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àn guān
注音ㄐ一ㄢˋ ㄍㄨㄢ
繁體諫官
1.今王振竊弄國柄,擅殺諫官,寵任王祐等匪人,蒙蔽圣聰。
2.近年以來,正牙不奏事,庶官罷巡對,諫官能舉職者,獨誥命有不便則上封事耳。
3.這諫官的諫言挑起了朝臣中敏感的神經(jīng),頓時朝堂中群臣紛紛互相攻擊指責。
4.恃才矜己,傲狠明德,內(nèi)懷險躁,外示凝簡,盛冠服以飾其奸,除諫官以掩其過。
5.恩威不施,則政令難行;耳目閉塞,則政令常誤;能聽逆耳忠言,能允諫官犯上,則上行下效,天下必將垂拱而治!
6.本文還對明清諫官的選任,考核,權(quán)責及明清言諫制度的局限和借鑒作用進行了相關(guān)探討。
7.及受命,它諫官論事苛細紛紛,帝厭苦,而城浸聞得失且熟,猶未肯言。
8.諫官的職能是發(fā)現(xiàn)君主和高級官員的不當行為,以及反響強烈的社會問題,并直接向君主提出意見或建議。
9.諫官制度是封建君主制中一項重要內(nèi)容,自周首創(chuàng),經(jīng)過千余年的發(fā)展,至隋唐而臻成熟。
10.明朝張居正,通過編《帝鑒圖說》,實際就起了一個諫官的作用,以古諷今,教育皇帝,這本書現(xiàn)在還在。
11.宋朝開啟了臺諫合流制度,御史與諫官充分發(fā)揮了監(jiān)察百官的作用。
12.諫官只知以一時一事論人,見過忘功,從風動議,一犬吠影,眾犬吠聲,全不知勝敗乃兵家之常。
13.帝意遂決,于是中丞孔道輔率諫官范仲淹、宋庠等切諫,皆坐貶,廢郭后為凈妃玉京沖妙仙師。
14.右司諫范仲淹帶頭,全體臺諫官都“極陳其不可”,結(jié)果遭受黜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