津
- wǔ mǎ dù五馬渡
- wǔ mǎ dù jiāng五馬渡江
- jīng jīn táng gāo sù gōng lù京津塘高速公路
- xiān jīn仙津
- yú jīn余津
- tōu dù偷渡
- jiù dù僦渡
- gōng wú dù hé公無渡河
- guān shān fēi dù關山飛渡
- guān jīn關津
- míng jīn冥津
- níng jīn凝津
- fēn shǒu yào jīn分守要津
- liè chē dù chuán列車渡船
- běi jīn北津
- nán dù南渡
- nán dù jiāng南渡江
- gǔ dù古渡
- xián jīn jīn咸津津
- yān jīn咽津
- tuò jīn唾津
- xǐ jīn jīn喜津津
- dà jīn bā bù wéi大津巴布韋
- dà dù hé大渡河
- tiān jīn天津
- tiān jīn dà xué天津大學
- tiān jīn xué shēng huì lián hé bào天津學生會聯合報
- tiān jīn shì天津市
- tiān jīn kuài bǎn天津快板
- tiān jīn xīn gǎng天津新港
- tiān jīn tiáo yuē天津條約
- tiān jīn qiáo天津橋
- dù nǚ jīn妒女津
- dù fù jīn妒婦津
- mèng jīn孟津
- sòng jiāo dù yǐ宋郊渡蟻
- guān dù官渡
- guān dù zhī zhàn官渡之戰
- guān dù liǔ官渡柳
- fù píng jīn富平津
- hán dù寒渡
- chá lǐ jīn察里津
- chá lǐ jīn bǎo wèi zhàn察里津保衛戰
- xi?o píng jīn小平津
- gān dù qián干渡錢
- píng jīn平津
- píng jīn zhàn yì平津戰役
- píng jīn dǐ平津邸
- píng jīn gé平津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