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ān tīng
注音ㄧㄢ ㄊㄧㄥ
繁體煙汀
亦作“煙汀”。
煙霧籠罩的水邊平地。
亦作“煙汀”。煙霧籠罩的水邊平地。
引五代 杜荀鶴 《鸕鶿》詩:“一般毛羽結(jié)羣飛,雨岸煙汀好景時。”
南唐 張泌 《春江雨》詩:“雨溟溟,風泠泠,老松瘦竹臨煙汀。”
宋?陸游 《秋雨北榭作》詩:“飄零露井無桐葉,斷續(xù)煙汀有雁羣。”
清?吳偉業(yè) 《海戶曲》:“鴽鵝鷿鵜滿煙汀,不枉人呼飛放泊。”
煙汀是一個漢語詞匯,讀音yān tīng ,意思是煙霧籠罩的水邊平地。
1.一葉舟輕。雙槳鴻驚。水天清、影湛波平。魚翻藻鑒,鷺點煙汀。過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畫,曲曲如屏。算當年、虛老嚴陵。君臣一夢,今古虛名。但遠山長,云山亂,曉山青。蘇軾?